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8 ,大小:29.46KB ,
资源ID:2015108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1510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第 三 课 时 一、课题: 比大小(一)(新授课)二、教学目的要求: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3、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习方法。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重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难点: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关键:比较方法四、教具 学具准备: 小黑板五、教 学 过 程: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运用前面所学过的知识,继续学习与小数相关的知识。 师出示:少年宫正在举行一个个人广播体操比赛,下面是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资料介绍

2、:郑强,11岁,身高1.42米;李明,11岁,身高1.38米。生看图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师:他们俩谁高?为什么?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小结出比较方法,再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生思考后回答,并说一说怎样比较这两个小数的大小。师根据生汇报板书:1.42米1.38米1、 他们的成绩出来了!郑强的得分是9.87分,李明的得分是9.90分。谁的得分更高一些?可以怎样表示?板书: 9.879.902、 第三位选手出场了,张华,今年也是11岁,身高1.40米,我们先来关心一下他的成绩:评委说,张华的表现比李明要好,但不能得10分。猜一猜评委可能给出多少分? 3、 现在他们要

3、进行团体表演,请你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他们排成一队,生将这三个同学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生独立完成。4、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谁来说一说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交流。三、巩固拓展应用1、 三位选手的体重是这样的:40.26千克、35.56千克、35.80千克。生把他们的体重按顺序排列起来。2、 第10页练一练第1题、23、4题。学生先独立全成,再在全班长纠正答案。3、 第9题数学游戏。四、师生概括总结。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五、板 书 设 计:小数的大小比较9.87”“”或“=” 在全班纠正答案时,说一说思考的方法,并说一说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二、自主探究

4、,交流解决问题1、 师:思考一下,0.2和0.20谁大?你是怎样想的?生发表自己的想法.2、师: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在图上涂一涂,再来比一比。学生在书上涂一涂,比一比,再说一说。3、师:0.2和0.20怎么会相等呢?这是不是一种巧合?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4、 师:在下面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学生涂一涂,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涂法和想法。并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5、师根据生的汇报小结: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同桌之间看板书互相说一说6、师: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几组例子吗?生自己选择一个小

5、数,再写出两个和它相等的小数。三、巩固拓展应用1、第10页试一试1、2。2、第11页练一练5。3、第2、3题。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全班交流答案,并说出解题思路4、阅读。你知道吗?生阅读后,说一说自己从中知道了什么?四、师生概括总结。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 五、板 书 设计小数的性质0.20.20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六、作业设置:11页第六题第 五 课 时一、课题: 练习一(练习课)二、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练习,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数与形的结合。2、巩固小数的大小比较及对使用小数的作用的认同。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认识小数,探索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

6、进行转化。 难点: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关键: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四、教具 学具准备: 图片五、教 学 过 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师:同学们,还记得前一段我们都学过了哪些知识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复习一下。师板书课题:练习课师:你对小数是怎样认识的?小数和什么样的数关系比较密切?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二、巩固练习1、做课本第12页第1题。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么样迅速找到1.5的位置?你是怎样确定C点表示的是什么数?你对这条线怎么看?2、第12页第2题。师:有参加过飞机模型制作的吗?怎样评判?生:飞得时间越长成绩越好。生先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说一说自己比较的方法。3、第13

7、页第5题。师:说到比较大小,有一位同学也在比较几个数的大小,并把他们按顺序排列了起来,我们来看一看。发现什么问题?师:小数点虽然小,但影响却很大,我们来帮他添上吧,看一看小数点可能是在什么地方4、第12页第3题。生:他过于马虎,把小数点丢掉了。5、 第12页第4题。师:觉得要比较他们的身高最大的麻烦是什么?生在适当的位置写上小数点,使这个式子成立,再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7、第13页第6题。生:单位问题,不同的单位很难比较。三、拓展延伸练习第13页数学游戏。自己想办法比较,把他们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全班交流四、师生概括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设置:1

8、2页第3题六、教后记: 第 六 课 时 一、课题: 购物小票(新授课)二、教学目的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探索(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能够正确地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索(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正确运用小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关键:正确地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四、教具 学具准备: 购物小票、图片五、教 学 过 程:一、创设问题情境1、 读出下面的小数2.45 4.60 5.78 0.409 0.08 6.47生读一读,并说一说小数的各个数位,及表示的意

9、义。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475+24 360-30生列竖式计算后,说一说在用竖式计算加减法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师:今天我们就要用到前面所学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二、小组探究 汇报交流。1、教学小数加法师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生先说一说怎样看购物小票?师讲述小票的看法:购物小票的第一列指的是所购买物品的名称;第二列指的是所购买物品的数量;第三列指的是所购买物品的单价。购物小票的右下方才是所购买的所有物品的总价。师出示购物小票,生任选一张购物小票说一说票上的内容。师:我想请同学们帮老师核算一下,看看是否正确?怎样核算呢?师板书:1.25+3.66师:你能用前面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解答吗?请你试一试。

10、生列出算式:1.25+3.66生试做。生试做后,到黑板上板书自己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师根据生的发言小结:小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和整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是相同的,只不过小数加法中要把小数点对齐。2、 教学小数减法师:同学们你们用加法帮老师计算应付的钱数,现在我们再验算一下,看刚才的加法对不对。怎样验算师:请你计算出结果。生说出用减法验算,并列出减法算式:3.66-1.25三、巩固拓展应用一名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他同学在本子上计算,最后集体纠正。四、师生概括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 计:小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1.25+3.66六、作业设置:课本15页1题七、教后记:第 七 课 时一、课

11、题: 量体重(新授课)二、教学目的要求: 1、 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索(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 能够应用(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重点: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难点:应用(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关键:计算方法。四、教具 学具准备: 多媒体、图片五、教 学 过 程:一、创设问题情境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14.6+2.3 8.8-1.1 3.5+4.4 146+25 88-29 35+55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第一行是小数加减法,第二行是整数加减,在列竖式计算时我们

12、应注意什么?师:今天我们就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二、自主探索,汇报交流1、学习小数(退位)减法。出示课本主题图师:已知淘气重45千克,丁丁重3.34千克,求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师根据生回答板书出:45-33.4师:同学们看一下,这道题与以前学的题有什么不同?师:请你们计算出这题的得数.师根据生的汇报后小结计算过程.2、学习(进位)加法师:为了验算计算是否正确,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验算呢?三、巩固拓展练习生独立列竖式计算出结果,纠正答案时说一说,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列竖式计算整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应注意什么?生观察,说一说从图中已知哪些信息

13、,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生根据已知和问题列出算式.生:以前学的减法不用退位,而这道题需要退位.生列竖式试算出结果,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过程.小组选出代表到黑板上列竖式计算,并边板书边说出计算步骤.其他学生可提出不同的意见或加以补充.生:用加法来验算。一名生在黑板上板书演示,其他同学在本子上计算。共同交流计算过程。 四、师生概括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表现怎样?五、板书设计:量体重45.2-33.4=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六、作业设置:课本17页第2题七、教后记:第 八 课 时 一、课题: 歌手大赛(一)(新授课)二、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

14、的混合运算,并能够选择简单的方法进行计算。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重点:能够正确地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难点: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关键: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具 学具准备:图片五、教 学 过 程一、创设问题情境1、计算出得数2.6+5.4 6.8+7.4 4.8-2.5 6-4.5生计算出得数,在交流答案时说一说计算方法。2、谈话刚才我们对前面的知识进行了复习,今天我们要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二、小组探究 汇报交流1、 师出示主题图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从主题

15、图中都看到了哪些信息?生观察图,说出从图中发现的信息(每个选手的成绩都分成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两部分)师:通过每位选手的某项成绩。你能说出这两位选手中谁的表现好吗?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只比较单项成绩不太准确,因此要算出两项成绩的和,再进行比较)2、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师:要算出哪位歌手的总分高,高多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生1:可以先算出9号歌手的总分,再与5号歌手的总分比较,得出谁高谁低,然后再相减得出高多少。生2:可以采用混合运算,用5号歌手的成绩减去9号歌手两个单项成绩的和。师:用这两种方法计算出的答案相同吗?为什么?生独立思考后,说出自己的想法。师:

16、请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生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三、质疑问难一名生到黑板板书出综合算式,及脱式计算过程,并说一说运算顺序生观察图,说出从图中发现的信息(每个选手的成绩都分成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两部分)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只比较单项成绩不太准确,因此要算出两项成绩的和,再进行比较)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各别生在全班说出自己的想法。生1:可以先算出9号歌手的总分,再与5号歌手的总分比较,得出谁高谁低,然后再相减得出高多少。生2:可以采用混合运算,用5号歌手的成绩减去9号歌手两个单项成绩的和。生独立思考后,说出自己的想法。生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一名生到黑板板书出综合算式,及脱式计算

17、过程,并说一说运算顺序四、巩固拓展练习完成18页试一试学生自己试着完成,然后集体订正。五、师生概括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表现怎样?六、板书设计歌手大赛 8.65+0.40=9.05(分) 9.43-(8.65+0.40) 9.43-9.05=0.38(分) =9.43-9.05 =0.38(分)七、作业设置:课本18页第2题八、教后记:第 九 课 时一、课题: 歌手大赛(二)(练习课)二、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并能够选择简单的方法进行计算。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重点:能够正确地

18、掌握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难点: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关键: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具 学具准备:图片五、教 学 过 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1.5-0.5= 2.1+0.6= 0.8+0.6=0.36+0.64= 0.96-0.7= 1-0.9=2、说出下面各题中先算的是哪一步4.6+12.3+5.8 15-(1.2+3.9)二、基础练习完成19页的练一练1、学生自己读题后,现在全班讲解一下本题的用意,再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完成后再去办交流自己的想法。2、学生独立计算,集体核对答案。3、学生自己读题,并独立完成。第一小题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第二小

19、题答案是多样的,鼓励学生多种想法,并给予肯定。4、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并在全班交流。三、拓展延伸练习完成19页第5题鼓励学生先估算,在精确计算。估算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学生盲目的尝试。四、概括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表现怎样?五、作业设置:课本19页4题第 十 课 时一、课题: 练习二(一)(练习课)二、教学目的要求: 1、 使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3、 在计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关键:计算

20、正确四、教具 学具准备: 图片五、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1、说出下面各题中先算的是哪一步3.5+8+3.6 4.6+2.4+0.59-(2.4+3.7) 个别生回答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82+6.93+2.07 3.82+(6.93+2.07) 二、基础练习1、做课本第20页第1题生读题,学生列出算式解答,集体订正。2、做课本第20页第2题先让学生算出每题的得数,再连线3、 做课本第20页第4题学生先说一说题意,再说一说怎样解决每小题,然后自己试着完成。再说一说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三、拓展练习做课本第20页第3题生先观察前六排有什么规律,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再

21、在全班交流,想一想第七排怎样填,第八排呢?四、概括总结你表现得怎样?五、作业设置:练习二第1题第 十 一 课 时一、课题: 练习二(二)(练习课)二、教学目的要求: 1、 使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3、 在计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关键:计算正确四、教具 学具准备: 图片五、教 学 过 程(一)复习导入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82+6.93+2.07 3.82+(6.93+2.07)9.58-2.46-3.129.58-

22、(2.46+3.12) 生先观察每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每组中的第2个算式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用简单方法计算2.3+2.37+2.79.6-3.38-2.6生先说一说各题怎样计算简便,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二)基础练习1、 做课本第21页第5题生先观察每一小题,说一说哪题可以运用简便方法计算,再列竖式计算或脱式计算。完成后在全班进行订正。2、 做课本第6题生观察画面,找出解决每个问题的条件,再列式计算。学生完成后集体核对,并让生自己讲解。(三)拓展练习出示课本第21页第7题生观察画面说一说图意,问题是什么意思,怎样根据画面解决问题,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多种想法。 (四)

23、总结结束本节课你有什麽收获?五、作业设置:课本27页第5题 二、认 识 图 形 一、 知识基础及后继地位: 本单元内容包括:图形分类、三角形分类、探索与发现(一)、探索与发现(二)、四边形分类、图案欣赏、图形中的学问。本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本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主要依靠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并在动手操作中进行思考和想象,所以本单元设计了好多动手操作的情境本单元安排了三次分类活动,一是图形分类,让学生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归类和梳理,了解图形的类别以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二是三角形分类,让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与钝角三角形,体会它们是按角的

24、特征进行分类的结果。三是四边形的分类,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体会它们的分类标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图案是经过图形的组合形成的。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图案,大胆地展示美,从而培养学生具有高尚、充实的精神生活以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二、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学生的具体操作和实际情境,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知道它们各部分的名称。2、通过学生的具体操作,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知道什么是直角三角形、什么是锐角三角形、什么是钝角三角形、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以及什么是等边三角形。3、通过学生具体操作的实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是180。4、通过学生的具体操作

25、的实验发现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5、通过教学能够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且能够在方格纸是设计简单的图案。6、通过教学再一次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了解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难点:应用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关键: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四、教具学具准备:各种平面图形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共8课时( )图形分类 - 1课时( )三角形分类 - 1课时( )探索与发现(一)- 1课时( )探索与发现(二)- 2课时( )四边形分类- 1课时( )图案欣赏 - 1课时( )图形中的学问 - 1课时( ) 第 一 课 时一、课题:

26、 图形分类(新授课)二、教学目的要求:1、 通过观察和比较,掌握图形的分类。2、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重点:能够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难点: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关键: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具、学具准备: 课本22页主题图、用木条钉成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五、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说一说我们学过哪些图形?你能把这些图形分类吗?个别生回答二、自主探究,汇报交流1、师出示课本第22页上主题图师:从图上找出你认识的图形,并与同学进行交流。生观察图,说出自己认

27、识的图形。师:这些图形可以怎样分类? 生采用标号的方式分类,并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个别生回答生采用标号的方式分类,并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分的。2、 师出示课本第22页 “找一找” 生指出每个图案是由哪几种图形组成的。生指出每个图案是由哪几种图形组成的。生思考:挑选什么的小棒?(长度一样的四根小棒)每个小组拉一拉自己小组做好的平行四边形,在小组内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再在全班交流自己小组的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容易变形;变来变去还是平行四边形。)生再动手拉一拉,看还能发现什么?在全班交流。生说一说在生日中所见过运用平行四边形特征的例子生拉一拉三角形,说一问发现了什么?生举生活中运用三角

28、形稳定性的例子。生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3、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生思考:挑选什么的小棒?(长度一样的四根小棒)A、看,老师带来了几根小棒,可以作为图形的边,请你挑选合适的小棒,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小组拉一拉自己小组做好的平行四边形,在小组内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再在全班交流自己小组的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容易变形;变来变去还是平行四边形。)B、师:用螺丝固定后:拉拉看,你发现了什么?生再动手拉一拉,看还能发现什么?在全班交流。C、师:看来随便玩一玩都能发现好多数学的问题。D、师:生活中你见过运用平行四边形的这个特性的情况吗?E师:如果是其它图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性呢?试一试三角形。生拉一拉三角形,说一问发现了什么?师小结:三角形有稳固性。师:生活中见过运用这样的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