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438.59KB ,
资源ID:2031636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3163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三相桥式全控整流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Word格式.docx

1、近年发展起来的柔性交流输电(FACTS)也是依靠电力电子装置才得以实现的。1.4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此次课程设计研究的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与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相比,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电源利用率更高,应用更为广泛。2 系统设计方案的研究2.1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原理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系统通过变压器与电网连接,经过变压器的耦合,晶闸管主电路得到一个合适的输入电压,使晶闸管在较大的功率因数下运行。变流主电路和电网之间用变压器隔离,触发晶闸管使三相全控桥将交流整流成直流,带动直流电动机运转。晶闸管分共阴极和共阳极。一般1、3、5为共阴极,2、4、6为共阳极。(1)2管同时通形成供电回路,其中共阴极

2、组和共阳极组各1,且不能为同1相器件。(2)对触发脉冲的要求:1)按VT1-VT2-VT3-VT4-VT5-VT6的顺序,相位依次差60。2)共阴极组VT1、VT3、VT5的脉冲依次差120,共阳极组VT4、VT6、VT2也依次差120。3)同一相的上下两个桥臂,即VT1与VT4,VT3与VT6,VT5与VT2,脉冲相差180。(3)Ud一周期脉动6次,每次脉动的波形都一样,故该电路为6脉波整流电路。(4)需保证同时导通的2个晶闸管均有脉冲,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宽脉冲触发一种是双脉冲触发(常用)(5)晶闸管承受的电压波形与三相半波时相同,晶闸管承受最大正、反向电压的关系也相同。三相桥式全控整

3、流电路实质上是三相半波共阴极组与共阳极组整流电路的串联。在任何时刻都必须有两个晶闸管导通才能形成导电回路,其中一个晶闸管是共阴极组的,另一个晶闸管是共阳组的。 6 个晶闸管导通的顺序是按 VT6 VT1 VT1 VT2 VT2 VT3 VT3 VT4 VT4 VT5 VT5 VT6 依此循环,每隔 60 有一个晶闸管换相。为了保证在任何时刻都必须有两个晶闸管导通,采用了双脉冲触发电路,在一个周期内对每个晶闸管连续触发两次,两次脉冲前沿的间隔为 60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原理图如右图所示。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用作有源逆变时,就成为三相桥式逆变电路。由整流状态转换到逆变状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4、:一定要有直流电动势源,其极性须和晶闸管的导通方向一致,其值应稍大于变流器直流侧的平均电压;其次要求晶闸管的 a 90 ,使 U d 为负值。2.2设计内容和要求本次设计条件:电源电压:三相交流U:220V/50Hz;输出功率:11000W;触发角,纯电阻负载;=0,15,45,90,150电阻电感负载设计内容:1.晶闸管电流、电压额定参数选择 2.主电路的设计 3.触发电路的设计2.3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定量分析(1)当整流输出电压连续时(即带阻感负载时,或带电阻负载a60 时)的平均值为: 公式(2.1)(2)带电阻负载且a60 时,整流电压平均值为: 公式(2.2)输出电流平均值为:Id

5、=Ud/R(3)晶闸管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的选择晶闸管承受最大正向电压为,为变压器二次线电压峰值,即 公式(2.3)晶闸管阳极与阴极间的最大正向电压等于变压器二次相电压的峰值,即 公式(2.4)输出电压Ud为0200V,负载电阻R=2 ,输出负载电流为: 公式(2.5)晶闸管上流过电流为: 公式(2.6)选用晶闸管时,额定电压要留有一定裕量通常取额定电压为正常工作时晶闸管所承受峰值电压的23倍。额定电流也要留一定裕量,一般取额定电流为通态平均电流的1.52倍。3总体设计控制晶闸管的导通时间需要触发脉冲,常用的触发电路有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设计集成触发器实现产生同步信号的触发电路。分别对晶闸管、交

6、流侧、直流侧进行保护设电路的设计。3.1主电路主电路为带电阻负载的三相桥式电路 图3-1主电路为带电阻电感负载的三相桥式电路,图3-2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是由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演变而来的,它由三相半波共阴极接法(VT1,VT3,VT5)和三相半波共阳极接法(VT4,VT6,VT2)的串联组合。 表3-1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负载=0时晶闸管工作情况时段123456共阴极组VT1VT3VT5共阳极组VT6VT2VT4udua-ub=uabua-uc=uacub-uc=ubcub-ua=uabuc-ua=ucauc-ub=ucb 以此类推,当=15,120时可得出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负载时

7、晶闸管工作情况;同理可推出=0,15时出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电感负载时晶闸管工作的情况。3.2触发电路触发脉冲的宽度应保证晶闸管开关可靠导通(门极电流应大于擎柱电流),触发脉冲应有足够的幅度,不超过门极电压、电流和功率,且在可靠触发区域之内,应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温度稳定性及与主电路的电气隔离。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通过控制触发角a的大小即控制触发脉冲起始相位来控制输出电压大小。为保证相控电路正常工作,很重要的是应保证按触发角a的大小在正确的时刻向电路中的晶闸管施加有效的触发脉冲。晶闸管相控电路,习惯称为触发电路。本题中使用了synchronized 6-pluse generator作为题

8、中的六个晶闸管的触发脉冲输入电路,初始触发脉冲设为30度角。芯片会自动给各个晶闸管提供所需要的触发脉冲,使晶闸管在需要导通的时候导通,以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图3-33.3保护电路3.3.1晶闸管的保护电路晶闸管的过电流保护:过电流可分为过载和短路两种情况,可采用多种保护措施。对于晶闸管初开通时引起的较大的di/dt,可在晶闸管的阳极回路串联入电感进行抑制;对于整流桥内部原因引起的过流以及逆变器负载回路接地时可以采用接入快速熔短器进行保护图3-4 晶闸管的过电压保护:晶闸管的过电压保护主要考虑换相过电压抑制。晶闸管元件在反向阻断能力恢复前,将在反向电压作用下流过相当大的反向恢复电流。当阻断能力恢

9、复时,因反向恢复电流很快截止,通过恢复电流的电感会因高电流变化率产生过电压,即换相过电压。为使元件免受换相过电压的危害,一般在元件的两端并联RC电路图3-53.2.2 交流侧保护电路晶闸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由交流供电电网进入的操作过电压和雷击过电压的侵袭,同时设备自身运行中以及非正常运行中也有过电压出现,所以要进行过电压保护,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反向阻断式过电压抑制RC保护电路。整流电路正常工作时,保护三相桥式整流器输出端电压为变压器次级电压的峰值,输出电流很小,从而减小了保护元件的发热。过电压出现时,该整流桥用于提供吸收过电压能量的通路,电容将吸取过电压能量转换为电场能量;过电压消失后,电容

10、经 、 放电,将储存的电场能量释放,逐渐将电压恢复到正常值。图3-63.3.3 直流侧阻容保护电路直流侧也可能发生过电压,在图中,当快速熔断器熔断或直流快速开关切断时,因直流侧电抗器释放储能,会在整流器直流输出端造成过电压。另外,由于直流侧快速开关(或熔断器)切断负载电流时,变压器释放的储能也产生过电压,尽管交流侧保护装置能适当地保护这种过电压,仍会通过导通的晶闸管反馈到直流侧来,为此,直流侧也应该设置过电压保护,用于抑制过电压。图3-74详细的设计和仿真根据实验原理集电路图设计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模型并根据实验步骤得出仿真结果4.1建立模型 根据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原理可以利用Simu

11、link内的模块建立仿真模型如图所示,设置三个交流电压源Va,Vb,Vc相位角依次相差120度,得到整流桥的三相电源。用6个Thyristor构成整流桥,实现交流电压到直流电压的转换。6个pulsegenerator产生整流桥的触发脉冲,且从上到下分别给16号晶闸管触发脉冲。 图4-1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模型4.2参数设置集仿真三相电源的相位互差120,交流峰值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当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为阻性负载时,电阻R=0.3;当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为电阻电感负载时,电阻R=0.6,电感L=0.02H。有一个置零软件,一个可调触发角度的装置(阻性负载0120,阻感性负载01

12、80)。当为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为阻性负载时仿真波形:触发角=0时输出电流,电压波形触发角=15触发角=45触发角=90触发角=120当为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为电阻电感性负载时仿真波形 触发角=15 触发角=90 触发角=120通过动态仿真能有效知道整流电路出现故意时候的工作情况,同时也加深对三相全控整流电路的理解和运用。 波形上的电流波形同电压波形相同,可知,电阻对电流没有滞后或超前的影响,即不会改变电流的相位。并且电流和电压有突变现象,说明电阻对电流或电压没有抑制现象。而且,电压和电流的突变点与触发脉冲的跳跃点是同时的!这也正好符合电路图的设计原理。5总结与展望通过仿真和分析,可知三相桥式

13、全控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受控制角󰀁和负载特性的影响,文中应用Matlab的可视化仿真工具Simulink对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仿真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与相关文献中采用常规电路分析方法所得到的输出电压波形进行比较,进一步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采用Matlab/Simulink对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进行仿真分析,避免了常规分析方法中繁琐的绘图和计算过程,得到了一种直观、快捷分析整流电路的新方法。应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在仿真过程中可以灵活改变仿真参数,并且能直观地观察到仿真结果随参数的变化情况。应用Matlab对整流电路故障仿真研究时,可以判断出不同桥臂晶闸

14、管发生故障时产生的波形现象,为分析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打下较好的基础,是一种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的功能强大的仿真软件,同进也是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较好辅助工具。 当然这次实验有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也出现了不少的错误,反映出基础知识的某些地方还有薄弱的地方。通过自己查找资料,苦心探索实践,与同学讨论学习,使我进步了许多,学到了很多东西。不论是在基础理论上还是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上都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解决仿真中出现的问题,设计出更加完美的作品。致 谢在这次的论文设计中,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曾仑明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感谢曾老师在白忙之中给我的帮助。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培养了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

15、,给自己的未来树立了信心,使我也明白了许多在课堂上没有学习到的东西,同时也增强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让我学习到了MATLAB软件的许多功能。我相信它会对我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我相信这次的课程设计会让我终身收益!参考文献1 康华光,陈大钦.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皮文兵. 一种宽输入范围的Gillbert模拟乘法器设计J. 电子设计应用.2007.13(1):88-903 郑亚民,蒋保臣.基于MatlabSimulink的整流滤波电路的建模与仿真Jl.电子技术,2002 4 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 D. 北京: 北京大学数学

16、系数学研究所, 19835 王兆安.电力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6 李传琦.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仿真实验.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7 洪乃刚.电力电子和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 钟炎平.电力电子电路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9 徐德鸿.电力电子系统建模及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0张叠群,曾岳南,罗彬.单相PWM整流器能量双向传输的实现技术J.电子设计与应用,2008(6):118-120.11 李传琦.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仿真实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2 郭淑霞,高颖,刘志斌,等.基于Matlab的数字通讯系统

17、仿真研究J.探测与控制学报,2006,28(1):52-5513 胡学芝.基于Matlab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建模与仿真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5(6):73-75.14杨艺瑾,尹华杰.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器的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0):169-172.15黄凯征,王旭.PWM整流器空间矢量控制改进算法研究J.电气应用,2009,28(3):52-54.16 李维波.MATLAB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7 Muhammad H.Rashid.电力电子技术手册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 J.P.Agrawal.Power Electornics Systems theory and designsM. Prentice-Hall, 2001.19 A Edris. FACTS Technology:An updateC/IEEE Power Engineering Review, 2000:4-9.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