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说:“看到您把一个东西放进了另一只杯子里,这只杯子的水平面也升高了,而且比第一只的水平面升得还高。”我问他们:”他们果断地回答:“肯定后放进去的东西个儿大。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对物体要占据空间,所占据的空间还有大小的差别等,已有了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明确什么叫体积,我确实感到学生的空间观念,又一次得到了发展。这比起简单叙述什么叫体积和背诵几遍定义就好得多了。要摆正教和学的关系,首先就要改变“给予”的思想,需要确立的是引导学生“获取”的思想。1引导学生获取,就要培养学生的获取意识。不少老师对我讲,说我上课的时候,学生总是精神集中,思维活跃,兴趣盎然。说实在话,我最害怕的就是学生
2、在上课时死气沉沉,沉默寡言,无动于衷。我把课堂气氛,看作是课堂教学的温度计。活跃是获取意识强烈的表现,而呆板又往往是被动参与的标志。因此,在长年的教学中,我形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不论哪堂课,我都要反复研究如何开场,其目的是为了创造出一个最佳的教学时机,点燃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循环小数,是学习小数除法这一单元临近结束时引进的一个概念。教学时,我先出了三道题让学生来计算。学生一看都是除法题,自然也就感到非常简单。第一题是,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学生计算起来当然没有问题;第二题,虽然不能整除,但是可以除尽,学生刚刚学过,也感到容易;第三题却一反常态,无论怎样计算,也得不出一个精确的商。水平高的学生
3、,首先遇到了这个问题。他们中有的人问我:“第三题是不是出错了?”我也就装作很认真的样子,看看教案,再看看黑板,很客气地对他说:“我没有出错,请看看是不是你抄错了?”他们只好又投入到计算之中。中等水平的学生,也被第三题难住了。他们问我:“第三题得计算到哪辈子?”我指着计算速度慢的学生说:“你看他多么认真,遇到问题别着急。水平最低的学生,面对第三题也计算不下去了,他们说:“这道题我不会。好了,最佳的教学时机出现了。学了多年的除法,居然还有处理不了的问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何去解决?这种想学、要学的心理,也就是获取的意识。他们有了需要,也就有了兴趣,有了动力。这是上好任何一节课都不可缺少的。2引导
4、学生获取,还要创造有利于获取的具体条件。学生有了求知的欲望,尽管十分重要,但毕竟是仅仅有了学习的动力,还不等于发现了规律,获取了真理。要引导学生获取,还必须创造有利于学生获取的具体条件。我所说的条件,主要是指有利于学生的认识,由感性阶段上升为理性阶段。不论是从现象到本质,也不论是从个别到一般,认识上的升华总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为学生创造出这些条件,就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任务。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方面,我考虑到要排除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干扰;另一方面,我还考虑到其特征要易于学生发现。首先,我要求学生随便说出一个能被3整除的数。学生说:“9就能被3整除。我说:“对极了。
5、谁能再说一个大点的,也能被3整除的数。学生又说:“27能被3整除。我先肯定他回答的正确,然后又要求:“谁能再说一个大点的,譬如说个三位数。学生回答的速度慢下来了,他们需要思考。过了一会儿,他们说:“123也能被3整除。“好极了,123这个三位数确实能被3整除。同时我还把这个数板书在黑板上。接着我又说:“不过我有点不满意,就这么个数似乎想的时间太长了。学生有点委屈,因为这不是运用口诀,可以脱口而出的。不过我故意不去理会他们的情绪,而是指着黑板上的“123”说:“看着你们说的这个数,我一口气可以说出好几个,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学生的表情是惊奇的。“132,213,231,312,321这些数,都能
6、被3整除。学生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我把这些数板书出来,让他们计算一下。他们一计算,立刻惊喜了,并大声问我:“这是怎么回事呀?“这太简单了。我说516能被3整除。”同时把这个数板书出来,接着说:“看着这个数,你们也能一口气说出好几个数来。因为这是照猫画虎,学生自然会说:“561,156,165,651,615。我把这些数也板书出来,并问学生:“你们说的这些数,也都能被3整除,你们信吗?学生摇摇头,表示自己没有这种把握。我又让他们计算一下,证明这些数都能被3整除,他们兴奋极了。过了一会儿,我问他们:“这是为什么?”他们沉思着。我指着黑板上的两组数,让他们观察一下,各有什么特点。他们发现,每一组里的
7、数,都是由三个同样的数字组成的,不管怎样变化,这三个数字始终不变。我又问:“组成这些数的数字不变,仅仅是数字在排列上有变化。那你们还能进一步发现有什么特点?学生们想了一下,他们真的发现了这些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不会变。我又引导他们去计算一下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计算的结果一组是6,另一组是12。有的学生高兴得一下子站起来了,他们已经发现其中的奥妙了。我又回到他们原来说过的27,有的学生不等发问,就说:“72也能被3整除。我问他们:他们说:“7加2,2加7,全是9。结论得出来了,他们沉浸在靠自己取得成功的欢乐之中。(二)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毛主席早就指出,要实行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我认为是
8、启发,还是注入,关键就在于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所谓过程,也就是操作的过程,观察的过程,比较的过程,分析的过程,综合的过程等。所谓结果,主要是指抽象、概括出的结论。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关系,首先是“结果”以“过程”为基础,其次是“过程”以“结果”为目的。它们之间应当像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是认识上的自然升华。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倾向。在作业的批改中也反映出这种倾向,注重的也是结果,对于思路、策略往往重视不足。我曾做过一次调查,让一年级的学生计算43这道题,他们几乎都做对了。我又把他们找来,一个一个地询问,由他们说出是怎样想,才得出7的。分析学生的回答,大致可以分
9、为四个层次。最好的是概念水平。他们以数的组成为基础,说:“4和3可以组成7。所以4加3等于7。其次是表象水平。他们以吃苹果吃糖等为例,进行思考。譬如说:“上午我吃了4块糖,下午我吃了3块糖,一天就吃了7块。再有是半直观水平。他们伸出一只手的手指头,然后就说出5、6、7,这样数出结果。最后一种是全直观水平。两只手都伸出来,一只手伸出4个手指头,另一只手伸出3个手指头,从头数到尾,总算也得出了7。这项调查,生动地说明,质量的含义应当是,采用最佳策略,获得正确结果。显然,忽视过程,忽视策略,决不是正确的态度。为了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在教学求最大公约数时,我是这样做的。第一步,先把一个数分解质因数
10、,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个分解质因数的式子,说出这个数中除去1以外的全部约数。例如,12=223。学生能够说出12的约数除去1以外,还有2、3、4、6、12。第二步,再把另一个数分解质因数,然后仍然要求学生根据这个分解质因数的式子,说出这个数中除去1以外的全部约数。例如,18=23学生能够说出18的约数除去1以外,还有2、3、6、9、18。第三步,把两个式子中公有的质因数2圈起来。然后问学生:“12有质因数2,18也有质因数2,这说明什么?学生指出:“这说明12和18都有公约数2。我再把12和18公有的质因数3圈起来。“12还有质因数3,18也还有质因数3,这又能说明什么?学生回答:“这说明12和
11、18还有公约数3和公约数6。“12和18的最大公约数是几?学生回答是6。我又引导他们观察,这个6是怎么得到的,结果学生发现,它是全部公有质因数的积。(三)处理好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人的认识总是要经历两次转化的,毛主席把它称之为两次飞跃。第一次,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第二次,是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转化。一些数学教师对于认识上的第一次转化,是比较重视的,但对于第二次转化的重视程度有时显得不够。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实现认识上的第二次转化,主要是通过练习。老师们天天布置作业,怎么还能说重视不够呢?实现第二次转化主要靠练习,但练习不一定就能实现第二次转化。这要看我们练什么,怎么练。假如模仿性太强,假如大
12、有“请你照我这样做”的味道,就是练的再多,也不一定有多么大的意义。我认为,为了促成认识上第二次转化的练习,应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不超纲,不超教材,即运用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完全可以解决。第二是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学生独立思考。例如,有一次我把一个土豆带进了课堂,请学生计算一下它的体积。起初,学生们都愣住了,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老师没教过求这样物体的计算公式,有的说就是有公式也不成,因为这个土豆的形状太不规则了。我承认没有什么直接的办法,但仍坚持由学生开动脑筋。过了一会儿,有个学生发言了。他说:“您把这个土豆让我带回家,我把它蒸一下,它就变软了。这样我就可以拍一拍,挤一挤,使它成为长方体。这样就能
13、计算了。我指出他的想法很有意义,这是改变物体形状而不改变物体的体积。又过了一会儿,有个学生又站起来了。“您给我一个天平,我先来称一称这个土豆的重量。然后我在土豆上切下1立方厘米这么一小块,也去称一称它的重量。我想这个土豆的重量是这一小块重量的多少倍,这个土豆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的多少倍。“你是根据同一种物质,它的体积与重量成正比例来解决问题的。我相信,以后学习比和比例时,你会更出色。第三个学生又发言了:“您给我一个容器,譬如是个圆柱体形状的。我先量一下它的底面直径,这样我就能算出它的底面积。然后就往里面倒水,再量一量水的深度,就能算出水的体积。把土豆放进水中,再量一量现在水的深度,又能算出一个
14、体积来。两次体积的差,就是土豆的体积。这节课上得特别活跃,不少基础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得到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训练了思维,培养了能力。还有一次,我问学生:“你们都有尺子吗?”学生一边举起手中的尺子,一边说:“这不是尺子吗?“你们知道尺子有什么用吗?“尺子可以度量物体的长短。我立即拿出一张纸,把它交给了一个学生,请他量一量这张纸有多长。他很快就量好了。我又对他说:“请你再量一量这张纸有多宽。”他又很快量好了。我还对他说:“请你再量一量这张纸有多厚。他两只眼瞪着我,说:“这么薄的纸怎么量呀?“尺子的功能是可以度量物体的长短,但当它们太短太短的时候,我们就无法知道长度了。你们说对吗?学生不同
15、意我的说法,但一时又没有什么理由来说服我。热烈的小组讨论便开始了。终于有个学生发言了:“用尺子量一张纸的厚度实在是太难了,要是量一叠纸就好办了。我立即让他停下来,指着另一个学生问:“刚才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你听明白了吗?”这个学生点点头,对我说:“我听明白了。假如我们去量100张纸的厚度,然后再把小数点向左移两位,那一张纸的厚度不就得到了吗。我又叫起第三个人:“他们俩说的有道理吗?”这个学生对我说:“有道理。他们是根据归一的方法来说的。我又和大家一起研究为什么说这是归一的思路。学生发言是很踊跃的。上完这节课,学生对于“归一”的理解大大加深了,再也不是停留在只能根据例题,解答几道有关拖拉机耕地的题
16、目这样的水平了。教学中应当处理好的关系还有许多,就是在不断地摆正这些关系中,教学才得以发展的。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数量关系在数学教材中,有些新概念和计算方法,是从操作和直观演示开始的,逐步抽象出概念的本质特征或概括出计算法则的。两步应用题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难点,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比较差,不容易找出所给条件和问题之间的间接关系,给正确解答应用题带来一定的困难。我在教学中注意按照教材的要求,引导学生在操作和观察中进行分析、比较、探索规律,帮助学生逐步了解所学应用题的数量和解题方法。例如:在教学“差额平均”的应用题时,先出示过渡题,让学生操作,使学生明白,同样多的两行实物,从第一行移
17、动几个到第二行,移动的个数正好是两行相差数的一半。1、摆两行圆,每行10个。从第一行里移动1个到第二行,这时第二行比第一行多几个?2、再摆两行圆,每行10个。从第一行里移动2个到第二行,这时第二行比第一行多几个?3、再摆两行圆,每行10个。从第一行里移动3个到第二行,这里第二行比第一行多几个?(让学生说出每次移动的数和相差的数有什么关系。)接着出示第二个过渡题:第一行摆14个圆,第二行摆6个圆,第一行比第二行多几个圆?从第一行移动几个到第二行、两行圆的个数同样多?通过动手操作,又使学生明白如果原来两行实物的个数不相同,那么移动两行相差数的一半,就可以使两行实物的个数同样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逆
18、向思维,又为学习新课做了准备。紧接着出示例6:小林有12张画片,小明有8张画片,小林给小明几张,两人的画片同样多?让学生明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我同时摆出实物图,并引导学生想:小林和小明的画片同样多,应该先算什么?学生答后,接着问:再算什么?怎么算?就这样,通过操作和演示,引导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学生很顺利的理解了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在尝试中创新在尝试中创新-洛阳北企集团子弟学校何相英尝试教学培养的三种精神是: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儿童最有效学习方式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敢于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自我探索,学生才会不断地创新
19、。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尝试中创新呢?下面是我在尝试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大家共同探讨。一、利用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在尝试探究中创新。爱迪生说过:“我从没有做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深思熟虑、严格实验的结果。”直观教具教学具有形象具体,生动,看得着,摸得着,能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容易理解等特点。通过直观教学,把某些难理解的数学问题变成儿童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再用语言总结表达出来,知识才能很快得到掌握和巩固。如教学“长方形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时,有这样一题:用一根16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想一想,试一试,你一共能围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长、宽取整厘米数,算出周长、面积,填
20、表)长(厘米)宽(厘米)周长(厘米)面积(平方厘米)如果学生不用学具,就不容易理解16厘米长的铁丝围出几种不同长方形的长和宽。我让一部分学生用16根火柴棒(一个代表1厘米长度),摆成不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记好每一次的长和宽,算出周长、面积。一部分用16厘米的线绳(每1厘米处1个标记),围成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测量长和宽,再计算周长和面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探索,首先得出数据填表,进而再引导小组观察、讨论:你发现了什么?最后共同得出:周长一样时,长、宽数值越接近,面积就越大;正方形的面积最大。通过学具,学生才能透彻理解16厘米与长、宽的关系,产生探索的欲望,尝试并有所创新;通过学具,
21、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和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个“再发现”,提高了学生的开拓思维能力。二、激疑引趣,引起创新欲望。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一个问题,往往从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感知现有的问题,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学生困惑不解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激发学生尝试和创新的兴趣。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问:同学们,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哪三类?随后,老师说:现在看我这里的A、B、C三个信封(三个信封里,A、B各露出一个直角、钝角,C里是各有一个锐角相等的三种三角形的纸片,露出三个重
22、叠的锐角。依次出示,),问:谁能很快说出三个信封里装的是什么三角形?学生在回答A、B信封内的三角形时,答案一致,正确。在回答C信封里的三角形时,有的从前面的经验出发,说:是直角三角形;有的说是钝角三角形;有的说是锐角三角形;答案有三种。我把C里的三种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贴在黑板上。当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一个异常活跃的境地时,接着问:为什么看到一个直角或钝角就知道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而看到一个锐角却不能断定是锐角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两个什么角?(锐角)。从这里你发现什么?因为一个三角形都有两个锐角,看到一个锐角不能断定是锐角三角形。放手让学生
23、大胆尝试,探索:为什么一个三角形内没有两个直角或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多少度。这样巧设疑难悬念,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才能积极地尝试问题,提高了参与程度,提高了动手操作和探究能力,从而有所创新。三、创设轻松教学环境,营造创新氛围。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密切关系。民主、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主动参与。反之,课堂气氛严肃,学生紧张,就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学生思维,影响学生探索欲望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教学中,我比较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注意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鼓励学
24、生创新。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先引入一个事例。我拿了2个苹果,问:如果把这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几个?学生很快答道:1个。如果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几个?有的说:0.5,有的说:半个。经过激烈争论后,得出:半个就是1/2。这样民主愉悦的气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出分数,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在这种气氛下,引导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纸分别折出1/2、1/3/1/4、1/5、1/6等;而且学生还通过对折,再对折,找出了1/8、1/16、1/32等分数。在民主、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生敢说,敢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四、合作探究,思维碰撞
25、出创新的火花。合作探究,能让学生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多向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合作和讨论中,便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开启自己的新思路,点旺创新的火花。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先出示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问:这个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呢?(生答:这个长方形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我进一步解释:长2厘米,也就是长所含的厘米数是2,宽1厘米,也就是宽所含的厘米数是1。接着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图形变化,得到下面四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又问:如果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不断地变化,可以得到多少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无数个。)通过这个长方形的变化,长方形的面积可能和什么有关呢?请
26、你猜一猜?生A:和长有关。生B:和宽有关。生C: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长和宽有关。然后提供学生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每组派代表领取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布置实验要求:测量时,由小组长负责,小组内两个两个分工合作,l号、3号、5号负责测量,2号、4号、6号记录结果。各组测量,记录测量结果。汇报、观察表格,并对下面的思考题展开积极讨论:从上往下:长所含的厘米数有什么变化?宽所含的厘米数有什么变化?长方形面积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有什么变化?从左往右:长方形面积所含的平方厘米数和长方形的什么有关?它们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各组汇报、讨论后的发现:长方形面积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在尝试、探究、
27、发现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相互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五、教师引导,确定适宜的学生尝试空间。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感知有很大的随意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时,明确内容和目标,确定学生的探索空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如果小,学生探索的意义不大;太大,又很盲目,走弯路,挫伤学生的尝试信心。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为让学生理解“体”这一概念的形成,通过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并引导: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比较有什么不同?学生就会想到,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每个面剪下来比较,找出相等的面。总之,通过我的教学实践,运用尝试教学的理论,引导学生亲自探索、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讨论、掌握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尝试,实现创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提高了学生创新的能力。2003、12通过数学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以往的数学教学是把传承知识作为主要目的,这种理念已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