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215.60KB ,
资源ID:203409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3409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1讲 绪论 交通运输系统pp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1讲 绪论 交通运输系统ppWord文档格式.docx

1、它是以交通运输业为对象与多种学科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学科。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是现代社会中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信息、电子、材料、现代控制和环境工程等现代工程技术和高新技术又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和促进了现代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由多种运输形式共同组成的国内、国际多维运输网络,已成为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交通运输工程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涉及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及修建、载运工具的运用、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运输规划及管理、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交通运输的现代化以及安全技术等,它们有共同的理论和专业基础,与电气、电子

2、、土木、机械、材料、信息工程、管理等科技领域各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交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还应统筹规划、合理分工、扬长避短、协调发展,以提高我国的综合运输能力,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当前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正朝着高速化、自动化、信息化、大型化(重载)、专业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本学科覆盖的领域和科学研究方向也需要拓宽更新,以适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本课程分十多个专题讲课。主要参考书目:1. 交通运输工程学 沈志云 邓学均2. 交通工程学 姜桂艳 丁同强 国防出版社 2007.43. 社会交通与社会发展 黎德扬等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4. 交通运输学 胡思维

3、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5.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及规划 彭辉 朱力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86. 交通运输业的现代现代物流 严新平 徐有林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67. 港口规划与布置 洪承礼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88. 交通大辞典 交通大辞典编辑委员会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年9.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运年鉴(白皮书)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2005,2006年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年鉴2005 北京:中国交通年鉴出版社,20061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 叶霞飞、顾宝南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912. 运输工程 旭宏 陈大伟主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4、(我校图书馆索书号:U491/4443) 专题调研1、上海世博会给城市交通带来的新理念2、民族的通信导航品牌之争-GPS、GLONASS、伽利略与北斗3、我国高铁高速发展的喜忧参半4、论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工艺对发展现代载运工具的巨大影响。 第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给我们的启示5、人类回归海洋之路-新型海洋载运工具的畅想6、论积极发展我国内河航运的积极意义7、亚洲最大交通枢纽-虹桥交通枢纽之我见8、低碳,对海上载运工具的新挑战与新对策9、伦敦给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启示10、本世纪交通运输系统飞速发展的畅想11、北极冰川融化对人类航运的深远影响12、我国能源运输进口大通道战略思考13、论

5、我国造船工业发展的软肋与对策14、上海港货物集疏运的问题的思考15、上海洋山港水域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第一讲 交通运输系统第一节 交通运输的性质和作用 交通运输的性质国民经济各部门所包括的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统称为“产业”部门。为社会提供初级产品、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食品需要的农业为第一产业;为社会提供加工产品和建筑物、满足人类更进一步生活需要的工业、采掘业、水电业、建筑业等为第二产业;为人类提供满足物质需要以外更高级需要的其他行业和部门为第三产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在我国,又将第三产业划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部分,并将运输业列入第三产业的流通部门。运输的目的是实现旅客

6、和货物空间的位移,运输生产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交通运输是国家国民经济的命脉。其主要特点为: (1) 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进行的。是为满足把产品从生产地运往下一个生产地或消费地的运输需要。因而,就整个社会生产过程来说,运输生产是在流通领域内继续进行的生产过程。 (2) 运输生产过程(不像工农业生产那样改变劳动对象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形态,而)只改变运输对象(客、货)的空间位置,但并不创造新的物质实体的产品。对旅客来说,其产品直接被人们所消费;对货物运输来说,它把价值追加到被运输的货物身上。所以,在满足社会运输需要的条件下,多余的运输产品和运输支出,对社会是一种浪费。 (3) 在运输生产

7、过程中,劳动工具(运输工具)和劳动对象(客货)是同时运动的,它创造的产品(客、货在空间上的位移)不具有物质实体,并在运输生产过程中同时被消费掉。因此,运输产品既不能储备,也不能调拨,只有在运输能力上有一定的储备,才能满足运输量的波动和特殊的运输需要。(运输生产所创造的产品不具有物质实体,既不能储备,也不能调拨,只有在运输能力上有一定的储备。) (4) 人和物的运输过程往往要由几种运输方式共同完成,旅客旅行的起迄点、货物的始发地和终到地遍及全国。因此,必须有一个干支相连、互相衔接的交通运输网与之相适应。同时,运输业的生产场所分布在有运输联系的广阔的空间里,而不像工农业生产那样可以在比较有限的地区

8、范围内完成它们的生产过程。由此可见,如何必须保证运输生产的连续性? 以及根据运输需要,按方向、按分工形成综合运输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交通运输生产的最佳过程应为:有一个干支相连、互相衔接的交通运输网,和按需要,按方向、按分工形成综合运输服务。 (5) 各种运输方式虽然使用不同的技术装备,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性能,但生产的是同一的产品,它对社会具有同样的效用。而工农业生产部门工艺不同,其产品有很大差异,这是运输生产的又一特征。1.交通运输的(主要)作用1) 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意义) 纵观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和交通运输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总是同步的。常常出现两种情形:一

9、是交通运输超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种情形是交通运输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都告诉我们一个铁律:“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先发展交通”。“要致富,先修路”。正因为此,近些年来,我国政府的各级决策者都把发展交通作为发展经济头等大事来抓。例如,现在中央政府提出西部开发的十件特大工程中就有四件是关于交通建设的。(1)交通运输的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运输经济学家拉特纳把这种现象叫做运输和贸易的平方定律。如图1-5-2所示,一个生产者能够将其产品运出100km,以竞争性价格出售,其相应的市场范围就是图中小圆所包容的面积。如果他能使运费减少一半,那就可用同样的费用把供货距离增大1倍,即延长到200

10、km,这时的市场范围就扩大到大圆所包容的面积,即扩大到4倍。 时间效用这一概念和空间效用紧密相关。对某一特定商品的需求,往往只限于一定的时间范围。如果某种商品上市时,市场已经不需要,那它就不具有价值。 拉特纳定律也可应用于时间效用。小圆代表目前按某一速度运输所能供应的市场范围,那么若运输速度加快1倍,潜在市场范围就可扩大到4倍。(2)交通运输的经济活动分析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实际上交通运输学是研究人类所需资源分配的一门科学生产者取得资源才能生产,产品由产地运至市场才能进行交易,消费者由市场交易取得财富才能消费,而不管是生产要素之取得,产品之交易与消费,都需要运输的配合。良好的运输条件能促进生产

11、要素的流动,便于形成规模经济和提高效率,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良好的运输条件能扩大消费和企业获取资源和产品的范围;良好的运输条件还能使厂家扩展其销售产品的地区范围,由此而促成地区专业分工和规模经济,并使消费者能有更宽广的机会来选择价廉物美的商品。 2)交通运输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意义)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将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并进而促进旅游的发展。交通运输系统的作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交通运输网的变化会引起地区特点的变化,但是影响社会变化的不仅仅是运输,还有一系列其他因素。社会学家和城市学家认为:地区商业中心、高收入上班族居住区与休闲、度假、娱乐区的形成和发展固然是有运网可以利用的结果,但也

12、和维持这些地区所需的相对费用有关。 消费者的决策是依据运输服务条件、方便程度、费用和能否充分满足需要而定。 运输用户的任务是作出决策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有利于消费者的目标。交通运输的发展增加了广泛交往和文化渗透,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和理解。改变了人们的时间和空间观念,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3)交通运输对国家统一的影响 (国家意义)交通运输使人们得以便利地往来接触,促进相互间的沟通与了解,并促进科学文化的发展,这都是一个国家各民族团结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早在秦始皇时,就已“筑驿道”从首都咸阳通达全国各地,并规定“车同轨、轨同距”,将全国的交通设施建设予以标准化。孙中山先生的“实业计划”,究其内容

13、实际上就是一部“交通建设计划”,而其计划精神,无疑地着眼于促进全国的团结统一及国防力量增强。东航首架两岸直航班机从浦东机场起飞 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海上直航福州港首航仪式举行。当日,满载货物的10艘货轮分别从福州港、厦门港、泉州港起航直航台湾高雄港、基隆港、台北港、台中港、安平港,两岸海上直航终成现实。4)交通运输对加强国防的影响 (国防意义)国防是维护国家生存所不能缺少的重要一环,所以即使在和平时期,也应该保持足以防卫国家安全的国防力量,而交通运输正是这种力量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兵贵神速”,优良的交通运输系统,使人员物资能快速集中运动,是克敌致胜的重要因素。军事实践表明,“联

14、络线失去,虽胜犹败”,不论军事之攻守行动,保持运输补给网络的完整灵活都是必须的,军事史学家著作中也都一再提起过,拿破仑与希特勒两人攻俄战役的失败,交通运输补给不能配合是重要原因之一。5)交通运输的政治建设的影响 (政治意义) 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要依靠政府。设计合理的线路,筹措公路建设的费用,以及发展港口和航道,都需要政府的参与。要确保国家的统一协调,也需要有完善的运输系统,这是指运网要保证政府领导能便捷地和他们所管辖的人民接近和交流。6)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和交通事故 (负面影响)(1)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交通运输的重大经济意义以及国家、社会和政治意义,并不是不要代价的。交通运输对环境

15、所造成的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消耗正是这种代价的重要部分。尽管大多数人仍认为交通运输的利远大于弊,但今后的环境问题将成为正确评估产业利益和它的社会代价两者得失的主要因素:交通运输与环境问题是指交通运输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运输工具的排气对大气的污染、噪声和振动,船舶排水和事故造成的水域污染,水陆运输线路和运输设施对环境诸因素的影响等。在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中,有益的甚少,有害的却很多。这些有害影响构成了交通公害。公害有别于自然灾害,它对相当范围内的人的健康和生活环境带来危害。公害一般包括大气污染、噪声、振动、水质污染、土壤污染、恶臭、地面下沉、放射性辐射、日照危害和电波危害等,

16、而交通公害是其中相当重要的因素之一。交通公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交通事故中国每年交通事故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居世界第一。统计数据表明,每5分钟就有一人丧身车轮,每1分钟都会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伤残。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表1-1 .全国交通事故统计年份事故死亡人数备注200110.6万2001年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75.5万起,事故共造成10.6万人死亡,平均每天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已达300人,直接经济损失30.9亿元。200210.9万2002年,中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7.3万起,造成10.9万人死亡、56.2万人受

17、伤,直接经济损失33.2亿元。200310.4万2003年全国公安部门共受理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667507起,这些事故造成10437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3.7亿元。全国交通事故起数、死伤人数出现了1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其中“非典”期间事故下降明显。广东省以5146人的死亡人数排名第一,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四川、福建、山西分列其后。20049.4万2004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9.4万人,居世界第一。驾驶员是道路交通安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2004年因驾驶员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89.8,造成的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占到了总数的87.4和90.6。200598738

18、人2005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造成98738人死亡、469911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8.8亿元。在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增长20.9%的情况下,自2001年以来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首次回落到10万人以下。200689455人2006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78781起,造成89455人死亡、43113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4.9亿元。万车死亡率为6.2。2007年81649人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26起,造成389人死亡。2008年7348

19、4人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204起,造成73484人死亡、30491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0.1亿元,与2007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62005起,死亡人数减少8165人,受伤人数减少75523人,直接财产损失减少1.9亿元。2009年67759人2009年,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通报,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0.1%、7.8%、9.8%和10.7%。其中,酒后驾驶导致的事故死亡人数降幅明显。第二节 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1. 交通运输系统分类 交通运输方式和类型很多,主要可作以

20、下分类。 (1)从区域范围分,有:地区交通(含全国交通、国际交通)、城市交通,它们分别又称作“大交通”、“小交通”。 (2)从运输对象来分,有:乘客运输、货物运输。 (3)从运输方式来分,有:公路、铁路、水运(内河与海运)、航空、管道。 (4)从所涵盖的范围来分,有:综合交通、单项交通。 综合交通涵盖了所有的交通方式。地区综合交通包括: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及管道交通五种交通。城市的综合交通包括以下一些子系统: 机动车交通系统包括道路和各类机动车; 客运交通系统分公共交通和个体交通; 货运交通系统货运线路、货流中心; 自行车交通系统包括非机动车道(含机非混行车道)和各类非机动车

21、; 行人交通系统行人、人行道、步行街、过街人行设施等; 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有地铁、轻轨、市郊铁路。2.交通运输的系统工程 交通运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包括三种基木要素:运输对象人员和货物;运输工具各种用于运载的车辆、船只和飞机;交通设施包括线路网络、节点和终点的站场和设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的范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需求方面。概括地说,就是人员和货物出行的需求,具体的说,交通需求是由人民生活、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决定的。 (2) 工程方面。含交通设施的建设工程和运输工具的制造工程。 (3) 管理方面。包括交通政策策略的制定、交通规划、工程的管理监督、运营管理、交通管理。 (4)

22、经济方面。包括投融资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财务管理等。 交通运输系统不仅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还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以社会经济、政治体制、人口分布、地理地貌作为其外部的环境系统,与这个环境系统存在着极强的相互作用关系。3.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 交通运输系统主要有五个基本部分组成(1)载运工具如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管道等。理想的运载工具应具备结构简便、安全、轻巧、易于操纵管理、造价低、宽敞舒适、耐用、少故障易维修、容量大、振动小、耗能少、污染少等特性。(2)站场指运输工具出发、经过和到达的地点,为运输工具到发停留,客货集散装卸,售票待运服务,运输工具维修、管理、驾驶及服务人员休息,以及运输过程

23、中转连接等之场所。如火车站、汽车站、机场、港口等,作为运输的起点、中转点、或终点,以供旅客和货物从载运工具上下和装卸。理想的场站应具备地位适中、设备优良齐全、交通便利、自然气候条件良好、场地宽广等条件。 (3)线路通路是在运输网络中,连接运输始发地、到达地,供运输工具安全、便捷运行的线路。如有形的铁路、道路、河道、管道或无形的航路等,作为运输的通道,供载运工具由一个站场点驶行到另一个站场点。 通路有些是自然形成的,如空运航线、水运的江河湖泊、海洋的航路;有些则是人工修建的专门设施,如铁路、公路、运河、管道等。良好的通路应具备安全可靠、建造及维护费用低,便于迅速通行及运转、不受自然气候及地理条件

24、影响、使用寿命长、距离短等条件。(4)交通控制为保证载运工具在线路和站场上安全、有效地运行而制定的规则及设置的各种监视、控制、管理装置和设施,如各种信号、标志、通信、导(助)航以及规则等。通信设备的功能在于营运管理人员能迅速确实掌握运输服务的进展情况,遇有突发事故时能迅速处理,以确保运输持续与安全,提高运输服务质量与运输效率。愈是现代化的运输事业,运输速度愈快,乘客或托运人因收入提高,或商场上竞争激烈,对运输服务质量的要求愈高,则通信愈重要,对通信迅速灵活与正确的要求也就愈加迫切。良好的运输通信设备应具备优良、迅速、操作简便、维修容易等条件。设施管理系统为保证各项交通运输设施处于完好或良好的使

25、用或服务状况而设置的设施状况监测和维护(维修)管理系统。(5)良好的管理组织系统第三节 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1.铁路交通运输系统目前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8万公里。中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运输效率世界第一。按照铁路建设规划和目前的建设进度,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由目前的8万公里达到11万公里以上,电气化率、复线率均达到50%以上,铁路主要通道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初具规模。目前全社会85%的木材、85%的原油、60%的煤炭、80%的钢铁及冶炼物资由铁路运输。预计到2009年年底,中国铁路新增运营线路5600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26、8.6万公里,将超过俄罗斯,仅次于美国,居于全世界第二。项 目198519901995200020072008 营业里程 (公里)52119533785461658656622006363763975 正式营业49433503105086651262575896003260139 临时营业2686306837507394461136043836 正式营业里程比重 (%)94.894.393.187.492.694.0 复线里程 (公里)9989130241690921408244972579426599 占营业里程比重 (%)19.224.431.036.539.440.541.6 电气化铁路里程 (公里)415169419703148641940824047250078.013.017.825.331.237.839.1 内燃牵引里程(公里)1082216097247493949742792395903896820.830.245.367.368.862.260.9 调度集中里程 (公里)1307116912261200182853225541 自动闭塞里程 (公里)6921103701291018318241492652628100 半自动闭塞里程 (公里)42625388324085941695393903856337337 无缝线路里程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