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107.17KB ,
资源ID:2036119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3611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单片机课设正弦交流信号有效值的测量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单片机课设正弦交流信号有效值的测量Word文件下载.docx

1、Keywords: RMS measurement, modulus conversion circuit,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1 电路设计 为了测得正弦信号的有效值,硬件电路的设计应包括信号的输入采集电路,模拟量与数字量转换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与数字显示电路。1.1信号采集与转换电路设计本次设计所使用的A/D转换芯片是TLC549,它是一个串行8位A/D转换器,通过三线与通用微处理器进行串行接口。因为是使用的串行接口电路,电路设计较简单,但是传输数据较慢。通过阅读TLC549的资料手册,可以知道其具有4MHz片内系统时钟和软、硬件控制电路,转换

2、时间最长17微秒,本次设计要求检测的是50Hz的正弦波信号,其转换时间完全可以满足电路设计要求,因此不用担心串行电路的传输速率较慢的问题。 TLC549所允许的输入电压不超过5v,设计要求能够检测的正弦波幅值为0到15v,所以在测量超过5v的正弦波信号时,需要先将信号分压到5v以下,才能输入TLC549。电路图如下图所示,当所测信号在5v以下时,SW3开关接上,信号不需要分压直接输入芯片;当信号在5到10v之间时,SW3开关接中,信号经由电阻R3和R4分压后,将R4两端电压作为输入信号输入芯片;当信号在10到15v之间时,SW3开关接下,信号经由R5、R6和R7分压后,将R7两端的电压作为输入

3、信号输入芯片。这样的设计满足了TLC549对输入信号的要求,只需在后续设计中将结果线性放大就可以得到正确测量值。图1 信号采集与转换电路1.2 单片机控制电路设计控制电路系统采用AT89C52作为主控制器,单片机具有体积小,方便操作,应用灵活,运行稳定准确等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各方各面。单片机控制电路如下图所示,P1.0接收经TLC549转换后的数字信号,P1.1用于控制TLC549的工作状态,P1.2给TLC549提供时钟信号,P1.3与P1.4用于控制LCD显示屏的工作状态,P1.5与P1.6用于选择还原分压信号的放大系数,开关S1放大2倍,开关S2放大3倍,具体使用哪个开关视情况而定,P

4、0口接LCD显示器。图 2 单片机控制电路1.3显示电路设计显示电路主要由LCD显示器构成, R/W端口用于控制数据的操作是读取还是写入,因为本次设计中LCD显示器只用来显示数据,所以将R/W端接地即可。RS与E端与AT89C52相应端口相连接,E端口是启动信号端口,RS端为高电平时,功能为数据输入,低电平时为指令代码输入。D0到D7端口与AT89C51的P0口相连,单片机将要显示的数据传送到LCD显示器,因为在此处,P0口作为普通的I/O口使用,因此需要在外部加上拉电阻才可以使用。图3 显示电路1.4总体电路总体电路如下图:图4 总体电路正弦波信号经过合适的处理后,经由A/D转换芯片,将模拟

5、量转化为数字信号,交由AT89C52处理,最后将处理结果通过P0口传输到LCD显示器,至此,完成了正弦波模拟信号的采集,数字转换,软件处理以及显示的过程。2 软件设计本次设计要求是测量50Hz的正弦波信号,一个周期为20毫秒,而我们所需要的是正弦波的峰值,在20毫秒内,将采集的数据等时间间隔采样50个,然后比较这50个数据的大小,将最大的那一个数据作为该周期内的峰值,将峰值除以根号2作为该正弦信号的有效值。程序系统框图如下: 否是图5 程序系统框图程序代码如下:#includemath.h#include TLC549.hLCD1602.hsbit S1=P15;sbit S2=P16;uch

6、ar Table50,times=0;bit flag=0;void initT0();void main() uchar j; uchar Max,Result; initLCD(); initT0(); while(1) if(flag) Max=Table0; for(j=1;jMax) Max=Tablej; if(S1=0) Max=2*Max; if(S2=0) Max=3*Max; Result= Max/sqrt(2); writeLCD_com(0x80+11); writeLCD_data(Result/100+48); writeLCD_data(Result%100/1

7、0+48); writeLCD_data(.); writeLCD_data(Result%10+48); V flag=0; TR0=1; void initT0() TMOD=0x01; TH0=(65536-400)/256; TL0=65136%256; ET0=1; TR0=1; EA=1;void T0_time() interrupt 1 Tabletimes=ADConvert(); times+; if(times=50) TR0=0; times=0; flag=1;TLC549转换源代码如下:intrins.hsbit cs=P11;sbit clk=P12;sbit d

8、out=P10;uint ADConvert() uchar i,temp; uint shuju; cs=1; clk=0; cs=0; _nop_(); for(i=0;i8;i+) _nop_(); clk=1; temp=(temp1)|dout; clk=0; shuju=5.0/255*10*temp+0.5; return(shuju);LCD显示源代码如下:#include 0;delaytime-) for(i=124;ii-);void writeLCD_com(uchar com) RS=0; LCD_DATA=com; delayms(5); EN=1; EN=0;/

9、EN=1;void writeLCD_data(uchar dat) RS=1; LCD_DATA=dat;void write_string(uchar col, uchar line, uchar *table) if(col=0) writeLCD_com(0x80+line); while(*table!=0) writeLCD_data(*table+); else if(col=1) writeLCD_com(0xc0+line); else return;void initLCD() writeLCD_com(0x38); writeLCD_com(0x0c); writeLCD

10、_com(0x06); writeLCD_com(0x01); write_string(0,2,RMSV);3 仿真结果图6 仿真结果图7 仿真结果图8 仿真结果图9 仿真结果图10 仿真结果图11 仿真结果可以看到,仿真显示结果基本符合输入信号的有效值。4 心得体会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明白了模拟量与数字量之间的转换,模拟量的采集,单片机控制的工作原理,定时器的工作方式以及显示电路的设计与原理。在本次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是芯片的使用,例如,TLC549的使用,LCD显示器的使用等。通过查找芯片资料解决了芯片使用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课程设计之前,都不清楚,通过查资料,相关书籍,以及问

11、同学,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为电路的设计做好了铺垫。在设计电路过程中,设计的思路很重要,例如,如何得到正弦波的峰值成为本次课程设计的关键,在获得正弦波峰值的方案上也有很多,为了简化设计,采用了本次设计的方案。在芯片的选取上也有很多方案,A/D转化芯片种类繁多,本次设计选取的TLC549在硬件电路的搭建上有很多方便之处。当然,本次课程设计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TLC549的输入电压有一定范围,小于设计要求的电压,对于一个未知的电压容易超出量程,需要在设计中加入超量程报警电路。软件编程设计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在查阅资料,请教同学之后,才完成了软件的设计。这次课程设计,我收获很大,提高了我遇到问题解

12、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与同学就学习问题的交流讨论,加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明白了团队合作的作用,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不足,在电路设计,元件参数的选取,芯片的选取,软件编程的问题上仍然存在不足,最重要的是认识到了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理论需要结合实践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这些问题的暴露让我知道了以后努力的方向,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参考文献1李群芳.单片微型计算机.北京:电子工业出本社,20082伍时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胡乾斌.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4李刚.51系列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应用技巧.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5孙育才,MCS-51系列单片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