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6 ,大小:49KB ,
资源ID:201524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1524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鸡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鸡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1、鸡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鸡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 言“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鸡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加快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和谐”鸡西的提速时期。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关系鸡西科学发展、长远发展,对于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提升鸡西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纲要是依据中央和省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主要阐明2011至201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取向,明确政

2、府工作重点,是“十二五”期间鸡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编制各级各类规划和年度计划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第一篇 发展基础和环境一、现实基础“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四个战略重点”,全力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和谐”鸡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19.5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亿元,年均增长29.6%;社会消费品

3、零售总额达到118.8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8%。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455亿元,年均增长36.2%。以上指标都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33.2:28.3:38.5调整为2010年的25.6:42.3:32.1。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51.1亿斤。工业发展强劲,支撑作用增强,煤炭、煤机、电力、冶金等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医药等产业发展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95.1亿元,年均增长23.3%。服务业稳步发展,增加值实现134.8亿元,年均

4、增长8%。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兴凯湖机场竣工通航,鸡西至北京铁路客运线路开通,建鸡高速公路虎林至鸡西段、鹤大高速公路鸡西段、富密公路密山段、边防公路恒桦线等开工建设,方便快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三供两治”工程加快推进,全天供水改造工程哈达供水主管线复线和净水厂、热网间接改造二期工程圆满完成;市中心区和虎林市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其他县(市)区污水治理工程相继开工;宝川垃圾处理厂、市医疗垃圾处置中心建成使用;大唐鸡西第二热电厂供热管网建设进展顺利。实施了鸡冠新区建设、城市街路改造和绿化亮化美化、山水园林工程,开展了“三优”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集中开展环境整治,城乡面貌得到极大改观。完成了国

5、家大型优质水稻基地建设,虎林、湖滨等四个灌区列为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市属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农村综合改革有序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鸡西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经济的外向度进一步提高,建成了鸡西海关监管仓库,完善了虎林、密山口岸基础设施,增强了通关能力。2010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7.1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39.9%,超“十一五”规划目标19.9个百分点。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切实加强了水土流失治理、植树造林和环境整治工作,循环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煤炭、煤层气、秸秆等资源综合利用步伐加快,开展了城

6、市低空污染和排污企业整治行动,市域内水、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1.84吨标准煤以内,比2005年下降23.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分别下降8%和7.3%。民生有了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005元和7636元,分别比“十五”期末增加5585元和4100元。就业再就业水平不断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完成了控制在4.5%以内的目标。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五七工”、“家属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城乡低保标准得到提高,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关闭破产

7、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国有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社保关系接续等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破产矿基础设施改造等民生项目全面完成。“两棚一草”改造有序推进,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133万平方米,煤矿棚户区改造182万平方米,泥草房改造151.5万平方米,建设经济适用住房44.5万平方米,配建廉租房28万平方米,农村重点优抚对象安居工程全面完成。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入全国先进行列,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专栏1 “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指 标2005年“十一五”目标2010年“十一五” 年均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194.

8、7350419.513.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10101183842208313.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7.1 12.526.029.6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亿元)【129.2】【300】【455】3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3.46095.123.3一、二、三次产业比例33.2:28.3:38.5 25.6:42.3:32.1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0.20.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3】【23.4】-5.4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m3/万元)12576-8.3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0.40.50.45城镇化率(%)61656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57.1118

9、.815.8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1.33.57.139.9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0.1【1.0】【1.3】26.0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次)1717.3国民受教育年限(年)8.51010.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5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7420109001300511.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35365200763616.6城镇登记失业率(%)5.554.3人口自然增长率()1.4854.8耕地保有量(万公顷)33.733.739.87森林覆盖率(%)27.5282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8】【8】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4】【7.3】注:带【】为五年累计

10、数,带()的为绝对量。总体看,我市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较大成就,为 “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还存在一定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增速慢;产业结构不优,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项目数量不足,产业项目、财源项目、立市立县(市)区大项目不多,项目推进速度不快;以煤矿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压力较大;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任务较重;节能减排任务艰巨;服务型政府建设仍有差距等。二、发展环境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未来五年,是鸡西实现快发展、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从国

11、际环境上看,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发生深度调整,世界经济正逐步复苏。从国内看,我们面临着国家政策支持机遇。国家加大力度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进一步扩大投资和消费,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优势,壮大优势产业,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等方面都将给予重点支持。全球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依赖性愈发明显。金融危机后,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加速向内陆转移,资源和劳动力越来越成为竞争优势,为我市承接更多的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重要机遇。从全省看,“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战略部署,使区域布局更加

12、优化,为我市优势产业飞速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从我们自身看,鸡西的丰富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竞争优势,主导产业的深度开发、战略新兴产业的兴起、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市“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面向俄罗斯、融入东北亚,发挥口岸优势,不断壮大的口岸经济,是我市“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的重要潜力;城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民生的显著改善,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是 “十二五”时期巨大发展活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鸡西在“十二五”时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显著提高。面临的挑战。我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将面临更加严峻

13、的挑战。一是经济增长转型升级的挑战。产业规模小,结构层次低,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二是要素约束的挑战。“十二五”期间,用地供给压力、工程性缺水、人才短缺等问题也将进一步显现。三是绿色增长的挑战。我市资源类产业比重高,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四是社会矛盾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将不断涌现,百姓期望较高,新旧矛盾相互交织,对科学引领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将形成很大压力。五是公共服务产品短缺的挑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快,就业形势严峻,保障水平不高,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仍然突出;服务型政府建设仍有差距。综合考虑国际国内形势及市域环境,“十二五”时

14、期我市发展既面临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机遇大于挑战。我市要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把握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鸡西经济社会的跨跃发展。第二篇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四个战略重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惠民强市”为目标,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着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市域

15、生态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安全稳定,推进“六大产业基地”、“十大民生工程”建设,努力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和谐、宜业宜居绿色生态城市。二、基本原则坚持加快发展。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好中求快。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在调整中加快,在加快中调整,强化发展意识,抓住发展机遇,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的根本动力,推进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增强城市竞争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经济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坚持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

16、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加大绿色投资,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统筹发展。把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县域经济、城区经济实力作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产业布局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坚持和谐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惠民为主,富民优先,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的目标是,改革开放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发展环境全面优化,转变发

17、展方式取得实质进展,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稳步推进。“六大产业基地”(煤电化基地、现代煤机制造基地、石墨新材料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对俄进出口基地、生态旅游养生度假基地)“十大民生工程”(创业促就业工程、基本社会保障工程、扶贫救助工程、教育振兴工程、文化体育繁荣工程、医疗卫生服务工程、人口发展工程、城乡安居工程、城乡建设工程、平安创建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辐射、带动和承载功能进一步提升,黑龙江省东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凸显。全市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18、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翻一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翻两番以上。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0元,年均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财政总收入突破18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80亿元,分别年均增长26%以上;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2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7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稳定一产、提升二产、做大三产,扩大居民消费,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更加合

19、理。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全面发展。以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为重点的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传统服务业巩固扩大,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4.0%。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外贸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率不断提高,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8亿美元,年均增长20%。五年累计利用外资5.2亿美元,年均增长15%。城镇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城乡一体化发展更趋协调,城镇化率达到68%。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健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乡社会基本保障实现全覆盖。社会福利及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行政事

20、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好转。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9%,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完成省下达的任务,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1%,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耕地保有量保持在39.8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8.5%。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突破24000元,年均增长13%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35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居全省上游水平。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居住、

21、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行政管理、农村土地、财税、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改革和制度建设取得新突破,市场监管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专栏2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类别指 标2010年2015年年均增长(%)属性经济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419.580015预期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268026预期性地方财政收入(亿元)32.110026预期性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亿元)95.130025预期性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亿元)【455】【2000】40预期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18.827

22、018预期性进出口总额(亿美元)7.11820预期性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亿美元)【1.3】【5.2】15预期性结构调整居民消费率(%)5254预期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32.134【1.9】预期性城镇化率(%)63.568【4.5】预期性科科技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99.5【0.5】约束性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5.691.5【5.9】预期性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3.714.9【1.2】预期性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0.20.4【0.2】预期性每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件)0.050.115预期性资源环境耕地保有量(万公顷)39.8739.

23、87约束性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9.2】【21】4.6约束性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450.6【0.15】预期性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0.030.04【0.01】约束性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3.4】【19】【19】约束性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6】约束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化学需氧量*【8】约束性二氧化硫*【8】约束性氨氮*【10】约束性氮氧化物*【10】约束性森林覆盖率(%)2828.5【0.5】约束性人民生活总人口(万人)189.2200约束性城镇登记失业率(%)4.35预期性城镇净增就业人数(万人)3.84.5

24、【0.7】预期性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17.3520【2.65】约束性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97.198【0.9 】约束性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6.14 】【8.70 】【2.56】约束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30052400013预期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76361350012预期性人均预期寿命7375【2】预期性注:带【】为五年累计数;带为2009年数据;带*为省初步确定的指标,目前省尚未下达我市任务。第三篇 产业提升和发展壮大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传统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

25、服务业发展水平。重点建设“六大产业基地”。大力实施主导产业拉动战略,改造提升煤炭基础产业、煤电循环产业、冶金产业、医药产业,培育壮大现代煤化工产业、现代煤机制造产业、石墨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生态旅游产业。加快打造国家和省级产业或产品检测中心,促进产业发展。实施大企业集团带动战略,着力打造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集团3户,超50亿元企业集团5户,超10亿元企业集团10户。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实现集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以建设煤电化基地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依托煤炭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大力推进煤炭规模化生产和洗选,加快发展煤转电、煤化工和煤

26、炭综合利用,建设多元化产业集群;巩固提升我市在黑龙江东部煤电化基地的战略地位。到2015年,全市煤炭产量稳定在38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达到400万千瓦,焦炭产量达到450万吨,煤电化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稳步提升煤炭基础产业。加强煤炭资源接续能力建设,搞好煤炭资源的普查、详查、精查和生产矿井扩大延伸勘查。扩大煤炭生产规模和接续产能。加快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改扩建天源公司益兴、盛华煤矿,新建合作立井、永庆一井、永庆二井等矿井。整合煤炭资源,淘汰关闭规模小、产能低的煤矿,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地方煤矿企业公司化、集团化发展。提高综采机械化水平。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适度提高煤炭洗选率。新建和改扩

27、建杏花等大中型煤炭洗选项目。到2015年,全市煤炭产量稳定在3800万吨,入选原煤2700万吨,精煤产量达到1000万吨。加速建设煤电循环产业。按照煤电一体化的模式,发展电力多联产。加快大型电站和热电联产、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提高煤电转化率和煤电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建设高附加值的电载能项目。搞好滴道煤电化循环经济园区和密山华电煤电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抓好华电密山发电厂新建(260万千瓦)、滴道矸石电厂扩建(13.5万千瓦)、大唐鸡西热电B厂二期(230万千瓦)等重点项目。谋划大唐一厂搬迁。2015年,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400万千瓦。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与大企业集团开展合作,大

28、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延长煤气化甲醇烯烃,褐煤提质燃料油、乙二醇等产业链。建设鸡西煤化工园区,抓好永庆煤化工聚集区、鸡东、恒山、梨树煤焦化产业聚集区建设。密切跟踪新技术发展,积极谋划煤制天然气、煤炭地下汽化、液化工艺。利用先进技术整合焦化多联产,实现规模化发展,提高焦化产品附加值。抓好宝泰隆煤化工多联产和天源100万吨焦化等项目。延长煤焦化焦油及焦炉气工业综合利用、煤焦化电石及聚氯乙烯树脂等产业链。建设鸡东华鑫塑料公司30万吨氯碱等项目。到2015年,焦炭产量达到450万吨。专栏3 煤化工产业链煤炭焦炭电石乙炔化工产品煤炭焦炭煤焦油粗苯苯、甲苯、二甲苯煤炭焦炉煤气甲醇烯烃煤炭焦炉煤气工业综合利

29、用煤炭(褐煤)半焦焦油、煤气燃料油、乙二醇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坚持近期开发与长期储备相结合,发展煤层气、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做大风电产业。抓好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适时发展光伏产业。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开发秸秆气化、固化、生物质成型燃料及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虎林、密山、鸡东、梨树风电产业聚集区,抓好密山蜂蜜山、虎林石青山、鸡东、恒山、梨树平岗风电项目。建设虎林、密山、鸡东、滴道生物质能产业聚集区,重点抓好鸡东正邦生物质发电、密山天焱秸秆热发电、虎林清河泉生物质发电等项目。建设煤层气发电产业聚集区,抓好龙煤、沈煤煤层气发电等项目。到2015年,全市风电、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光伏

30、、煤层气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5万千瓦、15万千瓦、8.25万千瓦和9万千瓦。二、以建设石墨新材料基地为重点,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积极推广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形成石墨开采、洗选、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努力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重点发展石墨、新型陶瓷材料、金属新材料、新型建材、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等产业,建设石墨新材料基地,为“石墨之都”建设奠定基础。到2015年,全市以石墨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石墨新材料产业。整合石墨资源,积极引进实力强、技术管理先进的战略投资者,塑造国内、国际优势品牌。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建设鸡西石墨新材料产业园区,抓好以恒山、麻山为重点的石墨新材料聚集区建设。适度发展石墨精矿制品,延伸高纯石墨球形石墨电池材料、电子材料,高纯石墨柔性石墨密封材料、环保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