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47.12KB ,
资源ID:2035523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3552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点9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点9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下载.docx

1、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解题指南】本题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解答关键是把握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阶段特征。【解析】选B。由材料可判断本题主要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但出现了南移的趋势;A、C、D的表述都是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这应该是在南宋实现的,不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实,故选B。4.(2014海南单科T4)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A.抵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C.增加

2、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解析】选C。材料显示政府是分散土地经营,不是抵制土地兼并,故A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人口增长的相关信息,故B错误;材料中“按户缴纳赋税”“必须嫁娶,不得拖延”说明政府鼓励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生产,以此增加政府财税收入,故C正确;材料中说明是发展个体小农,不是稳定,故D错误。5.(2014江苏单科T2)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只有州

3、县所在地才许设市【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市”的变迁。解答的关键是对唐朝市的变化的理解。唐朝前期“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是指在州县所在地可以设市,其他地方禁止设市。唐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可以设市,说明市的建置制度已经有所调整。A正确。题目中“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说明B错误。C、D明显与材料不符。6.(2014广东文综T13)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A.井田制瓦解 B.均田制受到破坏C.分封制恢复 D.“市”突破空间限制【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古代的土地制度。解答关键是对中国古代

4、土地兼并的认识。由题干中“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说明唐代实行了均田制,“违法卖买”说明由于土地买卖现象存在导致土地被“恣行吞并”,均田制受到了破坏。故B正确。A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C与题意不符,D在宋朝出现。7.(2014山东文综T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解题指南】本题借助中国古代户籍的类别考查商品经济的发展。解答关键是透过户籍中的称谓看到历史现象的本质。“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反映了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经济作物种

5、植增多,与C表述对应。中国古代以农为本,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应该是在鸦片战争后,A、B表述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附信息,D错误。8.(2014T6)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胡锦”等输入唐朝,并不可能改变唐代的社会生活,故A错误;“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说明唐朝手工业技术提高而不是衰落,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显示中外纺织技术对比的信息,故C错误;“波斯锦”等通过丝绸之路,输入中国

6、,说明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故D正确。9.(2014课标全国文综卷T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商业发展中货币的功能,并理解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谓之交子,以便贸易”。由材料可知,交子的产生是因为“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而不是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故B不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富商社会地位的提高,只是讲了他们之间的商业纠纷问题,故C不正确。经济

7、重心的南移虽是北宋时期的历史现象,但材料中并未体现,故D也不正确。10.(2014T7)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从“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水陆交通路线”等关于商业的信息说明经济发展促进知识的更新,故A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印刷技术的信息,故B错误;题干材料只是介绍书籍,没有反映科举考试信息,故C错误;“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说法太绝对,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11.

8、(2014福建文综T13)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右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 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基本特征。解答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的有效信息:“每年春”“清雍正帝祭先农坛”。整合题干材料的关键信息可以发现,明清皇帝到先农坛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均在开春,亦即春耕农忙时节。联系到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基本史实,作为一国之君,其政治姿态实际上体现了重农的治国理念。故选C。12.(2014T14)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

9、据此,判断有误的是()A.商品经济繁荣 B.长途贩运发达C.区域经济发展 D.抑商政策改变【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准确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解答关键在于把握乾隆以后的时代特征,以及在此时代背景下的经济发展信息描述。由题干材料提供的信息,可判断只有D最符合题意。具体解析如下: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判断理由A干扰选项商运发达本身就体现了商品经济繁荣,不符合题意B材料信息本身描述了长途贩运发达的景象,不符合题意C关东粮食贩至上海体现了北粮南运的经济格局,不符合题意D正确选项商运发达虽与抑商政策相悖,但无政策改变实据13.(2014T4)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

10、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对明朝“海禁”政策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和对明朝“海禁”政策的全面了解。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初,就制定了“寸板不许下海”的基本国策。在“海禁”时期,对外贸易体系主要通过朝贡和官办的方式进行。在沿海倭乱基本平定后,直到隆庆初年,明政府迫于压力开始部分开放沿海贸易。从材料中可知,提出开放的大臣是福建巡抚涂泽民,因此所

11、谓的开放也是在福建一地部分开放,A错误。对外贸易决策权肯定是在皇帝手中,C错误。D在材料中未能得到体现。14.(2014课标全国文综卷T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清代的海禁政策。解答关键:注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实施海禁政策前的状况。结合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可知,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仍大体保持领先地位。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海禁政策实施前,世界

12、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说明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中国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外来货币不可能干扰中国资本市场选项本身错误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民间贸易的发展不可能冲击清廷的统治15.(2014四川文综T13)(22分)瓷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景德镇位于昌江畔,附近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北宋景德年间,其生产的影青瓷成为贡品,景德镇因此得名。两宋之际和元末的大规模战乱,使定窑、龙泉窑等陆续衰落,相对安定的景德镇,遂成“天下窑器所聚”的瓷都。元代景德镇制坯、烧瓷等分工不断细化,这时创制的青花瓷、釉里红和卵白釉,至今仍享有崇高声誉。明朝

13、在景德镇创建御器厂,其组织和分工相当细密,“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宣德、成化年间制造的御窑瓷器堪称经典。嘉靖至万历年间,商品经济大发展,加之西欧等海外市场的扩大,“景瓷”销量大增。清初对御窑厂进行了诸多改革,如匠役制改为雇募制,使康乾时代景德镇瓷业再度鼎盛。嘉庆后,因“墨守旧法,且有粗制滥造之弊”,景德镇瓷业渐趋衰落。(据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等)材料二1708年,萨克森一炼金师在欧洲率先研制出瓷器。1710年,萨克森王国宣布掌握制瓷专利,并成立梅森皇家瓷器厂。1722年,两把交错的蓝剑成为梅森瓷器的商标且沿用至今。经过不断研发与创新,梅森瓷器逐渐摆脱了中国的影子,被誉为“白色金

14、子”和欧洲第一名瓷。后来受工业化冲击,全手工作业的梅森遇到极大挑战。1864年新厂建成,为保护手工技艺,他们将原厂改为博物馆,专门保存模具,300年的石膏模具至今无一缺失,随时能重新制出原汁原味的梅森瓷器。梅森瓷器经久不衰,根源在于对质量一丝不苟的奉守,也离不开一万多种绚丽的色彩和精细的浮雕。全球瓷厂中,梅森最早建立了自己的绘画艺术学校,工艺师要完成近4年的技术与艺术教育和10年的经验积累才能上岗。梅森,300年来一直贵为欧洲瓷都,是与严谨的梅森人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分不开的。(据蒲缇梅森:300年的白金盛宴等)(1)据材料一概括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主要因素。(8分)(2)据材料一、二

15、说明,与景德镇相比,成就梅森瓷业300年辉煌的独特之处。(9分)(3)综上,任举四川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案例,就其如何传承并发扬光大,阐述你的见解。(5分。要求:见解应与所举案例形成合理联系)【解题指南】本题以瓷器为切入点,考查获取信息和分析、比较的能力,最后落脚点是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前面两个问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获取、分析、归纳、提炼及对比能力,最后一个问题比较灵活,关键是选取自己熟悉的案例,再进行阐述即可。【解析】第(1)题主要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在材料中找出与景德镇成为瓷都相关的信息,再分类归纳、概括即可。第(2)题先找出德国梅森瓷业发展的原因,再与第(1)题进行对比,列出德国

16、梅森瓷业独有的原因即可。第(3)题比较灵活,先要从第(1)(2)题的答案中,得出传统文化要发扬光大需要的共同因素,再选一个自己熟悉的四川优秀传统文化的例子,按上述共同因素,进行合理阐述即可。答案:(1)(8分)主要因素: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海外需求的扩大;政府的重视,如创建御器厂、改革工匠制度;注重借鉴和改进技术,不断细化分工;注重核心产品的开发,如青花瓷。(2)(9分)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如保护模具;重视技术专利和品牌保护,如申请专利和蓝剑商标沿用至今;重视人才培养,如建立专门学校。(3)(5分)要求:见解应与所举案例形成合理联系。16.

17、(2014T12)(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6分)材料二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

18、“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材料三(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马端临文献通考等北宋商税情况简表年代年商税额指数995-998年400万贯1001004-1008年450万贯1131058年700万贯1751064-1068年846万贯2121077年879万贯220来源: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3

19、)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4分)(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3分)【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商业政策。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古代不同时期对商业采取的不同措施。【解析】第(1)题可从材料中“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重农抑商“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总结出孟子和商鞅对商业的不同态度及商鞅对商业的认识,并结合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这一背景来分析其中的原因。第(2)题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因为商人势力膨胀,严重影响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汉武帝从而采取了抑商的措施,具体措施可根据材料内容来归纳,同时,可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汉武帝时期的其他抑商措

20、施。第(3)题根据材料中诏书的内容“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可以看出宋代统治者减少商税,鼓励商业,从而得出宋代商业有所发展。第(4)题需要依据上述材料来总结认识。材料一、二反映了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材料三旨在说明当统治者需要增加财政收入时,抑商政策就会松动,从而促进商业的发展。(1)态度:孟子:农商平等;商鞅:重农抑商。(2分)认识: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背景: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2)措施: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目的: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举措:货币官铸、

21、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3)状况: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政策:重视商业,如适当减免商税。(4)认识: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但当政府感到有财政等方面需要时,也会对政策有所调整,放宽对商业的限制,甚至鼓励商业发展。17.(2014浙江文综T38)(26分)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材料一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已经去世5年的内阁首辅

22、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在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在内地已成功定居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据万历十五年编写材料二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2)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

23、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明朝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充分挖掘材料信息,并与明代的相关史实相结合予以回答。【解析】第(1)题提取材料一中“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等信息,然后结合明代内阁制发展的相关史实予以分析说明。第(2)题结合材料二中玉米、番薯种植的信息,依托基本史实,明代出现经济新现象为资本主义萌芽诞生和会馆商帮的出现等,而旧的经济政策当然是重农抑商政策。第(3)题主要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从戚继光抗倭、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定居中国和澳门被葡萄牙占领这些信息中不

24、难概括明代对外关系的状况,而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得知明朝政府的对外政策为海禁政策。(1)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以司礼监太监予以牵制;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导致政治日益黑暗。(2)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美洲作物开始传入我国,资本主义萌芽,会馆频现,商帮势力强大。(答对三点即可)(9分)重农抑商。(3)倭寇骚扰;葡萄牙占领我国澳门,西方传教士进入内地。明政府维护“朝贡”体制,实行“海禁”政策。18.(2014T26)(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清朝前期,政治相

25、对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据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年)全国人口已达1.6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破3亿。“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说,“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要求“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至乾隆五年(1740年)下令告诫:“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要求:“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严禁豪强首告

26、争夺。摘编自清实录等(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垦荒政策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前期推行垦荒政策的背景及影响。【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中“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以及“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垦种”的信息,从鼓励开垦、开垦区域以及民生角度思考作答。第(2)题,依据材料中“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以及“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的信息,从新的农作物引进、人口与土地矛盾角度归纳背景;再结合所学围绕垦荒政策从社会矛盾、人口增加以及破坏环境等角度归纳影响。(1)鼓励尽可能开垦、利用土地;内地与边远地区同受重视;以维持百姓生计为主要目的。(2)背景:人口压力加重;耕地利用接近极限;新的作物改变了土地利用的方式。影响: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加速了人口增长;不利于环境保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