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2.85KB ,
资源ID:202926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2926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提纲必修一Word文档格式.docx

1、1.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制威胁中央集权2.目的: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3.措施:实行“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4.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的局面。1.1.7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及其作用 B1. 职能: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2.作用:(1)分工明确,提高效率;(2)分割相权,加强皇权。1.1.8明朝废丞相,建立内阁制度 B1.明太祖:(1)废丞相,亲自掌管六部,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2)设殿阁大学士,

2、以备顾问,不参与决策。2.明成祖:设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有票拟权。1.1.9清朝的军机处 B1.设立:清雍正年间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2.职能:军机大臣跪奏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3.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专制皇权,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1.1.10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C1.皇权专制易形成暴政和腐败现象,阻碍历史发展2.思想上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3.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第二单元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2.1 从1840到1901年列强侵华的史实 A1鸦片战争 (18401842)(1

3、)背景:根本原因: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开拓海外市场、掠夺原料。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高潮: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南京条约内容危害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领土主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东南沿海门户大开破坏贸易主权中英协定关税破坏关税主权附件列强取得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便利列强共同宰割中国居住及租地等特权成为列强建立租界的借口(3)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爆发原因:为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过程:1860年,英法

4、联军火烧圆明园。(3)战争的结果:签订了天津条约(1858)和北京条约(1860)(4)条约内容及危害:增开十一处通商口岸,开始深入内地的是汉口。 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破坏了内河航运权。(5)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1)原因:日本实行对外扩张的政策。爆发:1894年,日本在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挑起战争。 黄海海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3)马关条约及其危害:开放重庆等地为新的通商口岸列强势力深入内地;允许日本在华设厂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4)影响: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4八国联军侵华战

5、争(1900-1901)(1)过程:为镇压义和团运动,1900年战争爆发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2)影响:巨额赔款加深人民苦难;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1.2.2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 A1.虎门销烟的意义: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志。2.反割台斗争:清军驻台将领刘永福率领将士浴血奋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3.义和团运动:1898年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体现反帝爱国的性质。意义:体现了反侵略的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1.2.3侵华日军的罪行A烧杀淫掠,无恶不作,1937年12月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无数惨案,犯下滔天罪行。1

6、.2.4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主要史实及意义B(见抗日战争)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3.1太平天国的主要史实 A(1851-1864)。1.原因:(1)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激化阶级矛盾(2)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2.兴起: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3.定都南京:1853年,改为天京与清廷对峙;为拱卫天京,进行北伐、西征4.政权建设: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平分土地,产品归公(圣库制)(2)评价: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具有革命性;但其绝对平均主义的主张,又具有空想性。5.由盛转衰:天京变乱1856年6.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中国最

7、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所以并没有真正实行。7.运动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8.历史作用:动摇了清王朝统治的政治基础;表达了农民的理想追求,提出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1.3.2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 A1背景:(1)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2)清政府试图以新政、预备立宪来挽救统治危机;(3)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准备:组织上:A.成立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4年 檀香山B.成立同盟会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 东京a.机关刊物:民报 b.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

8、均地权”军事上:1911年4月,黄兴等人发动的广州黄花岗起义最为著名。2.过程:武昌首义1911年10月10日,胜利后成立湖北军政府3.成果:(1)建立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为国旗 (2)帝制终结: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统治结束(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内容: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主权在民的思想原则;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等自由体现自由平等评价: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1.3.3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C1.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

9、政治上: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3.4五四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C 1导火线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1919年5月4日 ,北京各校学生汇集天安门广场, 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废除二十一条”、“勿作五分钟爱国心”、“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引起各界广泛响应,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也转到上海,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3.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拒签和约4.历史意义(1)性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

10、动(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3.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B1.历史条件: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组织建立(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10月,李大钊在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2.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秘密召开,确定党的名称、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3影响: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3.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 A1.国民革命运动时期(19241927)(1)兴起: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以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为目标的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开展起来。(2)高潮: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3)失败: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破裂。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1)南昌起义:概况: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贺龙等领导意义:打响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2

12、)八七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井冈山道路: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遭遇挫折后,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向农村进军。10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4)红军长征(19341936)原因:A.主要原因:王明的“左”倾错误B.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过程:A.遵义会议: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B.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1935年10月1.2.4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主要史实及意义 B3.抗日战争时期(1

13、9371945)(1)局部抗战:1931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2)全民族抗战: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是全面抗战的开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A.淞沪会战:粉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B.徐州会战:李宗仁指挥取得台儿庄大捷C.武汉会战:大大消耗了日军,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1937年8月下旬,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3)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4)历史意义:国内: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基础。世界: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

14、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贡献。4.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1945年8月,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进行谈判,双方签署双十协定,确立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在重庆举行,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2)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等各解放区,到1947年2月被粉碎;1947年春,策略改变为重点进攻陕北与山东解放区。(3)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4)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相继取得辽沈战役(解放了全东北)、淮

15、海战役、平津战役(解放了北平和天津,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地区)的胜利,国民党精锐主力基本被消灭。(5)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1949年4月21日发起4月23日解放南京,标志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1.3.7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B1.国内意义:标志着中国百年屈辱、分裂历史的结束;新中国即将成立;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2.世界意义: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鼓舞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1.筹建: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16、通过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确立了新中国的国家架构。2.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1.4.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建立: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意义: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初步建立: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之后,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2)新阶段: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3)进一

17、步完善: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1.4.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1)国情: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目的:为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3)依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民族自治区的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最早)、西藏自治区(最晚)等五个1.4.4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A(略)1.4.5 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A 1.首要环节:文革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2.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3.颁布1982年宪法,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4.基层民主选举制度进一步普及 (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

18、委员会组织法,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1.4.6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B 5. 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1.4.7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B1“一国两制”的理论(1)1981年,叶剑英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2)80年代以后,邓小平全面阐述“一国两制”的深刻含义2“一国两制”的实践(1)香港回归:过程:1984年中英双方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的主权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在祖国统一大业迈出坚实的一步。(2)澳门回归:1987年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

19、日,收回澳门主权。(3)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意义: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运用,为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范例。1.4.8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 C 将成为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新起点:进一步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给中华民族复兴营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凝聚中华民族的人心。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5.1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A1.外交方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外交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3.外交活动:(1)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2)日内瓦会议:1954年,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

20、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3)亚非万隆会议:1955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1.5.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1.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1.5.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衰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作用的加强2.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5.4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及其影响 B1.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苏关系恶化,构成对

21、中国安全的直接威胁 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苏联、西欧、日本)(2)历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中日建交中美关系的改善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中国,签订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3.影响: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在国际上出现了和中国建交的热潮。1.5.5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B1.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政策调整:不结盟和对外开放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4.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1)90年代以来,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2)为促进地区的和

22、平与稳定,20XX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世界古代史第六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6.1古希腊的地理环境与城邦制 B1.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山多、地少,港湾众多,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2.城邦制(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的主要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治。1.6.2 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B1.民主制的发展历程(1)民主制的开端: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2)民主制的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陶片放逐法)。(3)民主制的顶峰:伯利克里时期。2.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1)基本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2)运作程序: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

23、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是民主政体的充分体现。3.民主政治的意义 (1)促成雅典政治、经济、文化臻于极盛。(2)创造出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发展积累经验。4.实质: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1.6.3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B1罗马法的主要内容(1)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国时期),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使审判、量刑有法可依,平民利益得到保护。(2)罗马法的完备阶段:查士丁尼法典(东罗马帝国时期)。2.罗马法的作用(1)为调解社会矛盾提供法律手段,维系帝国统治。(2)保护私有财

24、产,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3)对近代欧美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重要影响,如: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和美国1787年宪法等。世界近代史第七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1.7.1权利法案的制定B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议会权力。2.颁布: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3.意义:确立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限制。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1.7.2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B1.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1721年,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19世纪中叶确

25、立。2特点、原则: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1.7.3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 B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的。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责任内阁制名义上是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整个政治制度是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的。1.74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B1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独立战争结束后,邦联制无法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利益与主权。宪法规定:国家权

26、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总统掌握,三者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制约,体现出分权制衡的原则;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体现出民主原则;联邦制原则。2.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各州保留一定的自主权。1.7.5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C 相同:都是代议制民主制度的表现形式,都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不同英国美国国家体制政体形式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政体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三权分立互相制约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世袭 选举国家政府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1.7.6法国革命的艰难历程 A (新增加内容)1.大革命时

27、期(1)爆发: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2)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的原则。(3)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2.君主制和共和制的反复斗争(1)18041815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维护资本主义财产制度。(2)18151830年:第一帝国覆灭,波旁王朝复辟。(3)18301848年:大资产阶级建立七月王朝。(4)18481852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路易波拿巴当选共和国总统。(5)18521870年:路易波拿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6)1870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7.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B1.内容:1875年通过,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众议院,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部长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