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3 ,大小:213.83KB ,
资源ID:2028536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2853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水情信息采集系统项目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水情信息采集系统项目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水情信息采集系统设计应遵循下列技术标准:降水量观测规范SL21-90水位观测标准GBJ138-90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93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SL276-2002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规范SL61-2003水文情报预报规范SL250-2000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规则和分类详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技术文档分类与编制规则。1.5 设计控制经费由于受投资规模的限制,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用于水情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投资与实际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水情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概算只能按控制指标进行。对建

2、设涉及的水位井、站房改建等土建费用、水文测验设施设备和报汛通信网设施设备超出控制指标的费用、地方报汛站建设所需费用,需要各有关部门通过其他经费渠道来解决。在中央报汛站水文测验、报汛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和报汛通信网建设以及水情分中心系统集成建设的标准不降低的前提下,建设经费可以在本分中心的建设范围内进行适当调整。二期工程水情信息采集系统初步设计的控制经费如下:(1)水文测验设施设备控制经费雨量项目:1.64万元/站水位项目:3.31万元/站(2)报汛通信网设施设备控制经费中央报汛站:4万元/站(3)水情分中心系统集成控制经费分中心系统集成费用:45万元/套每个水情分中心配备备份通信设备1套,4万元。

3、各类控制经费的预算内容参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二、水文测验设施设备水情信息主要包括雨量、水(潮)位、流量、含沙量,水库进出流量、蓄水量,闸门开启度和下泄流量等,它是制定防洪对策、合理调度洪水和防洪抢险的重要依据;准确、及时、可靠的水情信息是取得防汛抗旱胜利的重要保证;因此,水文测验设施设备的建设是水情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水文测验设施设备设计是水情信息采集系统设计的第一个环节。2.1 设计目标和内容2.1.1 设计目标水文测验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设计的目标是应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和设备,使中央报汛站实现以下目标:(1)测验能力有较大提高。能接近或达到相当于设站以来最大

4、洪水或堤防防御标准的水平;在发生超标准洪水或意外事件的情况下,有应急测验措施。(2)测验设施设备更加实用、可靠、先进,不仅符合我国国情,而且适合不同河流的水情特点和测站洪水特性。(3)水情信息的采集手段明显改善,普及水文数据自动采集、固态存储和信息的数字化,以适应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要求。(4)进一步推进水文测验方法的改革,通过巡测,弥补常规报汛站点的不足,扩大资料的收集面,为防汛抗旱提供更加丰富的水情信息。2.1.1.1 雨量观测项目雨量观测设计,应实现雨量信息自动采集、固态存储;雨量观测数据传输至测站站房,记录仪器与站房距离较远时,应实现向站房的近距离有线、无线传输,为雨量数据自动传

5、输创造条件。2.1.1.2 水位观测项目水位观测设计,应实现水位信息自动采集、固态存储;水位观测数据传输至测站站房,记录仪器与站房距离较远或有多处观测断面,也应实现向站房的近距离有线、无线传输,为水位数据自动传输创造条件。2.1.2 设计内容2.1.2.1 雨量观测项目按照设计目标,雨量观测项目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将人工观测雨量筒和虹吸式雨量计全部更新为翻斗式雨量计;(2)所有雨量观测站全部实现记录仪器的固态存储,与水位固态存储应尽量共享;(3)按降水量观测规范要求,在有条件的测站新建雨量观测场;对已建的雨量观测场进行改造,改造内容包括场地平整、建设雨量观测道路、更新和维修栅栏;(4

6、)对雨量观测仪器放置屋顶的测站,迁移到雨量观测场内;不具备建雨量观测场条件的测站,可建杆式雨量计;(5)对观测仪器距站房距离较远的测站,应实现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站房的近距离传输;(6)敷设有线传输线管道。2.1.2.2 水位观测项目按照设计目标,水位观测项目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适宜新建水位自记井的测站,应新建水位自记井;(2)对已建的水位自记井可进行维修,维修项目可包括:井身、进水管、沉沙池、栈桥、拦污栅、观测道路等;(3)对有水位自记井的测站配备浮子式水位计;不能建设水位自记井的测站,视水情特点配备压力式(气泡式、压阻式)、非接触式(超声波、雷达、激光)等形式的自记水位计;(4)所

7、有水位观测项目全部实现记录仪器的固态存储,与雨量固态存储应尽量共享;(5)对有多处观测断面或观测仪器距站房距离较远的测站,解决观测点至站房之间的可靠传输。解决方案包括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6)敷设有线传输线或水位计感压管等管道。2.2 技术要求2.2.2 雨量观测项目雨量观测设计主要对雨量观测场地建设、杆式雨量计设施建设、雨量传感器、观测场与站房间的可靠传输四个方面作出具体要求:(1)雨量观测场地无论改造或新建雨量观测场,均按下列要求进行:观测场的面积应满足设置一台雨量计为44m2,两台为46 m2,有其它观测项目的可设置为1212m2。四周栅栏高度为1.21.5m,疏密以不阻滞空气流通又能削

8、弱通过观测场的风力和不产生雪堆为度。雨量计与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的水平距离为障碍物高度的两倍,特殊情况下不得小于障碍物与雨量计器口高差的两倍。山区观测场不宜设在陡坡或峡谷内,尽量选在平坦场地上,使雨量计器口至山顶的仰角不大于30。对已建的雨量观测场进行改造,改造内容包括场地平整、建设雨量观测道路、更新和维修栅栏。(2)杆式雨量计中央报汛站雨量观测只能采用雨量观测场或杆式观测,不应采用将雨量观测仪器放置屋顶的方式。现有雨量观测仪器放置屋顶的中央报汛站,按上述要求新建雨量观测场,将雨量观测仪器放置雨量观测场内;不具备新建雨量观测场条件的测站,应改建杆式雨量计。杆式雨量计建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杆

9、位应选择在当地雨期常年盛行风向过障碍物的避风区,与障碍物的水平距离大于障碍物高度的1.5倍。困难地区如果自记测井栈桥符合以上设立杆位的要求,可将杆式雨量计设置在水位自记井栈桥上。用杆式雨量计的测站,应在杆周围半径为1.0m的范围内设置栏栅防护。(3)雨量传感器分辨率:多年平均雨量800 mm时,采用分辨率为0.5mm的传感器;多年平均雨量1012.512.50.2mm0.4mm4%0.5mm环境条件:工作温度050,工作湿度95%(40);可靠性指标:在满足仪器正常维护条件下,MTBF25000小时。(4)观测场与站房间的可靠传输雨量观测数据必须传输至测站站房,视当地环境条件和技术条件可采用有

10、线传输或无线传输方式。2.2.3 水位观测项目水位观测设计主要对水位自记井建设、浮子式、压力式和非接触式等水位计安装、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与站房间的可靠传输五个方面作出具体要求:(1)浮子式水位测井的改造或新建按以下要求设计:能记录水位全变幅的水位自记井,进水管应设在历史最枯水位以下0.2m,水位自记井井身高程在历史最高水位以上0.5m。条件不具备时可只建中高水位测井或二级井。大江大河干流和主要支流控制站水位自记井内径应不小于1.0m;支流测站水位自记井内径应不小于0.7m;在陡岸处修建水泥管、钢管、铸铁管水位自记井时,内径可减小到0.5m。要设计良好的沉沙池,以避免泥沙在测井内大量淤积,冲

11、淤变化和含沙量相对较大的测站可建两级或多级沉沙池。要设计良好的进水管道,进水管入口处要慎重选址,以免管口淤死造成测井失效。设计水位自记井要进行基础承载能力、抗倾覆、危险截面、进水管内径等计算。确保高洪水期水位自记井不被洪水冲毁并保持正常收集水位资料。(2)压力式水位计安装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岸上的仪器房内,水下需敷设感压气管。水位计所配的感压管为10mm的塑料管,为避免感压管受损伤,在管道敷设时,采用1.5镀锌管作为保护套管。具体要求如下:压力式仪器设备放置在位于基本水尺断面上的仪器房内,而压力式传感器的感应探头需设置在水面以下。为解决大变幅水位观测问题,可结合各站实际,分23级建立压力式传感器;

12、管道敷设时应沿河岸护坡顺坡而下,不能出现负坡,以免感压管内结露,形成水栓;为解决大变幅水位观测问题,可结合各站实际,敷设多级气管管道,以满足不同水位级的观测要求(注:每级水位高程不超过13米);管道敷设时,若河岸较长,可建有盖护沟,其大小根据敷设管道的根数确定。(3)超声式等非接触式水位计安装超声式水位计分液介式和气介式两种。液介式超声波水位计安装与压力式水位计安装相同,参见上述压力式水位计安装方法。气介式超声水位计,根据测站水文地理特性因地制宜选择岛式、岸式、桥梁式和水工建筑物式等型式设置。这几种设置型式均应满足:气介式超声波水位计的传感器探头距最高水位的净高不得小于3m;有校准架的气介式水

13、位计,在风浪大的测站使用时,必须对校准架采取加强措施;岸式及岛式型式,设计均应根据当地最大风力和流速进行载荷校核。如果距离较远应在现场设置仪器房。其他非接触式水位计安装参照观测规范和仪器本身要求。(4)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的分辨率为1cm。测量误差:95%测点的允许误差2cm,99%测点的允许误差3cm。工作温度050,工作湿度 95%(40)。测量范围:一般为10m,必要时可扩展为40m;水位变率:040cm/min。(5)水位传感器与站房间的传输水位传感器与站房间的可靠传输参照雨量观测场与站房间的可靠传输的技术要求。2.3 水文测验关键设备2.3.1 雨量、水位观测关键设备2.3.1.1

14、翻斗式自记雨量计主要技术指标承水口内径: 200+80+0.6mm;刃口角度: 4550;雨强测量范围: 04mm/min;分辨率: 0.2、0.5;传感器环境温度:0+50;传感器环境湿度:当40时,95%RH;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25000h2.3.1.2 水位计水位计有浮子式、压力式、超声波、激光式、雷达式、气泡式等几种类型,根据水位观测要求和当地条件选取合适的水位计。(1)浮子式水位计技术指标量程:分10m,20m,40m等。精度:分辨率1.0cm,变幅不超过10m时,95测点允许误差2cm,99测点允许误差不超过3cm.浮子式水位计的输出有并行输出和串行输出两类。并行输出又分为接点和

15、电平输出两种。输出码型有BCD码和格雷码两类;串行输出都采用RS-485接口标准。并行接点输出的水位计不需供电,其他类型都需供电,供电电压一般为12V10%。适用范围含沙量相对较小,适合建水位自记井的测站。(2)压阻式压力水位计基本原理压力敏感元件为硅应变片,其输出方式有420mA的模拟方式和串行数字输出方式两类从测量结构原理上看,探头内都有压力敏感元件和信号放大器,敏感元件在满量程时有几十毫伏的差压输出,经高性能放大器后达到伏级电压输出。再由V/I转换变为420mA模拟输出。而串行数字输出者则在放大器输出后直接进行A/D转换,由MCU控制转为串行数字输出。此类水位计均有温度补偿措施。敏感元件

16、和电路设计对测量分辨力和测量精度有相当大的影响。设计选型时应特别注意不同型号压力水位计的精度,特别是长期稳定性。同时还应注意上电到工作稳定的响应时间。不同型号的压力式水位计实际技术性能差别很大。 技术指标目前国产串行数字压力式水位计精度可达0.5F.S,分辨率为0.1F.S,年漂移为0.1F.S,供电电压1224V,3MA。(模拟输出的水位计精度大体在1-5F.S光景,年漂移情况视内部有无温度补偿措施而存在明显差别。)适用范围建水位自记井困难的测站可以采用。(3)弦振式压力水位计弦振式压力水位计敏感元件是探头内的钢弦,将它投入水中,当用扫频信号激励之后,产生以其固有频率的衰减振荡,振荡频率随压

17、力不同而变化,将此信号放大后用精密的频率读取方法测得频率值,同时测量探头所处地点的温度值,再按探头压力与频率和温度的关系公式换算得到压力值,从而测得水位高度。弦振式压力水位计测量精度为0.1F.S,分辨率为0.025F.S。(4)气泡压力式水位计压力传感器采用高精度和高稳定度的石英数字压力传感器,它能将气压即测点处的静水压力,转换成频率信号,其灵敏度为4000计数m。其理论分辨率为:1计数0.00025m水头。测量范围: 014m;分 辨 率:0.35cm;040cm/min;传感器误差:满量程的0.5;水位误差:14m变幅内95%测点误差:2cm;99%测点误差:3cm;数据接口:RS-23

18、2/485;电源电压:12V10%.DC,静态值守电流0.5mA,工作电流100mA;工作温度:0+50;湿度:93RH(40);(5)超声波水位计基本原理:水位测量中的超声波水位计都采用非接触方式,由测定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经水面反射返回到传感器时间间隔换算得到传感器到水面的距离,由于传感器的安装高程已知,从而得知水位高度。超声波水位计的输出分420mA的模拟输出和串行数字输出两种,前者尚需经过A/D转换才能获得数字量,后者一般设计为RS485串行接口。按测量水位变幅常用的分为10m,20m以及60m等。0.25F.S。超声波液介式水位计的适用范围同压力式水位计;超声波气介式水位计适用于含沙量

19、大,无法建水位自记井的测站。(6)激光水位计工作原理依据固定于水面上方固定高度之托架上的仪器发出激光束至水面上反射到仪器的时间间隔测定水位,其工作原理与非接触式超声波水位计相类似。由于激光的波长远小于超声波,因而其测量分辨力和精度都较超声波水位计为高,可测到mm级水位变化。为保证激光反射的可靠性,测量时需在水下安装一筒形框架,其内放一浮在水面的激光反射体。0.330m测量精度:5mm分辨率:0.1mm数据输出:串行RS485接口适用范围:(7)电子水尺每一电子水尺单元上电极按1cm间隔分布,每一水尺单元量程视其上电极区分,可分为1m或1.5m,由多个单元串接可构成大量程电子水尺。电子水尺紧固于

20、直立于水中的立柱上,工作中电信号扫描探测水位淹没水尺上的电极数,即可测得水位高度。取决于串接单元数1cm适用范围:含沙量高的河道可以采用。(8)雷达水位计依据固定于水面上方固定高度之托架上的仪器发出雷达波束至水面上反射到仪器的时间间隔测定水位,其工作原理与非接触式超声波水位计相类似。由于雷达传播不受空气介质组份、浓度、压力、温度等影响,只与被测介质介电常数有关,雷达水位计具有安装、维护方便,相互替换性好等优点。雷达水位计分低频和高频,低频为6GHz脉冲雷达和10GHz的连续调频波雷达,高频主要指26GHz和24GHz。与低频率雷达相比,高频率雷达水位计目前已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 1mm 5m

21、m 030米,070米功耗: 15mA工作范围: -3070,095%工作频率:6/10/24/26GHz2.3.2 记录仪器固态存储记录仪器应具备固态存储功能,可采用RTU存储或传感器存储方式。(1)主要功能自动数据存储设定时间间隔的雨量和水位数据存储记录。数据读取可用PDA、平板电脑或便携计算机现场读取固态存储数据。可在分中心实现远程数据下载。(2)技术指标存储容量l28Kb,输出数据应满足水文资料整编格式要求。三、水情报汛通信设计水情报汛通信设计的任务是通过构建报汛通信网,使地域上分散的报汛站点所采集的各类水情信息,水文人员依托各类测验设施设备、采用各种测验方法取得的流量、泥沙和水库、闸

22、门启闭等信息,实现准确、及时地传输到水情分中心。3.1 设计目标和原则3.1.1 设计目标遵照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确定的“20分钟之内完成全国中央报汛站水情信息采集任务”的要求,水情报汛通信设计应实现中央报汛站的水情信息在15分钟之内准确传到水情分中心的目标。3.1.2 设计原则水情报汛通信设计必须遵循以下主要原则:(1)先进性中央报汛站的雨量、水位(含闸位)信息要实现自动采集、固态存储,并以数字通信方式自动传送到分中心;流量、泥沙等其他信息则通过各种手段测验后通过人工置数方式实现数字化传输。报汛站的双信道要实现自动切换互为备份,保证系统具有高的畅通率、较强的生命力和先进性。(2)实用

23、性报汛通信设计要从我国国情和水文工作的实际出发,水情报汛的信息资料应可用于水文资料整编;每个分中心报汛通信网设计,必须选择多个方案,结合各地的自然条件、现有资源、供电条件等具体情况,从通信的可靠性、质量、投资、运行和管理等多个方面,经过对比分析后确定具体建设方案。(3)可靠性原则为确保水情信息的可靠传输,设计中采取以下几条措施:每个中央报汛站都配备2套通信设施,做到通信信道“双保险”;以分中心为单位,对主要通信设备安排合理备份;人工置数的水情信息,具有信息接收的确认机制,确保不漏报;要求具有良好的电源管理和防雷措施。(4)经济性原则在报汛通信设计中,要对每个分中心及其所辖测站的电信公网资源、已

24、建报汛通信专网和通信设备进行现状调查分析。信道、设备设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设备,最大限度地节约建设投资。3.2 设计采用的关键技术为实现设计目标,水情报汛通信设计要求采用以下几个主要的关键技术:(1)应用现代通信技术,组建以地(市)水情分中心为数据汇集点的星形数字通信网,形成覆盖流域或省(区、市)重点防洪地区的全国水情信息采集系统;(2)系统采用定时自报、加报和召测兼容的工作体制。对超短波组网,采用增量随机自报与定时自报兼容的工作体制,对人工置数信息要有反馈确认的功能;(3)报汛通信网采用双信道自动切换互为备份的技术,确保水情信息传输系统的高畅通率;(4)遥测终端机采用基于休眠和远程唤醒的电源管理技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3.3 报汛通信网的设计3.3.1 结构设计报汛通信设计首先要解决报汛网的网络结构问题。报汛站只向分中心或集合转发站传递信息,报汛站点之间基本没有数据交换,所以只需分别建立报汛站与分中心或集合转发站之间的点对点通信,即建立以分中心为数据中心的星形结构即可满足信息需求。从逻辑上讲,星形报汛通信网络是报汛通信网的基本结构形式。星形报汛通信网有以下两种形式:(1)单一星形网:当报汛站数量不多时,全部报汛站均直接与分中心通信。此时,报汛通信网为单一的星形网,见图3.3.1。图3.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