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135.11KB ,
资源ID:2042468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4246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一生物暑假作业8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一生物暑假作业8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文档格式.docx

1、8现代农业生产中经常使用各种不同的育种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杂合子种子尽快获得纯合子植株的方法是:种植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B仅通过杂交育种不能获得农作物新品种C诱变育种只适用于对微生物菌株的选育D基因工程育种可能通过对天然基因库的影响对生物圈的稳态带来不利影响9在豌豆的DNA中插入一段外来的DNA序列后,使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乱,导致淀粉分支酶不能合成,最终导致豌豆种子中淀粉的合成受阻,种子成熟晒干后就形成了皱粒豌豆。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插入的外来DNA序列会随豌豆细胞核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复制场所为细胞质B基因侧重于遗传物质化学组成的描述,DNA侧重描

2、述遗传物质的功能C淀粉分支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插入的外来DNA序列使淀粉分支酶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因此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10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A基因可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基因不可回复突变为A基因B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属于染色体变异D杀虫剂诱导了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使害虫抗药性增强11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二倍体草莓(2N14)幼苗若干,随机分组,每组30株,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幼芽,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实

3、验的自变量有两个B高倍镜下观察草莓茎尖细胞的临时装片,发现有的细胞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为56C秋水仙素与龙胆紫一样属于碱性染料,能对染色体着色,从而诱导染色体加倍D实验表明: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的幼芽1 d,诱导成功率最高12在下列人类生殖细胞中,哪两种生殖细胞的的结合会产生先天性愚型的男患儿( )23AX22AX21AX22AYA B C D13分析下面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8和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B代个体均为杂合子C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8和9婚配,后代子女发病率为1/414右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4号和5号为双胞胎。下列

4、有关选项中不正确的()选项A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亲代1号和2号的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C若4号和5号为异卵双胞胎,则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5/9D若4号和5号为同卵双胞胎,则二者性状差异一定来自于基因突变15番茄中红果(H)对黄果(h)为显性。将红果番茄的花粉授到黄果番茄的雌蕊柱头上,结出一个半边红色半边黄色的果实。产生这一果实最可能的原因是( )A最终发育成该果实的那个花芽中某些细胞发生基因突变B提供花粉的花药组织中某个花粉母细胞分生基因突变C提供花粉的红果番茄是杂合子(Hh)D提供花粉的黄果番茄是杂合子(Hh)16在某二倍体作物育种时,将、两个植株杂交得到,将再做如下图所示处理。下列

5、分析错误的是A过程一定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在的育种过程中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植株不能产生后代的原因是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D过程为单倍体育种,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17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过程简便,且比过程育种年限短B.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法C.和都用秋水仙素作用于萌发的种子D.与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18下列各项中可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A用离体花药培养玉米植株B用秋水仙素得到三倍体西瓜C通过杂交培养抗病小麦品种D用X射线

6、处理青霉素菌种19下列育种方式各不相同,其中生物学原理相同的一组是太空椒 无子西瓜 矮杆抗病杂交水稻 青霉素高产菌株 八倍体小黑麦 A B C D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10000人)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下表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要了解甲病和乙病的发病率,应对患甲病的家庭进行调查并进行系谱分析B. 根据统计表,甲病最可能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 C. 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因为调查显示乙病中男患

7、者多于女患者D. 若要快速检测正常人群中的个体是否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实现第II卷(非选择题)三、综合题(4x10=40)21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每万人中的基本情况以及两种病的某家族遗传系谱图。有甲病、无乙病人 数无甲病、有乙病有甲病、有乙病无甲病、无乙病人数男性28025054465女性2811724700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1)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如果该人群中带有乙病基因的杂合体有52人,则人群中乙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 %。(2)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

8、遗传病的家族谱系图,其中甲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3的基因型是 。 以上述判断为基础,如果-?是男孩,他患甲病的几率是 ,同时患有甲病和乙病的几率为 。22(6分)右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基因B对b为一对等位基因),假设6号个体不带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1)该遗传病最可能是 染色体上的_(显性或隐性)基因决定的。(2)8是杂合体的几率是 。(3)7的患病基因来自第一代的 。(4)如果8与一位无此病的男性结婚,出生病孩的几率是 ,患病者的基因型是 。23(16分)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异

9、常造成苯丙酮酸在血液中大量积累,白化病患者则无法正常合成黑色素,这两种病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图1是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图2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图1 图2由图1判断,缺乏酶会导致白化病吗?请说明理由。苯丙酮尿症和白化病的基因都是通过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控制该类物质合成的过程包括 两个阶段。(2)遗传病遗传方式的调查方法是 ,苯丙酮尿症属于 染色体 性遗传。(3)若3再度怀孕,医院会建议她进行 ,以确定胎儿是否患病。若3不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则胎儿同时含有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4)近几年,某著名营养品商家投入超过2000万元对苯丙酮尿症患儿提供“特殊奶粉”资助,该奶粉的特殊之处

10、在于 。24某一单基因遗传病家庭,女儿患病,其父母和弟弟的表现型均正常。(1)根据家族病史,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母亲的基因型是 (用B、b表示);若弟弟与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其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假设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为1/10。结果用分数表示)。(2)检测发现,正常人体中的一种多肽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在患者体内为仅含前45个氨基酸的异常多肽链。异常多肽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由此导致正常mRNA第_ 位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3)分子杂交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其基本过程是用标记的DNA单链探针与 进行杂交。若一种探针能直接检测一种基因,对上述疾病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时,则需要 种探针

11、。若该致病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为“ACUUAG”,则基因探针序列为 ;为制备大量探针,可利用 技术。参考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关知识。造成白化病的直接原因是人体内缺少黑色素,是由于缺少酪氨酸导致的,但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缺少,即人体细胞中缺少控制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因而不能合成酪氨酸酶,最终导致不能合成黑色素。故选。2C【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阶段均需不同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过程都有有丝分裂,都会发生DNA复制、转录和翻译;此兰花的花药离体培养所得植株为单倍体。考点: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点评:难度中等,理解植物组织

12、培养的过程。3B4C【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不同的原因有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5 B【解析】培育杂交水稻是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其利用的遗传学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6D基因重组的概念: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能产生新的基因型;类型: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故选D。7ABC呆小症是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故A正确。甲亢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故B正确。侏儒症是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故C正确。白化病是基因突变引起的,故D错。本题考查激

13、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8D方法应是种植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纯合子,A错误;杂交育种通过基因重组可获得具有多个优良性状的农作物新品种,B错误;诱变育种适用于微生物及植物选育,C错误;基因工程育种可能通过对天然基因库的影响对生物圈的稳态带来不利影响,D正确。本题考查各种育种方法应用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9D控制豌豆皱粒和圆粒的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插入的外来 DNA 序列会随豌豆细胞核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复制场所为细胞核,A项错误;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因此基因侧重于

14、描述遗传物质的功能,DNA 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简称,侧重于化学组成的描述,B项错误;淀粉分支酶基因通过控制淀粉分支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 项错误;插入的外来 DNA 序列改变了淀粉分支酶基因的碱基序列,导致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因此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D项正确。本题考查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0D基因可发生回复突变;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不涉及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化,属于基因重组;害虫抗药性突

15、变是自发产生,杀虫剂起选择作用。本题考查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11C【解析】A选项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秋水仙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B选项正确:二倍体草莓经秋水仙素诱导成功后,染色体加倍成28,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56;C选项错误:秋水仙素不能对染色体着色,其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选项正确: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的幼芽1天,诱导成功率在处理的组别中最高。12C先天性愚型的男患儿的染色体组成是45条常染色体和XY性染色体,所以应该是23AX和22AY两种生殖细胞的的结合会产生的,C符合题目要求。本题考查先天性愚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

16、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3B3和4都无病,生下7患病,故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假设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按照其遗传特点:女儿患病则父亲一定患病,则10患病,5一定患病,图谱5没有患病,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故C错。设患病基因为a,则3和4基因型为Aa,8为AA(1/3)或Aa(2/3),故8和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故A错。代个体均为杂合子(携带者),才能生下患者,故B正确。8和9婚配,只有二者基因型都是Aa(2/3),才能生下患者aa(1/4),故概率为2/32/31/4=1/9,故D错。本题考查遗传病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

17、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14D【解析】分析系谱图,父母都没有此病,但有一个患此病的女儿,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亲代1号和2号的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若4号和5号为异卵双胞胎,则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1/3+2/32/3=5/9;若4号和5号为同卵双胞胎,则二者性状差异可能来自于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其他变异或环境因素。故选D15A16A过程属于人工诱变育种,没有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符合题意;在的育种过程中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不符合题意;和是二倍体,是四倍体,和杂交产生的植株是三倍体,所以不能产生后代的

18、原因是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C不符合题意;过程为单倍体育种,植株为纯合体,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D不符合题意。本题考查育种原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17B图中过程为杂交育种,为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大大缩短了育种年限,故A错误;过程为减数分裂和花药离体培养,故B正确;属于单倍体育种,秋水仙素只能作用于幼苗,过程为染色体数目加倍,可以做用于萌发的中种子,故C错误;为诱变育种,为染色体变异,故D错误。本题考查育种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918D【解析】在可遗传的变异中能产生

19、新基因的只有基因突变。19D太空椒和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育种原理都是基因突变;无子西瓜和八倍体小黑麦的育种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是多倍体育种;矮杆抗病杂交水稻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所以选D。本题考查不同育种方式的原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20A要了解甲病和乙病的发病率,应该在该地区人群进行调查,故A错。甲病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率相当,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故B正确。调查显示乙病中男患者多于女患者,故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故C正确。要快速检测正常人群中的个体是否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可以将乙病基因作为基因探针,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0、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如果有患病基因,则会与基因探针形成杂交带,故D正确。21(1) X 2.3 % (2)AaXBXB 、AaXBXb 1/6 1/24【解析】略22(1)X 隐(2)1/2(3)1(4)1/8 XbY23(1)不会,因为酪氨酸可从食物中获取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转录和翻译 (2)在多个患者家系中调查 常(1分)隐性(1分) (3)产前诊断(基因诊断) 3/8 (4)该奶粉无苯丙氨酸(低苯丙氨酸)【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1) 当缺乏酶 时,体内

21、虽然不能由苯丙氨酸转化成酪氨酸,但酪氨酸仍可以从食物中获取或由其他途径转化而来,因此,缺乏酶 不会导致尿黑酸症或白化病(2) 这里考查的是遗传系谱的分析。由3和4没有病,而生出患此病的孩子,证明是隐性遗传病。若是伴X遗传,8患病,则3一定患此病,则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若8患三种病,而3和4是正常的,说明3和4三对基因均是杂合的。因此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1/41/43/43=9/64. 若要快速检测正常人群中的个体是否携带该致病基因,可利用特定的分子探针进行检测,这一方法采用DNA 分子杂交技术,依据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苯丙氨酸是引起苯丙酮尿症的原因,所以奶粉中尽量少含有。24(1)常

22、染色体隐性遗传 Bb 1/33 (2)基因突变 46(3)目的基因(待测基因) 2 ACTTAG(TGAATC) PCR(1)女儿患病,其父母和弟弟的表现型均正常,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亲基因型为Bb。若弟弟与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则弟弟的基因型为1/3AA和2/3Aa,因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是110,即a=110,A=910,由遗传平衡定律可知人群中AA=910910=81100,aa=110110=1100,Aa =2910110=18100,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基因型为AA和Aa,其比例为Aa=Aa(AA+ Aa )=18100(81100+18100)1899,所以人群中表

23、现型正常的女性的基因型及比例也是Aa=1899 、AA=8199,这样弟弟与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产生aa的概率为2/318991/4=1/33。(2)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蛋白质中aa的改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仅含有前45个氨基酸说明之后的氨基酸并未合成,即第46位密码子变成了终止密码子,终止了后面正常密码子的延伸。(3)分子杂交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其基本过程是用标记的DNA单链探针与目的基因(待测基因)进行杂交。若一种探针能直接检测一种基因,对上述疾病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时,需要诊断A和a两种基因,即需要2种检测基因的探针。若该致病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为“ACUUAG”,则对应的致病基因的

24、碱基序列为“TGAATC”(或是对应的链为“ACTTAG”),所以探针碱基序列应与致病基因的碱基序列互补配对,所以应为ACTTAG(或TGAATC);为制备大量探针,可用PCR技术。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工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意在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25常;正常 2/3 女孩正常 男孩异常 结论:依据假设做出的遗传图解表明,第II代的女孩全部正常,男孩全部患病;与遗传图谱提供的信息不相符合,此假设不能成立。【解析】本题涉及的知识点基因分离、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考查的能力是

25、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中,由于II代的3号与4号生了III代的3号,可以判定II代的3号与4号均为杂合体,杂合体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应为一种显性遗传病。根据II代的4号生了III代的3号,可判断出该病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不在性染色体上。因为若在性染色体上,不会在Y染色体上(有女患者),只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伴X显性遗传的情况下,父亲是患者,一定会将XB传给女儿,女儿一定是患者,与题中所给情况不符,故只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于已推出II代的3号与4号均为杂合体,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此可写出两者的基因性均为Bb,故III代的4号基因型有两种可能;BB,占1/3;Bb,占2/3。4号与一位健康人婚配,可确定健康人的基因型应为bb,因此,二人婚配生出不患该遗传病的孩子的概率为2/31/21=1/3;最后推出生育患该遗传病孩子的概率是1-1/3=2/3。本题还可以分别算出III代的4号基因型为BB、Bb时,与健康人婚配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然后讲两个数相加,也能得到2/3。关于遗传图解,请同学们一定要写得规范,应包括I代中父亲,母亲的性状表现、基因型组成;配子的产生:II代中男孩、女孩性状表现、比例关系、基因型组成及其比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