1、考点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P13P14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文化影响人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不能认为处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够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因为只有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才会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考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P15P161潜移默化的影响(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2)
2、文化对人的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的、无目的地接受的。(3)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化熏陶的过程。2深远持久的影响(1)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 深远持久的。(如:乡音难改)(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它们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生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考点 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P17P211丰富精神世界(1)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2)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
3、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2增强精神力量(1)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种先进文化,总是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 、相互促进的。(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3)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 文化传承与创新考点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P29-30.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民族节日地位: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
4、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意义: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考点8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P31(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世界性: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3)民族性: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
5、、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4)关系: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考点9 尊重文化多样性 P32-33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
6、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本原则: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考点10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P34-351.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2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是一种更为直
7、接的文化传播方式。其他途径: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考点11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P36-371.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2.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3.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量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考点12 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P37(1)文化交流与
8、传播的意义古代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2)态度要求: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考点13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P39-421.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 的文化。2.传统文化的特点(1)文化的继承性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
9、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思想的继承。它已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 又能够因时而变。(例如“贵和”、“讲正气”)(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例如“每逢佳节倍思亲”、“乡愁”)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1)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
10、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2)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考点14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P42-43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必要性(1)对于传统文化,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谁也不能不面对它的影响。(2)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才能兴旺发达。(3)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对于其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 ,应该继续保持
11、和发扬;对于其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考点15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P43-441.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 ,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2.二者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法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考点16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2、P44-45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4.教育考点17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P45-46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考点18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P48-491.文化创新的必要性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2.文化创新的途
13、径(1)根本途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可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2)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3.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考点19 文化创新的意义 P491.创新
14、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考点20 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P531.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过程。2.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15、。考点21 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P53-551.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
16、来文化的关系。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即克服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即克服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5.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我们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三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考点2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P 62-70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表现:殷周时期的天命神权思想、“敬
17、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的统一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隋唐时期,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期;明清时期,随着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其中,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1)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统一的汉字成为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志。(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我国的史书典籍具有规模大、存留丰
18、,为世界所仅有的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古代史官大都终身世袭,这使他们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主要体现。文化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即渐趋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特色。(注意吴
19、越文化与滇黔文化的差异)(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考点23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P 701.包容性的含义 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心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 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是中华文化形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基本特征的重要原因)2.包容性的意义(1)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2)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3中华文化的力量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
20、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考点24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69-70 1.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民族的个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3.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 和强大的文化底
21、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考点25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P 72 1.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影响:伟大的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考点26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P7475 1.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
22、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就是新时期爱国思想主义的主题。考点27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P76-77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就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2.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精神,并把它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考点28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P78-79 1.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
23、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P81(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干作用。(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
2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教育影响。(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3.要求: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四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点29 文化市场和传媒商业化对人们文化生活的影响 书86-88页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和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生活更加色彩斑斓,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2文化市场和传媒商业化对人们文化生活的影响:“喜”与“忧”(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2)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
25、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3)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产品越丰富,文化生活越繁荣,越不能放任自流,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考点30 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 书第8889页1大众文化的含义: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人民的愿望,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3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1)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包括经典的和流行的,传统的和时尚的,高雅的和通俗的,严肃的和娱乐的。(2)无论什么类型、
26、风格的文化,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 的文化。考点31 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含义、危害及存在原因 书第9094页1落后文化(1)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表现: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看相、算命、看风水等。(2) 危害: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3) 态度:需要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2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2)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3)态度: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3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1)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
27、,封建文化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2)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4奏响主旋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发挥导向和示范作用,在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5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加强文化
28、建设的必然要求。考点32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 书第97、113页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3)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