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44.52KB ,
资源ID:2040040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4004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析我国企业游离专利的原因及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析我国企业游离专利的原因及对策Word文档格式.docx

1、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专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暂行规定)对:“成绩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网络教育学院将有权选取部分论文(设计)全文汇编成集或者在网上公开发布。如因著作权发生纠纷,由学生本人负责”完全认可,并同意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可以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设计)。保密的毕业论文(设计)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时间:摘要本文对股票期权制度理论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我国高科技企业实行股票期

2、权制度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分析了股份期权、期股、员工持股、管理层收购、股票期权等概念,对如何正确看待股票期权与财务丑闻的关系,正确认识和有效推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提出了建议。目前股票期权制带来的收益在西方高级管理人员的收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薪酬结构已经取代了传统薪酬结构。在我国,股权激励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高科技企业、民营企业都实施了经理股票期权计划。本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分析了我国实行经理股票期权制的条件,指出我国还不完全具备实行经理股票期权的条件。关键词:股票期权 管理层收购 问题与对策 经理股票期权 实现条件目 录摘 要 II1 11.1 11.2 11.3 3

3、2 42.1 42.2 42.3 53 63.1 63.2 73.3 74 94.1 94.2 104.3 104.4 104.5 115 115.1 115.2 136 结论 14参考文献 15致 谢 161 绪论1.1 研究背景我国专利法实施以来,专利申请的数量一直保持增长的势头,专利事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企业的专利工作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全国的总申请量中,属于企业职务发明申请的专利仅占16%。而在一些发达国家中,此项比例均超过半数,如日本高达80%。企业是生产的第一线,是萌发发明创造和实施专利的基地。我国企业游离专利的现象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1。我国加入WT

4、O,这对于我国的企业界是一个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从知识产权问题纳入关贸总协定谈判议程和达成协议的过程和内容可以看出,以专利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的价值及其在国际科技、经济、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企业的竞争在于市场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在于商品的竞争,商品的竞争在于技术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在于专利技术的竞争。从我国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来看,加入WTO以后,对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将带来相当大的冲击。因此,只有未雨绸缪,提前补上专利战略这一课,才能使企业通过激发广大职工的发明创造,发奋图强,提高自己的科研生产起点,走自己的创新之路,从而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应对自如。目前,我国企业专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很

5、突出,企业之间的侵权纠纷时有发生;企业在引进技术时,经常上当受骗;企业专利信息流通不畅管理人员对有关法律不熟悉,不善于利用法律保护本企业的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以上问题经常使企业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没有专利的武器保驾护航,企业的发展就会徘徊不前。因此,系统分析我国企业游离专利的原因,找出症结所在,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我国企业的专利工作将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1.2 研究现状目前很多研究者对我国企业专利工作的意义、任务和存在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尚志分析了企业的科技发展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认为技术在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能降低成本,带来制造过程和管理过程的改良领先;另外,引

6、入资讯科技造成的组织变革,对于贮运、生产流程、通讯、人员培训、财务管理以及研发本身常有重大影响。邹艳梅分析了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后,专利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专利工作是知识产权中最主要的部分,要进一步提高专利战略意识,同时加强专利战略研究,利用专利文献信息,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提高市场竞争力2。吴昊指出,专利有利于企业抢占市场高地。一般企业的专利战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抢占未来市场的储备专利,保护独占市场有利地形的外围专利,应用和准备应用的实施专利,以及许可他人使用或交叉使用的互利专利。孙红芹指出引进专利技术时要做到四个弄清:弄清专利技术所有者,以防专利侵权;弄清专利申请时间,防止

7、转让价格吃亏;弄清专利保护区域,以防出口受限制;弄清专利受权情况,以防非专利引进3。周正书等研究了企业专利实施工作中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包括单位领导和科技部门的认识不够,专利技术不成熟,相关技术不配套,管理机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落实,专利信息工作薄弱,以及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同时,从健全科技、生产、经营、服务等部门有机结合的专利实施保障体系,提高审批专利的质量,抓好专利实施的可行性论证和中间试验环节,增加资金投入,实施奖励机制,加强对外宣传等方面,探讨了改进企业专利工作的措施。熊奇辉也认为目前企业专利工作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缺少内部动力和竞争机制;同时专利法缺少相应的政策

8、作为配套和引导。史燕英针对铁路运输企业专利工作现状,提出专利管理与科技管理运行机制的不同史现阶段制约专利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专利文献管理游离在科技情报、计划、成果管理之外,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科技管理体制对专利技术的实施和推广缺乏调控手段和倾斜政策,以及科技成果管理制度与专利制度发展的不同步,使专利制度的优越性难以发挥。在建立健全企业专利制度方面,陈晓慈等提出在大中型企业建立科技成果管理专利管理一体化模式。专利管理可借助于成果管理的整套程序,将专利管理工作并入科技成果系统,使之成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科技成果在通过专利咨询、社会调查和同行业技术评定以后,由评委决定是否申请专利。这样项目工作

9、人员可以享受科技成果奖的所有待遇,同时对于涉及企业技术发展,新产品开发的项目暂时又不对社会开放,保证企业利益不受侵犯,从而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史燕英也认为发展专利工作的必由之路是专利工作与科技管理的紧密结合和一体化运作。呼吁首先要强化科技部门全员的专利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形成推动专利工作的群体合力;其次发展专利文献工作,增强信息服务功能;同时建立完善专利政策体系,纳入科技管理轨道,使专利工作与科技管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具体工作包括制定专利技术成果鉴定政策和方法,使之共享科技成果奖励政策和渠道;加强对专利工作实施计划管理,并纳入科技发展资金渠道和管理范畴;培育完善的企业技术市场,运用市场机

10、制,加快专利技术实施的步伐;以及建立科技文献检索制度,使专利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技术进步服务。在法律保障方面,1984年我国实施了专利法,1985年和1994年又相继颁布了专利法实施细则和企业专利工作办法使企业专利工作在法律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但在法律范畴内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澄清,有许多配套政策需要完善。孟新平论述了企业专利权的特性,它是企业拥有的一种法定权或优先权,是国家授予专利发明者对某一产品的造型、配方、结构、制造工艺或流程在一定时期内拥有的专有使用的权力,是企业拥有的高于一般水平的获利能力,可以为企业在较长时期内提供经济效益。但同时它属于“软件”范畴,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专利再好,技

11、术再先进,没有人们认识利用,它只能是潜在的,因此具有不确定性,还需人们把它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从而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4。刘希宋对专利等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形式进行了探讨,认为不仅存在出资者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还应存在部分个人所有权,以承认主要研制者专利开发劳动的独创性和高效性,从而提高科技人员和职工技术革新的积极性。关于专利等无形资产的价值决定,他列举了普遍存在的三种观点: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以开发研制成本为主加适当利润决定和由使用节约的社会劳动决定。他个人的观点是应由研究开发成本和它的使用所节约的社会劳动决定5。罗登亮阐述了从国外引进专利技术时涉及的法律问题,包括侵权、侵权诉讼

12、、验收条款、技术资料的内容和交付、技术服务和限制性条款等。王品华研究了如何依据专利权要求判定侵权行为,企业在技术开发或引进技术时如何避免侵权,以及发生侵权后应采取的对策等问题。认为构成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必须有被侵犯的专利权存在,必须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实施,必须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以及必须要有损害专利权人利益的侵害行为。肖明等从我国新会计制度中关于企业的无形资产的规定出发,研究了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问题,如专利法的核心内容、保护范围,以及侵害行为的表现和处理规定等。同时对企业的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计价评估、摊销、投资与转让的会计核算进行了初步探讨6。师萍也对企业专利权等

13、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法、变现价格法和收益现值法等各种估价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在信息支持方面,胡奇伟论述了专利信息在企业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以及在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关一明从技术情报、经济情报和法律情报的角度,分析了专利文献的开发价值和开发对策。强调要提高咨询人员素质,提高企业专利意识,加强专利情报分析的研究,开展深层次的参考咨询服务7。史秀亭等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献和人才优势,为企业提供专利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为企业提供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和产品标本等可能的服务途径。同时指出信息渠道不畅是我国企业不能把科技发明成果迅速转化成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原因8。1.3 研究目

14、的和意义专利战略在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和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专利制度可强化企业管理,形成企业内部的竞争机制,制定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销售战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在研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进行革新改造时,通过检索专利文献,可避免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避免延缓本企业科研发展进程,还可以避免侵犯他人专利权。企业在引进技术和与外商洽谈合资事宜时,通过对引进技术法律状态的调查,可避免很多经济上的损失。企业适时组织本单位的专利申请和实施,可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把握产品市场动向,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加强专利文献的收集、加工、分析和研

15、究,充分利用专利文献提供的信息,监视、跟踪国内外行业技术发展动向,可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更科学化,同时,对有损于本企业的专利和专利申请,通过法律程序予以排除9。鉴于目前关于企业专利的研究报道中,有些虽对存在的问题有一定认识,但很不深入。另外一些虽就某一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但缺少系统研究和全局分析,需要对这些文献报道和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加工。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我国企业游离专利的现状,对其原因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使之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迎接加入WTO的严峻挑战。2 专利的有关理论2.1 专利及游离专利的概念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指由申请人主动向国家专利局提出

16、申请,由国家专利局审查认为符合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授予申请人(或申请单位)在一定时间内享有对该项技术的独占权。这种独占权具体表现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口依照其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权利。专利具有独占性、时限性和地域性。游离专利指没有注册的不受法律保护的发明、创造。由于我国企业专利工作起步晚,企业的改革不够深入,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等原因,致使企业的专利工作长时间处于一种被动的、缓慢的发展状态。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远远低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这与我国上千万的庞大的企业群大不相称,与国外近90的专利来自企业更无法相比。这种状况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科技进步,

17、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并影响着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加入WTO后的生存和发展。2.2 专利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专利工作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2.1 专利是企业信誉的象征 拥有专利,就说明该单位在该项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专利多,说明该企业技术“活化”程度高,创造力强。善于管理的企业家,在宣传本企业时,不仅讲拥有多少技术人员和先进设备,而且大讲在某某国取得了多少专利,以提高企业的信誉。事实证明,一个有信誉的企业,获得的专利一定多。日立公司1981年1983年间获得21,848件专利的专利权,1984年1987年拥有20410件专利。2

18、.2.2 专利制度加快了企业的智力开发企业的活力源泉在于劳动者的创造能力。在目前条件下,物质仍然是人们从事社会劳动的基本动力。专利制度把物质利益和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发明创造者的贡献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激发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革新热情,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产品、新技术。2.2.3 专利制度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我国专利法明确规定了企业获得专利后的权利与义务,解决了企业专利权的归属问题。当专利侵权行为发生时,专利管理部门接到专利权人要求调处的请求之后,要认真进行调查处理,使得侵权厂家认识到侵权后果的严重性,立即停止侵权活动,依法向专利权人赔偿了经济损失,或签订专利许可协议,从而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2.

19、2.4 专利制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领导的经营决策能力 企业的经营者,必须在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深知深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对企业外部环境的了解,必须掌握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了解它们与企业的关系。由于专利法是调整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和发明创造的利用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企业既是发明创造者,又是发明创造的使用者,所以研究企业的外部环境,不能不考虑专利法的实施对企业的影响。同时,信息是决策的基础。企业的经营决策不可能缺少专利信息。所以,从总体上来说,企业离开专列工作,就谈不上经营决策的科学化。2.2.5 专利制度有利子提高企业在开拓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由于专利制度的建立,使企业的

20、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为了优先取得专利权和专利技术,企业之间就要展开激烈的竞争。谁先取得了专利权和拥有专利技术,谁在产品和技术发展中就能占据主动地位,谁掌握的专利权越多,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所以在国外各个企业都把对新技术的开发、专利权的持有视为企业的生命线。如果企业对专利不重视,有了发明创造不及时保护,就可能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专利法既是保护发明创造的有力武器,又是企业经营的坚实盾牌,既能攻,又能守。一个企业要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打好专利这张牌,充分发挥专利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10。2.3 游离专利的弊端 目前我国企业游离专利的现象表现出很多的问题和弊端,概括起来

21、如下:总体上讲,企业专利意识尚未达到应有高度,企业专利工作发展步伐缓慢,不能适应当今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多数企业仍未能形成有效开展专利工作的制度、机制,仍未能形成有效开展专利工作的制度、机制,仍存在相当大的不足和差距,缺乏一支能适应企业专利工作迅速发展需要的、具备高专业素质和水平的工作队伍。企业专利宣传培训尚停在浅层次,缺乏深度的专业化培训。虽然我国许多企业都采取多种形式,对企业员工开展了专利宣传培训,但是,这种宣传普及尚停留在对专利知识浅层次的一般了解上。例如企业科技人员对专利知识虽有了一定认识,但远未达到发达国家如日本、欧美企业科技开发人员,对专利知识的掌握和熟练运用水平,管理决策人员对专

22、利知识的掌握水平亦未达到应有高度。与国外同类情况相比较,企业专利申请在数量和质量上仍严重不足,而在申请国外专利方面,大多数企业仍处于空白状态,大部分企业的核心产品和技术没有形成专利保护,没有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优势。还有些企业在其主导产品,技术上未有专利,而相反的是在“副产品、技术”上取得若干专利。相当多的企业未有研究制定、实施企业专利战略,未将专利工作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而一部分已制定专利战略的企业,企业专利战略的研究、制定水平较低,还不能参与企业发展的决策意见。企业对专利信息的利用虽取得进步,但有待深化:目前企业对专利信息的利用大多仅停留在科研开发过程中对技术信息的利用,而从专利战略竞争

23、角度挖掘市场竞争动态信息,并采取对策等其它深度方面的工作尚未能普遍开展。大多数企业的专利工作尚未能贯彻于企业技术创新全过程,尚未能使专利机制成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尚未能认识到专利是衡量评价企业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标准,更未能将其应用于技术创新的考核管理工作之中。绝大多数企业未能开展对企业自身专利资产的评估,不掌握企业专利资产状况;在专利资产运营上十分薄弱,相当多企业尚未开展,引进专利少,且所引进专利基本上都是国外专利,很少从国内引进11。3 我国企业游离专利的产生和发展3.1 我国专利的发展历史 专利制度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它的萌芽阶段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严格地讲,专利

24、制度应该从英国1624年制定的第一部专利法算起。虽然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专利制度的萌芽,辛亥革命后和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也曾建立过专利制度,但由于历史等客观原因,它终究没有起到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而归于失败。1978年7月,中共中央在批准外交部、外贸部和外经部的一个报告中指出: “我国应建立专利制度”。1978年下半年开始了专利制度的筹建工作。几经曲折,经过20多次研究修改的专利法(草案)于1983年8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查通过,并于1984年3月12日下午在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庄严地通达由国家主席明令公布于1985年4月1日起生效施行。至此,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专利制度开始建立

25、起来。专利法从开始实行,到1987年两年间,专利局的受理、初审、实审、公告、异议、授权、复审、无效等各项程序都已实行。专利局受理的专利申请数量相当大。从1985年4月1日到1986年12月3l日止,专利局共受理三种专利申请32881件,其中国内申请23,091件,占70.2,国外申请9,790件,占29.8。在同一时期,专利局一共批准了3,162件申请,其中发明专利96件,实用新型专利2,590件,外观设计专利476件。已经批准授权和正在审批的申请中已有相当一批项目付诸实施,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有些项目还创了外汇。3.2 我国企业游离专利的发展与现状我国专利法实施的第一年即1985年,企业的

26、专利申请量仅为1,126件,只占国内申请总数的12,1986年企业提出申请2,007件,占国内申请总数的14.7。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远远低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为改变这种状况,在1986年秋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专利工作会议上将加强企业专利工作列为“七五”期间全国专利工作的重要任务,并做出了具体的部署,“七五”期间全国每年重点抓好五百到一千个企业的专利工作。在这些企业中,必须将专利法列入企业普法宣传内各经常向职工进行专利法的宣传教育;专利工作在企业有领导负责,并且有专人或专门的机构负责具体工作。此次会议之后、国家经委、国家科委、财政部、中国专利局于12月16日很快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企业专利工作的规定。

27、1990年3月22日中国专利局、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家科委、国务院生产委员会就印发企业专利工作办法(试行)。又联合发出通知,要求遵照执行。在规定和办法中,对建立健全企业专利工作机构;企业专利工作任务;重视企业专利工作者培训;如何加强企业专利申请的管理;专利技术实施的管理;以及如何重视专利权的保护、专利文献的使用、奖励报酬的落实等都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通过这些措施的贯彻执行,使全国专利工作有了一定的发展。到1990年底全国已有8000多个企业建立了专利工作机构,完成了“七五”期间4-5千个试点企业的计划指标。企业的年专利申请量从1986年到1990年分别为2,007件、 3,078件、3,

28、516件、9,725件、5,956件,由最初的远远低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发展到持平,再到近两年的超过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同专利法实施初期相比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但这一缓慢的发展速度远远不能适应我国以及世界专利工作迅速发展的趋势,六年的专利申请不足二万件。这就是说在六年的时间里每500个企业才有一件专利申请。这一数字说明,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专利工作尚未开展起来,对专利工作在今后企业的技术进步以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还没有认识或者说认识不够充分。大多数企业开展专利工作也基本上是处于一种被动地、不自觉的状态。一些企业虽然已经开展专利工作,主要是来自一种外部的推动力,主要是由别人(如专利管

29、理机关)推着往前走,因此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12。成果多专利少,技术流失触目惊心。国家知识产权局政策研究处处长韩秀成细算了一笔帐:近年来我国每年取得的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达3万多项,而每年受理的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发明专利申请只有1万多件,还有2万项左右的成果因没有专利保护,通过发表论文、成果鉴定、学术研讨、公开使用等方式向国内外公开出去而被无偿的“奉献”给了世界。3.3 企业游离专利的特点 目前我国企业的专利工作大多处于起步阶段,仅开展一些一般性的专利事务,少数企业甚至还处于宣传启蒙阶段,并表现出以下特点:3.3.1 企业专利的申请量小我国共有各类企业约3,500个,每年三种专利的年申请总

30、量为32,636件,约合9.3件/万个企业。这与发达国家的大企业无法相比的,例如IBM、杜邦、日立、飞利浦等大公司每年的发明专利申请就上千件,有的高达1万件之多,而我国上千万个企业的三种专利申请合起来才相当于国外几个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3.3.2 非职务申请比例高从1985年4月1日至2000年8月底,在国内申请总量中,非职务发明占68.1%,职务发明占31.9%,而国外来华申请总量中,非职务发明只有5.5%,职务发明占94.5%,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个人发明创造的各级性较高,另一方面也不能排除国有资产流失的可能性,许多本应属于企业的知识产权,被个人据为己有。3.3.3

31、发明专利申请比例低在上述国内专利申请总量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申请仅占16%,而国外同期在华申请中,发明专利申请则占88%,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专利申请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比较重视专利申请的数量和眼前利益,而不大重视共实质价值和长远保护的心理。3.3.4 不重视专利申请的推广应用由于我国几十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科研与生产脱节较为严重,不少科研部门只注意了申请专利,以便完成上级规定的指标,但不注意和善于推大应用其专利技术,使其转化为生产力。3.3.5 大量放弃专利权去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国内专利申请共授权100,154项,而同期放弃专利权的高达43,783项,约占44%。除了因无市场前景而不得不放弃的正常现象以外,专利保护意识不强,只要证书和名义,而不关心其法律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