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文化管理的边界问题(1)三阶段(2)三内涵三、文化管理的理论实践(一)文化管理的理论渊源1、西方文化管理理论(1)西方文化产业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文化产业(2)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2、我国文化产业理论(二)我国文化管理的历史形态1、古代封建社会的经验型文化管理2、20世纪初到建国前的文化管理3、改革开放前的文化管理4、改革开放后的文化管理(三)文化管理的时代情境1、文化软实力硬实力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国民的思想道德、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念、文化科学素质和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文化遗产以及民族性格、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等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2、文化安全:一
2、个国家或者民族区域内,自身发展及传承下来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语言、文字、民间艺术、文化景观)的独立性状态。3、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第二节 文化管理的基本价值文化管理的直接性、效用性远超经验管理与科学管理一、文化管理的文化价值文化管理工作对文化领域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代表了文化领域实施管理的内容绩效(一)文化管理的保护与传承价值1、文化保护与文化传承2、文化管理与文化保护3、文化管理与文化传承(二)文化管理的创新与交流价值1、文化管理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2、文化管理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二、文化管理的社会价值实施文化管理工作对于增进社会和谐的积极效应,是一种典型的间接价值。(一)文化管理的引领与教化价值1
3、、意识形态的功能2、意识形态的管理(二)文化管理的优化与创新价值1、优化社会秩序格局2、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创新三、文化管理的经济价值文化管理工作对于文化经济空间与潜力的孵化助推作用(一)文化管理的要素配置价值1、文化管理主体创新2、文化管理课题创新3、文化管理中介创新(二)文化管理的氛围营造价值1、文化政策的创新2、文化体制的改革第三节 文化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一、文化管理学的知识空间(一)文化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文化管理学元理论2、文化管理的要素结构3、文化管理的模式规律(1)文化管理的基本模式(2)文化管理的演进轨迹(3)文化管理的实践关联(二)文化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三)文化管理学的学科定位第二
4、章 文化管理主体文化管理主体是实施文化管理工作的能动要素,也是核心要素,是配置和管理文化管理要素的直接力量。第一节 文化管理主体的内涵属性一、文化管理主体的基本内涵文化管理是一个涵盖主体因素、客体因素、手段模式因素的复杂系统。主体因素是文化管理的能动要素,直接决定文化管理的宏观高度和战略全局。客体因素是文化管理的作用对象,规定着直接内容和关注重心。手段模式是文化管理的实现途径,制约着文化管理的综合效能和发展创新。(一)文化管理主体的内涵界定主体是实践者、认识者或任何对象性活动的行动者本身1、主体属性与文化管理特色的有机融合2、贯穿于文化管理活动的全部环节3、存在服务于文化管理活动的终极目标(二
5、)文化管理主体的外延分类1、组织层面的文化管理主体2、个体层面的文化管理主体(1)战略型文化管理主体(2)策略型文化管理主体(3)业务型文化管理主体二、文化管理主体的主要特征1、文化管理主体的组织性2、文化管理主体的创新性3、文化管理主体的复合性三、文化管理主体的历史使命(一)历史使命的整合维度1、文化管理主体对显性的物质资源的整合2、文化管理主体对隐性的价值观念的整合(二)历史使命的创新维度第二节 文化管理主体的关系架构一、文化管理主体间的关系网络(一)文化管理主体系统的基本架构(二)文化管理主体关系架构的具体形式1、政府管制型文化管理主体架构三特征2、政府市场共推型文化管理主体架构3、多元
6、治理型文化管理主体架构二特征二、执政党:文化管理主体的核心当今世界,民族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形态多为政党政治,执政党及其所秉持的文化态度与方针战略构成了该政权主导下的文化管理制度特色。一定的文化为一定的群体提供了生存的哲学、奋斗的理想,它能产生共同理想、共同信念、共同价值理念和共同的网络资本,即能够形成内聚力,它具有强化和巩固执政党执政根基的功效,增强其执政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是执政党实现政治纲领与理想的原初动力。从作为哲学方式的文化思考看从具有整合功能的意识形态看从文化战略方针体系看三、政府部门:文化管理主体的重心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力量,与执政党的文化使命与职责一脉相承。1、政府
7、文化管理的职能定位2、政府文化管理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四、社会力量:文化管理主体的支撑执政党与政府部门之外的一切从事文化事务及相关业务的组织与个人,是非组织化的、自觉导向的文化力量,是文化创新者、传播者,是社会文化力量的细胞单元。对文化社会力量需要关注与宏观统筹,在外延上涵盖四个方面第三节 我国文化管理主体的嬗变我国文化管理主体系统的嬗变过程,是各文化管理主体动态的形成、分化、融合的过程。一、我国文化管理主体的嬗变维度(一)文化管理主体的结构嬗变(二)文化管理主体的职能嬗变1、从单一职能向多元职能的嬗变2、从统治向服务嬗变(三)文化管理主体的关系嬗变1、从不合理向合理分工的嬗变2、从管办不分到管
8、办分离的嬗变3、从微观的直接管理到宏观的间接管理的嬗变二、我国文化管理主体的嬗变动力(一)文化管理主体嬗变的政策动力1、政策环境2、政策程序3、政策效力(二)文化管理主体嬗变的科技动力1、科学技术催生新文化业态下的管理主体2、科学技术更新文化管理主体的管理手段(三)文化管理主体嬗变的经济动力(四)文化管理主体嬗变的文化动力文化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文化管理学的学习方法:课堂学习、阅读资料、调查研究、案例分析、案例编写等。第三章 文化管理客体文化管理客体是文化管理主体的对应范畴和作用对象。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民族性和审美性,主要包括民族性文化资本、公益性文化事
9、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第一节 文化管理客体的内涵界定作为具有主体性的能动客体,表现出对文化管理主体的反作用。一、文化管理客体的基本内涵文化管理客体是文化管理主体实施管理的目标群体。它是以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借助于组织、活动、项目及政策等形式在文化继承(保护)、创造(生产)、流通和传播(消费)领域中表现出来,具有系统性、调节性,是动态的客观存在。二、文化管理客体的发展定位(一)文化管理客体是主题的作用对象一方面,文化管理客体是文化管理主体管理目标的作用对象。文化管理目标的实现过程,就是文化管理客体不断改造的过程。一方面,文化管理客体是文化管理主体管理手段的作用对象。文化管理主体一般将经济、法律、行政
10、手段综合起来,共同作用于文化管理客体。(二)文化管理客体反作用于文化管理主体一方面,文化管理客体反作用于文化管理主体的管理取向。一方面,文化管理客体反作用于文化管理主体的管理手段。三、文化管理客体的外延分类文化管理客体的系统性内隐了文化管理客体内容和功能的多样性,为文化管理客体的类型提供了多重划分标准。(一)按文化管理客体的内容体系划分1、文化事业 2、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主要差异在于是否进入市场,遵循市场规律,有无经营观念和直接的赢利目的。这种区分体现了文化的双重属性,即经济性与精神性。具体体现在:1)、价值目标的不同/生产目的不同2)、机构性质不同/行业划
11、分的不同3)、资本来源上的不同4)、发展宗旨的不同5)、管理方式不同文化事业定义:是人们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等领域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并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经常性活动。文化事业是一个宏观概念,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市场体系是我国文化事业的两大体系,因此,广义上讲文化事业又包括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中可以用市场方式运作的一部分 发展文化事业的意义 1、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是培育现代社会合格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2、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是提高我综合和国力的重要手段3、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是中华文化继承与创新的有力保证文化事业管理的基本
12、内容1、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完善文化法规体系,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与规划3、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推动文化产业壮大4、管理文化市场5、引导文化消费6、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7、培养高素质的文化工作队伍(二)按文化管理客体的要素特征划分1、文化服务 2、文化活动 3、文化组织 4、文化工作者(三)按文化管理客体的发生流程划分1、文化的生成2、文化的流通3、文化的享受第二节 文化管理客体的逻辑结构一、民族性文化资本(一)民族性文化资本的内涵界定(二)民族性文化资本的内容体系(三)民族性文化资本的作用1、民族性文化资本的国家意义2、民族性文化资本的教育价值 二、公益性文化事业(一)公益性文化
13、事业的内涵(二)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范畴体系(三)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战略意义三、经营性文化产业(一)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内涵第一,文化产业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经济形态第二,文化产业是一种经济集合体第三,文化产业具有完整的价值链第四,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底蕴,以创意为内核,以文化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济范畴。(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结构体系(三)经营性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第三节 文化管理客体的属性特征文化管理客体作为文化管理实践的对象性因素,是文化管理主体实施文化管理实践的基础,是规划和落实文化管理目标系统、管理模式、运营机制等管理技能的基点。一、文化管理客体的共有属性(一)意识形态性1、文化管理客体传递着意识形态
14、的内容2、文化管理客体推动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和发展3、文化发展政策反映着国家意识形态的特征(二)民族性通过民族语言、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三个层次来反映(三)审美性体现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形态和享受过程中二、文化管理客体的差异属性(一)民族性文化资本属性1、思想性2、教化性3、传承性(二)公益性文化事业属性1、非营利性2、公共性3、服务性(三)经营性文化产业属性1、营利性2、创新性3、复合性三、文化管理客体的延展属性(一)多样性:内涵上的 表现形态上的 范畴体系上的(二)动态性:变化发展性。就外延而言,从单一的文化事业维度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重维度转变。就形式而言,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
15、三)拓展性:反映了文化管理客体结构形态的动态发展特征文化产业从“以物质资本、经济资本为运作方式” 的传统产业,拓展至“以智力资本、文化资本、数字资本为运用方式”的新的信息文化产业,成为“产业巨无霸”。高新技术为文化产业的驱动器,及“高技术”与“高文化”的深层融合,在结构调整中拓展性更为突出。第四章 文化管理模式文化管理模式是管理主体在对文化、文化活动、文化产品等客体长期的管理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经验性、高效性、程序性的管理方式和手段。第一节 文化管理的基本手段 文化管理手段是文化管理模式的实践载体,反映了在科学界定政府、市场以及企事业单位职责的基础上,各相关管理主体基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态
16、度和职责的不同而采取的不同策略,主要包括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一、文化管理的经济手段(一)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经济手段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是指管理主体运用经济政策、财税制度、价格、利率、金融等经济杠杆来推动文化领域进步的管理手段。另,政府投资及国债也可用作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二)运用经济手段对于文化事业管理的表现1、拨款 2、税收 3、价格(三)运用经济手段对于文化产业管理的表现1、物价 2、税收 3、利率 4、资助与补贴 5、其他(四)经济手段的特点:以价值规律为基础,以物质利益为动力,具有信息接受率高,有效性强,能充分发挥机制规律对于文化生产和流通的调节作用,调动文化组织和个人的积极
17、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求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文化管理的法律手段(一)法律手段的主要内容法律手段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化建设领域调节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工具,是文化管理中其他手段的基础、前提和保障,提供规范、有助统一、保证秩序。(二)法律手段的特点权威性 强制性 平等性 普遍性(后两种使其在处理特殊问题时缺乏弹性和灵活性)(三)我国文化管理反面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三、文化管理的行政手段(一)行政手段的主要内容行政手段是文化行政机关基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而对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所采取的管理方式,通常以政策、指令、规划、文件、制度、决议、决定等形式表现出来。1、组织手段 2
18、、规划手段 3、协调手段 4、监控手段(二)行政手段的特点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直接性、明确性的特点行政手段比法律手段灵活,比经济手段及时有效。但过多使用,容易造成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导致官僚主义。行政手段的权威性易使被管理者长期处于被牵制、被禁锢的地位。第二节 文化管理模式的属性文化管理模式是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经验性、高效性的管理方式一、文化管理模式的基本属性(一)文化管理模式的内涵1、文化事业管理模式2、文化产业管理模式(二)文化管理模式的特征1、文化管理模式的长期性和稳定性2、文化管理模式的经验性和可借鉴性二、文化管理模式的结构层次(一)宏观管理模式1、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2、中介的宏观管
19、理(二)中观管理模式(三)微观管理模式三、文化管理模式的未来趋向一方面,文化发展思路在以统筹区域发展为主的同时,兼顾特色文化的全球化发展,注重文化管理的战略思维,强调文化强国战略;一方面,文化管理的趋势要求对文化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期文化的发展。(一)文化管理的时代背景1、文化安全成为文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政治文化和社会管理制度上的安全感(2)传统文化和独特价值体系上的安全感(3)民族语言和信息传播上的安全感(4)国民教育体系和国民素质上的安全感2、文化软实力处于文化建设的关键位置(1)文化软实力的由来国力方程:P(国力)=(C+E+M)(S+W)C:有形实体,即一国的人口和国土
20、面积E:经济能力,国内生产总值、能源、矿产、工业、农业、外贸等M:军事能力,人员素质(作战效率)、武器效能、基本设施、组织品质S:战略目标:体现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战略目标和一贯国策。W:国家意志:国家可以动员人民有效实现战略目标的能力,包括领导中国的权威性、人民的归属感、政府的决策水平、社会风气、对历史传统和文化尊重(2)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文化管理模式的影响因素1、文化自身的多样性2、文化的民族性3、文化的政策性(三)文化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1、中国服务型文化管理模式(1)重视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2)致力于文化管理体制改革(3)建设和培育文化市场
21、2、西方经营型文化管理模式(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2)加强跨文化交流和传播(3)高度重视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第三节 文化管理的主流模式一、政府主导型文化管理模式1、特点:政府有明确文化监管部门,政府主导文化事业发展方向,政府下设各部全面分级管理 2、典型法国二、社会主导型文化管理模式强调社会力量,重视政府与社会的衔接 2、典型英国三、市场主导型文化管理模式强调政府的协调作用,政府代理机构的设置 2、典型美国第五章 文化企业管理文化企业管理文化管理的微观范畴,文化企业的内涵属性、管理要点、绩效管理等内容是丰富文化管理理论的内在逻辑诉求。第一节 文化企业的基本界定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和关
22、键所在,更是提升文化管理效能的直接贡献力量,明晰文化企业属性特征是掌握和精进文化企业管理的实践前提一、文化企业的属性分类文化企业是一个集合概念,即以文化为经营内容的企业的总称。两个维度:一般的企业特征 一个集合概念(一)文化企业的内涵1、含义:文化企业是在产业结构软化和经济下游化的现代市场中产生的新兴企业形态,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文化资源、创意、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为主要投入要素,生产和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文化需求,获取商业利益和社会效益的营利性组织。2、文化企业与一般企业、文化事业单位的关系(1)与一般企业的关系: 相同点三,区别点五(2)与事业单位的关系 相同点二,区别点二(二)
23、文化企业的特征特征是指各类文化企业共同的质的规定性,是文化企业区别于其他组织的关键所在。1、文化企业的一般特征:(1)组织性(2)营利性(3)商品性(4)独立性2、文化企业的个性特征(1)载体资源的无形性(2)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效用性递增(3)高衍生性(4)公共参与性(5)意识形态性(三)文化企业的分类1、按所有制形式划分 2、按战略模式划分3、按商业模式划分 4、按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不同划分二、文化企业的当下格局(一)文化企业的国际格局第一世界:美(31.65)、日(12.43)、英、德、法、意、韩第二世界: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埃及第三世界:非洲各国、南美各国、中国(6.11)(二)中国
24、文化企业的格局1、在国际、中国500强企业的分布状况1014。规模偏小、实力较弱、对国内、国际市场没有影响力,处于初步发展的不成熟阶段。2、国有、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对比状况三、文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一)文化企业的组织规模大:以投资管理为核心中:以文化载体为核心资产小:以专业执行力为核心 微:以技术为核心(二)文化企业的组织结构1、职能式 2、事业部式 3、矩阵式职能式组织结构图事业部式矩阵式第二节 文化企业的管理要点一、文化企业的制度体系(一)文化企业的制度框架:(二)文化企业的行政制度:日常管理 人事 资金(三)文化企业的业务制度:创意 生产 流通 营销二、文化企业的品牌管理文化企业的品牌创建是
25、走品牌化发展道路的前提和基础,品牌营销是实现文化品牌核心价值的必然选择,品牌维护是文化企业的维权行为。(一)文化企业的品牌创建1、品牌涵义2、创建途径:一是从具有历史性、民族性的各种人文景观中挖掘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依托富有地域特点的文化资源,融入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个性文化品牌。二是通过创意手段创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富有时代气息和风尚的文化品牌。3、创建后的文化品牌是无形资产。(二)文化企业的品牌营销1、导入期2、成长期3、成熟期4、衰退期(三)文化企业的品牌维护1、政府方面:健全法律 打击盗版2、企业方面;不断创新 依据法律3、恶性事件:冷静应对 危机公关三
26、、文化企业的绩效管理(一)文化企业的绩效范畴1、绩效原则:信息沟通 激励性 责任性2、绩效范围:经济效益 经营者素质 员工素质3、绩效方法:两相比较法 强制正态分布法 全方位绩效考核法4、绩效目标:(二)文化企业的绩效指标1、文化企业经营效益: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运营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2、文化企业主体素质:经营者 在岗员工(三)文化企业的绩效结果1、类型判定 2、级别划分第三节 文化企业的跨界管理 跨界、跨业整合、竞合一、文化企业的盈利模式文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企业所特有的赖以盈利的商务结构及其对应的业务结构。(一)文化企业的盈利环节微笑曲线: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1、产品研发环节:科技创新 产品创意创新2、生产制造环节:速度创新 专业化利润 工艺流程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