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驾车要沉着、敏捷、熟练,并能随时配合射手,创造有利的射击机会,所以说学习驾车要经过严格的训练。第2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1.(什么是稷下学宫?)(P20)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作为一种教育机构,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因此,稷下学宫更像是一所私学联合体,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2.孔子的教育思想(P23-39)(1)孔子在教育基本理论上的主张1.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地位(1)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与政治、经济、军事、行政、法律的关系;(2)教育对个人发
2、展的作用。2.关于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能入学,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 孔子并不是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仍然坚持教育的等级观念“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3.关于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4.关于教育内容: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服从于道德教育的需要。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都向学生
3、传授,排除了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的内容。(2)孔子的教学思想1.因材施教: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命题,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孔子的教育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2.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3.学思并重: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3)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德育内容以礼和仁为核心
4、,以孝为基础的社会伦理关系。1.立志乐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朝闻道,夕死可矣。2.克己内省: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自我约束,自我反省。3.身体力行:“力行近乎仁”。身体力行也可以说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首先要成于内而形于外,道德修养的高低要见诸行动。4.改过迁善: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错误5.德育内容:仁爱、孝悌、忠恕、礼义、诚信(4)孔子关于教师的论述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全力教诲;3.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3.孟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43)盂子根据对教育的作用的看法,确定教育目的为“明人伦”。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孟子
5、在道德教育方面提出了下列原则:(1)持志养气。盂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尚志”、“持志”,要“养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2)反求诸已。孟子从性善论出发,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中的自我修养。他认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是“反求诸巳”。(3)改过迁善。孟子强调要培养改过迁善的精神,一方面鼓励人们改过自新,一方面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他特别赞扬“闻过则喜”,“见善则迁”,提倡“与人为善”。(4)刻苦锻炼。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和才智都是在艰苦条件下锻炼出来的。孟子的主要教学原则和方法:(1)自求自得。孟子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依靠学生自求自得。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能给学生某些“规矩”,但不能使
6、他们达到熟练技巧。掌握熟练技巧,灵活运用知识主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2)专心有恒。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心不在焉就会一无所得。不仅要专心致志,而且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3)启发引导。教师也并不是无所作为,而要积极引导,主要是启发学生思维,指出前进的方向和目标。(4)循序渐进。孟子认为进行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4.荀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50)教育的作用:(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人的贵贱、智慧、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2)荀子把环境影响与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称为“渐”或“注错
7、”。另一方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经过长期教育和经久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称为“积”、积靡。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材,教育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在教育内容方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荀子非常重视乐教。教学方面的主张:(1)积微见著,积善成德。荀子认为知识是不断积累的,善德是逐步培养的。(2)虚壹而静,专心有恒。荀子把学习态度归结为虚壹而静,特别强调专心有恒。虚是指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不以已有的见解;专一研究某一问题,就全力以赴,不一心二用。(3)解蔽救偏,兼陈中衡。荀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兼陈”就是事物的各个方面或各种情况展示出来,摆
8、列开来。“中衡”就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或选择适当的、“中正的”。5.墨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59)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墨子更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他以染丝为例,阐述了环境对人性形成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就是著名的“染丝说”,在他看来,人性不是命定的,先天的人性不过如染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第3章 秦、汉教育1.秦代教育焚书禁学、以法为教(P87)(什么是“挟书令”?)挟书令:即挟书律,秦始皇三十四年,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禁止儒生以古非今,颁布民间有私藏诗书和百家书籍者族诛的法令。2.汉代文教政策“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P91)汉武帝即位后,开始
9、重视儒家思想,且改弦更张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建元元年,汉武帝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卫绾奏言:“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这是首次在选拔贤才的标准中明确了学派方面的限制,即法家、纵横家人士不得参选,开始了罢黜百家的先声。建元五年,汉武帝在尊儒方面又采取了一项重要措施,即“置五经博士”。这一举措,确立了经学整体在官方学术代表博士中的主导地位。董仲舒对贤良策以儒家学说为理论基础,其宗旨在于“更化”。董仲舒呼吁统治者改弦更张,实现指导思想和政策的根本转变,以儒家的“德教”作为治国之道。他在对策中反复强调要“任德教”,教化必由贤才来实施。董仲舒从理论的层面上阐发“独
10、尊儒术”的意义,而且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因而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并且奠定了“独尊儒术”的基本国策及模式。3.汉代学校教育制度太学(P94)(1)太学的兴办和发展太学本义就是儒家经典中所说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是天子之学辟雍的别名。从汉武帝创立太学,置博士弟子员开始,太学成为汉代国学的定制。太学的兴办,是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政策的产物。学术界一般都将武帝置博士弟子员作为汉代创立太学的开端。(2)太学教育的特点太学的教师:汉代太学的教官由博士担任。博士的地位十分优越,可用“秩卑而位尊”来概括。太学的学生:汉代太学的学生为博士弟子,也称太学生或“诸生”。太学除由京都直接挑选入学的“正
11、式生”外,各郡国县邑选送的地方只是青年为“特别生”。太学的教学特点:太学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经明”就是要通晓一种经书或两种经书以上;“行修”就是要具有“三纲五常”的德行,“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观念。1太学有御定统一的教材。孔子删订的儒家经典五经是太学法定的教育课程。2太学博士传经必须遵守“师法”和“家法”。“师法”即师承关系,其核心在于辨明师承关系。“家法”即学术流派,侧重于传经内容。3汉代太学建立了定期的考试制度。太学建立之初,汉武帝规定用“设科射策”的方法每年考试一次,成为“岁试”。所谓“射策”,即抽签口试问答,
12、所谓“设科”是按试题的难易分甲乙两科,后来还有丙科。汉代太学教育与汉代的政治经济相适应,对于巩固封建大一统的政权起了积极作用,它使孔子的“学而仕则优”思想逐步得到制度上的落实,儒家经学从此成为士人做官的“敲门砖”。4.(什么是鸿都门学?)(P97)鸿都门学:在汉灵帝光和元年,“党锢”之争达到最高峰时设立于皇宫鸿都门内的一所新型的中央官学。鸿都门学是一所专门从事辞赋、尺牍、书法、绘画创作及教学的专门机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门学校。5.董仲舒关于文教政策的思想(P108)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举贤良对策,天人三策;(1)兴设学校“养士”,改革选士制度:“建立太学,改革人才选拔机制”。(2)兴
13、教化,正万民:王者的主要任务是实行德治和教化。(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统制思想。6.董仲舒的教育原则方法(P113)(1)教师的“圣化”:要求以身作则,进而论及教学。(2)节博合宜:他认为教学要注意处理好“节”与“博”的关系,对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范围,不能“太博”,也不能“太节”。应该是节博合宜,节博结合循序渐进。(3)专一虚静:他认为学习必须专心一致,始终好善求义才能知“天道”。第4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1.千字文:梁武帝时周兴嗣撰写千字文,全文千字,每句四字,押韵,对偶。是一本影响很大的、以识字教育为主兼有封建思想教育和常识教育的综合性的蒙学儿童课本。2.九品中正制(P127)九品
14、中正官人法的产生:汉代察举制度衰落和曹操的唯才是举;曹丕时期陈群明令修订九品中正官人法。具体程序:(1)设置中正官:郡设小中正官,州置大中正官(2)品第人物: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藉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短的总评语,评定等级。(3)品评内容: 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 行状:言行表现、道德才能,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 定品:即确定品级。(4)按品授官:中正将品第士人的有关资料造成表册,定期交送供吏部选官参考,通常是官位尊卑高低必须相符,即上品者任高官下品者任卑职。(5)清定品级:三年一清定,依行状给予升降。评价:(1)九品中正制是选士制度的革新,向“综核名实”进了
15、一步。(2)门阀制度影响了下层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晋代后出现“上品无寒门(庶族),下品无士族”的局面。(3)隋唐后,门阀制度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3.(什么是玄学?)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嵇康是玄学家中反对儒家礼法的代表人物。(P130)4.嵇康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P133)(1)提倡符合自然运行规律的教育,道法自然。(2)培养“以无措为主,以通物为美”的君子,提倡思想、个性解放。(3)音乐是顺应人性、发展人性的重要手段,具有移风易俗的功效。5.颜之推的教育思想涉及哪些方面?(P136)颜之推的性
16、三品“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反对培养清谈家或寻章摘句的博士,而是培养“应世经务”的统治人才,强调“德艺同厚”主张实学。编订颜氏家训: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论及家庭教育的许多方面,主要主张有:(1)家教奠基,父母有责;(2)教儿婴孩,勿失良机;(3)偏宠有害,严教是爱;(4)注意环境的影响;(5)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6)重视儿童心理观察。第5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1.什么是“六学”、“二馆”?(P144)中央“六学”属于直系,包括国子学(三品以上)、太学(五品以上)、四门学(七品以上)、书学、算学、律学(此三个为八品及以下子弟)。六学直隶于国子监,长官
17、为国子祭酒。六学中的前三学属大学性质,后三学属专科性质。“二馆”是指750年设立的崇文馆和弘文馆,属于旁系。弘文馆归门下省直辖;崇文馆归东宫直辖。2.隋代科举制度的创立(P151)炀帝大业三年,诏文武有职事者,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仪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等十科举人。十科中的“文才秀美”科就是进士科。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考试制度的正式产生。3.唐代科举考试的常设科目和方法(P153-154)常设科目: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考试方法:(1)帖经:考查记诵能力。 (2)口试:当场回答问题。(3)墨义:一种对经义的简单笔
18、试问答,考察记忆力。 (4)诗赋:当场写作诗赋各一篇。(5)策问:要求考生针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4.韩愈的人才观(P163)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加以识别和扶持。只有善于鉴别而又培养得当,人才才会大量涌现出来。问题不在于又无人才,而在于善于识别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正确对待人才。第6章 宋元时期的教育1.北宋的“三次兴学”(P172-177)原因:养士与选士矛盾,轻办学重科举。地方学校数量不足。(1)庆历兴学和胡瑗“苏湖教法”仁宗庆历四年,范仲淹担任宰相后参知政事时上执政书。提出“重名器”,就是要慎选举、敦教育。他认为只考试而不教育的科举制度,犹
19、如“不务耕而求获”。兴学内容主要有三: 令州县立学。规定应科举者,需在州县学三百日方准入试。 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贴经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 改革太学。诏令下湖州取胡瑗之苏湖教法为太学改革的模式。苏湖教法:改变当时崇尚辞赋的学风,而重经义及时务,在学中设经义斋和治学斋,教学方法也与传统的死记硬背不同,而是以明体达用,培养有实际才干的人为目标。他在教学中循循善诱,讲习解经“至有要义”,能联系实际,或利用直观。他还提倡实地考察,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经义斋学习研究经学基本理论,属于“明体”之学;治事斋则以学习农田、水利、军事、天文、历算等实学知识为主,属于“达用”之学,在治事斋中,一人各治一事,又兼
20、摄一事,创立了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以及选修制度。(2)王安石熙宁、元丰兴学宋神宗熙宁、元丰期间,王安石实行教育改革: 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创立太学“三舍法”,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 整顿地方学校:设立学校,选置教官,采访有“经术行谊”者担任教授 颁定三经新义:王安石亲自阐释周礼,诗、书则由其子王雪与吕惠卿共同诠释,合谓三经新义。熙宁八年完成,经宋神宗批准,颁发给各类学校,作为必读教材,亦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标准。设置专门学校:熙宁改革中,设置了武学、律学和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专门人才。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科,增加进士科名额。(3)崇宁兴学北宋第三次兴学是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蔡
21、京执政时发起的。下令全国兴学,行三舍法,地方县学学生,经考试可升州学,州学学生每三个贡太学。并不断续增州县学生,扩充学校。添置算学、书学、画学。失败原因:三次兴学的成败取决于改革者地位的稳固,没有形成相应的制度。2.宋初的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P184)南宋也有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朱熹)、岳麓书院(张栻)丽泽书院(吕祖谦)、象山书院(陆九渊)3.朱熹“小学”与“大学”的教学内容(P197-198)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1)教育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2)教育内容是以“教事”为主,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事情来学习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初步
22、的文化知识。“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学其事而知其然,养成习惯,形成品格。(3)教育方法强调一是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二是通过制订须知学则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阶段:四书为主要教材(1)教育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培养成对国家有用之才。(2)教育内容是以“明其理”为主,重在探究事物的道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教育方法强调两点:重视学生的自学、提倡不同学术派别之间的交流。第7章 明代的教育1.明代的文教政策创行八股取士(P204)
23、明太祖与刘基首创八股取士,从“四书”和“五经”中命题,以八股制义为定式,“代圣人立言”,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2.王守仁的教育思想“心即礼”、“致良知”学说和教育作用、目的的主张(P215)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为基础的。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心即理”、“致良知”说。王守仁认为,宇宙万物都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内之中。王守仁不承认有客观存在之理,反对朱熹“即物穷理”的思想,认为“心”与“理”是合二为一的。王守仁从“心即理”出发,把内心修养作为教育的根本问题,王守仁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即是明心、存心、收其放心、求得其心,即是去人欲、去习染,即是存
24、天理、去人欲。王守仁认为教育目的是“明人伦”,而他的理论基础则是“致良知”说。“致良知”也就是“存天理,去人欲”,以实现“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所谓“人伦”即是三纲五常等封建道德观念。第8章 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教育1.明末清初的进步教育思想(P230)1批判理学教育理论:人性论和理欲关系是教育理论上争论的重要焦点之一。反对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谬论。他们把理欲统一起来,认为理欲不可分,天理寓于人欲之中。2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批判理学家空谈心性、侈谈伦理的“学为圣人”,提出要以“明道救世”为教育目的,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3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
25、进步思想家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共同特点是重“实”,有的重历史,有的重考据,有的重礼乐兵农等具体事实。学习技艺、自然科学,这又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和新的市民阶级的需要。4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要亲自实做,才能获得真知。5提出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教育主张:主张废除八股,改革学校,学官不由政府委派而由地方公议。第9章 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1.最早的教会学校:1839年11月,美国基督教徒布朗,在澳门创办了一所小学叫马礼逊学堂。 第一批学生有:容闳、黄胜、李刚、周文、唐杰、黄宽六人。2.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创办新式学堂外国语学堂京师同文馆(P262)1862年
26、由洋务派创立于北京,最初办学目的是培养翻译和外交方面的外语人才。初设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除了外语,还开设数学、物理、化学、天文、万国公法、各国历史、地理等课程。使得同文馆由最初的外语学校发展成为一所以外语为主,兼习各门西学的综合性学校。同文馆的教师分为总教习、教习和副教习,由外国人和中国人担任。学生分为享受津贴的额内学生和不享受津贴的额外学生。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京师同文馆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它标志着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也是第一次改革中国传统教育的尝试。京师同文馆为涉外工作、政府机构、军事部门、实业部门和新式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2)打破孔孟之道,经史之
27、学的垄断,将西学引入教学。(3)聘请外教,突破守旧思想。(4)注重封建道德教育和西方宗教思想的麻醉。3.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创办新式学堂工业技术学校福州船政学堂(P264)1866年福州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由左宗棠创办,学习西方造船技术和驾驶技术。广泛学习西方各门类的自然科学知识。学堂分为前堂、后堂两部分,前堂学习法文,又称“法国学堂”,学习造船技术;后堂学英文,又称“英国学堂”,学习驾驶技术,是一所培养科技人才的学校,具体的就是培养轮船驾驶和设计、制造方面的人才。4.洋务派办理留学教育的历史意义(P270)在扫除旧教育向新教育转化的思想障碍,加速封建教育的解体,推动新教育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历史
28、作用。(1)传统教育观念再次受到冲击;(2)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冲击了旧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3)将西方政治学说、哲学等社会科学介绍到中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5.“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P245)“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写,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洋务派主要代表张之洞在1898年出版劝学篇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集中阐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中学”也称“旧学”,包括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和地理;“西学”也称“新学”,包括西政(即西方的文教、财政、工商、军事、法律、行政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西艺即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西史即西方各国的历史。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中体西用”思想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推动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打破了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结构。他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调“中学为体,西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