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45.15KB ,
资源ID:2018874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1887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计算机读书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计算机读书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1、 信息传输通信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信源(发送机) 、信宿(接收机)和信道。3、 osi 参考模型的主要特征1.物理层:这是网络体系结构的最低层,该层规定传输介质和接口硬件的特性和通信机 制,为链路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其任务是在物理通信线路上将数字信号位流从发送结点传 输到接收结点。2.链路层:该层为网络层提供点到点(相邻的结点)无差错数据帧传输功能,通过流量 控制和差错控制保证数据帧经过一条链路正确地传送到相邻结点。3.网络层:该层为传输层提供端到端(源结点到目的结点,不一定是相邻结点)的数据 传输服务。这种服务能够将源结点的报文分组以透明方式传送到目的结点。透明是指不会出 现报文分组丢失,

2、重复或分组次序出错。4.传输层:该层利用网络层提供的服务,为会话层提供主机进程到主机进程的透明的、 可靠的报文数据传输服务。5.会话层:会话层在两个主机之间建立通信伙伴关系,包括会话双方的资格审查、付费 方法、会话方向控制(单工、半双工或全双工) ,通信进程的逻辑名与物理名的转换等。6.表示层:该层为应用层提供一种翻译、解释服务,使通信双方能够理解彼此所交换的 数据信息的含义。如代码转换、文件格式转换、数据加密和压缩等。7 应用层:该层负责管理和执行网络用户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数据库管理、 web 服务文件传送、电子邮件、打印服务和网络管理服务等。二、 问题理解1、产生拥塞 , 差错的原因及解

3、决办法1.差错产生原因及解决 产生原因:差错就是指通过通信信道后接收的数据与发送数据不一致,与原始物理传输 线路上传输数据信号有了偏差。差错主要由通信信道的噪声产生:热噪声引起的差错是随机 差错;冲击噪声引起的差错是突发差错,引起突发差错的位长称为突发长度。 在通信过程中产生的传输差错, 是由随机差错与突 发差错共同构成的。解决办法:三种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如下1.反馈纠错:这种方式在是发信端采用某种能发现一定程度传输差错的简单编码方法对 所传信息进行编码 ,加入少量监督码元, 在接收端则根据编码规则收到的编码信号进行检查, 一量检测出有错码时,即向发信端发出询问的信号,要求重发。2.前向纠错:

4、这种方式是发信端采用某种在解码时能纠正一定程度传输差错的较复杂的 编码方法,使接收 端在收到信码中不仅能发现错码,还能够纠正错码。3.混合纠错方式:这种方式是少量纠错在接收端自动纠正,差错较严重,超出自行纠正 能力时,就向 发信端发出询问信号,要求重发。因此, “混合纠错”是“前向纠错”及“反 馈纠错”两种 方式的混合。2.拥塞产生原因及解决以及拥塞控制算法 产生原因:拥塞是指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量过多,使得该部分网络来不及 处理,以致引起这部分乃至整个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网络通信业务陷入 停顿,即出现死锁现象。解决方法:常见拥塞控制方法如下:1. 缓冲区预分配法:这

5、种方法用于采用虚电路的分组交换网。在建立虚电路时,让呼叫 请求分组途经的节点为虚电路预先分配一个或多个数据缓冲区。 若某个节点缓冲器已被占满, 则呼叫请求分组另择路由,或者返回一个“忙”信号给呼叫者。2. 分组丢弃法 : 这种方法不用预先保留缓冲区, 而在缓冲区占满时, 将到来的分组丢弃。 若通信子网提供的是数据报服务,则用分组丢弃法来防止阻塞发生不会引起大的影响。但若 通信子网提供的是虚电路服务,则必须在某处保存被丢弃分组的拷贝,以便阻塞解决后能重 新传送。3.定额控制法 : 这种方法直接对通信子网中分组的数量进行严格、精确的限制,以防止 阻塞的发生。从网络吞吐量与负荷的关系曲线中可看出,为

6、避免阻塞,可将通信子网中正在 传输的分组数保持在某一负荷值 lc 以下。因此,可以设计在通信子网中存在 lc 个称“许可 证”的特殊信息,这些许可证中的一部分在通信子网开始工作之前预先以某种策略分配给各 个源节点,另一部分则在子网开始工作后在网中四处环游。2. 拥塞控制算法1. 拥塞控制策略策略一: 开环控制方法。 重在预防, 希望通过完美的设计来避免拥塞的发生。 需精 心设计网络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数据重传和避免数据过分集中在某个局部,同 时还要严格控制进入子网的数据量以及数据流入的速度。 策略二:闭环控制方法。重在解 决,在拥塞发生后设法控制和缓解拥塞。 需监视拥塞的发生, 网络

7、中要定期收集一些性 能参数, 一旦参数值超过一定的门限, 检测到拥塞的结点立即通知有关结点, 以便采取措施。2. 基于的 tcp 拥塞控制算法由于 ip 层在发生拥塞时不向端系统提供任何显式的反馈信息, 因而 tcp 拥塞控制采用的 是基于窗口的端到端的闭环控制方式。有关于 tcp 的基本概念拥塞窗口 (cwnd ): 拥塞控制的关键参数,控制源端在拥塞情况下一次最多能发送多少数 据包。通告窗口 (awnd): 接收端对源端发送窗口大小所做的限制,在建立连接时山接 收方通过 ack 确认带给源端。慢启动阀值 (ssthresh ): 拥塞控制中用来限制发送窗口大小的门限值,它是慢启动阶段 与拥

8、塞避免阶段的分界点,初始值设为 65535 bytes 或 awnd 的大小。 回路响应时间 (rtt):一个数据包从源端发送到接收端直至源端收到接收端, 该数据包确认信息所经历的时间间隔。超时重传计数器 (rto ): 描述数据包从发送到失效的时间间隔, 是源端用来判断数据报是 否丢失和网络拥塞的重要参数,通常设为 2rtt 或 srtttcp 拥塞控制的四个阶段(1)启动阶段:当连接刚建立或超时时,进入慢启动阶段。当新建 tcp 连接时,拥塞窗口 (cwnd) 被初始化为一个数据包大小 ( 缺省为 512 或 536bytes ) 。实际发送窗口 win 取拥塞窗口与接收方提供的通告窗口的

9、较小值,即 win=min(cwnd, awnd) ,每收到一个 ack 确认,就增加一个数据包发送量,这样慢启动阶段 cwnd 随 rtt 呈指数级增长 (1 个、2 个、4 个、8 个?), 为了防止 cwnd 的无限制增长引起网 络拥塞,引入一个状态变量:慢启动阈值 ssthresh 。当 cwnd<ssthresh 时,使用上述的 慢启动算法, cwnd 随 rtt 呈指数增长。gt;ssthresh 时,使用下面的拥塞避免算 法,减缓 cwnd 的增长速度。(2)拥塞避免阶段当 tcp 源端发现超时或收到 3 个相同的 ack 确认帧时, 即认为网络将发 生拥塞, 此时 进入拥

10、塞避免阶段。 在拥塞避免阶段, 慢启动域值 ssthresh 将被设置为当前 cwnd 的一半, 当发生超时时, cwnd 被置为初始值 1。此时,如果篇二: 计算机学科概论读书报告计算机学科概论读书报告高 科 技,了吗?计算机 1004 班 晏霞 41050358计算机学科概论二计础 31. 计 算述 2. 计 算 机 中示 三计算机统 四 51.软件系2.操作介 6硬件软件3.统主台匕能 74.构 基 概 表 系 系 概 简 功 结计中构: 的模块8 几种常见统:的操作 95.dosdos 操 作的命令:dos 件:的文五 11学后感想 一引言 在当今计算机应用非常普及,信息繁多的社会中,

11、计算机系统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 工具,而学习计算机专业和拥有计算机技术是一个非常实用且时尚的立身之本。计算机是一种能迅速而高效的自动完成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它按照程序对信息进行处 理,存储。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几乎成了 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宝贝” ,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学习并牢固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是更好使用计算机的前提。 二计算机基础1. 计算机概述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的诞生,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在短短的几十 年内,电子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的发展, 使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

12、,功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正朝着智 能化计算机和神经网络计算机方向发展。电子计算机具有自动连续运算,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能力和逻辑判断能 力,通用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研,文教,交通运输,商业,通 信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2.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在计算机内部一律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信息,除了二进制,人们在编程中还经常使用十 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带符号数可以用原码,反码和补码等不同方法表示。计算机中,除了数值信息外,还有非数值信息,如图形,图像,符号,字母,汉字等, 这些信息需要通过编码,用若干位按一定规则组合成的二进制编码来表示。

13、计算机中常用的 编码有二十进制编码,可靠性编码,字符编码及汉字编码等。三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计算机依靠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工作来完 成指定的任务。“硬件” 是指组成计算机的所有实体部件, 例如键盘, 显示器, 主机,电源等。 “软件”是指建立在硬件基础之上的所有程序和文档的集合。3 计算机学科概论 硬件系统是计算机进行工作的物质基础,任何软件都是建立在硬件基础之上的。离开了 硬件,软件将一事无成。如果把硬件系统比作计算机的躯体,那么软件系统就是计算机的头 脑和灵魂。两者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图-1 计算机结构框图计算机由五大基本部分组成(如图 -1 所示):

14、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 出设备。运算器用来实现算术逻辑等运算;存储器用来存放程序及参与运算的各种数据;控 制器实现对整个运算过程的有规律的控制;输入设备用来输入程序和原始数据;输出设备用 来输出运算的结果。从外观看微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主机是微机的核心部件,主要包括主板,中央处理器,内存条,i/o 扩展槽和各种接口主板上有中央处理器 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扩展槽,内存扩充插槽, 内存条等。它们之间通过总线交换数据。cpu 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它是微机系统重要的部件。其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完成 算术运算(包括定点数运算,浮点数

15、运算)和逻辑运算;二是读取并执行指令。 cpu 的主要性能指标有主频,字长,外频等。微机中的存储器主要有高速缓存 cache ,主存和外存 (存储器系统结构如图 -2 所示)。主 存用来存放临时的少量的数据和程序; 外存用来存放要永久保存的, 大量的数据和程序; cache 主要用于存放当前内存中使用最多的程序块和数据块。存储器按照读写方式不同可分为只读 存储器 rom 和随机存储器 ram。rom 的特点是只能读取不能写入,断电后程序和数据不会丢失,通常用来存放固定不变的程序和数据。rom按照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 prom,eprom, eeprom, flash memory等。ram的特点

16、是断电后程序和数据会全部丢失,常用于存放系统程序,用户程序以及相关数据。根 据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动态 dram 和静态 sram。图-2 存储器系统的多层次结构图显示器是微机常用的输出设备,键盘和鼠标是微机常用的输入设备。 微机中各个部件及外围设备之间都是通过总线进行信息交流的。微机中总线一般有内部 总线,系统总线和外部总线。内部总线是微机内部各外围芯片与处理器之间的总线,用于芯 片一级的互连;系统总线是微机中各插件板与系统板之间的总线,用于插件板一级的互连; 外部总线则是微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总线,用于设备一级的互连。全面衡量一台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基本字长,运算速度,数据通路宽度与数据

17、传输 率,存储容量,软硬件配置,可靠性等。四计算机软件系统1. 软件系统概述 软件系统是指在硬件系统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相关资料。它是为了充分发挥硬件结构中 各部分功能和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而编制的各种程序。 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是控制和维护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程序集合。主要包 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作为软件研究开发工具的编译程序,调试程 序,装配程序和连接程序,测试程序等。在当今信息社会时代,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举足轻重 的作用如果没有计算机的支持,在诸如银行,证券等行业就无法来完成日常的信息收集和数

18、 据处理。人们所说的计算机严格地讲应该是计算机系统,作为一个系统,它包含两部分:5 篇三:计算机网络读书报告【摘要】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 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 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下面是论文的主要内容: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2、新型网络的基本特点3、电路交换的特点4、分组交换的原理5、结点交换机6、分组交换的优点7、计算机网络概述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21 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 网络化和信息化, 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 代。 网络

19、现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网络是指“三网” ,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发展最快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计算机网络。2、新型网络的基本特点: 网络用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而不是为了打电话。 网络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不局限于单一类型的计算机。 所有的网络结点都同等重要,因而大大提高网络的生存性。 计算机在进行通信时,必须有冗余的路由。 网络的结构应当尽可能地简单,同时还能够非常可靠地传送数据。3、电路交换的特点: 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 电路交换传送计算机数据效率低:计算机数据具有突发性,这导致通信线路的利

20、用率很 低。4、分组交换的原理: 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 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上首部构成分组。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分组首部的重要性: 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等控制信息。 分组交换网中的结点交换机根据收到的分组的首部中的地址信息,把分组转发到下一个 结点交换机。用这样的存储转发方式,分组就能传送到最终目的地。 接收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还原成报文。 最后,在接收端把收到的数据恢复成为原来的报文。 这里我们假定分组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差错,在转发时也没有被丢弃。5、结点交换机 在结点交换机中的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没有直

21、接连线。 结点交换机处理分组的过程是: 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 ; 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 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主机和结点交换机的作用不同: 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向网络发送分组,从网络接收分组。 结点交换机对分组进行存储转发,最后把分组交付给目的主机。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 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灵活 以分组为传送单位和查找路由。迅速 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充分使用链路的带宽。可靠 完善的网络协议;自适应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分组交换带来的问题: 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

22、一定的时延。 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里面有必不可少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6、因特网时代: 因特网的基础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 但这三个阶段在时间划分上并非截然分开而是有部分重叠的,这是因为网络的演进是逐 渐的而不是突然的。因特网发展的第一阶段:第一个分组交换网 arpanet 最初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arpa 研究多种网络互连的技术。1983 年 tcp/ip 协议成为标准协议。同年, arpanet 分解成两个网络:arpanet 进行实验研究用的科研网milnet 军用计算机网络19831984 年,形成了因特网 internet 。1990 年 arpanet 正

23、式宣布关闭。 因特网发展的第二阶段:1986 年, nsf 建立了国家科学基金网。 nsfnet 。它是一个三级计算机网络: 主干网 地区网 校园网1991 年,美国政府决定将因特网的主干网转交给私人公司来经营, 并开始对接入因特网 的单位收费。1993 年因特网主干网的速率提高到 45 mb/s ( t3 速率)。 因特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 1993 年开始,由美国政府资助的 nsfnet 逐渐被若干个商用的 isp 网络所代替。 1994 年开始创建了 4 个网络接入点 nap (network access point) ,分别由 4 个电信公司 经营。nap 就是用来交换因特网上流量的

24、结点。 在 nap 中安装有性能很好的交换设施。 到本世 纪初,美国的 nap 的数量已达到十几个。从 1994 年到现在,因特网逐渐演变成多级结构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不同定义 最简单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因特网 (internet) 是“网络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从网络的交换功能分类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混合交换从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 广域网 wan (wide area network) 局域网 lan (local area network) 城域网 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25、 接入网 an (access network) 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公用网 (public network)专用网 (private network) 带宽“带宽”(bandwidth)本来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 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吉赫等)。现在“带宽”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语,单位是“比特每秒” ,或 b/s (bit/s) 。更常用的带宽单位是千比每秒,即 kb/s ( 103 b/s )请注意:在计算机界, k = 210 = 1024m = 220, g = 230, t = 240 。数字信号流随时间的变化 在时间轴上信号的宽度随带宽的增大而变窄。时延

26、(delay 或 latency) 发送时延(传输时延 ) 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信道带宽 数据在信道上的发送速率。常称为数据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发送时延 =数据块长度(比特) / 信道带宽(比特 / 秒)传播时延 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信号传输速率(即发送速率)和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传播时延 =信道长度(米) /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米 / 秒) 处理时延 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结点缓存队列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时延是处理时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处理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通信量。 有时可用排队时延作为处理时延。 数据经历的总时延就是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和处理时延之和:总时延 = 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 处理时延容易产生的错误概念对于高速网络链路, 我们提高的仅仅是数据的发送速率而不是比特在链路上的传播速率。 提高链路带宽减小了数据的发送时延。计算机网络体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