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必修三完整提纲历史必修三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道家:老子和庄子(无为而治)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 法家:韩非子(法治)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 孔子:(1)核心:“仁”,其中包含了民本思想。 (2)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3)政治思想:为政以德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 荀子: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性恶论;法治了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原因:(1)西汉大一统政治局面对思想文化方面的需要: 汉武帝时期已经进入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是仍然存在几点隐患:南北边境不宁:王国威胁中央:阶级矛盾激化。
2、这些都要求通过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来解决 (2)董仲舒的建议: 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针对加强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和相应儒家道德观点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措施:(1)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 (3)教育方面: 儒家经典被规定为必读教科书,并有专事研究、传播五
3、经的教官教育逐渐为儒家垄断太学兴盛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地方教育系统初步建立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私家儒学教育受到鼓励结果: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程颢 、程颐:(1)“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宰万物,先有理而有物。(核心思想)(2)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3)发挥孔子“仁”的学说,“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有了仁就有了仁、义、理、智、信。要识仁,就必须尊敬别人。朱熹:(1)“理气论”: 理和气浑然一体,不可分离。
4、和“二程”一样,主张先有理而后有气。(2)把人间的伦理道德和理气结合起来,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准则,也是天理反映。(3)“心性论”:认为性无不善,情也应当从善,人应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王阳明:(1)更多的吸取了佛教禅宗思想,形成“宇宙便是吾心”“心即理也”“心外无物”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宇宙观。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离开了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2)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主张要“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仁”的思想理学:宋代出现的新的儒术体系。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
5、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离经叛道”的李贽:(1)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批判道学家的虚伪(3)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黄宗羲:(1)政治上:激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是“天下之大害”(2)经济上:“工、商皆民生之本”(3)思想上:继承“民本”思想,批判“君为臣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1)经济上:“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2)经济上:经世致用(3)思想上: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提倡实践,求真王夫之:(1)政治上:“天下土地能不为帝王所得私有,而应当是耕者有其田”
6、(2)经济上:经世致用(3)思想上:反对天命论、天知论,建立唯物主义体系三大进步思想家的主张:(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 (3)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1)造纸术: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2)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火器进步,也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3)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
7、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4)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从此,西欧率先迈入近代社会,创造出众多让世界发生巨变的成果。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起源:追溯到六千多年前,原是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像”,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演变:由繁到简,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 古文字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 隶楷阶段 :隶书(汉)过渡阶段(魏晋时期)楷书(隋唐) 辅助书体 :草书和行书 了解古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楷书:初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盛唐颜真卿颜氏家庙碑;晚唐柳公权玄秘塔碑草书: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盛唐张旭、怀素行
8、书: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了解元杂剧和京剧的产生元杂剧:(1)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3)宋代适应市民生活需要,产生了杂剧,内容以滑稽讽刺为主,是中国最初的戏曲。(4)金代还流行一种以唱为主的唱讲戏,叫做诸宫调。(5)元朝注意保护艺人,科举考试长期停止,士子没有出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与民间艺人一起,吸取杂剧和诸宫调之长,把音乐、说唱、舞蹈、表演融于一炉,形成了元杂剧。京剧:(1)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2)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3)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
9、实践,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后来称为京剧。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了解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各国律例四洲志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海国图志康有为:把儒家今文经学中的“三世说”和西方的进化论结合起来,把社会划分为据乱世(君主专制)、升平世(君主立宪)、太平世(民主共和)三个发展阶段,有力地抨击了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顽固势力,他的这一思想被称为是“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
10、大喷火”。梁启超: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严复:对君权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指出, 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其实国家属于人民所有,王侯将相只是人民的公仆。用近代民主思想阐明民主君仆、主权在民的道理,直接动摇了君权论的基础。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这次变法大大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触犯了洋务派的观点,因此洋务派用“中体西用”来反对。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了解
1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前期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积极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获得空前的解放。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消极影响: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开始传入、广泛传播到成为主流思潮这一过程中的主要史实(1)开始传入: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文章,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2)正式传播:1919年,五四运
12、动爆发,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致的传播。 1919年,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文章,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李大钊很快发表了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回击了胡适的挑战。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了更多的先进分子。(3)广泛传播:1920年,在李大钊的号召下,各地举行了“五一劳动节”纪念活动,这些活动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4)成为主流思潮:先进知识分子对各种观点进行认真研究比较、审慎思考后,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都在这时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
13、思想理论成果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王朝的统治。(2)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现有的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理解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性飞跃(1)对于民族主义,过去孙中山反对满洲贵族,这是提出反帝和实现国内民族平等的思想。(2)对于民权主义,提倡普遍平等的民权主张,比抽象提倡“自由、平等和博爱”前进了一大步。(3)对于民生主义,孙中山也作了重新解释,提出了扶助农工
14、、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定劳工法”的政策。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国民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三民主义 :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它指导民族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这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对当时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国民党一大以后,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大革命高潮迅速到来。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 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
15、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大革命失败后: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抗日战争时期: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 中国革命分两步:一是民主主义革命,而是社会主义革命。 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49年中国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时也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规定了革命胜利以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中国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躺椅跑到”的袭击。同年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人民政协制定共同纲领提供了指导,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做了政治理论准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