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1,002.42KB ,
资源ID:2045867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4586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一化学必修2 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一化学必修2 知识点归纳Word下载.docx

1、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最高正价)负化合价数 =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即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 逐渐减弱即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强。F是

2、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第三周期元素 11 Na 12 Mg 13 Al 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1)电子排布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2)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3)主要化合价 1 2 3 4 4 5 3 6 2 7 1 (4)金属性、非金属性 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加 (5)单质与水或酸置换难易 冷水 剧烈 热水与 酸快 与酸反 应慢 (6)氢化物的化学式 SiH4 PH3 H2S HCl (7)与H2化合的难易 由难到易 (8)氢化物的稳定性 稳定性增强 (9)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 Na2O MgO Al2O3 SiO2 P2O5 SO3

3、 Cl2O7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10)化学式 NaOH Mg(OH)2 Al(OH)3 H2SiO3 H3PO4 H2SO4 HClO4 (11)酸碱性 强碱 中强碱 两性氢 氧化物 弱酸 中强 酸 强酸 很强 的酸 (12)变化规律 碱性减弱,酸性增强4、碱金属和卤族元素1)、碱金属元素 Li锂 Na钠 K钾 Rb铷 Cs铯 碱金属锂、钠、钾、铷、铯、钫(Li、Na、K、Rb、Cs、Fr)结构因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易失去电子,显+1价,物理性质密度逐渐增大硬度逐渐升高 熔、沸点逐渐降低 化学性质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加,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越活泼

4、2)、卤族元素F氟 Cl氯 Br溴 I碘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卤素氟、氯、溴、碘、砹(F、Cl、Br、I、At)因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易得到电子,显-1价,熔沸点逐渐升高 (正常) 颜色状态颜色逐渐加深气态液态固态溶解性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越不活泼与氢气反应剧烈程度:F2Cl2Br2I2氢化物稳定性HFHClHBrHI氢化物水溶液酸性HFHClHBrHI(HF为弱酸,一弱三强)氢化物越稳定,在水中越难电离,酸性越弱3)、碱金属和卤素的化学性质比较:金属性:LiNaKRbCs 熔沸点大致上逐渐降低 与酸或水反应:从难易 碱性:LiOHNaOH

5、KOHRbOHCsOH 还原性(失电子能力):氧化性(得电子能力):LiNaKRbCs 非金属性:FClBrI 熔沸点逐渐升高 单质与氢气反应:从易难 氢化物稳定:HFHClHBrH 无氧酸酸性:HFHClHBrHI 氧化性:F2Cl2Br2I2 还原性:FClBrI 注意:要会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5、掌握比较粒子(包括原子、离子)半径的方法(同周期、同主族及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6、三、 化学键1、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NaOH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H4Cl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a2O2中含非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H2O2

6、中含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 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键型 离子键 共价键 概念 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离子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成键方式 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 成键粒子 阴、阳离子 原子 成键元素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特殊:NH4Cl、NH4NO3等铵盐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 非金属元素之间AlCl3是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He、Ar、Ne、等稀有气体是单原

7、子分子,分子之间不存在化学键2、注意:掌握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物质的结构及形成过程。(AB, A2B,AB2, NaOH,Na2O2,NH4Cl,O22-,NH4+ 、NH3,CH4,CO2,HClO,H2O2 )3、共价键的分类(极性键、非极性键的判断)及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注意掌握教材氢化物沸点图)4、掌握10电子(15种)、18电子微粒(16种)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一、化学能与热能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

8、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 2CO是吸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 = CO(g)H2(g)。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二、化学能与电能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9、的方式:电能(电力) 火电(火力发电):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缺点:环境污染、低效 原电池 : 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优点:清洁、高效2、原电池原理(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3)闭合回路(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10、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

11、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铜锌原电池:负极Zn2eZn2+(氧化反应)Zn+2H+Zn2+H2正极 2H+2eH2(还原反应) 电子流向Zn Cu电流流向Cu Zn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7)原电池的应用: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设计原电池。金属的防腐。(8)、发展中的化学电源1)、干电池

12、(一次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被腐蚀或消耗。如:CuZn原电池、锌锰电池。干电池(锌锰电池)a. 负极:Zn 2e - Zn 2+ b. 参与正极反应的是MnO2和NH4+2)、充电电池(二次电池):两极都参加反应的原电池,可充电循环使用。如铅蓄电池、锂电池和银锌电池等。铅蓄电池: 铅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放电时电极反应:Pb + SO42-2e-PbSO4 正极:PbO2 + 4H+ + SO42- + 2e- PbSO4 + 2H2O3)、燃料电池:电极本身不发生反应,而是由引入到两极上的物质发生反应,如H2、CH4燃料电池,其电解质溶液常为碱性试剂(KOH等)。总反应:2H2 +

13、 O22H2O 电极反应为(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 负极:2H2 + 4OH- - 4e- = 4H2O 正极:O2 + 2H2O + 4e- = 4OH-三、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1、化学反应的速率(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计算公式:v(B) =C/t 单位:mol/(Ls)或mol/(Lmin) 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重要规律: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外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14、)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2)特点:化学平衡状

15、态是可逆反应达到的一种特殊状态,是在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或完成的最大程度。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最大转化率。(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3)、可逆反应1)定义: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由反应物 生成物进行的反应 (正反应)由生成物 反应物进行的反应 (逆反应)2)特点: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0。(4)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VA(

16、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 zC,xyz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一、有机物的概念1、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除外)2、特性:种类多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易分解,易燃烧熔点低,难导电、大多是非电解质反应慢,有副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中用“”代替“=”)二、甲烷(瓦斯)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烃

17、碳氢化合物: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甲烷是分子组成最简单的烃)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2、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 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28,)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结构式是将电子式的共用电子对以共价键形式写成的。结构简式是去掉结构式中的化学键符号写成的。(甲烷:CH4)1、电子式 2、 结构式 3、分子结构示意图 4、分子模型3、化学性质:氧化反应:CH4(g)2O(g) CO2(g)+2H2O(l)(淡蓝色火焰,无黑烟) (产物气体如何检验?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取

18、代反应: (注意光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产物有5种,其中HCl最多) 甲烷的取代反应的实验现象:黄绿色逐渐消失,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水槽的水面生高(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CH4Cl2(g) CH3Cl(一氯甲烷,气体)+HCl(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都是油状液体)在光照条件下甲烷还可以跟溴蒸气发生取代反应, (CH4+Br2可反应)三、烷烃1、烷烃中只含碳碳单键(CC),是饱和烃。(烯烃和炔烃分别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是不饱和烃,碳碳双键(C=C)即两个碳原子之间有两对共用电子对。2、烷烃的通式:CnH2n+2 ,1-

19、4个碳内(即n4时)的烃为气体,都难溶于水,比水轻。5-16个碳内的烃为液体。17个及17个碳以上的烃为固体。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用汉字数字表示,如:十一烷3、烷烃的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通式: CnH2n+2+(3n+1)/2 O2 nCO2+(n+1)H2O4、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同分异构体书

20、写:会写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丁烷有2种:正丁烷和异丁烷;戊烷有3种: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己烷有5种,庚烷有9种,癸烷有75种)6、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不同的单质。(金刚石和石墨)7、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烷烃的命名(习惯命名法:正、异、新某烷,适用于简单烷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首先选取最长碳链(碳原子数最多)作主链。主链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命名,十以上的用汉字的数字来表示,如十七烷。 从靠侧链最近端编号,如两端号码相同时,则依次比较下一取代基位次,最先遇到最小位次定为最低系统(不管取代基性质如何) 要使阿拉伯数字的代数和最小。先写简单基团。

21、烷烃基是烷烃去掉一个氢原子形成的基团,如甲基(CH3)、乙基(CH2CH3或C2H5,注意写成后者在命名时要改为前者以判断最长碳链)。例如: 2,3,5-三甲基己烷 2-甲基-3-乙基戊烷四、乙烯1、乙烯的制法: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乙烯是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基本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果实的催熟剂(熟果实会产生乙烯)。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官能团的概念:体现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基团叫做官能团。烯烃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4、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C2H4+

22、3O2 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 CH2CH2Br2 CH2BrCH2Br(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CH2=CH2 + 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CH2=CH2+H2OCH3CH2OH(乙醇)(3)加聚反应:高分子化合物,难降解,白色污染nCH2=CH2 CH2 - CH2 n (聚乙烯,高分子化合物,难降解,白色污染)5、烃的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通式: Cx

23、Hy +(x+y/4)O2 x CO + y/2 H2O五、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2、苯的结构:C6H6(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碳碳键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键长介于碳碳单键键长和双键键长之间,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键角120。3、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 2C6H6+15O2 12CO2+6H2O (火焰明亮,冒浓烟)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2)取代反应 + Br2 Br + HBr铁粉的作用: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做催化剂;溴苯无色密度比水大 苯与硝酸(用HO-

24、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毒的油状液体硝基苯。+ HO-NO2 -NO2 + H2O反应用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5060,浓硫酸做催化剂和脱水剂。(3)加成反应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 3H2 六、乙醇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如何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如何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馏2、结构: CH3CH2OH(含有官能团:羟基)(1)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取代反应)乙醇与Na的反应(与水比较): 相同点:都生成氢气,反应都放热 不同点:比钠与水的反应要缓慢 结论:乙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比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但没有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2) 乙醇的氧化反应 乙醇的燃烧:CH3CH2OH+3O2 2CO2+3H2O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在铜或银催化条件下:可以被O2氧化成乙醛(CH3CHO)2CH3CH2OH+O2 2CH3CHO+2H2O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乙醇可以与氧化剂发生反应。乙醇还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乙酸。七、乙酸(俗名:醋酸)常温下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与水、酒精以任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