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6)洗练。如贾岛的“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7)豪迈。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诗词的艺术风格(1)雄浑。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豪放。如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3)沉郁。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4)婉约。如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5)悲慨。如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6)旷达。如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7)冲淡。如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四)写作技巧分析 古诗词中写作技艺非常多,大概有十几种,综观
2、近年各地中考,考到的有:(1)直接抒情。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2)借景抒情。借景抒表即是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3、,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5)动静结合。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全
4、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一动一静,相辅相成。(6)以动衬静。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7)烘托。衬托中的正衬,原始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亦称“烘云托月”。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此中手法常与渲染结合起来使用。“行者见
5、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8)用典。用典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过效劳的忠贞之情。(9)虚实结合。实写,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除此,还有“乐景写哀情”、“借古讽今”、“对比”等。中考试卷中诗词称赏为一大题阅读题,二三个小题,涉及二
6、三个题型。二讲题型题型解析(一)内容理解题【例题】春 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结合全诗,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答案】眼前之实:国家衰败;心中之望:国家安宁,亲人团聚。此题型最易考到,一小题,赋值 2分或 3分。此类题一般是理解全诗或某句诗所叙何事、所咏何人、所写何景以及某个字词有什么含义等,有时也要求考生根据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作简单的推断、概括、分析、探究。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某个词,指的是什么”“某个词,包含哪些含义”。(二)炼字品析题【例题
7、】湖 上(宋)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答案】表现了莺飞舞鸣叫的欢快,以莺来衬托花的艳丽,表达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古人写诗,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推敲和创造性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凝练精美、形象 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在诗句关键处炼得妙字,犹如画龙点睛,会令全句夭矫生姿,让人拍案叫绝。炼字品析题,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感受力,细致、精微地品味、赏析语言的能力。此题型是常考题弄,一小题,赋值 2 分或 3分。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具体包括思想情感
8、和表达效果这两类内容。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字用得妙”。(三)描绘画面题【例题】望 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齐鲁青未了”所展现的画面。【答案】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苍翠的山色中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描绘画面,对考生的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审美能力都有要求。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一小题,以简答的形式,赋值 3 至 5分。(四)情感体味题【例题】除夜作(唐)
9、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古诗词以含蓄为贵,诗人直抒胸臆、情感外露的并不多见,往往融情于叙述、描写、议论之中。情感体味题,考查的是考生“披文入情”的能力,即顺着文辞的通道进入并解析作者情感世界的能力。体会诗歌中传达的思想感情、蕴涵的感情基调,以及作者的情绪等。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等。此题型也是中考中好考到的。(五)主旨领悟题【例题】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
10、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答案】想到几百年以前的南朝统治者推崇佛教,大兴佛寺,劳民伤财,但佛寺并不能挽救病入膏肓的南朝政权,而现在晚唐的统治者正重蹈前人的覆辙那它就不是一首简单的写景诗,而是怀古诗。作者是在借古讽今:后两句写出了南朝笃信佛教造成寺庙的恶性发展,引发作者的慨叹,表达对唐朝推崇佛教的现实的不满。初中阶段,对古诗词主旨的领悟,主要集中在理趣诗、怀古诗、咏物诗中。此类题的解答,要领悟诗词里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者理解作品蕴涵的哲理,要观察诗中作者写了什么事,什么物,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有时还要结合作者生平与写得背景来考虑。这类题目常见的提
11、问方式是“某句蕴涵了怎样的道理”“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等,一小题,以简答的形式,赋值 3到 5分。(六)形象感知题【例题】江城子 密州出猎(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答案】一位英武豪迈、气概非凡,内心则壮怀激烈,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诗歌里的形象,主要有两类:一是自然形象,如山川草木、花鸟虫鱼;二是人物形象,包括作者自我形象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常考的是对诗歌中“人”的感知,包括诗人自
12、我形象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整首诗(或某一句)勾勒(或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一小题,以简答的形式,赋值 3 至 5分。(七)写景概括题【例题】春日偶成(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答案】云淡风轻、春花烂漫、柳枝舞动(傍花随柳),一派风和日丽的春天图景。古诗十之七八都离不开写景,对景物描写的考查,自然也较为常见。一般而言,景语也是情语,但景物描写题,大多忽略写景中的情感因素,而是就写景谈写景,就描写谈描写。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点是什么,或者要求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加以概括。题
13、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等,一小题,简答的方式,赋值 3 至 5分。(八)意境欣赏题【例题】雨过山村(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答案】诗中写到“雨”“鸡鸣”“人家”“竹林”“小溪”“村路”“板桥”,写群鸡合唱,村小人少,春雨敲竹,表现了小村宁静幽深的环境特点。意境,是诗歌的灵魂。理解“意境”一词,要把“意境”拆开来,再组装。意,指作者的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谓意境,它是一种美妙的艺术境界,由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相互作用、相互融合而成。概
14、括意境氛围、选择意境相近的诗句等。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某一句的意境”“某一句渲染了怎样的氛围”“下列诗句与某一句意境最接近的是哪一句”等,一小题,简答的方式,赋值 3至 5 分。(九)名句赏析题【例题】西江月(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明月别枝惊鹊”为精妙的写景名句,请体会其妙处。【答案】本句以动写静,以有声写无声,把“明月”映照下的月夜美景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名句欣赏就是对古诗词中千古传诵的名句,就其景、情、理、趣方面为人称道之处品评分析,目的在于培养同学们细
15、致的涵泳品味能力,培养感受美、咀嚼美、表达美的能力。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十)表达评价题【例题】天净沙 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答案】(1)寓情于景。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2)动静结合与反衬。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以安适、幽静的环境,反衬沦落异乡的“
16、断肠人”的悲愁。此类题主要是对古诗词表达方式、表达手法、修辞技巧以及语言表达的赏析,是现代文阅读考查方式向古诗词阅读的延伸。此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语言有什么特点”等,一小题,简答的方式,赋值 2分或 3 分。近几年,这一部分还出现了一定比例的比较阅读题型。(十一)典故溯源题【例题】江城子 密州出猎(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答案】“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的是西汉时文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云中太守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得到重用,征战沙场,杀敌
17、报国。古人写诗词,为了使语言更简洁含蓄,内容更富于表现力,常常运用典故来增强表达效果。典故溯源,既能考查我们对文史知识的积累,也能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特点的了解,还能考查在课内诗词学习时有没有养成踏实认真的习惯,可谓一石多鸟。此类题就是对古诗词中运用的典故进行解释,说明其来源,分析其作用。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词)中运用了什么典故”“这个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句中某典故,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等,一小题,简答形式,赋值 2 分或 3分。(十二)综合评价题【例题】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18、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历来被认为是中秋词里最好的一首,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你认为这首词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答案】这首词上阕问月,下阕怀人,作者把出世入世的追问、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悲欢离合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他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此类题有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评价题两种形式。选择题有几个选项,将内容理解、情感体味、主旨把握、形象感知,乃至意境欣赏、表达欣赏、名句欣赏等熔于一
19、炉来判断正误。主题评价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是一般是提出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要求学生选一个角度来回答,或对诗词作品作整体的评价分析。此类题赋值 2 分或 3分。三讲方法方法点睛(一)各题型的解题方法 诗词鉴赏题型繁多,以上列了十二题型,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方法和技巧。1炼字赏析题可以采用比较鉴赏法,第一步,理解所炼之字的字面意思,确定它的词性及意思。第二步,推想炼出“妙字”之前的“平字”,可能是什么。第三步,比较推敲、提炼后的“妙字”比推想出的“平字”在情、态、韵等方面多了一些什么。因为古诗词炼字多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上做文章,所以,我们思考时,也应多从动词的动静、拟人效果,从形容词的修饰性
20、、色彩感,从数量词的夸张效果,从虚词的表情达意功能等角度切入。提醒一点,炼字品析的“析”,不能架空分析,泛泛地说运用了什么修辞,说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等空话;要结合语境,分析炼字使 怎样的事、景、人、物、情更形象、更含蓄、更有意蕴等。2内容理解题,先要扫清字词障碍,这是第一关。中考古诗词考查,虽然一般不会像文言文那样直接考字词释义,但题目里其实暗含这样的要求。然后通读全诗,从整体上去理解。有时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还远远不够,还得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3描绘画面题,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是前提。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
21、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从看、听、触、嗅各个角度去再现诗可的画面。4情感品味题,一是明确诗歌的题材,古诗从题材看,可分为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咏史诗、怀旧诗等很多类,各类诗歌感情的抒发也有规律可循;二是分析诗歌的意象。几千年古诗写作传统的沿承,使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已固定、明确,如杨柳、孤蓬、浮云用来表达离愁别绪,明月、鸿雁、杜鹃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三是把握表露情感的词语。古诗词的标题、正文部分有时会有一些直接表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如书愤中的“愤”,春夜喜雨中的“喜”,示儿中“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等等。解答古诗词情感体味题,为了表达精确,还要储备一些
22、专业性词语,如“离愁别绪、恬淡闲适、清高孤傲、孤寂惆怅、凄苦烦闷、伤感不平、苦闷无聊、乐观旷达、轻松愉悦、壮志未酬、忧国忧民、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物是人非”等,在分析古诗词情感时经常用到,不可不知。5主旨领悟题。理趣诗中,一般都有脍炙人口的哲理句。理趣诗妙在无意说理而理随境生,妙在寓论于景、寄理于物。在理趣诗中,理语通常与情语、景语融为一体,景语、情语就是理语。怀古诗,是指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诗作。古人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又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咏物诗,即描摹物象的诗歌。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咏物诗往往不是单纯地描摹事物,咏物
23、是为了抒情、言志。6解答形象感知题,应先“建模”,在头脑里储存一些常见的人物形象类型,如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登高),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陶渊明归园田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辛弃疾破阵子)然后,结合诗词内容,结合作者生平,结合其创作诗歌的背景与心境,进行具体分析。形象感知题,解答的关键,有时不在诗内,而在诗外。我们要对历史有一些基本的了解,譬如知道晚唐诗歌多为表达悯农情怀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而南宋诗歌多为表达壮志难酬的忧愤和对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满。同时,对一些重点诗人的生平、心迹也要有个大致的把握,如杜甫诗中多是忧国忧民的形象,李煜后期词中多是愁苦、悲哀的形象。7景物描写题
24、,解答这类题目,先要确定景物的时空特点,即写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接着检索所写景象。一定时空里的景色,总是由多个景象构成的,这些景象在动静、声色、虚实、高低、远近上的配合,共同创造出景色的美感。如果题目提高一点能力层级,会考查景物描写的方法,那就需要从动静、虚实、远近、声色等角度作答。如果题目要求回答景物描写中蕴涵的感情,那还要熟悉古诗词里常见景象跟情感的关联性。如“风”“霜”“雨”“月”“笛声”“杨柳”“长烟”“落日”等,这些景物多是表达离愁别绪之苦、戍边征战之难或是被贬谪之愁等内涵。8意境欣赏题,首先理解“意境”一词,要把“意境”拆开来,再组装。为了准确地表达,我们应熟悉一些概括意境的词语
25、,如“宁静、清冷、清幽、凄冷、辽阔、雄奇”等。9名句欣赏题,解答这类题目,先要理清一个问题名句因何而名?它较之于平句、拙句高妙在哪里?是景致优美,让人心怡;还是情真意浓,格调高亢;抑或蕴涵哲理,启人心智;再或者修辞精妙,一语传神?也就是说,先分类,是写景名句、抒情名句、言理名句,还是修辞名句?如果是写景名句,则从它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描绘了怎样的优美景致等角度赏析;如果是抒情名句,则从它的抒情方式、情感的色彩与倾向等角度赏析;如果是言理名句,则从它理和趣的融合,哲理的启悟性等角度赏析;如果是修辞名句,则从修辞的表达效果角度赏析。10表达赏析题,某种意义上,是现代文阅读考查方式向古诗词阅读的延伸
26、。解答这类题目,看清题目设问的角度至关重要。如果题目是就修辞方法提问,你回答的角度就应该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双关等里面;如果题目是就表达方式提问,你回答的角度就在直抒胸臆、叙议结合、即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里面;如果题目是就表达手法提问,你的答案一般就在对比、抑扬、动静、点面、虚实、衬托等里面;如果题目提问的角度是语言特点,你一般得回答朴素自然、含蓄隽永、清新明丽、形象生动、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浑豪放、沉郁慷慨等。11典故溯源题,解答这一类题目,了解所用典故的本意是基础。仅了解典故的本意,就诗论诗还不够,结合上下文内容,以及作者的生平遭遇,读懂其隐藏在典故里面的
27、内心话,才是解题的关键。有时题目还会进一步追问引用某则典故的表达效果,这时先要区分这个典故的意义、情感指向,是客观的描述物态,还是主观的抒发情志?如果是前者,其作用是使物态描绘得更生动、逼真、奇异等,12综合评价题的特点就在综合二字上。客观题的综合性,体现在信息量大上,需要综合辨析;主观题的综合性,体现在语言组织上,要求对整首诗作评价分析。解答客观选择题,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是选出“有误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或者“两项”。其次,要整体扫描,大致锁定答案项。解答主观简述题,语言的组织尤其重要。首先是精准,扣住题目要求,务求向靶心打。其次是条理,展现一定的逻辑性。再次是集中,围绕题目谈,不能东
28、拉西扯。(二)诗词赏析技巧归纳 1从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人手,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2从作家风格(豪放、婉约等)和语言特征(如简约、含蓄等)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3从关键词语着手,如抓住诗词中关键的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 4从关键句(如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着手,分析概括、推理解答。5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着手,品味语言、想象意境。6从诗词的具体内容的全面理解着手,把握各类(送别、咏物、爱国等)诗词的思想内容。(三)诗词赏析答题方式 方式一:这句运用了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描绘了,抒发了作者感情其中,“”词使用得好,传神地表现了 方式二:这首诗
29、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的作用。四练实题随堂小练 1诗歌欣赏(6分)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这首诗加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3分)(2)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 分)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3下面关于诗歌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 分)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蒹葭)诗句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而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