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52.91KB ,
资源ID:2027304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2730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完整版国文四L11近体诗续选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完整版国文四L11近体诗续选Word格式.docx

1、則是寫連綿陰雨使農民無法插秧,他焚香向上蒼禱告,希望老天不要再為難百姓了。2. 遣詞用字,平易近人,富有鄉土風味 詩大都直抒性靈,不事雕飾。文字淺白,抒情自然。另外鄭用錫的詩也富有鄉土風味,如颶風一詩,以臺灣的天然災害颱風為題材,頗具地方色彩。又如盂蘭會:姓氏編排各一行,先期覺路列燈光。喧天簫鼓魚龍舞,舉國今宵盡若狂。寫臺灣中元普渡的鋪張熱鬧景況,反映風土民情,也相當真實。肆、國學概要一、宋詩概說唐 宋之分1. 宋 嚴羽滄浪詩話:唐人與本朝人詩,未論工拙,直是氣象不同。2. 錢鍾書談藝錄:唐詩宋詩,亦非僅朝代之別,乃體態性分之殊。、曰唐曰宋,特舉大概而言,為稱謂之便,非曰唐詩必出唐人,宋詩必出

2、宋人也。明乎此,討論宋詩時,才不會有不必要的爭辯。形式宋詩是唐詩的延續,吉川幸次郎宋詩概說:宋詩完全繼承了唐詩,所以只有古詩、律詩、絕句三種形式,別無新樣,而且,由於宋人喜歡敘述和說理,他們往往有意迴避格律嚴整的律詩絕句,或甚至於有愛用韻律比較自由的古詩的傾向。內容宋詩少邊塞、閨怨之類,多為詠物、說理之詩,故宋詩尚理。表現手法1. (好議論 )。宋詩傾向說理。2. (散文化 )。受古文運動的影響,常採以文為詩的作法。3. (平淡俚俗 )。4. (講詩法 )。宋詩自黃庭堅起至南宋之亡,約兩百年間均流行江西詩派。吉川幸次郎宋詩概說:唐詩是酒,是很容易令人興奮的東西,不能晝夜不停地喝。宋詩是茶,雖然

3、不能像酒那樣令人興奮,卻能給人以寧靜的喜悅。二、宋詩的分期及代表作家分期說明/代表作家初宋北宋前期,從開國到英宗末(西元9601067)。1. 第一階段是太祖、太宗、真宗三朝,詩壇主要是承襲(唐風 )。 以王禹偁為代表的一派學白居易。 以九僧(指宋初僧人以詩名者九人,其中惠崇詩多警麗,較為有名)為代表的一派學賈島,代表者為寇準、林逋、魏野。 西崑派則學李商隱,代表為楊億、劉筠、錢惟演。2. 第二階段為仁宗、英宗兩朝,主要以蘇舜欽、梅堯臣、歐陽脩為代表,他們反對(西崑 ),致力於詩風改革,宗杜、韓。盛宋北宋後期,從神宗初到北宋末(西元10681127)。1. 第一階段是神宗、哲宗時期,以王安石、

4、蘇軾為代表,詩歌創作出現高潮。2. 第二階段是哲宗、徽宗、欽宗時期,出現了以黃庭堅為首的江西詩派,成為宋代影響最大的詩派。中宋南宋前期,從南宋初到寧宗 開禧末(西元11281207)。1. 第一階段是高宗朝,詩壇風氣是宗法江西而又想補救江西流弊,重要詩人有呂本中、陳與義等。2. 第二階段是孝宗、光宗時期,以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陸游四大家為代表,朱熹也是大家,出現了詩歌創作的繁榮局面。 理學派宗邵雍,代表為程頤、張載、朱熹。以道學為詩。晚宋南宋後期,從寧宗 嘉定初到南宋末(西元12081279)。1. 第一階段為寧宗、理宗時期,詩壇風氣是以仿效晚唐的賈島、姚合,來矯江西詩派之弊,代表者是永嘉四

5、靈和繼之而起的江湖詩派。劉克莊是其中聲望較高者。2. 第二階段是從度宗到宋亡前後,代表作家為文天祥、謝、林景熙、鄭思肖、汪元量等,他們從四靈、江湖詩人的寫個人瑣細感受,變而為寫戰亂經歷和麥秀黍離之思,為宋末詩壇增添了光彩。三、唐詩與宋詩比較唐詩宋詩取材獨有特色邊塞、閨怨詠物、說理共同題材田園、山水、詠懷詩體古詩、近體詩、樂府詩古詩、近體詩風格主(情韻 ),以情韻見長。(多抒情)1. 尚(說理 ),以說理見長。2. 以文入詩,可抒情、可議論、可敘事。作品總集清 曹寅主編全唐詩全宋詩其他不特別講究詩法江西詩派講究詩法以衣飾喻之如緞如錦,質厚而體重,文麗而絲密,溫醇爾雅,朝堂之服也。如紗如葛,輕疏織

6、朗,便絹適體,田野之所服也。以飲食喻之如啖荔枝,一顆入口,便甘芳盈頰。如酒,富感性之奔騰與興奮。如食橄欖,初覺生澀,而回味雋永。如茶,與人知性之寧靜與喜悅。以花卉喻之如牡丹芍藥,穠華繁采。如寒梅秋菊,幽韻冷香。以山水喻之如高峰遠望,意氣浩然。如曲澗尋幽,情境冷峭。以年歲喻之少年才氣發揚,中歲意氣遄飛,遂為唐體。晚節思慮深沉,老來吟詠適意,乃染宋調。以性情喻之熱烈緊湊,澎湃外現,高明者如近唐詩。從容冷靜,平淡內斂,沉潛者似宋詩。二、臺灣古典詩概說明鄭時期1. 此時來臺的人士,都是南明的臣民,他們抱持著孤臣孽子的心情,一面希望能夠完成反清復明的大業,一面又忍受離鄉背井的苦況,因此詩中充滿故國之思和

7、對家鄉的懷念。2. 代表詩人:沈光文 沈光文,字文開,號斯庵,浙江省 鄞縣(今寧波市)人。生於明神宗 萬曆四十年(西元1612),卒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七年(西元1688),年七十七。 光文少有大志,曾入太學讀書。明亡之後,從事抗清活動。永曆五年(西元1651),搭船往泉州途中遭遇颶風,飄流至臺灣。從此寓居臺灣三十餘年,經歷荷蘭、明鄭、清朝等時代,終老於臺灣,葬於善化 里東堡(在今臺南縣 善化鎮)。 沈光文是臺灣文教的開山祖,擅長詩賦,他將古典詩歌傳入臺灣其文學與教化成就,對開啟臺灣文化,貢獻極大,是明鄭時期成就最高的詩人。清時光文與季麟光等人,邀集同好,組成東吟社,為臺灣第一個詩社。 清代史學家

8、全祖望說:海東文獻,推為初祖。季麟光說:臺灣無文也,斯庵來而始有文矣!清領時期前期1. 產生大量的宦遊詩人,連雅堂臺灣通史 藝文志:夫以臺灣山川之奇秀,波濤之壯麗,飛潛動植之變化,可以拓眼界,擴襟懷,寫遊蹤,供探討,固天然之詩境也。以故宦遊之士,頗多撰作。2. 知名作家: 高拱乾:字九臨,陝西 榆林衛人。康熙二十九年(西元1691)任泉州知府。三十年,補分巡臺灣 廈門兵備道。嘗輯修臺灣府志十卷,在臺任職期間,創作了東寧十詠、臺灣八景和澄臺記、臺灣賦等詩文。 孫元衡:字湘南,安徽 桐城人。康熙四十二年(西元1703),遷臺灣府海防同知,代理過諸羅知縣。在臺所作詩有赤嵌集四卷。 劉家謀:字仲為,號

9、芑川,福建 侯官人。道光二十九年(西元1849)任臺灣府學教諭,留心文獻,所至輒蒐羅掌故,在臺灣著海音詩二卷,共一百首七絕,並詳註於後,寫臺灣典故甚詳。 唐景崧:字維卿,廣西 灌陽人。光緒十一年(西元1885),說服劉永福效命,以功授臺灣道。十七年陞布政使,駐臺北。景崧雅好文學,建萬卷堂,藏書甚富,又設牡丹詩社,吟詠不輟。割臺時,唐景崧被推為臺灣民主國總統,事敗回廈門。著有請纓日記十卷。清朝領臺中期3. 本土詩人逐漸崛起,足與宦遊詩人並駕齊驅,他們對臺灣的民生疾苦,有較多的關懷,對本土的風土民情,也投以高度的愛護。4. 知名作家: 鄭用錫:見本課作者介紹。 蔡廷蘭:字香祖,號秋園,澎湖 雙頭鄉

10、人。十三歲補弟子員,考試都是第一名。道光十二年(西元1832),澎湖大颱風,鬧飢荒,周凱奉旨勘察、賑災,廷蘭作請急賬歌呈給周凱,得其讚揚。道光二十四年,蔡廷蘭上京會試,高中澎湖有史以來第一位進士,派為江西 峽江縣知縣,甚有政聲,後在豐城知縣任上過世。著有惕園古近體詩,今存詩一百多首,以請急賑歌最著,連橫曾讚美說:為救民之語,字字自肺腑出。 林占梅:字雪梅,號鶴山,淡水廳 竹塹人。祖紹賢,墾田經商,復辦理全臺鹽務,富甲一方。林占梅早孤,由叔父撫育成人。道光二十一年(西元1841)英艦數犯基隆,倡捐津米防費以禦侮,得旨嘉獎。同治元年(西元1862)戴潮春起事,出家財數十萬兩為糧餉,與官軍平定大亂,

11、加布政使銜。後為人搆陷,竟以憤死。林占梅多才藝,工詩書,善繪畫,精音律,家有潛園以延接文士。著有潛園琴餘草及潛園唱和集等。 施士洁:名應嘉,字雲舫,晚號耐公,臺南人。光緒元年(西元1875)弱冠,舉秀才,縣、府、院三試第一,號小三元,時論崇之。光緒三年中三甲進士,先後掌教彰化 白沙、臺南 崇文二書院。光緒十三年,唐景崧任臺灣道,聘為海東書院主講,門生許南英、汪春源皆中進士。施士洁長於詩,與許南英、丘逢甲合稱為清季臺灣三大詩人。臺灣淪日,攜眷西渡,後寄居鼓浪嶼,頹唐牢騷,哭以當歌,因有耐公哭之作。著有後蘇龕合集三冊,即文稿、詩鈔、詞草等。日治時期5. 清廷割臺後愛國詩作盛極一時,丘逢甲是其中的代

12、表。6. 重要作家: 丘逢甲:字仙根,晚號倉海君。光緒二十一年,清廷割讓臺灣,逢甲聯合全臺仕紳馳電抗議無效,乃倡議獨立自救,創建臺灣民主國。建國十餘日,日軍登臺,丘逢甲眼見大勢已去,攜眷返回廣東原籍。丘逢甲少有詩名,內渡後所作,尤為傑出,內容以懷念臺灣和感憤時事為主。在風格卑靡,崇尚擬古的晚清詩壇上,他的愛國詩篇,氣壯而志奮,情真而意切,頗能振奮人心,梁啟超稱他為詩界革命之巨子。著有嶺雲海日樓詩鈔等書。 林朝崧:號癡仙,又號無悶,臺中 霧峰人。臺灣陷日後,遍遊中國名山大川,飄零羈旅,助長了他雄渾澎湃的詩思,因此頗有文名。後返臺邀林幼春、賴悔之等創議成立櫟社。許天奎曾譽林朝崧為臺灣淪日後以幽憤不

13、平之氣發為詩歌的第一人,著有無悶草堂詩存。 連橫:見本版第四冊臺灣通史序作者介紹。 洪棄生:本名攀桂,字月樵,臺灣淪日後,改名繻,字棄生。臺灣民主國亡,潛歸鹿港,絕意仕途,潛心於詩、古文辭。日人聞其文名,屢次徵聘,不從。著有寄鶴齋詩話、寄鶴齋古文集、寄鶴齋詩集等書。 胡殿鵬:字子程,號南溟,臺南 安平人。從小天資過人,二十三歲和詩友陳瘦雲、鄒少奇等創設浪吟詩社。乙末之變,一度和父親內渡,鬱鬱不得志,越數年返臺,入臺澎日報社擔任記者,和連橫共事,不久,即去職。1905年,連橫在廈門主持福建日日新聞,邀他再共筆硯,由於報紙立論激烈,終遭清廷封禁,胡殿鵬只得作歸鄉計,從此深居簡出。由於他本性疏狂,一

14、生潦倒不堪。著有南溟詩草、大冶一爐詩話等。伍、形音義辨析謝辭謝、婉拒寄雁傳書謝不能。(近體詩續選)道歉封書謝孟嘗君曰:寡人不祥。(戰國策 馮諼客孟嘗君)書書信寄雁傳書謝不能。書籍余自束髮讀書軒中。(歸有光項脊軒志)請帖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司馬光訓儉示康)書寫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王安石傷仲永)一數詞。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數量半畝方塘一鑑開。秋風一夜起狂飆。全部、完全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范仲淹岳陽樓記)相同、一樣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王羲之蘭亭集序)統一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王粲登樓賦)許如此、這般問君那得清如許?應允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諸葛亮出師表

15、)表約略估計數沸珠噴濺,出地尺許。(郁永河裨海紀遊選)為音,因為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音 ,對、向1.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陶潛桃花源記)2. 石簣數為余言。(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是四者之中,恥尤為要。(顧炎武廉恥)撰寫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陸、名言佳句(一)朱熹讀書名言1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鵝湖寺和陸子壽詩2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乃學者用功之深沉,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朱子全書3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序而致精。朱文公文集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緊。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訓學齋規5讀書,不可只就紙上

16、求理義。朱子語類6要讀書,須先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鏡;暗鏡如何照物?7學問須嚴密理會,銖分毫析。8為學正如撐上水(逆水而上)船,一篙不可放緩。9泛觀博取,不若熟讀而精思。10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裡方是長進。11無一事而不學。無一時而不學。無一處而不學。12(讀書)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咽,終不知味。13聖人之所以為聖也,只是好學下問。朱子語類輯略柒、文學常識一、我居北海君南海黃庭堅在這首詩的跋語中說:幾復在廣州 四會(今廣東省 四會市),予在德州 德平鎮(今山東省 德州市 德平鎮),皆海濱也。這是本句寫實部分。又用典部分,左傳僖公四年,齊桓公率領諸侯的軍隊

17、攻打蔡國,蔡國潰敗,就接著攻打楚國。楚成王派遣使者傳話問齊桓公: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意思是說: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即使是牛馬發情狂奔也不能彼此到達。沒想到您竟入侵我的土地上,這是什麼緣故?作者因此借用北海、南海,表示與友人黃幾復相隔之遙遠。二、寄雁傳書謝不能漢書 蘇武傳載,蘇武奉漢朝廷之命出使匈奴,結果被扣留,在北海牧羊達十九年之久,後來匈奴與漢修好,漢要求釋放蘇武,匈奴騙說蘇武已死。與蘇武同留在匈奴的部下常惠教漢使者告訴單于說:漢天子在上林苑打獵,射得一隻雁,足繫有帛書,說蘇武在某澤中。漢使者用這樣的話責備單于,單于才講實話,並釋放蘇武歸漢。

18、後世便有鴻雁傳書的說法。傳說雁群為了避寒而南遷,飛到衡陽的回雁峰,適值小陽春,於是調頭北返,因此衡陽以南,就難以見到鴻雁蹤影。回雁峰命名的由來,除了舊傳鴻雁南飛至此而北返的原因之外,也有人認為是峰形如雁子之回旋而得名。當然這只是傳說,我們對文學作品所根據的傳說,可姑妄聽之,不必太認真。回雁峰海拔僅九十八公尺,但古時號稱南嶽第一峰,南嶽 衡山由此向北逶迤延伸。回雁峰現在整座山峰已闢為雁峰公園,公園入口的雁峰廣場中心矗立一座高約十公尺的花崗岩雕塑,四隻大小各異的飛雁呈繞山迴旋狀,其中位於雕塑頂端的大雁已成為衡陽市的象徵。三、三折肱左傳定公十三年記載,晉國大夫范氏、中行氏要攻打晉侯。齊國的高彊先引古

19、語說:三折肱,知為良醫,接著勸說伐君是不可以的。但范氏、中行氏不聽,終於戰敗。此句三折肱,知為良醫,大概是古人常用語,古書中頗為常見,如孔叢子 嘉言篇:三折肱為良醫;說苑 雜言篇:三折肱而成良醫;楚辭 惜誓:九折臂而成醫兮。意思和今日我們常說的久病成良醫相同。四、點鐵成金所謂點鐵成金乃指將古人用過的語言加以點化,變化語序,增刪字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答洪駒父書中說:自作語最難,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語耳。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如寄黃幾復:寄雁傳書謝不能,前四字是古人之陳言,用得爛熟的典故,下加謝不能三

20、字,句意就變得新奇了。五、奪胎換骨指用新的語言詞彙表達前人寫過的思想內容,或從前人寫過的內容中翻出新的意境。在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一引黃庭堅話說:詩意無窮,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無窮之意,雖淵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謂之奪胎法。捌、延伸閱讀一、登飛來峰 王安石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語譯】飛來峰上聳立著千尋高的寶塔,我聽見雞叫不久後就看太陽升起。我不怕會有浮雲遮住了遠眺的視野,因為我已經站在最高的地方了。二、題西林壁 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橫看是連綿山嶺側看則

21、是高聳山峰,遠看近看、高處俯瞰、低處仰望各個景色皆不同;沒辦法看清廬山的真面目,只因身在廬山山中啊!三、書憤 陸游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附註】早歲:早年。指年輕的時候。世事艱:世間事情的艱難。此指阻礙愛國志士恢復中原大業之南宋政權的偷安政策。中原:指北方河山。南宋時北方已淪為金人國土。氣:指恢復中原的豪情壯志。樓船夜雪瓜洲渡:雪夜裡,瓜洲渡口的戰船。樓船,有層樓的高大戰船。瓜洲渡,瓜洲渡口。瓜洲,地名,在今江蘇省 揚州市南面,地處長江邊,是當時的軍事重鎮。高宗 紹興三十一年(西元1161

22、)冬,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一度占領瓜洲,逼近南京,準備從瓜洲渡江。後遭宋將虞允文、劉錡等擊潰。又孝宗 隆興二年(西元1164),陸游四十歲,在鎮江通判任上,當時張浚以右相都督江 淮諸路軍,樓船橫江,往來建康、鎮江之間,軍容壯盛,誓師北伐,作者更是豪氣填胸,以為故土收復可期,但不久於符離大敗,狼狽南撤。鐵馬秋風大散關:秋風中,大散關的戰馬。鐵馬,披著鐵甲的戰馬。大散關,地名,在今陝西省寶雞市西南的大散嶺上,是宋、金分界的要塞。高宗 紹興三十一年秋,金兵攻占大散關,宋將吳璘曾與之激戰,翌年由楊從儀收復。孝宗 乾道八年(西元1172),陸游任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僚,曾督師於大散關一帶。塞上長城:喻捍衛邊

23、疆的人才。南朝 宋 檀道濟曾隨宋文帝伐北朝 魏,屢建戰功,自比為萬里長城。空自許:指願望未能實現。自許,自己稱許自己。鬢:耳朵前邊兩頰地方的頭髮。斑:花白。出師一表:即諸葛亮的出師表。表中以北定中原、討賊興復自任。名世:有名聞於世。堪:能夠、可以。伯仲:喻不相上下。古人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為次第。年輕的時候,哪裡知道世事的坎坷艱難?北望中原失土,義憤填膺,戰鬥豪情可比山高。曾記得:下雪的冬夜,宋軍曾用高大的戰船作戰,在瓜洲渡口打敗過金兵;秋風中,英雄的裝甲騎兵,在大散關擊退了敵人。我曾經稱許自己,立志抗敵,做邊界上的萬里長城,但是願望落空了;現在對鏡自照,鬢髮已經花白了。一篇出師表真是舉世聞名

24、,流芳百世;千年來,有誰能和公忠體國、堅持北伐的諸葛亮相等齊呢?四、沈園 陸游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日落斜陽映照著城樓上畫角顯得更加哀戚,那沈園已不再是當年的那個亭台水池。站在這橋上更令人傷心,橋下春水依舊碧波盪漾,在當年這裡曾經映照著你那美麗的倩影啊!五、觀書有感之二 朱熹昨夜江頭春水生,蒙衝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選自朱文公文集,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四部叢刊本)蒙衝:也作艨艟(音 ),古代的一種戰船。 昨天的夜裡,江邊的春水漲潮了,許多大戰船,像羽毛一般輕靈地飄浮在水面。回想往昔水淺的時候,空費了多少推移的力氣,如今春

25、水飽漲,船在江心裡,儘可從容自由地向前行駛了。(這首詩說明人的學問淺薄,見道不明時,苦思力索,毫無所獲,等積學力久,一旦豁然貫通,一切癥結,就可迎刃而解了。)六、秋日偶成 程顥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心情閒適,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從容的,一覺醒來烈日已高照東窗。靜觀萬物就可以能悠然體會其中的樂趣,一年四季美好光景人們感受體會都是一樣的。道理通達天地之間一切有形無形的事物,思想融入變幻風雲之中。只要能夠在富貴時而不驕奢淫逸,處於貧賤時而能樂在其中,那麼這樣的男子漢就是英雄豪傑了。七、苦雨 鄭用錫年華初度已清明,陰雨連旬尚未晴。麥飯紙錢人上塚,提壺布穀鳥催耕。可憐柳絮飛仍墜,又值秧針插未成。為祝東皇香自爇,莫教物候誤蒼生。(選自北郭園詩鈔,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歷史文獻叢刊本)年華:指春光。連旬:接連數十天。麥飯:祭祀用的飯食。提壺布穀:提壺、布穀,都是鳥名,常於清明春耕時鳴叫。秧針:秧苗初生時,尖細如針,故稱秧針。為祝東皇香自爇:親自向春神焚香禱告。東皇,春神。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