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社会技能;道德、政治、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工具:交流、理解、被理解桥梁:形成自我(与环境相区别)、超越自我(融入社会成为一员)量标:掌握语言的程度反映社会化程度。语言的社会化应用:心理咨询、学习交往中鼓励学生多说,制止他人代言(特别是家长)。三、社会化的内容与类型1、社会化的内容人格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态度的形成、社会角色的获得,都是社会化的具体表现。从另一角度可说是,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等。政治社会化政治的社会化就是使这一体制下的个体接受、认可这一体制。而这是任何国家都重视的。民族社会化它是使本民族的个体能尊重、喜爱自己民族的习惯、风俗、传
2、统。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团结,令人敬重。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是按照社会所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由于生理结构的不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具体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男人应坚强、勇敢,女人则要温柔、细腻。与此同时会受到社会的排斥。道德社会化是使个体按照道德标准来支配行为。遵循这个标准个体就会被赞许,就会心安理得。2社会化的类型个体一生经历的社会化的类型很多:早期社会化基本的社会化,即使儿童掌握语言、学习本领,使他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内化,与周围环境保持平衡预期社会化是引导个体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学习)。如学校里的教育,企业、军队里的训练。发展社会化是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需
3、要个体产生新的期待、承担新的任务。反向社会化是年青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一代。这在现代社会、移民家庭中常见。再社会化个体舍弃过去的社会标准,重新学习新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这常发生在一社会专门机构中,如新兵、监狱、寄宿学校中。 第二节 社会化因素社会化的因素即影响个体的全部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化(宏观),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微观)。一、社会文化的影响1关于文化它是凝聚在一个民族的世代和全部财富中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具体说,是所有物质的制作方式,交际方式和风度,以及哲学、宗教、道德、法律、文学艺术、风俗传统、科学中的思想方法。即物质的、精神的、思想的,总之,人类生活中所在存在的,有形
4、的、无形的一切东西。2社会文化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我理解,这里的社会文化主要是一些无形的、无意的、长期的积淀的观念、思想、制度。它通常是以潜在方式来影响个体,个体感觉不到强制性。二、家庭父母的影响1家庭双亲在子女社会化中地位潜移默化,时间长(占23),学前期是社会化的最佳时期。2家庭双亲的影响反应了社会的要求父母将自身已内化的社会文化灌输给子女,父母会告诉他什么是可以允许的,经过长期的学习,子女就认识到父母的要求。3父母的教育方式与教养态度对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无论是有为、无为,父母首先从自己做起。关注:(1)家长是否有权威(2)取得权威的方式(3)家长对子女的关爱程度。(5)家庭心理气氛对子女性
5、格的影响。如长期争吵、敌对、冲突会导致子女焦虑一矛盾、神经质、心理变态、反社会行为。4家庭因素对学生学习影响这是通过家庭生活环境、双亲的教养水准、家庭人际关系等。父母的期望决定子女的学习成绩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子女之间有一定影响。这里有一个文化程度与教养水准之间的不对应关系。文化程度高不等于教养好。三、学校的影响学校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社会规范、价值观、知识传授给下一代的专门社会化机构。具体通过教材、教师、教育方式、考试、学生组织来实施社会化。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1教师威信的作用(1)教师的威信来自学识、个性、形态、性别的魅力。(2)这一威信对于学生的社会化有很大影响。社会规范、价值、标准
6、就是通过教师的形象体现出来。2教师期待的作用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分析,对之提出相应的要求,这就是期待。四同辈群体的影响这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1225岁)的影响尤为重要。这一时期他们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其心理依附由父母转为同龄伙伴,同龄群体所构成的心理场对他们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因素。这一因素有其特点:1父母、学校的社会化更多是有意识的,它则完全是无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2在群体中接受社会化的个体的主动性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他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伙伴。3可交流一些很私密问题。如生死、恋爱、性。4有自己独立的价值标准,有与社会不同的价值观等。五大众传播工具的影响当然并以上诸多因素之间并非意是相辅
7、相成,有时完全背道而驰。如学校的社会化内容与群体、与家庭、与周围小环境,都会不同。第三节 社会化过程的分析1个体社会化发展是不平衡的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2个体社会化进程体现了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的辩证统一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在实践活动中统一对个体社会化发生影响。3个体有社会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同样环境中,每一个体会有不同表现,这说明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第四节 社会化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本能论)1精神分析中关于个体社会化的论述(1)三个层次中“超我”即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从社会化角度看,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2)超我是从自我中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形成的。2新精神分
8、析理论关于社会化的论述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不只到四五岁,而是贯穿一生,人格发展经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矛盾,核心问题,矛盾解决了人格才会进一步发展。二认知发展理论(认知论)1皮亚杰观点发展是由一个一系列带有普遍性的阶段组成的规则的过程。个体所处的环境在其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个体在环境的作用下,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沟通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因素,个性就是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形成。2科尔伯格儿童对自己的社会地位、角色、经验与他人有不同之处,于是就会调整自己与他人的关系。3最近的进展“认知策略”的提出。通过与他人的接触,通过大量的观察,儿童逐渐掌握了关于他人在什么情形下做
9、出何种反应的知识,这就是认知策略。当这一认知策略影响到儿童行为时,它就成为社会化过程中认识上的中介因素。三社会学习理论(学习论)强调个体社会化是一后天习得的过程。班杜拉与沃尔特斯提出的。反对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个体是通过“加强惩罚”的方式获得,), 他们通过实验其结论有说服力,且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但他没有看到个体的内在中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第二章 自 我 概 念自我意识是社会化的结果,同时自我意识的形成又推动了社会化的进程。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是人与动物的最后分界线。人通过劳动认识了自然界、认识了自己。语言的产生使人能区分自我与非我。1自我意识的定义及分析自我意识也
10、称自我,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如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总之就是对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2自我意识包括主我与客我两个对立的部分自我可分为两部分:主观的我“I”(对自己活动的觉察者)、客观的我“me”(被觉察到的自己的身心活动)。如“我觉得我十分懦弱”“我感到心里很难过”,前者是主观的人,后者是客观的我。3自我意识的内涵对自己的觉察可分为三种:物质的自我(对外貌、风度、家属、所有物的认识)、社会的自我(地位、亲友、经济地位)、精神的自我(智力、性格、气质)。二自我意识的矛盾性主观的我,代表了社会的要求,是一个“理想的我”;客观的我,是“现
11、实的我”。两者之间如果发生了差距与矛盾,就会产生复杂的自我情绪体验。这就是自我意识的矛盾。三自我意识的形象性自我意识的获得,是从他人的评价(重要的人的经常性评价)中形成的态度。即对自己的认识是通过他人的评价这面镜子中看到。这就是自我意识的形象性。个体站在他人的评价这面镜子前面,看到自己的形象,并对镜中的形象作出判断,是否符合一定的标准,最终根据满意与否产生某一情绪体验。自我意识的形象包括三个因素自我觉察;自我想象;某种情感。四自我意识的独特性个体的自我意识是从他人的评价中获得的,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他的自我意识的自我态度会逐渐脱离他人。对于忽视自己的人,他会回避疏远;对重视自己的人会主动接近,表
12、现出自律性,即按自己的观念我行我素。这就形成了独特性。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自我意识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力三种成分的统一体。一、自我认识是主观我对客观我的认知与评价。即认识判断。如“我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是认识,在此基础上,判断出“我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1、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的意义个体的自我认识如果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之间存在的差距太大,就会失衡,产生矛盾。并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自卑。青少年对自己的评价要高于他人的评价,因此这是个形成正确自我认识的关键时期。2自我评价是通过社会比较而实现的 菲斯汀格认为,个体的能力评价、体验,直到人格特征的形成,均是通过与他人能力的比较而实
13、现的,是一个“社会比较过程”。二自我体验自我体验自我的一种情绪体验,是主以我对客观我的一种态度。自我的情绪体验反映了主观我的需要与客观我之间的关系。1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自尊心是尊重自己的人格、荣誉,维护自我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与之相关的是羞耻心,它是自尊心的基础。没有羞耻心、自尊心,人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会随波逐流。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从而对自己产生的一种信心。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决是在封闭着的自我意识中的自然形成的,而是在与他人的接触中,观察他人的态度、想象他人评价,并以此为客观标准而内化到自己的心理结构中,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自我形象。2成功感、失败感成功感、失败感
14、是根据个体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期望水平而确定的。成功与失败的情绪体验是主观的,取决于内部标准。但个体的内部标准是通过社会影响形成的,社会的共同标准会成为个体行为的巨大压力,他人的标准也会影响个体期望标准的高低。3自豪感、羞耻感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相一致时,会有自豪感;之间有较大差距会有羞耻感。4内疚由于自己的行为违反社会道德准则,侵犯了他人利益而受到良心上责备;羞耻则是由于个体的智慧、能力与努力不够,对社会贡献少于他人。比不过别人。适应内疚是利人利已的,但过度则会形成变态人格。三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自己对行为与思想的控制,即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制约作用。其有两种作用,一是发动、二是制止。它对于个体的态
15、度转变具有决定作用。第三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个体只有具备自我意识,即能认识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内容、特点,才能适应环境。一、自我意识发生与形成的指标使用第一人称“我”代表自己。从叫自己的名字过渡到用“我”称呼自己,这表明他已完成从自己的表象向抽象飞跃。自我意识已形成。这时,其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生理方面。奥尔波特认为,自我意识最原始形态是生理自我,即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占有感、爱护感。这时他表现出的行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自己来推及其他的一切。即“自我中心期”。二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他关于人格形成发展理论,即是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其中的自主感、羞耻感、主动感都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他把自我意识分
16、为8个阶段。1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婴儿期。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时期。2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羞耻感童年期。有独立的要求,开始探索周围世界。此时父母如果允许其自主行动,并表扬之,就会获得自主感,能自我控制。3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学前期。活动的范围更大,对环境充满好奇心。如果父母对其好奇给予支持,就会表现积极性、进取心。4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学龄初期。智力发展,逻辑思维发展。教师成为重要人物。他们对许多事情感兴趣,如支持、表扬,则会加强其勤奋感;否则有自卑感。5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青春期。核心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同一性是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统一,自
17、己的过去、现在、将来的统一。在任何时地都能认识意识与行为的主体是自己。6获得亲密而避免孤独感成年早期。建立家庭生活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和爱情。其意义在于,能使人相互关怀。7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中年期壮年期。立业阶段。此时有两种可能:积极方面,除了关心家庭成员,还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的幸福。8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老年期。前面的每个阶段都多顺利,则此时有完美感;相反,则产生失望,回顾一生多有遗憾,有绝望感,于是萎靡不振。埃里克森理论排除了本能方面,强调了自我与社会作用。三青年期自我意识的特征1自我认识的内容更丰富深刻2自我体验的情绪发生了变化,有敏感性、
18、丰富性、闭封性、起伏性。3自我调节的自觉性与独立性显著增强4自我意识的矛盾表现自我意识出现了矛盾,就要使矛盾双方朝一致方向再统一,但统一的后果,可能是积极,可能是消极,表现为不同类型:自我肯定型积极的。现实我与理想我通过矛盾斗争达到统一。自我矛盾型内心矛盾强度大,延续时间长,新的自我长期不能确立,积极自我难生成。自我否定型消极的。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过低,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差距太大,心理处于消极防卫状态。有人会放弃理想我。自我扩张型对现实我评估过高,虚假的理想我占优势。表现为白日梦,虚幻中度日。可能会导致反社会行为。自我萎缩型理想我极度丧失,对现实我又极度不满,自卑感重,甚至现实与理想我对抗。会导
19、致精神分裂、轻生。第四节 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从神秘的自我观与思辨的自我观(灵魂)经验的自我观(自我)分析的自我观(用实验、调查法研究自我评价)詹姆士(William?James, 1890)对自我概念的研究四个成分的自我概念1 身体和物质的2 社会的3 精神的4 纯粹的自我概念成分自我概念的价值各不相同,层次上有序;成分自我概念的总和构成总体自我概念弗洛依德三个层次中的自我,自我与外界发生联系,是防御作用、综合作用的主体,具有认识、判断、执行功能。它满足本能欲望,并根据现实原则控制本我。2奥尔波特分为主体我、客体我等;米德自我与角色扮演,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来获得对自我的认识。罗杰斯:个人现象场
20、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客体自身的方式。自我概念的三个功能:保持自我的内在一致性,引导个人行为决定个人对经验的解释决定着人们的期望,具有预言自我实现的作用自我概念自我期望与自我支持实现期望的行为实现期望社会学家库利(Cooly,1902,关于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理论人际交往对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作用由镜映过程(looking-glass process)发展起镜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儿童通过他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反映(表情、评价与对待)发展起自我概念Rosernberg对自我概念的多维视角研究自我概念包括个体对自己多方面的看法。生理和身体方面、社会结构
21、、作为社会行动者的自我、能力与潜能、兴趣与态度、作为个性品质的一些本质特征、内在思想、情感与态度等现实自我并不是种种成分要素的简单集合;中心位置(一个成分)与边缘位置;构成:若干成分部分个整体。一般的自我概念和具体层面的自我概念Harter对自我概念的研究自我概念应区分为具体领域的自我概念和普遍的自我价值信念。重视自我概念的测量。评价儿童自我概念水平,必须考虑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自我概念的成分要素是不同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概念成分要素在不断增长。Fitts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美国田纳西州心理卫生部的心理治疗医生
22、Williams H?Fitts于1965年编制。据美国人格测验评鉴(personality tests and reviews II)1975年报告,该量表是19691971年间在研究上被引用最多的十四种人格测验之一。(详见书)Marsh的改进模型80年代初, Marsh及同事以Shavelson理论模型为基础,将自我概念分为:数学技能、语言技能、一般学业能力、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体能、外表、同性关系、异性关系、亲子关系、宗教信仰、诚实性、情绪稳定性、自尊等维度。中国学者的自我概念研究80年代初,我国学者开始对自我概念进行研究研究范围:自我概念的理论、结构、特殊成分;自我概念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关
23、于自我概念的结构分析:现实自我、理想自我;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意志中国学者的自我概念:张春兴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各方面的知觉,它是一个多维度、有层次、有组织的结构。其中包括个体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欲望的了解,个人对他人和环境的关系,个人对处理事物的经验,以及对生活目标的认识与评价等。黄希庭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所有方面的知觉,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有组织的结构,具有评价性且可以和他人分别开来。郑涌、黄希庭:大学生自我概念包括家庭、学业、容貌、友善等维度;(1992)对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研究对老年人自我概念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生理自我是影响其健康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社会自我。第三章 社会认知
24、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一社会认知的定义与分析塑造行动框架1定义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是对人及行为的认知,而不是对物。它包括人的内在心理过程和外显的行为活动,具体是包括感知、判断、推测、评价等过程;二社会认知的途径1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 对他人情绪、情感认知的线索表情动作。表情是人类最初为适应生存而产生,并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 面部表情既是先天又是后天习得的 情绪的认知与判断受主观因素所制约(1)对各种情绪表现模式与规则的了解(虚假表情与真实表情有模式上区别);(2)认知者与情绪者的关系;(3)认知者本身的情绪体验 表情动作是判别情绪情感状态的依据之
25、一2对他人性格的认知了解一个人的过去生活;了解在家庭中的地位;外貌;等。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包括对自己与他人以及他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知。人际关系中一个特点是:认知者的情感成分参与其中。研究人际关系的方法,是莫雷诺“社会关系测量法”、苏联的“参照测量法”、塔基乌里的“关系分析法。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社会知觉、社会印象、社会判断一社会知觉(第一步)1知觉活动的主体与客体都处于变动中,因此社会知觉是双向的。2婴儿早期对人的特定反应(微笑)有生物适应意义有如动物的“印刻效应”,更是后天习得即刺激反应行为(学习理论)。二社会印象1、 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对人认知的第一印象: 刻板印
26、象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经验形成起来的,对某一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如“南方人”、 “北方人”、“日本人”常见的社会刻板印象人们对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如商人就是唯利是图的、娱乐圈就是乌七八糟的。 晕轮效应“一俊遮百丑”。外表充满魅力,其他无关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信息的先后及性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1) 信息的先后顺序的影响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近因效应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阿希关于首因效应的实验表明:最初印象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后继信息甚至不能使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社会知觉中既有首因(第一印象),又有近因。当同一对象
27、的两种信息连续被感知到,首因起作用;如果是两种信息断续被感知,同近因起作用。 对首因效应的原因解释? “注意说”:注意的投入完全而充分,因而印象也更鲜明、强烈;对后继信息,人们的注意会游离,从而使后继信息的影响作用下降。 “习惯说”:人们习惯地按第一印象解释后继信息。 对近因效应原因的解释:新的信息对原有印象产生很大的“不一致”冲击;对陌生人,首因效应明显;对熟悉的人,易发生近因效应。2)信息的性质社会特征社会角色预言其言行,确定其行为意义及行为的适当性。心理特征人们在交往中会根据对象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人进行归类(Rosenberg,1968)。在人际交往中具有积极定向意义的心理特征:人际关系特征:有帮助的,真诚的,宽容的,好交际的,幽默的;智力特征:科学的,果断的,灵巧的,聪慧的,有坚持性的;在人际交往中具有消极定向意义的心理特征:不幸的,自负的,易怒的,令人厌烦的,不合群的;愚蠢的,浅薄的,犹豫的,不可靠的,笨拙的。3、个人好恶估价是对人印象形成的主要依据影响印象形成的主观因素 觉察者的情绪状态 投射作用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使人们把自己具有的东西看成是别人也具有的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三、社会判断(略)信息收集、取样、选择与综合、判断第三节 印象整饰 社会印象的形成都是从知觉者的角度出发,然而社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