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40.12KB ,
资源ID:201697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1697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边坡设计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边坡设计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

1、,前缘较平,坡度5-20前缘为素填土,以碎石、块石及少量粘粉粒堆填,层厚1-12m,后缘多为强-弱风化花岗岩,层厚0.5-10m左右,部份后缘为0.5-1.5m粉质粘土。新增边坡5:拟建边坡总长约436米,呈半月形,坡向东南,西高东低,后缘陡坎55-80,前缘坡度在5-15前缘为素填土,以碎石、块石及粘粉粒堆填,层厚2-15m,后缘坡强-弱风化花岗岩,层厚8-30m左右,后缘坡上表层有0.5-1.0m粉质粘土。新增边坡6:拟建边坡总长约216米,呈半月形,坡向南,北高南低,后缘陡坎65-80,前缘坡度在5-15。前缘为素填土,以碎石、块石及少量粘粉粒堆填,层厚2-5m,后缘强-弱风化花岗岩,层

2、厚3-20m左右,后缘坡表层局部有0.5m粉质粘土。第二部分 边坡支护部分一、边坡分析根据建设方提供的XX市XX新区松子坑周边边坡复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对现场考察分析, 本次设计对旧有边坡1,新增边坡1,旧有边坡2,新增边坡5,新增边坡6(上边坡),新增边坡7,TP3-03,TP3-04边坡,为原采坑壁及原采石场形成的高边坡,主要由中风化花岗岩组成的岩质边坡,边坡上部有坡残积粉质粘土,上述边坡目前整体稳定,拟对上部土体进行1:1清坡, 坡面绿化,防止上部土体剥落。拟对TP3-03,TP3-04原采坑填石边坡按1:1.5-1:2清坡, 坡面绿化,防止大块石滚向高铁。旧有边坡1,东北端小山坡按

3、1:1清坡。上述边坡清坡及完善边坡排水设计。见绿化设计场地整理。新增边坡2、新增边坡3,主要由坡残积粉质粘土及强风化,中风化花岗岩组成的混合边坡。北东段边坡裸露,中上部发生一小滑坡。北东段裸露边坡为不稳定边坡;边坡西南段上部发生一处滑坡。滑坡东北侧处发生一崩塌,发展下去将引起上部山体孤石滚落。暴雨时,山坡上的水夹带泥石土流入坡下。裸露边坡为不稳定边坡;新增边坡4,新增边坡6(下边坡)主要由中风化花岗岩组成的岩质边坡。中风化花岗岩节理裂隙发育,坡面上见有岩块,易发生坠石及楔形体崩塌。新增边坡2,新增边坡3,新增边坡4,新增边坡6(下边坡),边坡不但邻近高铁,同时坡下为公路,车辆行人活动频繁。为保

4、护边坡下车辆行人的安全。在复绿工程设计时,对新增边坡2,新增边坡3,新增边坡4,新增边坡6(下边坡)四处进行边坡支护工程设计。二、设计依据现行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标准及规程,主要有:1.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2.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7.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50011-2010);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11);10.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版;11.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SJG 01-201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1; 13.XX市XX新区松子坑周边边坡复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4. 业主提供场地地形图(电子版1:500);15. 现场实地踏勘测量结果及类似工程经验。三、地质环境条件(一)地形地貌场地原地貌类型为丘陵坡地。新增边坡3,边坡为一级坡,坡高820.9m,坡度为50-75度,坡倾向127度, 坡长173m。边坡南西段已采用锚杆+格构梁支护,格构梁不规整

6、,上部局部坡度可达75度。格构梁北端及边坡中部上部,见58米高喷砼护面,坡度80度,支护结构未见变形破坏;北东段边坡裸露,中上部发生一小滑坡,形成长7米宽9米,后缘坡度85度高1米的滑槽。北东段裸露边坡为不稳定边坡。边坡离高铁高架桥40-60m, 离公路30-40m,坡下为绿化带,人员活动频繁。为修建高铁时,人工分级放坡。边坡分2-3级放坡。坡高23-38m,坡度为45-75度,坡倾向143度, 坡长261m。边坡东北端2.3级边坡已采用锚杆+格构梁支护。格构梁不规整,顶部坡度达65度,平台为浆砌块石,不利于绿化。支护结构未见变形破坏;边坡西南段上部大致沿土岩界面发生一处宽20米长19米滑坡,

7、后缘坡度60度,高9米的滑槽。滑坡东北侧处发生一崩塌,长2.5米宽2.7米,后缘坡度70度,高0.5米的塌坑。坡底北段离高铁高架桥3-18m,南西段接高铁明隧。坡下人员活动频繁。旧有边坡1,新增边坡4和新增边坡6下边坡,边坡为一级坡。新增边坡4坡高6-26m,坡度为45-60度。新增边坡6下边坡坡高8-15m,坡度为60-80度。紧邻该边坡的边坡已采用格构梁支护。坡下为公路人员活动频繁。(二)地层岩性新增边坡4,新增边坡6边坡岩石露头清晰,为中风化花岗岩。新增边坡2和新增边坡3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地层有:第四系人工填土夹碎石层及坡残积层,下伏基岩为花岗岩,现分述如下:1、人工填土(Qml)杂填土

8、:褐红色、褐黄色,主要由砂质粘性土及花岗岩碎石、块石新近堆填而成,松散状。碎石、块石大小混杂,20200cm,,分布不均,含量大于3060%。该层在新增3坡分布于坡脚见于ZK2、ZK4、ZK6、ZK8孔,层厚0.502.20m,平均厚度为1.70m;在新增2坡分布于坡脚及坡上见于ZK9ZK17、ZK23、ZK28孔,层厚0.607.50m,平均厚度为2.25m。2、第四系坡残积层(Qdl+el)粉质粘土:黄褐色、红褐色,可塑状,含石英砂砾约2535%。 遇水易软化。发育风化球(“孤石”),在ZK24、ZK25、ZK27 、ZK29,ZK32一带揭露有“孤石”。本层在新增3坡分布于ZK1、ZK3

9、、ZK5、ZK7孔,层厚0.901.90m,平均厚度为1.20m;在新增2坡分布于ZK22、ZK24ZK27、ZK29、ZK31孔,层厚1.004.50m,平均厚度为2.87m。3、燕山期花岗岩层(r53(1)本区分布花岗岩,属于早白垩世侵入岩,按照风化程度划分四个风化亚带,其中全风化岩基本缺失或厚度很小。钻孔揭露各亚带岩性特征如下:3-1强风化花岗岩:灰褐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岩块手折易断。原岩结构清晰,裂隙极发育,属于极软岩,呈散体结构,边坡岩体类型类, 该层遇水易软化、崩解,局部地段发育有风化球(“弧石”)。 本层在新增3坡分布于ZK1、ZK5、ZK7孔,层厚3.5011.70m,平均厚

10、度为6.570m,层面标高63.8376.66m;在新增2坡,除ZK13、ZK16、ZK18、ZK19、ZK21、ZK27、ZK29孔外,其它钻孔均有分布,层厚0.9011.60m,平均厚度为3.94m。层面标高68.77111.96m。3-2 中风化花岗岩:黄褐色、浅褐色,细粒花岗结构,矿物风化褪色明显,裂隙很发育,裂隙面充填铁质,岩芯呈碎块短柱状,属于硬质岩,边坡岩体类型类。本层在新增3坡各孔均有分布层厚3.0010.50m,平均厚度为6.56m,层面标高55. 3571.16m;在新增2坡,各钻孔均有分布,层厚2.2025.20m,平均厚度为12.06m。层面标高64.17114.16m

11、。3-3 微风化花岗岩:灰白色、肉红色,细粒花岗结构,岩石较新鲜、坚硬,裂隙稍发育,岩芯呈长柱状,属于硬质岩边坡岩体类型类。该层各孔均有揭露,本层在新增3坡层面标高为49.2561.56m;在新增2坡层面标高为54.7786.66m。(三)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概述根据现场踏勘和调查显示,场地内无常年地表水,地表水主要类型为雨源形坡面流。仅雨季沿坡面形成临时性水流,对坡面有冲刷作用。2、地下水特征该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勘察区土层中,含水性、透水性差,水量贫乏。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场地下覆花岗岩的裂隙中,含水性及透水性受裂隙发育

12、影响。较不均一。钻探施工时,强风化岩与中风化岩交接处出现漏水情况。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位埋深与季节关系密切,地下水径流由山体高处向沟底渗流。3、地下水腐蚀性评价根据ZK2、ZK5、ZK22、ZK23钻孔中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判定如表3。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中的有关规定判定:场地环境类别属类,场地地下水水质在强透水地层中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在弱透水地层中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钢筋具微腐蚀性。4、土壤腐蚀性评价根据土壤可溶盐分析结果,

13、腐蚀性判定如表4。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四)地震效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的有关规定,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该场地土的类型为中硬坚硬土,建筑场地类别属类,特征周期值为0.250.35s。就建筑抗震而言,属于对建筑抗震危险地段。四、主要岩土工程问题新增边坡2,新增边坡3,新增边坡4,边坡上部主要为坡残积层,强风化花岗岩,坡体下部(新增边坡2中段坡顶)为中风化,属岩土混合边坡。边坡存在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为:(1)边坡上部的坡残积层中风化

14、球(弧石)极发育,常形成危石, (2)边坡整体上上部的土体和下部的风化岩界面倾向顺坡面,由于该边坡坡体,第四系覆盖层薄,大气降水易通过风化和构造裂隙渗透,暴雨季节形成临时含水层,使岩土界面抗剪强度降低,土体容重增加,易发生小型滑坡。(3)组成边坡花岗岩岩体风化极不均一, 岩面起伏极大,存在风化楔形体。新增边坡4,新增边坡6(下边坡)(4)中风化花岗岩节理裂隙发育,边坡表层见花岗岩碎块石,易产生石块坠落,及楔形体崩塌。五、支护设计(一)设计原则1. 边坡不同地段岩性差异大,支护技术应符合该场地的地质条件,边坡应根据不同区段情况采用不同坡率,分段支护。根据地质情况和施工情况采用动态设计法进行设计。

15、2 边坡设计有足够的安全可靠性,并能付诸于实施,加快施工进度,工艺简便。工程造价相对低廉。3.边坡支护对环境的影响降到允许的范围,并尽可能做到外表美观,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 能直接和绿化相结合,为植物生长创造条件。(二)支护设计1. 边坡支护设计维持现状坡型仅对新增边坡3高陡的喷砼护面段拆除按1:0.75修坡;对新增边坡3,新增边坡2高陡的滑坡后缘按1:1修坡;采用井字形格构梁+锚杆支护。对新增边坡2坡顶人工填土按1:6修坡,且保证中风化花岗岩岩面上人工填土厚度不少于0.6m, 清理新增边坡2坡脚人工填土。各支护结构参数如下:锚杆:成孔孔径130mm,锚杆采用28HRB335钢筋作为主筋,填充

16、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40-0.50,要求其28d强度不小于30MPa压顶梁,压底梁:0.40m0.40m;格构梁0.30m C30混凝土浇注,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5mm。当压顶梁遇中风化花岗岩岩面时,则压顶梁底部置于岩面,压顶梁顶部高岩面0.4m, 岩面上回填种植土。土质坡面部分,格构梁嵌入坡面。不得与坡面之间留有空隙;中风化花岗岩质坡面凹凸不平,非锚杆位置格构梁底可加钢筋砼板,详见大样图。2. 边坡排水设计为消除雨水对边坡的侵蚀冲刷,坡顶和坡脚及平台设置排水沟,使坡面雨水有组织地排出场地。在新增边坡3中部原冲沟处及新增边坡2截水沟口设置竖向跌水踏步。竖向跌水踏步口设沉砂池。A型平台排水沟

17、仅用于新增边坡2一级平台,其余平台用B型平台排水沟。当排水沟遇中风化花岗岩岩面时,则排水沟底部置于岩面上,岩面上回填种植土高于排水沟侧面顶,现场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水流走向调整排水沟位置,达到将水排出场地。六、主要支护结构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时,施工顺序为:测量放线符合设计要求-修坡坡顶排水沟施工锚杆格构梁施工坡脚及平台排水沟施工。(一) 修坡1.修坡及坡面防护应自上而下有序进行,并应保持两侧边坡稳定,保证弃土、弃渣不导致边坡附近变形或破坏现象发生,土方开挖后应辅以人工修整坡面,不同地段不同岩性采用不同坡率修坡,变坡处采用弧化处理;2.边坡支护施工前,应从上到下进行清坡,主要清除坡面滑塌部分及表层松散

18、土体和松动岩块,但不得扰动边坡地层原始状态,对局部不稳定块体应予以清除;3.边坡坡面植被绿化应在支护结构完成后立即进行,防止坡面遇水冲刷。(二)锚杆1.锚杆采用干作业成孔,锚孔定位偏差不应大于30mm;锚孔偏斜度不应大于5%;钻孔深度超过锚杆设计长度不应小于0.5m;2.放置锚杆时,若发现孔壁坍塌,应重新透孔、清孔至干净;3. 注浆材料采用P.O.42.5R普通硅酸盐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400.45,浆体28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4.灌浆前应清孔,排放孔内积水废渣,注浆管端头到孔底距离为100mm;5. 相邻锚杆的竖向倾角相差不超过5(三)排水沟排水沟施工时,顶部应低于地面且内倾

19、,内倾坡度为10%。铺素混凝土基础上;遇岩则排水沟底部置于岩面上,岩面上回填种植土高于排水沟侧面顶,且压实。(四)格构梁1.钢筋混凝土格构梁应表面平整,混凝土必须现浇后进行人工振捣,不得采用喷射工艺。2.钢筋可在现场进行制作与安装,但钢筋的数量、配置按设计确定,接头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3.混凝土的浇铸应架设模板,模板应加支撑固定。七、监测设计本边坡为二级工程,施工期间及施工后应对边坡不同部位的变形情况进行现场监测工作,边坡监测项目主要有坡体水平位移、沉降位移监测、房屋沉降监测和人工巡视监测。(一)监测布置1.边坡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监测点沿坡顶按20m间距设置监测点,特殊地

20、段加设监测点,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点合二为一,共设置14个监测点。(二)巡视监测巡视内容主要有坡顶地面、支护结构、排水沟等有无无裂缝和明显变形。(三)监测要求1.监测点应在布设初始建立初读值。2.监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的工程测量规范有关变形测量的规定,监测精度应满足不低于二等精度要求。3.监测资料应包括:监测基准点和监测点的位置、编号、监测日期、本次监测值和累积监测值。4.监测资料应编制成表或绘制成曲线,位移、沉降监测结束应将上述资料汇总并附必要的文字说明。5.边坡允许值和预警值:二级边坡坡顶最大水平位移允许值为取0.4%H(H为边坡高度)和40mm的小值,边坡坡顶水平位移达到允许值的80

21、%或者速率已连续三日每天大于2mm应进行预警。(四)监测周期及监测组织监测密度在施工期间要求二天一次,施工完毕后对边坡水平位移、沉降位移监测点继续进行监测,竣工后半年内要求半个月测一次,剩下一年半一个月测一次,在暴雨季节加密监测频率。在使用期间,根据边坡人工巡视的情况,再进行具体的监测要求,异常情况时应增加监测次数。工程竣工后的监测时间不应少于两年。边坡监测由建设单位直接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编制方案,经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等共同确认后实施,方案必须包括上述监测项目、监测目的、测试方法、测点布置、监测项目报警值、信息反馈制度和现场原始状态资料记录等内容。对监测结果应及时进行反馈,发现异常情况应及

22、时通知设计人员,以便研究对策。八、质量检测(一)常规检测:施工用原材料水泥、钢筋、钢铰线、砂、碎石等。(二)锚杆(索)验收试验锚杆(索)施工完成后要进行验收试验:1.验收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2.试验最大荷载值取1.5倍的抗拔力设计值。3.锚杆(索)验收试验数量取每种类型总数的5%,且均不得少于5根。4.验收试验的锚杆(索)应随机抽样。质监、监理、业主或设计单位对质量有疑问的锚杆也应抽样作验收试验。5.验收标准:a、加载到设计荷载后变形稳定;b、锚杆(索)弹性变形不应小于自由段长度变形计算值的80,且不应大于自由段,大于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弹性变形计算值。6.

23、当验收不合格时应按锚杆(索)总数的30重新抽验;若再有锚杆(索)不合格时应全数进行检验。锚杆(索)验收完成后应绘制锚杆荷载位移(Q-S)曲线。(三)其它要求参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1.锚杆(索)注浆体强度检验。2.格构梁混凝土试块强度检验。3.抗滑桩应进行低应变检测,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当根据地应变法检测结果判定的桩身缺陷可能影响桩的水平承载力时,应采用钻芯法补充检测,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得少于3根。4.除上述说明外,未尽事宜按有关规程规范要求进行。九、应急措施边坡支护坚持信息化施工,针对现场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加强变形监测,

24、安排专人昼夜值班,24小时观察边坡周边变形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汇报,并启动应急措施。(一)坡顶变形异常由于边坡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施工过程中若边坡有失稳趋势或引起周边道路、截洪沟出现裂缝、沉降异常等现象时应立即停止开挖施工,及时用砂浆或沥青将裂缝抹平,防止雨水下渗,并及时通知监理、设计等有关单位,以便制定对策。(二)坡面雨水冲刷剧烈由于坡面防护不够及时,雨水对坡面冲刷剧烈,在暴雨来临之前,应及时采用塑料布等不透水材料全坡面覆盖,坡顶用土压实,防止雨水下渗。十、注意事项(一)建议施工单位进场后,要认真研究场地的地形、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领会设计的意图,精心组织施工。(二)施工应避开雨季进行,在施工

25、过程中,如遇到不良地质情况和危及边坡稳定的不利荷载组合时,或者图纸未能说明者,应及时会同设计单位共同协商解决。(三)如无类似岩土层锚固工程经验,施工前应进行锚杆(索)基本试验,以确定设计参数选取是否恰当,每种试验锚杆(索)数量均不应少于3根,具体要求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执行。(四)边坡加固应分级开挖支护,边坡开挖后应及时加固,上一级边坡加固完毕后方可进行下一级边坡的开挖。(五)监测资料要及时上报相关单位,尤其在变形发生明显变化或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反映,并做好临时防范措施。(六)边坡工程在雨季施工时应做好水的排导和防护工作,并做好临时防洪、抢险措施。(七)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妥善保护本边

26、坡支护结构并进行必要的维护,确保排水系统的通畅和养护好边坡绿化植物。(八)除上述说明外,未尽事宜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施工。十一、主要工程量支 护 土 方 开 挖 量 计 算 表序号块段号断面号面积(S)m2距离(L)m体积(V)m3备 注新增边坡2两断面间尖灭时,计算式为:V=L/2*S1西南侧2645585 2西北侧33035525 滑坡上缘放按1:1放坡边坡中段上部575401500 原施工残留填土按1:6放坡小计2610 新增边坡34北东段南西侧73.613 原喷砼陡坡按1:0.75放坡82496 109 注:若施工现场地形地貌与图纸差异较大,建议业主:工程量以实际发生量为准。支 护 主 要 工 程 量 表边坡编号28锚杆格构梁(0.3*0.4)圈梁(0.4*0.4)坡顶,底排水沟平台A型排水沟平台B排水沟沉砂池土方监测点 总长度(m)入土长(m)入岩长(m)长度(m)座m3个新增2边坡4284 1898 2386 2917 1227 723 108 482 1 6 新增3边坡1074 361 713 686 191 163 /4 新增4边坡1068 0 1177 258 134 2 新增6边坡282 320 95 146 合计6708 2259 4449 5101 1771 1165 2719 14 工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