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4.66KB ,
资源ID:2030828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3082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x

1、(2)、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让学生初步形成合作的意识,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接下来我们分单元进行教材分析,我们先看第一大版块:【代数领域】:第一单元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本单元是学生刚开始学习有关质量的知识,也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课本只安排了一个信息窗动物趣闻,该信息窗图文并茂,呈现的是小朋友们在一起阅读动物趣闻丛书查阅资料的情景。通过提出“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等问题,从而引出对克、千克、吨三个质量单

2、位的认识。因此,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认识克、千克、吨三个质量单位;感受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实践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教学重点:克、千克、吨的认识和对常见物品质量的估计。教学难点则是:初步建立起质量的观念。接下来我对本单元的教学提出几点建议:1、质量观念的形成必须依靠丰富的感性经验做支持,因此在组织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通过估一估、掂一掂、再称一称等系列操作活动,感受和体验质量单位的大小。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从抽象到具体,真实地感受物体质量的大小。2、教师要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物品的质量,尽可能多地列举出质量是1克、1千克的物体,有了这样1克、1千克

3、的质量单位做参照物,学生才能更准确的估计出相应物体的质量,加深对物体轻重的理解。对于这一点,我想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多说几句。在提出“1克有多重”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先给同学们称一称一枚硬币的质量,从而引出对1克的认识,接下来,让学生多列举一些生活中质量与一枚硬币差不多物体的质量,如一粒花生米、4粒黄豆等等,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哦,这就是1克啊!学生们有了这样很直观的参照物,就能轻松的理解了:原来较轻物体的重量要用克作单位。同理,教学1千克,也要让学生了解,2袋食盐、6个西红柿这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从而引出对千克的认识。学生只有在头脑中清晰的建立起1克、1千克质量的表象,才能更恰当的表示出

4、其他相应物体的质量单位。其实类似这样先建立表象,再进行教学的环节,我们在学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等进率教学中经常要用到。如1厘米有多长,1平方厘米有多大?等等都要先建立表象教学。第三点建议3、认识了克与千克,再来学习吨。由于“吨”这个单位很大,孩子很难直接体会,学习起来比较有困难,所以老师可以直接向学生介绍,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比如:一辆卡车的载重量,一艘轮船的载重量,都要用吨作单位。4、根据情景引导,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查阅资料的方法。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动物趣闻”这一素材,让学生课前调查有关动物体重的资料,昨天,曹老师也介绍过现在的数学学科已经与其他学

5、科相整合,因此让学生课前通过网络、书籍搜集资料,学生既了解了人文知识,又培养了他们搜集资料的能力。同时,每人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在课堂上展示交流时,学生还会品尝到资源共享的乐趣。真的是一举三得。教学建议我就说到这里最后看一个自主练习:第9页12题是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小调查的题目,这样的作业设计符合目前我们作业改革的要求。但是练习之前,老师应让学生设计好调查内容和方法,再放手让孩子去活动,这样做,可以减少活动的盲目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第二单元 “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

6、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为后面第四单元的学习打好基础。本单元共4个信息窗,教学内容分别是是:学习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笔算以及除法的验算。教学的重难点是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本单元的教学建议:1、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学具进行直观操作,特别是笔算第一次商后有余数的除法,操作学具更能发挥理解算理的优势。2、虽然本单元的重点是笔算,但要有意识地将口算和估算渗透在笔算教学过程中,把估算作为一种重要的计算策略,这也是以后较复杂除法计算的基础,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境灵活思考。估算这种策略在目前的计算教学中真的非常重要。昨天那节小数加减法课例中,于

7、老师课堂上鼓励学生说的那句话大家一定记得吧,她说:估算是很重要的,孩子,你能运用估算来验算结果,真的太棒了!接下来,我们重点解读一下第四单元 “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这个单元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单元。是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均是三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以及应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共设3个信息窗。下面我们结合每个信息窗具体分析一下。信息窗1:算式 1848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判断商的大致范围,再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笔算方法。这里重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商

8、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通过思考,让学生理解算理,学会算法。这也是本节课重难点突破之处。我还要强调的是:要重视估算,估算既是知识目标,也是能力目标。可以把估算作为计算的一种策略,也可作为笔算的一环,在笔算之前先进行估算,估计一下商大约商几,最后用估算对计算的结果作出检验。信息窗2:通过信息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4284,学习商中间有0的除法;算式 2042学习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有0的除法;算式 4203学习商末尾有0的除法;算式 6626学习商末尾有0、有余数的除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及时对本信息窗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整理,让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要让学生明

9、白算理:在计算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商几,不够商1,就商0。这是本节课重难点突破之处。信息窗3:算式 96024或960(24) 学习连除算式;算式 (320+520)4 学习先加再除的算式。解决问题时,学生可以分步解答,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当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后要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的意义,并结合分步算式理解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还要联系题目的现实情况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明确运算顺序。运算顺序的学习本信息窗是重点。我们继续来分析第六单元 “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个单元也是计算领域的一个重点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百以内数的加法口算、表内乘法、以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10、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完全乘法,这是乘法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今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同时也是以后学习小数乘法的基础。我们还是分信息窗来重点解读;信息窗1:算式 4020学习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算式 2230学习整十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算式 23 12是学习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式 2420 ,学习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及竖式的简便写法。教学时,要加强口算和估算。本信息窗是把口算、估算和笔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出现。笔算教学时要重点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方法,要突出强调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第二部分积个位上的0不写的理由

11、。这一问题是本信息窗的重点。算式2723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28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时,可先让学生估一估,判断积的大致范围,然后再让学生列竖式计算,并汇报及交流自己的算法,这里要突出的是简单的进位,这也是本信息窗的重点。算式 2839学习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算式3026 或30(62),学习运用简单的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解答,再汇报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以加深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对于第二个例题的第二种方法,302)这个算式,如果学生想不到,教师应加以引导,主要是体现算法多样化。信息窗4:综合运用两位数乘两位

12、数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读懂图是本节课的关键。教学时要让学生读懂图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避免提出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在交流中要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巩固提升本单元所学的内容。第八单元“奇妙的变化”-分数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的。从整数到分数是代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学习内容是: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知道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就是1。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这个单元我就不一一分析了,提出几点教学建议:1、合理应用信息图。课本97页“一半

13、怎样表示”,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三种学生可能预想的答案,一个是用半圆表示,一个是三条竖线,上面一条,下面两条,一个是没有分数线的1/2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样的教学如果照本宣科,即使勉强执行,效果反而不好,所以在教学时不必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堂生成来进行教学。不要课本当成尚方宝剑,以他为尊,也就是说要合理应用信息窗。2、关于情景图,课本情景是以人的立体形状呈现的,人在生长变化中各部分的比例是在线上来呈现的,如果按照教材的呈现方式来教学,就只能是在竖“线”上来认识分数(二分之一),而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在线上认识二分之一不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所以教学时可以调整行为,如我们在教

14、学时通常用纸条或圆纸片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等方法来描述二分之一,把在线上认识分数改为在面上来认识分数。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3、重视直观操作,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具动手折一折、涂一涂、分一分,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支持学生大胆猜想,创意自己表示的分数形式,经历符号化的过程,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性。4、别忘了强调分数意义中的“分”一定是平均分。这样代数领域的五个单元我们就解读到这里,继续来看【图形与几何领域】:第三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本单元是学习对称知识的起始单元,仅一个信息窗。信息窗中提供了多幅在民俗节上拍摄的照片,根据内容分为建筑物、京剧脸谱、民间工艺品、民间杂技

15、四个版块,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从图中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学习对称轴的画法;能在方格纸上利用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按要求画轴对称图形。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合作探索与交流的机会,只有通过大量的折、拼对称图形,才能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自主练习:33页第11题,通过讲故事,初步了解镜面对称。此内容比较抽象,不要讲的过深,只是了解、感知即可。第五单元“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来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的

16、,同时学习平移、旋转现象。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方向,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平移、旋转现象。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点比较简单,咱们老师在具体教学时把握好教材就可以了,我们重点解读第七单元“我家买新房子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本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以后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的开始,也是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必要基础。因此这也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教学单元。本单元教学内容有:面积的意义,面积单位的认识及换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我们继续分信息窗来解读。信息窗1:教学内容是学习面积的意义及常用面积单

17、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议:1、教学中要注意,提出问题:面积指的是什么,当学生有了充分的感知之后,不必非得要求学生用规范、准确的语言概括出面积的定义,只要能结合具体的实物和图形,正确的说明就可以了。2、在教学面积单位时,要让学生通过充分的动手操作来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生活中什么物体的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然后让学生利用1平方厘米的学具动手测量一些比较小的图形和物体表面的面积,通过测量要让学生知道包含几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就是几平方厘米。然后再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学具测量一些比较大的物体表面的面积,从而让学生体会必须有比平方厘米大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这时再引出对

18、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学习。信息窗2:教学内容是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1、加强操作。“厨房的面积有多大?”根据上节课的经验,学生可能想到用平方米去摆一摆。在这里不可能把厨房搬到教室里来,因此就可以借助长方形纸板来研究。2、充分利用迁移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归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在学习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时候,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探索,经历猜测验证概括的过程,从而获得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信息窗3:教学内容是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本信息窗虽没有例题设置,但教师可结合现实场景

19、,简单介绍一下信息窗中石膏线、木地板的用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重点是要区分周长与面积的不同。要引导学生从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三个方面进行区分。信息窗4:通过小区的占地面积、绿化面积引发学生提问,引入认识较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感知是基础的原则。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或学校外,圈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1公顷,再让学生走一走,从而让学生感受1公顷的大小。公顷的认识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到操场上走一走,让学生直观的感受100米*100米=10000平方米=1公顷。这样做,既突出重点,有突破了难点。最后我们来看一个教学设计。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20、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85页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了面积的意义,初步认识了面积单位直接测量物体或平面图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知识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面积计算的基础。学情分析:有效的数学活动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组织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分析: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2、通过对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操作、推理、概括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

21、、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经历探索推导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这一数学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情感。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全班同学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分析: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学具若干,投影仪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要求一个图形的面积,可以用相应的面积单位直接去测量。那么,如果要求厨房、卧室的占地面积(出示情境图房间结构图),用面积单位逐个去量,你觉得怎样?可行吗?是啊!直接用面积单位去测量图形的面积,不仅麻烦,而且有时行不通。因此,我们必须探讨研

22、究一种既可行又简便的计量面积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二、合作实践,探究新知。(一)、第一次探究:(摆一摆)我们先借助学具(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研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出示要求:用学具摆一个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标出所摆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把想法在小组内快速交流一下。生投影展示汇报:生:一个小正方形学具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所以我用了6个小正方形摆出一个长方形。长是6厘米,宽是1厘米。(师板书:长6厘米,宽1厘米)生:我也用了6个小正方形,摆出的长方形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长3厘米,宽2厘米)。通过摆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有什么

23、发现?生: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可能部分学生已经能发现规律,但肯定也有部分同学有些疑惑,因此,我接着设计了第二次探究。)(二)、第二次探究:(画一画)在作业纸上画一个面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标出所画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师板书:(面积12平方厘米,长12厘米,宽1厘米;长6厘米,宽2厘米;长4厘米,宽3厘米)通过摆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又有什么发现?面积相同的长方形,长和宽不一定形相同;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师板书:(三)、验证规律:我们推导出来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对每个

24、长方形都适用吗?下面,我们来验证一下。咱们分两组来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提供面积18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女同学用面积单位去量;男同学运用公式计算。集体总结规律:所有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乘宽。三 、应用规律,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红点问题。2、自主练习1,计算长方形面积。(口头列式)。四、看书质疑,拓展应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理解这部分知识,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完成自主练习4、7(独立计算,集体订正)也可以当做课堂达标。课后反思:因此案例的设计宗旨是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通过让学生摆一摆、画一画感知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的联系,这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备课过程中,我

25、尝试采用“猜想 实验 发现 验证”这一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注重学习方法,注重解决问题的的探索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掌握学习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这一理念。教材解读到这里已经结束了,但我觉得我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我所做的教材分析只是根据我自身有限的能力和水平来解读课本,更多的还是从理论方面进行阐述的,但是真正回归到我们自己的课堂,可能更需要的还是那种教学智慧。昨天曹老师说过:一位教师真正的教学智慧是看他能如何驾驭课堂,如何处理课堂上原生态出现的生成现象。柳伟老师也说过:理论知识的供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关键看你能否把理论精华与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真的是我们大家当然更包括我自己目前所要深思的问题之一吧。目前我们追求和谐高效课堂,可是怎样才算和谐高效呢?这个暑假,我刚刚拜读了王金战老师的学习哪有这么难这本书,里面的很多经验介绍都引起了我的共鸣与反思。再一次验证了“亲其师,信其道”这个自古以来的名句效应。是啊,孩子们喜欢你,信任你,哪怕你的课堂有些小遗憾,也会达到和谐高效的境界。因此就让我们用丰富的理论资源充实自己的大脑,用不断摸索前进的课堂实践证明自己的能力,让我们一起努力,追求更和谐、更高效的课堂。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