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成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知识的好习惯;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学会创造性地学习。 (二)课题的提出及背景分析:优化作业设计,实现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意识。新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深化指明了方向,也引领和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近年来,全国各地对作业设计方面的研究非常重视。但综观目前作业设计现状:传统作业设计的种种缺陷仍然有目共睹。为此,本课题组通过对大量课堂内外的作业进行调查、反思、分析归类和思考,发现了以下几种常见的弊端。作业设计现 状 弊 端形式上1、单一性,为应付考
2、试而训练2、要求单独完成,强调独立思考,缺少合作性3、作业由教师或教材提供,缺乏自主性内容上1、重复机械地抄写生字,查字典、抄解释等2、课后练习、配套习题一律写在作业纸上方式上1、排斥学科以外的作业,人为的造成学科间的隔阂2、面对不同学生实行无差异的作业设计答案上1、作业答案绝对化,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评价上1、作业评价片面性、单调化2、作业评语刻板教条化目标上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综上所述:虽然,传统的作业设计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它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却极为不利的,如果不加以改变必将使作业陷入机械重复的误区。学生终日陷于“题海“之中,
3、苦不堪言,身心的发展也必将因此受到抑制。所以本课题在对目前作业的设计进行充分调查之后,吸取国内外优化作业设计的理论精华,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形成合理的作业机制,从而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背景2:教师对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困惑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可见这样的情景:快下课了,教师在学生的叫喊声中慌慌张张地进教室布置作业,教师的声音常常淹没在下课的铃声以及学生的喧嚣声中;上完课后让小老师将作业抄在教室的小黑板上,满满一黑板,学生下课急着抄,中午趴着抄,互相传着抄为系统了解教师对学生作业情况的了解,本课题组拟定了以下几个问题,并将结果加以归纳,反馈如下:教师对学生作业情况统计人数比例
4、是不是1、你布置作业是随手拈来的吗?49%51%2、你在一节课里是否认真地设计过学生的作业?21%79%3、改作业是否占据了你很多的课余时间?88.3%11.7%4、你是否会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15%85%5、你对学生完成的作业满意吗?36.4%63.6%6、你常对自己布置的作业进行反思吗?33%67%通过对教师的调查分析发现:许多教师都意识到作业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弊端。有心致力于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教师反应:1、批改新课程下的作业加大了他们的批改难度:此类作业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思辫能力以及新视点的把握等具有很大的挑战。 2、部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管
5、面对学生的层次如何一刀切的实行只有部分优等生能掌握的作业,却忽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刻意拔高作业难度。3、批改作业所需的大量时间造成教师无法深入钻研教材,优化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背景3:学生对优化作业设计的渴望我们课题组拟定了一份低年级学生作业调查表(详见附页)对全校低年级11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做作业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作业形式单一、没有选择的自由,成了压抑学生成长的工具。他们渴望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作业内容的开放性,渴望在作业中放飞自己的理想。另外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自觉性再加上教师对作业又缺少必要的指导,使得作业的有效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流于一种形式。
6、总之在实践中,仍然出现大部分教师对优化作业设计的片面理解和低效操作,对学生缺少必要的指导。本课题在分析这些低效作业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进行研究和验证。从优化作业设计的有效角度摸索出可推广的对策。(三)文献综述:“任务学习”认为:学生是作业的主体,作业的设计与指导应该围绕学生具体的、个性的学习活动展开,而不应是整齐划一的。作业的设计必须尊重学生的实际,教学活动开展的需要和学生现有的认知特点。它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有效性特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标准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效果和时间,既提高质量,又不增加负担。“有效”不等于“理想”,它是特指一定条件下的最优。作业设计有效
7、性是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点,将作业进行最优化设计,让学生对作业产生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本课题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阶段研究。调查归因找准切入点作业形式体现多样性作业内容突出趣味性作业评价构建人性化作业方式力求兼容性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学力差异是颇为复杂且客观存在的,不同学生感觉作业负担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作业布置应该“因材而为”,要考虑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不同的思维和认知特点,不同的基础和潜力后,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内外的学习任务。在考虑适量作业的同时,注意在作业的设计上下功夫。另外,国内外教学论研究中对作业问题也相当重视如:早期苏联的教学论
8、专家凯洛夫、斯米尔诺夫,他们都将作业与课堂教学视为同等重要,把作业研究视为教学论研究的重要方面;美国学者库柏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版了专著家庭作业对作业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国学者吴也显在他的著作教学论新编中把教材分成三个系统:课题系统、图象系统和作业系统。我们课题组成员吸取了任务学习理论的精髓所在,将它与新课程标准下的作业改革相结合,并以此作为我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及依据。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扬长避短。针对目前作业设计现状所出现的种种弊端进行调查,同时结合国内外的理论基础,对调查的弊端反思出相应对策并进行研究,实现作业的优化设计。(四)研究基础我们课题组的区级课题如何提高课堂作业设
9、计的有效性研究已于今年上半年完成。在结题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如何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与经验,促进其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学会创造性的学习等。这即是“教学生活化”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又是优化作业设计的宗旨,是它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因为优化作业设计的“生命力”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学生以各种形式的作业设计,在趣味性、个性化、实践性、拓展性的作业中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和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新课程的颁布与实施为优化作业设计创造了重要的契机。学校、家庭、社会已为优化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将会为此创造更佳的条件。三
10、、研究构想(一) 研究内容1调查小学作业设计现状,从学生作业有效性出发,分析学生作业的兴奋点,寻找有效地激发学生作业兴趣的方法。如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设计创造性的生活化作业等。2探寻保持学生作业兴趣的方法。当学生的作业兴趣被激发起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也为了获取他们完成作业效果的反馈信息,可以采用竞赛、交流等方法。3挖掘教材特点科学地进行作业设计,科学地布置作业。(二)研究对象 在作业设计有效性预试阶段和正式实施阶段,将年级组的几个教学班的学生及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三)研究工具和材料准备阶段:本课题以调查分析为主要方法辅以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等。调查对象以石门乡第一中心小
11、学作业设计为落脚点,分布到各个班的课内外作业设计中去。实施阶段: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个案跟踪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课外的作业设计中。根据两位对照班教师对同一课文设计的不同作业进行对比比较,结合课题研究,进行分析和对策归因。保证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个性化让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需要并开展一系列活动,并对几个典型的好、中、差学生建立个案,跟踪研究,以观察此研究的效果。总结阶段:以经验总结法为主。这阶段教师将以论文,结题报告等形式对这一研究作总结,同时展示学生作业实践、比赛活动等照片。调查及对策的研究时:为了保证调查现象的确实性和对策形成的稳定性,遵循“周而复始”的研究过程(详见下图)有效性研 究
12、现象调查反思分析对策验证(四)实验原则1.全体性原则本实验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使全体学生都收益。2.全面性原则实验的操作过程首先从作业设计开始,但作业不是唯一的目的。在这个实验中,作业设计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在优化作业设计过程中提高认识,陶冶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3.主体性原则这项原则就是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采用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和读写兴趣,作业成为学生的需要。4.激励性原则抓住学生的积极心态充分发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做作业的快乐中去。四、研究过程与做法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我们的研究课题就是要充分发
13、挥学生的作用,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各个环节,为了保证课题实施的有条不紊,我们将实验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一)准备阶段1.立课题组2.选定实验班3.做好课题研究前的测试与信息搜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拟定测查学生有关作业情况调查表;教师问卷表(详见附页),以及学生进行各项作业掌握情况观察表和评分标准,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测试,并按统一标准逐一评分,进行统计分析。4.实施细则、计划(二)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完成本课题研究的实质性阶段,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对实验组进行控制实验,本实验按三个阶段进行,各阶段的教育目标与要求逐步加深。第一阶段:共四周总的教育目标是对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对学生作业进
14、行心理分析、找到作业设计的切入点,激发他们的作业兴趣;教师收集资料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实践活动中为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学习的材料有:美国学者库柏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版的专著家庭作业它对作业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国学者吴也显的著作教学论新编它把教材分成三个系统:课题系统、图象系统和作业系统等相关书籍使老师们掌握必备的实验理论知识,另外:如浙江教育科学小学语文教学等同时,我们还从网上下载与课题相关的一些教学案例和研究论文等供老师学习,帮助老师尽快进入实施阶段。学习方法:由课题组负责人在课题组教师中开展教育理论学习活动,每人写学习体会12篇,交流教育理论学习经验,推动活动步
15、步深入,使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力求理论联系实际。第二阶段:共20周,采用各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丰富作业内容,提高学习能力。1.调查归因,找准切入点的处理(1)以优化作业设计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设计一份学生作业问卷调查表(见附页)并将调查表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现状。(2)课题组组长罗列该课题涉及到的理论书籍,并组织教师学习,在学习后上交一份学习心得体会或相关论文。(3)教师收集资料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到优化作业设计的实践活动中去增强好奇心,兴趣感;克服他们对作业的厌倦、畏难心理。构建人文交互性作业评价机制(多采取激励性、赞美性语言)在学生的作业批改中体现作业评价机制。
16、(4)对实验班学生的作业评价不定时地加以抽查。2.作业形式体现多样性的处理实验组教师对作业形式的多样性进行罗列概括并根据各种形式,对学生作业进行对应性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个性化作业(1)分析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超市型”作业。确定作业的基础题和选做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2)根据主动性原则,重视学生的个体经历、体验与感悟及交互。引导学生自己“创造”出习题,教师在初期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指导。(3)与学生一起梳理单元重难点,让学生编一份单元习题。(4)举办学生的个性化作业展3.挖掘教材资源,设计实践性作业(1)布置与学生所学有关联的作业,让
17、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将教材与各种补充阅读配合起来,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收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即学中求广型作业设计。要求实验班教师选好一本与课文内容相配套的课外读物。(2)在儿童掌握了课文内容之后,指导学生灵活而创造性地运用新知识触类旁通的解决相关作业。即学后迁移式作业设计。(3)在解决学生的疑问时还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提出新的问题。让他们在孜孜不倦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磨砺学习意志。即学后设疑式作业设计。根据以上操作确定由之相关联的课文进行作业设计案例分析并在初期加强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相应指导。4.作业内容突出趣味性的处理课题组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达到作业
18、内容的趣味性(1)引导学生用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知识,在实验初期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指导。即设计绘画式作业。(2)在课堂教学中,给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课文内容让儿童选择喜欢的角色去模仿、体验情境。引导学生续编故事、演课本剧等形式的作业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寻求家长的配合,检察督促。将所学的知识寓含于游戏中。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在课外玩。5.作业方式力求兼容性的处理(1)加强作业设计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教了师生情布置学生给老师唱一首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等作业。(2)在作业完成进程中,提倡合作精神,引导学生通过各方面的力量更出色的完成
19、作业。(3)设计一次最佳创作业性作业展6.作业评价强调多元化的处理改变传统作业评语教条化的形式引入多种评价方式。在批改作业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评语的形式,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肯定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有:(1)学生自评。让孩子对自己的作业做出客观的评价,正确认识自己的得失,树立自信心。(2)小伙伴评价。同伴互评,学会合作,互勉互助,共同提高。(3)家长评价。让家长参与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做出激励性的评价(4)初步确定各项评分标准。(见附页)(5)创造条件,开展最佳评委奖。(6)不定时的对实验班学生作业评价进行抽查。五、实验研究的效果和作用(一)初步总结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教
20、学策略、操作方法:1改变作业内容,创造性的布置多元化作业2以优化作业设计为核心,落实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策略3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拓展作业内容的资源和空间的策略4多种媒体优化组合,实现学习情趣化和生活化的策略5激发兴趣,引发想象,激活创作的策略(二)总结出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相关评价指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相关评价指标 设计者册数时间课 题 评价指标得分教育性1、 能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学生的作业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152、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10教学性3、 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启迪学生思维,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作业难点和进行拓展创新性的学习。4、将作业与阅读、习作
21、、口语交际等学生今后的学生任务加以联系有大语文教学观科学性5、教会学生作业设计的方法,能通过教学自行设计一份作业。6、 根据认知规律和学生年龄特点合理安排作业量。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分析学生作业的兴奋点,找寻有效地激发学生作业兴趣的方法。20评价意见总分(三)促进了学生的学科素养的提高以优化作业设计为基础的作业类型,一方面作为一种情感的激励工具,它的交互性和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诱发学生奋发进取,追求成功的心理倾向,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具有超文本、重基础的特性,创设启迪思维的各种作业情境,学习者可以按照自身的学习兴趣选择作业内容,满足个
22、人需要,也可以依据能力和水平自定学习速度,满足个人的发展。事实证明,虽然实验的时间不长,但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学生的差距在语文识字量上、识字方法上及由此引发的阅读能力等方面已经有所反映。尤其是在发散性作业和能力题中反映出来创造性思维火花,是无法用分数来衡量的。(四)培养和锻炼了骨干教师,促进了实验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在实验中通过理论培训、教学模式分析、优秀课例观摩、互评式评课、交流设计方案、集中座谈和个别访谈等多个层面和多种形式的培训,并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反思和实践,转变了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识字教学生活化教学技能,使大部分教师基本掌握了有效性作业设计的方法与课堂教学策略和评价方
23、法。在开展研究时我们重点抓住两个整合点。一是作业设计和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即作业设计转向多元化;作业内容既有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又有发散性练习。二是作业设计有效性与学习方式的整合。即在作业优化的条件下把有意义的作业内容、完成作业途径和种类作业方法训练融合在一起。我们以作业设计为突破口启动如何提高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实验中期,研究课案逐步趋于完善,郭庆飞老师写的课程理念优化作业设计在乡、小论文比赛中获一等奖。老师们正是在一次又一次案例研讨中品尝到实验的乐趣,初步摸索出作业设计有效性的一些规律性方法和策略,它们是:(1)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2)利用师
24、生间的相互交流,创设启迪思维的各种问题情境,促使个体思维趋于活跃,并在群体思维中发生撞击,进行意义的建构,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3)借助作业设计的多样化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己见,进行合作式、讨论式的学习,培养学生想象力和求异思维能力;(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作业兴趣,设计各项个性化作业,体现作业设计的层次性、趣味性(相关论文与案例见附件)。(5)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和反馈的机会经过近半年的磨练,教师们感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感到自己研究能力强了、创新意识强了,驾驭课堂能力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对实验研究的信心大大增强了。六、结论与反思此课题的研究表明,小学各年级在教
25、学班中实行“作业设计有效性”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业设计有效性使学生有主动完成作业的愿望,作业完成效率高。他们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完成自己喜欢的作业特别是对于成绩落后生。2作业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学生有意识地完成各项实践性作业,在学习中主动地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每个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进步。他们的思维力、创造力、想象力得到了发展,学会创造性的学习。3对于改进教师的教育方法,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4作业设计有效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同的,对于接受能力中上水平的学生效果相对显著。5教育个体性的差异,作业设计有效性也并非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会有明显积极的效应。我们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通过玫学年的研究也有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主要问题有:1设计有效性地评价比较费时。2生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极分化。3如何通过作业设计有效性,改变学生的生活价值观,学会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课外生活,成为一个善于学习和生活的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