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267.84KB ,
资源ID:2020501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2050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化学选修4及必修一课后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化学选修4及必修一课后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4.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 2倍。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5.柱状图略。关于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学生可以自由设想。在上述工业原材料中,能源单耗最大的是铝;产量大,因而总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钢铁。在生产中节约使用原材料,加强废旧钢铁、铝、铜、锌、铅、塑料器件的回收利用,均是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措施。6.公交车个人耗油和排出污染物量为私人车的 1/5,从经济和环保角度看,发展公交

2、车更为合理。(二)补充习题 1下列性质中,能说明乙醇宜作燃料的是()。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A B C D 21.5 g 火箭燃料二甲基肼(CH3-NH-NH-CH3)完全燃烧,放出 50 kJ 热量,则二甲基肼的燃烧热为()。A 1 000 kJ/mol B 1 500 kJ/mol C2 000 kJ/mol D3 000 kJ/mol 3甲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燃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能正确表示甲醇燃烧热的是()。4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 10 k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

3、 5 105 kJ。试写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5为减少大气污染,一些城市公共汽车逐步使用 CNG(压缩天然气)清洁燃料,实验测得 0.16 g该气体燃料,完全燃烧生成 224 mL CO2(标准状况)和 0.36 g液态水,并放出 8.903 kJ 的热量。请写出:CNG的化学式,其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参考答案 1D;2C;3B。第三节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二、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 1.C(s)+O2(g)=CO2(g)H=-393.5 kJ/mol 2.5 mol C 完全燃烧,H=2.5 mol(-393.5 kJ/mol)=-983.8 kJ/mol 2.H

4、2(g)的燃烧热 H=-285.8 kJ/mol 欲使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得到 1 000 kJ 的热量,需要 H2 1 000 kJ 285.8 kJ/mol=3.5 mol 3.设 S 的燃烧热为 H S(s)+O2(g)=SO2(g)32 g/mol H 4 g -37 kJ H=32 g/mol(-37 kJ)4 g=-296 kJ/mol 4.设 CH4的燃烧热为 H CH4(g)+O2(g)=CO2(g)+2H2O(g)16 g/mol H 1 g -55.6 kJ H=16 g/mol(-55.6 kJ)1 g=-889.6 kJ/mol 5.(1)求 3.00 mol C

5、2H2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C2H2(g)+5/2O2(g)=2CO2(g)+H2O(l)26 g/mol H 2.00 g -99.6 kJ H=26 g/mol(-99.6 kJ)2.00 g=-1 294.8 kJ/mol Q=3.00 mol(-1 294.8 kJ/mol)=-3 884.4 kJ-3 880 kJ(2)从 4题已知 CH4 的燃烧热为-889.6 kJ/mol,与之相比,燃烧相同物质的量的C2H2放出的热量多。6.写出 NH3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NH3(g)+5/4O2(g)=NO2(g)+3/2H2O(g)将题中(1)式乘以 3/2,得:3/2H2(g)+3/

6、4O2(g)=3/2H2O(g)3/2H1=3/2(-241.8 kJ/mol)=-362.7 kJ/mol 将题中(2)式照写:1/2N2(g)+O2(g)=NO2(g)H2=+33.9 kJ/mol 将题中(3)式反写,得 NH3(g)=1/2N2(g)+3/2H2(g)-H3=46.0 kJ/mol 再将改写后的 3式相加,得:7.已知 1 kg人体脂肪储存 32 200 kJ 能量,行走 1 km 消耗 170 kJ,求每天行走 5 km,1年因此而消耗的脂肪量:170 kJ/km 5 km/d 365 d 32 200 kJ/kg=9.64 kg 8.此人脂肪储存的能量为 4.2 1

7、05 kJ。快速奔跑 1 km 要消耗 420 kJ 能量,此人脂肪可以维持奔跑的距离为:4.2 105 kJ 420 kJ/km=1 000 km 9.1 t 煤燃烧放热 2.9 107 kJ 50 t 水由 20 升温至 100,温差 100-20=80,此时需吸热:50103 kg80 4.184 kJ/(kg)=1.673 6107 kJ 锅炉的热效率=(1.673 6 107 kJ 2.9 107 kJ)100%=57.7%10.各种塑料可回收的能量分别是:耐纶 5 m3 4.2 104 kJ/m3=21 104 kJ 聚氯乙烯 50 m3 1.6 104 kJ/m3=80 104

8、kJ 丙烯酸类塑料 5 m3 1.8 104 kJ/m3=9 104 kJ 聚丙烯 40 m3 1.5 104 kJ/m3=60 104 kJ 将回收的以上塑料加工成燃料,可回收能量为 21 104 kJ+80 104 kJ+9 104 kJ+60 104 kJ=170 104 kJ=1.7 106 kJ(二)补充习题 1已知 25、101 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O2(g)CO2(g)H393.51 kJ/mol C(金刚石)O2(g)CO2(g)H395.41 kJ/mol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

9、量比金刚石的低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2已知 2H2(g)+O2(g)=2H2O(l)H571.6 kJ/mol,CO(g)1/2O2(g)2CO2(g)H283.0 kJ/mol。某 H2 和 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 113.74 kJ 热量,同时生成 3.6 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 H2和 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1 B.12 C11 D23 3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 1 mol 水蒸气放热 241.8 kJ

10、,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若 1 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 2.444 kJ,则反应 H2(g)+1/2O2(g)=H2O(l)的 H=_ kJ/mol。氢气的燃烧热为_kJ/mol。4火箭发射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以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它们相互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2NO2(g)H=+67.7 kJ/mol N2H4(g)+O2(g)=N2(g)+2H2O(g)H=-534 kJ/mol 则 N2H4和 NO2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5已知 CH4(g)2O2(g)CO2(g)2H2O(l);H890 kJ/mol,现有 CH4和 CO的混合气体共

11、 0.75 mol,完全燃烧后,生成 CO2气体和 18 g液态 H2O,并放出 515 kJ 热量,CO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写出求算过程。参考答案 1A;2C。3H2(g)+1/2O2(g)=H2O(g)H=-241.8 kJ/mol,-285.8 提示:可将反应 H2(g)+1/2O2(g)=H2O(l)看成两步:H2(g)+1/2O2(g)=H2O(g)和 H2O(g)=H2O(l),问题就迎刃而解。42N2H4(g)+2NO2(g)=3N2(g)+4H2O(g);H=-1 135.7 kJ/mol 5解:由于 CO燃烧只生成 CO2,故 18 g 液态水均由 CH4燃烧产生,若生

12、成 18 g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x,用去 CH4 的量为 y,则有:CH4(g)2O2(g)CO2(g)2H2O(l)H890 kJ/mol 1 mol 2 18 g 890 kJ/mol y 18 g x x=445 kJ/mol 故由 CO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15 kJ-445 kJ=70 kJ y=05 moln(CO)=0.75 mol-0.5 mol=0.25 mol 则 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H560 kJ/mol 第二章第二章 第一节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 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 1.略。2.132。3.(1)A;(2)C;(

13、3)B。4.D。5.A。(二)补充习题 在 的反应中,经 t 秒后 C 的浓度增加 m mol/L,则用 B浓度的变化来表示的反应速率是()。参考答案:C。第二节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三、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 1.(1)加快。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增大。(2)没有加快。通入 N2后,容器内的气体物质的量增加,容器承受的压强增大,但反应物的浓度(或其分压)没有增大,反应速率不能增大。(3)降低。由于加入了 N2,要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就必须使容器的容积加大,造成 H2和 I2蒸气的浓度减小,所以,反应速率减小。(4)不变。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

14、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增大一倍,容器的容积增大一倍,反应物的浓度没有变化,所以,反应速率不变。(5)加快。提高温度,反应物分子具有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运动速率加快,单位时间内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2.A。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成千上万倍地提高反应速率,使得缓慢发生的反应 2CO+2NO=N2+2CO2 迅速进行。给导出的汽车尾气再加压、升温的想法不合乎实际。第三节第三节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 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 1.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2.3.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浓度、温度、压强(反应前后气体

15、的物质的量有变化的反应),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不能使。4.(1)该反应是可逆反应,1 mol N2和 3 mol H2 不能完全化合生成 2 mol NH3,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总是小于 92.4 kJ。(2)适当降低温度,增大压强。5.B;6.C;7.C;8.C。9.设:CO的消耗浓度为 x。第四节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四、习题参考 参考答案 1.铵盐溶解常常是吸热的,但它们都能在水中自发地溶解。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彼此不发生反应的气体依次通入到同一个密闭容器中,它们能自发地混合均匀。2.在封闭体系中焓减和熵增的反应是容易自发发生的。在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时不能只根据

16、焓变 H0 或熵增中的一项就得出结论,而是要全面考虑才能得出正确结论。第三章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弱电解质的电离 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 1.2.氨水中存在的粒子:NH3 H2O、NH4+、OH-氯水中存在的粒子:Cl2、Cl-、H+、ClO-3.(1)错。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因此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二者的浓度及强电解质的溶解性有关。(2)错。酸与碱反应生成盐,所需碱的量只与酸的物质的量有关,盐酸和醋酸都是一元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中含有相同物质的量的 H。(3)错。一水合氨是弱碱,在水溶液中是部分电离的,其电离平衡受氨水浓度的影响,浓

17、溶液的电离程度低于稀溶液。因此氨水稀释一倍时,其 OH浓度降低不到一半。(4)错。醋酸中的氢没有全部电离为 H。(5)错。此题涉及水解较复杂,不要求学生考虑水解。4(1)不变。一定温度下,该比值为常数平衡常数。(2)4.18 104 mol/L 5.(1)略;(2)木头中的电解质杂质溶于水中,使其具有了导电性。(二)补充习题 1.25 时,50 mL 0.10 mol/L醋酸中存在下述平衡:_ 若分别作如下改变,对上述平衡有何影响?(1)加入少量冰醋酸,平衡将_,溶液中 c(H+)将_(增大、减小、不变);(2)加入一定量蒸馏水,平衡将_,溶液中 c(H+)将(增大、减小、不变);(3)加入少

18、量 0.10 mol/L盐酸,平衡将_,溶液中 c(H+)将(增大、减小、不变);(4)加入 20 mL 0.10 mol/L NaCl 溶液,平衡将_,溶液中 c(H+)将(增大、减小、不变)。2.已知 CH3COOH 分子内的相邻原子间都是以共价键结合的,在水分子作用下,可以电离产生 CH3COO-和 H+。并且,溶液的导电能力将随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向盛有 2 mL冰醋酸的烧杯中,滴加一定量水使其稀释为 0.001 mol/L的醋酸溶液,同时测量通过该溶液的电流强度(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试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绘出电流计中指示的电流强度随着加水量增多而发生变化的图象。1.(1)向电

19、离方向移动,增大;(2)向电离方向移动,减小;(3)向离子结合成分子的方向移动,增大;(4)向电离方向移动,减小。2.见图。第二节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 1.;。2.NH4,OH,NH3 H2O,H。3.C;4 A;5 D;6 D;7 A;8 A、D。9.注:不同品牌的同类物品,其相应的 pH可能不尽相同。10.11.图略。(1)酸性(2)10,1 10-4 (3)9 mL(二)补充习题 1.把 1 mL 0.1 mol/L H2SO4 溶液加水稀释成 2 L溶液,在此溶液中 H+,其浓度接近于()。A 1 10-4 mol/LB 1

20、10-8 mol/L C 1 10-11 mol/LD 1 10-10 mol/L 2.99 时,Kw=1 10-12,在该温度下,将 1 mL 0.1 mol/L KOH 溶液加水稀释至1 L,则溶液的 pH为;若加水稀释至 1000 L,则溶液的 pH为。1.A。2.稀释至 1 L时,pH 为 8;稀释至 1000 L时,pH为 6。第三节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盐类的水解 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 1.D;2.B;5.乙,如果是弱酸,所生成的盐电离出的 A-会部分地与水电离出的 H结合成HA,则 c(A)c(M)。6.,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21、=,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 7.CO32+H2O=HCO3+OH,Ca2+CO32=CaCO3 8.Na2CO3溶液的 pHNaHCO3溶液的 pH,因为由 HCO3电离成 CO32比由H2CO3电离成 HCO3更难,即 Na2CO3与 NaHCO3 是更弱的弱酸盐,所以水解程度会大一些。9.(1)SOCl2+H2O SO2+2HCl(2)AlCl3 溶液易发生水解,AlCl3 6 H2O与 SOCl2 混合加热,SOCl2与 AlCl3 6 H2O中的结晶水作用,生成无水 AlCl3 及 SO2和 HCl 气体。10.加水的效果是增加水解反应的

22、反应物 c(SbCl3),加氨水可中和水解反应生成的 HCl,以减少生成物 c(H+),两项操作的作用都是使化学平衡向水解反应的方向移动。11.受热时,MgCl2 6H2O 水解反应的生成物 HCl 逸出反应体系,相当于不断减少可逆反应的生成物,从而可使平衡不断向水解反应方向移动;MgSO4 7H2O没有类似可促进水解反应进行的情况。(二)补充习题 泡沫灭火器内装有 NaHCO3饱和溶液,该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灭火器内另有一容器中装有 Al2(SO4)3溶液,该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当意外失火时,使泡沫灭火器倒过来即可使药液混合,喷出 CO2和Al(OH)3,阻止火势蔓延。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3、为:HCO3+H2O H2CO3+OH-Al3+3H2O Al(OH)3+3H+Al3+3HCO3 Al(OH)3+3CO2 第四节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四、习题参考(一)参考答案 1.文字描述略。2.C;3.D;4.C。5.(1)S2与 H作用生成的 H2S 气体会逸出反应体系,使 FeS 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2)硫酸钙也难溶于水,因此向碳酸钙中加硫酸是沉淀转化的问题,但硫酸钙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钙,转化不能实现。醋酸钙溶于水,且醋酸提供的 H与碳酸钙沉淀溶解平衡中的 CO32-作用,可生成 CO2逸出反应体系,使其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3)硫酸

24、溶液中的 SO42-对 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有促进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的作用。6.略。(二)补充习题 1.要除去 MgCl2 酸性溶液里少量的 FeCl3,不宜选用的试剂是()。(A)MgO (B)MgCO3 (C)NaOH (D)Mg(OH)2 2.已知 25,AgI的饱和溶液中 c(Ag+)为 1.22 10-8 mol/L,AgCl 的饱和溶液中c(Ag+)为 1.25 10-5 mol/L。若在 5 mL含有 KCl 和 KI各为 0.01 mol/L的溶液中,加入8 mL 0.01 mol/L AgNO3 溶液,这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次序是:1.C;2.c(K

25、+)c(NO3-)c(Cl-)c(Ag+)c(I-)。必修 1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C 点拨:水与四氯化碳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进行分离。2.B 点拨:汽油是易燃品,用易燃液体标志。3.C 点拨:加热时应用酒精灯外焰。4.例如,农村把稻谷加工成大米时,常用筛子分离大米与糠;农村做豆腐常用纱布袋将豆腐花与豆浆水分离;在淘米时,常用倾倒法将洗米水与大米分离;当水中混有较多油而分层时,用吸管可逐渐吸出上层的油等。5.不慎将油汤洒在衣服上可用酒精、洗涤剂等除去,它们能将油污从汤液中萃取出来而除去。6.点拨:纯碱的主要成分是

26、 Na2CO3,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 Ca2CO3,它们与盐酸反应生成 CO2。陶瓷是由黏土烧制而成,不含有 CO32-;玻璃是用石灰石、纯碱和二氧化硅等原料熔炼而成,在熔炼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因此,玻璃中不存在碳酸盐。7.在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碳酸盐和硝酸盐的溶液中,加入 BaCl2 溶液时,生成的沉淀不一定是 BaSO4,也可能是 BaCO3或两者均有。可向有沉淀的液体中加入盐酸(或稀硝酸),振荡。若沉淀消失,说明该沉淀是 BaCO3;若沉淀不消失,说明该沉淀是 BaSO4;若沉淀减少,但不完全消失,则说明两种沉淀都有。化学计量在试验中的应用化学计量在试验中的应用 1.D 2.B 3.B

27、 4.B 5.1mmol=10-3mol,1g=103mg,1L=10dL,1L中 3.61mmol 血糖的质量为:3.61x10-3molx180 x103mg/dL。6.11mmol 血糖的质量为:6.11x10-3molx180 x103mg/mol=1099.80mg,用 mg/dL表示血糖的浓度为:,血糖正常取值范围是:64.98mg/dL109.98 mg/dL,因为 64.98mg/dL92 mg/dL 100nm 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 油水 溶液 1nm 均一、稳定、透明 碘酒 胶体 1nm100nm 之间 均一、稳定、透明 Fe(OH)3胶体 6.B、D 7.胶体区别于其他

28、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粒子直径为1nm100nm 之间的为胶体。例 1,因胶粒带电,可用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飘尘以及微细的固体颗粒物。例 2,根据胶体聚沉的特点,用石膏使豆浆变成豆腐。例 3,根据胶体的吸附作用,用明矾净水等。离子反应离子反应 1.水溶液 熔融状态 电离 自由移动的离子 阳 H+阴 OH-金属阳离子(或 NH4+)酸根阴离子 H+与 OH-结合生成了难电离的 H2O:H+OH-=H2O 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3.C 4.C 5.C 6.B 7.D 8.(1)NaOH=Na+OH-(2)CuCl2=Cu+2Cl-

29、(3)Fe2(SO4)3=2Fe3+3SO42-(4)Ba(NO3)2=Ba2+2NO-3 9.(1)Na2SO4+BaCl2=BaSO4+2NaCl SO42-+Ba2+=BaSO4(2)2Al+3Hg(NO3)2=2Al(NO3)3+3Hg 2Al+3Hg2+=2Al3+3Hg(3)2HCl+NaCO3=2NaCl+H2O+CO2 2H+CO32-=H2O+CO2(4)不反应。因为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即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10.(1)CuSO4+2NaOH=Cu(OH)2+Na2SO4(2)HCl+NaOH=NaCl+H2O(3)2HCl+CaCO3=CaCl2+H2O+CO2(4)2HCl+Na2CO3=2NaCl+H2O+CO2(5)Fe+CuSO4=FeSO4+Cu 11.金属不是电解质,因为电解质属于化合物,金属是单质。电解质溶液导电是靠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在导电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以后学),金属导电是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温度升高以后,金属的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