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对人口老龄化和通胀风险能力强;有利于调动多个积极性筹集资金;有利于增强各方面的责任感。(4)局限性因需设置“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分别管理,所以,基金比例的划分和管理比较复杂和麻烦。(二)医保的偿付方式1、社会医疗保险医疗服务需方的偿付方式:起付线法扣除法,参保人员发生医疗保险费用之后,首先字符一定额度的医疗费用,超出此额度的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支付。按比例分担法共付法,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参保人员按照一定的比例共同偿付医疗费用。封顶线法最高限额保险法,是与起付线法相反的费用分担方式。该方法线规定一个医疗费用封顶线,社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只偿付低于封顶线的医疗费用,查处封顶线的医疗费
2、用由参保人自负。综合方式2、社会医疗保险医疗服务供方的偿付方式后付制:按服务项目付费: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参保者所享受的服务项目,向医疗服务提供者进行的费用偿付。预付制:按服务单元付费(按平均费用付费或定额支付)按病种付费按疾病诊断分类定额支付 按人头付费总额预算制按工资标准偿付(三)工伤保险的原则1、无责任补偿原则 2、个人不缴费原则3、待遇标准从优的原则 4、区别因工和非因工的原则5、补偿、预防及康复相结合的原则(四)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区别 比较项目社会保险商业保险承办主题国家企业保险对象雇员及其家属全体消费者是否盈利非盈利盈利选择性强制,不可选择自愿,可以选择注重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
3、受保人的法律关系政府与国民商家与顾客法律约束社会保险法商业保险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信誉大小监督机构议会与反对党保险监督局(五)现代社会救助的特征和功能?特征:国家是责任的主体国家有责任和义务救助陷入困境的社会成员。救助者需要进行家计调查救助对象要符合法定条件。享受救助是公民的权利社会救助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救助手段的多样性实物和现金救助、临时和固定救助、政府和民间救助。救助程序的法定性个人申请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社区证明基层审核上级批准。功能:1、缓解贫困2、促进分配,稳定经济3、社会规制4、促进社会融合(六)社会福利的分类?1、按照资源的提供方式来划分:现金给付型社会福利 食物给付型福利 社会
4、服务型福利2、按照服务对象来划分:老人福利 残疾人福利 儿童福利四、论述(20*1)(一)医保【为什么看病难,看病贵(原因,解决对策)】1、为什么看病难(1)我国传统的职工医疗保障体制呈现的弊端我国传统的职工医疗保障体制由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两部分组成。虽然曾经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减轻职工医疗负担,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职工医疗的保障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1 医疗保险的社会化程度较低。a)劳保医疗没有体现企业之间的风险分摊。b)企业负担畸轻畸重,不能公平参与市场竞争。c)劳动力无法合理流通。2 医疗保险资金筹集机制不健全。过度医疗和浪费超支
5、现象严重。3 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缺乏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4 医疗保险与医疗服务不匹配。(2)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初期改革实行了医疗费用与个人挂钩的探索加强了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约束实行了医疗费用统筹试点。有一定贡献,但未从根本上消除原有医疗制度的根本缺陷:缺乏合理、稳定的费用来源;社会化程度低。(3)城镇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1 覆盖面窄,仍然存在体制外人员2 “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严重3 医患关系紧张(4)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的弊端改革开放后,农村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以及人民公社的瓦解,农村传统的合作医疗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逐渐走向瓦解。2003年,卫生部,财
6、政部,农业部等联合提出了新农合的政策框架和指导意见,试点以来,总体运行良好,但是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逐渐暴露。第一, 管理资源短缺,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第二, 长效,稳定的筹资机制有待建立。第三, 农村卫生服务质量有待提高。(5)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现在看病不容易更多的是医疗资源结构性失衡造成。(6)医疗保险发展缓慢。(7)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8)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不力。2、为什么看病贵(1)医疗费用的合理和不合理增长合理成分:物价水平上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疾病谱的变化;新的医学技术的发展;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保健的需求快速增长。不合理成分:超前消费;医保制度缺少
7、必要制约措施;缺乏对卫生事业发展的宏观规划;缺乏有效的分级转诊制度(2)医疗消费供求关系的特殊性1 医疗消费者一般不具备医学知识,医生掌握医疗消费的主动权2 医疗消费价格事先不能得知,病人不能讨价还价3 医疗消费的不确定性,医疗需求弹性对价格的反映比较迟钝(3)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存在逐利倾向。(4)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3、解决对策(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 坚持“低水平,广覆盖”,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2 基本医疗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形成新的筹资机制3 形成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4 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的范围,加强基金管理5 加强医疗
8、服务管理,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6 妥善解决有关人员的医疗待遇 各地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特点具体实施不同的形式和办法。(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了保障新农合的良性运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新农合需要继续做好一下几个方面:1 建立稳定、科学的筹资机制。一方面使农民的缴费有浮动性,另一方面要保证政府资金及时到位。2 加强新农合的管理能力建设。根据实际需要,确立管理人员配备标准;同时,加强培训。3 加强新农合的外部环境建设。一方面,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理顺农村药品流通配送体系。(二)养老【当前养老保险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如何应对?】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
9、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到达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年限,或因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1、面临的挑战(1)人口老龄化。我国已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2030年前后将步入老年高峰期。到2010年,城镇退休人员将达到7000万人,2020年,将超过1亿人,老年保障任务艰巨。(2)农村城镇化。未来20年,城镇化率将以每年1的比例增加,由现在的40左右提高到60左右。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迫切需要研究解决日益增加的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问题。(3)就业方式多样化。多种形式灵活就业人员在从业人员中已占很大比重,需要针对这部分人员流动性强、管理分散、收入不稳定等特点,
10、研究制定相适应的参保缴费和管理办法。(4)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本身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问题。在“上海社保案”出现之后,这方面问题日益引起国内民众重视。企业年金发展缓慢,退休人员主要依靠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金生活,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形成也是主要问题之一。(5)多支柱养老制度名不副实。a我国的个人账户事实上是“不完全账户”,并由此导致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个人账户空账运行,没有实现制度设计的初衷。b企业年金计划的覆盖范围仍然很小。虽然从企业年金积累总量上看,增长比较迅速,增长潜力巨大,但是企业年金制度覆盖人员仍然相当少。(6)养老基金投资收益不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率未能得到有效提高。养老金计发
11、办法不尽合理,没有体现激励约束机制;基金调剂能力不强等问题也是制约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羁绊。事实上,投资收益率过低,正是我国目前个人账户空转、养老基金入不敷出的重要原因。2、如何应对(1)改变筹资模式,推出多元制度。总体上讲,社会保障体系是实行收入与财产再分配的重要工具。我国应该继续积极调整政策,逐步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2)提高营运质量,健全管理体制。从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来看,除个别地区外,多数地方运行基本正常,但是从长远看,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若不解决,现行体制就很难维持下去。由于我国参加基本养老的人口众多,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着庞大的缺口,如何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高效的管
12、理机构是至关重要的。(3)注重发挥优势,扩大投资渠道。对于正在进行更深入的市场经济改革的中国来说,是否能较好地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建立一套有效、可靠的社会养老基金的运作体制是至关重要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发展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加强监管。通过完善资本市场扩大养老基金的投资渠道。改善管理模式。(4)重新界定政府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职能,将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实行分账管理。造成当前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出现“所有者缺位”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直接管理过度的结果。因此,应当将政府的管理职能限制在社会统筹这一大块,而个人帐户中的基金部分,则可考虑借鉴国外管理养老基金的成功经验,成
13、立养老基金会组织来管理个人帐户中的基金,基金会组织应当是专业化的基金管理公司。(5)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由非缴费普惠性养老模式、缴费性基本养老保险模式、企业年金及个人寿险储蓄性养老模式和家庭养老等多层次构成。其中缴费性基本养老保险和商业寿险产品的目标主要是城镇从业人员,是养老保障是发展的主体。非缴费型养老保障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是主体。(6)“弹性”才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词。所谓的弹性退休制度,是指允许劳动者在退休年龄、退休方式和退休收入方面具有某种弹性、较为灵活的退休制度。弹性退休制度好就好在既有统一的尺度,又为每位劳动者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退
14、休年龄留出了充足的空间,从而具有最大限度的伸缩性和激励性,这是符合世界退休制度的发展潮流的。五、材料题(30*1)(一)人口老龄化【对社保的影响;特点;如何应对】1、特点(1)老年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基数本来就是很大,又因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所以我国老龄化基数也很大。(2)人口老龄化水平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从 20 世 纪 80 年代到 21 世纪中叶,中国人口老龄化将一直显著地超前于经济发展。并且从各种预测结果可以看出,在未来50年时间里中国人口都在不断老龄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3)中国是世界上老龄化呈加速度发展的国家。老龄化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制定依据,较
15、快的发展速度所能留给政策实施的时间较短,这就需要 政策的反应性和灵敏性更强;否则,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4)中国人口老龄化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不仅东部和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存在差异,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老龄化也存在差异。我国的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老龄化程度相对严重;农村面临比城镇地区更为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5)中国老年人口呈现高龄化趋势。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过程的是老年人口的高龄化,老年人口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所占比重将会逐步提高。2、对社保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保障体系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所引起的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和老年人口数量增长将 给养老保障体系带来更为沉重的
16、支付压力,特别是在现收现付制的体系中,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金领取者相对增多和缴费者相对减少,这对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此外,老年人口相对于其他人群的高患病率,将大大增加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体系的支出压力。(1)老龄化使医疗保障供给减少,支出增加由于老龄化的进程加快,使得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比例,即劳动年龄人口负担老年人口的系数上升。这种现象表明,一方面提供医疗保险基金供款的人数相对于使用这笔资金的人数在减少,另一方面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人数却在迅速扩大。所以对于在实行新制度时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他们的医疗保险资金就构成得一笔隐性债务。(2)老龄化使养老金费用加大主要原因在于:一是
17、离退休退职人数迅速增加,二是每人每年离退休退职费用也逐年攀升。(3)老龄化使保险基金不堪重负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有三种模式: 现收现付模式、部分积累模式和完全积累模式。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自身的特征,实行现收现付模式将给企业、职工,甚至国家带来巨大的负担。如不改变现收现付模式,到2030 年时,因为这种代际转移负担的基金筹集模式,把退休一代人的养老金负担压在了下一代职工身上的话,必将影响下一代人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制约经济发展,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4)赡养率提高所带来的直接影响。由于人口生育率和增长率的下降,我国赡养年龄人口相对于工作年龄人口的比率即人口赡养率相应地不断上升。(5)人口结构和规模变化
18、对养老保险的间接影响首先,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和过高的养老保险缴费会对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和产业竞争能力带来不利影响。其次,人口老龄化还会对消费需求产生影响。并且,人口老化还可能对人口与劳动力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产生负面影响。3、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几点建议 (1)制订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统筹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十分有必要从国家层面制订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从战略思路上讲,应该遵循全社会共同行动,统筹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方向。当前,需要统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统筹考虑人口老龄化与生育政策。要从人口长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统筹考虑人口老龄化与生育政策的关系
19、。二是统筹考虑老年人和其他社会人群的关系问题。要避免把人口老龄化问题仅仅看成是老年人的问题或仅仅是如何养老的问题,明确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参与。三是统筹考虑城乡人口老龄化问题。必须尽快转变思路,统筹考虑城乡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农村老龄化政策的措施和水平,争取达到城乡间的平衡。(2)全面梳理现行老龄政策,逐步形成多层次的综合性老龄政策体系尽快对现行老龄政策进行全面的梳理,拾遗补缺,逐步形成 “战略为纲、规划先行、制度协调、操作灵活”的多层次、综合性的老龄政策体系。(3)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首先,推进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促进
20、养老保障体制的一体化进程。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二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改革。a) 扩大对老年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公平地享有医疗保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老年人的医疗保障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b) 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适应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城镇化加快的特点,完善现有的保障制度;针对不同群体增加新的保障项目。大数法则说明,参加保险的人数越多,保险基金越充足,风险就可以在更大范围得到分解,个体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c) 提高社会保险资金的统筹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提高基金收益率。社会保障基金不但要有积累,而且这些积累应该取得较高的回
21、报率。以此提升制度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d) 提升社会保险关系的便携性,增强制度的适应性。(4)逐步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支持体系,形成全社会合理的养老格局a) 以建立“老人自立为主,社区服务为辅,机构养老兜底,社会服务支持”的社会养老新格局为目标,调整机构养老功能和布局,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支持体系。当前其中的关键点有两个:一是机构养老功能和布局。二是建立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支持体系。b) 充分发挥家庭保障的作用 。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
22、用有机的组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最佳效用。 (5)积极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发挥老年人的积极作用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多,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议题。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有两个思路:一是提高退休年龄,延长工作年限。提高退休年龄是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的有效措施。二是直接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提供社会服务。鼓励 低龄、健康老人开展志愿性的甚至是经营性的养老服务具有较 大的潜力。通过社区互助和储蓄服务时间等方式发动老年人开 展志愿服务,将老年人力资源转化为社区养老服务资源。(6)加强宣传和指导,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要积极行动起来;家庭和个人要依法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发挥好赡养、自助、互助等功能,推动形成团结互助、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二)医保【P86页,对全民医保和城乡统筹的看法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