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59.13KB ,
资源ID:201508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1508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docx

1、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阶段质量检测(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自然经济已经解体C西方思想文化开始向中国渗透D洋务运动由此产生解析:选A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A项正确;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故B项错误;思想文化渗透只体现了其中一个方面,故C项错误;洋务运动产生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D项错误。2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A鸦片战争 B通商战争C中英战争 D夷匪犯境解析:选C立场不同看待历史问题的观点也不同。当时清政府认为鸦片战争是英国以走私鸦片被禁止为借口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是“夷匪犯境”,排除A、D两项;而英国人则认为它是为了自由贸易而进行的“通商战争”,排除B项;故只有C项淡化了历史认识中的价值判断。3(2018嘉兴期末)清政府褒奖牺牲在一场战争中的将领林永升“争先猛进,死事最烈”,并追赠其荣誉

3、称号“太子少保”。这场战争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选B林永升是中日甲午海战“经远”舰管带,在这次战争中,林永升与全舰200余名官兵壮烈殉国,故B项正确。4(2018诸暨期末)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海上的一次战役。有人曾作诗“城上神威炮万斤,枉资倭寇挫吾军。后来天道终归汝,致远深沉第一勋。”此诗是纪念()A丁汝昌 B刘步蟾C林永升 D邓世昌解析:选D丁汝昌是北洋水师提督,在黄海海战中受伤,没有殉国,故A项错误;刘步蟾是“定远”舰的管带,不是负责“致远”舰,故B项错误;林永升是“经远”舰管带,故C项错误;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是“

4、致远”舰的管带,故D项正确。5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那种表面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而且,新的帝国主义危机产生了瓜分中国的危险。此处的“战败”指的是哪一场战争()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解析:选C材料表明侵略国家已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故时间应当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都和材料时间不符,故A、B两项错误;材料提及该事件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故C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列强瓜分中国之后,故D项错误。6“英国人这样有步骤地在中国进行掠夺,并使中国人服从其指挥,乃至于他们实际上成了这个国家的主人。

5、他们控制着贸易、报纸、商港和政治。”这种情形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选D根据材料“并使中国人服从其指挥,乃至于他们实际上成了这个国家的主人”可知该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项错误,D项正确;天津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故B项错误;马关条约与英国无关,故C项错误。7上海的申报受台民爱国精神的感召及反割台舆论的影响,派“访事人”在厦门收集有关台湾的消息,还大量转载、翻译上海和香港各地的中文与西文报纸,尽可能提供有关反割台运动的新闻,并及时予以评论。这反映了()A舆论对割台的关注和对台民的支持B反割台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6、C报刊的关注推动反割台运动的兴起D清政府鼓励人民支持反割台斗争解析:选A据材料“受台民爱国精神的感召及反割台舆论的影响”“并及时予以评论”可知舆论对割台的关注和对台民的支持,故A项正确。8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内政策有:改良农村组织,增进农人生活,制定劳工法,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这表明国民党意识到()A通过联俄改善外部环境 B革命成功需要发动民众C改善民生是其首要任务 D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性解析:选B材料未提及联俄,故A项错误;改良劳动者的生活状况体现了新三民主义之民生主义的内涵,意识到革命成功需要发动民众,故B项正确;取得革命成功为首要任务,故C项错

7、误;材料未提及两党合作问题,故D项错误。9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对华的输出。1847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由此可见,当时的中英贸易()A英国有明显的优势 B中国处于出超地位C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D未满足列强的预期解析:选D题干中“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可知在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中,仅中国出口的丝茶就能抵偿英国向中国输出的除鸦片以外的商品的价值,说明英国商品在中国销量有限,故D项正确。101879年崇厚在沙俄的胁迫下擅自签订了

8、屈辱的里瓦几亚条约,引起朝野激烈的反对。清廷也未予批准,并改派曾纪泽赴俄修约。经过交涉,中俄签订伊犁条约(即中俄改订条约)。中国虽争回了崇厚划失的伊犁绝大部分,但伊犁西部还是让给了俄国。导致这一结局的最主要原因是()A左宗棠率部收复新疆的声援B沙俄侵略成性和清廷的腐败C曾纪泽不辱使命,据理力争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解析:选D依据中国近代社会政治情况的相关所学可知,近代中国屈辱外交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D项正确。11晚清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政府对军队采取湘军战时临时征用,战完就地解散回家的方法,成本低效率高。但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遇到经过德式训练的日本军队却吃了大败仗

9、。这本质上反映了()A湘军的发展方向和军事近代化的方向背道而驰B湘军的编练方法不能提升清政府军队的战斗力C清政府军队武器装备落后是失败的关键D清政府政治腐败导致军队训练方法落后解析:选A“政府对军队采取湘军战时临时征用,战完就地解散回家的方法,成本低效率高。但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遇到经过德式训练的日本军队却吃了大败仗”表明清政府在军事近代化方面走在日本的后面,军队的发展方向和军事近代化方面落后于日本,故A项正确。12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中清廷从传统的异端方面寻求支持,而不是依靠士人,多少说明政府已接受中学正统不足以救亡的观念;反过来,对士人而言,启用“子不语”的怪力乱神,或意味着朝廷行为已类似当年

10、的洪秀全、杨秀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农民运动否定了传统文化B清政府不再固守体制统治C知识分子逐渐疏离清政府D民主革命已具备思想基础解析:选C由材料可以看到清政府对士人的放弃,也可以看到士人对政府的冷淡,故C项正确。13从武昌起义至民国二年底,“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据统计,当时全国公开成立的团体达682个,其中政治党团者312个。这种现象说明,该时期()A政党政治在中国的确立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主政治成为时代潮流 D专制主义已被彻底根除解析:选C根据所学辛亥革命后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结社的权利,而“当时全国公开成立的团体达682个,其中政治党团者31

11、2个”体现了人民践行结社权的热情,是民主政治的表现,故C项正确。14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固然是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变革的一大特色但此民族主义决非排他性的、狭隘的,而是建立在中国人希望加入国际社会作为平等一员的强烈愿望的基石之上,是中国重新定位自己及世界之思考的结晶。”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力图树立全新与平等的国家形象B已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C能与各战胜国平等分享胜利果实D能客观理性地认识国际形势解析:选A根据题目“建立在中国人希望加入国际社会作为平等一员的强烈愿望的基石之上”得出中国力图树立全新与平等的国家形象,故A项正确。151931年,中共中央在干部任用

12、上提出,“坚决提拔新的工人干部来参加指导机关工作”,派遣大批工人干部担任红军的指挥员与政治委员,同时要求各地“洗刷党内富农小地主”的成分。中共中央的上述做法()A确保了干部队伍的纯洁性B表明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C带有一定的“左”倾色彩D没有发挥农民阶级的作用解析:选C题干中让新的工人干部参加指导工作,且“要求各地洗刷党内富农小地主的成分”,不利于团结支持革命的同盟力量,带有一定的“左”倾色彩,故C项正确。16下图为某年延安大礼堂悬挂的旗帜和标语。据此可知当时()A中央红军被迫长征 B日本加紧侵略中国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 D解放战争即将结束解析:选B红军被迫长征之时是在江西瑞金而非延安,故A项错误;

13、随着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国共两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会出现材料中“中华民族解放万岁”和中国共产党党旗与代表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旗,故B项正确;以国共第一次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并没有发展到延安附近,故C项错误;解放战争之际,国共两党是对立的且战争的性质是内战,不会存在“中华民族解放万岁”的说法,故D项错误。17“这场时间长达三个月惊天动地的会战中,蒋介石以最精锐嫡系部队的惨烈战斗牺牲换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坚强不屈抗战精神的敬重,也使得共产党以及各路军阀对蒋介石领导抗战真正产生信任;更重要的是,这场会战将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彻底粉碎。”这场会战指()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解析:

14、选A在抗日战争中,淞沪会战耗时三个多月,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故A项正确。18(2018诸暨期末)1943年12月,中共浙东区党委为牵制日本兵力,发展抗日武装,在诸暨黄家店成立金(华)萧(山)支队。次年1月正式定名“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线人民抗日自卫支队”。新四军成立时的正副军长是()A叶挺项英 B叶挺彭德怀C朱德彭德怀 D朱德项英解析:选A新四军的正军长是叶挺,副军长是项英,故A项正确;彭德怀是八路军的副总指挥,朱德是八路军的总指挥。19“真正决定革命和保皇胜败的,不是辩论,也不是棒子,而是国内清政府的政策,如果清政府的政策一直比较对头,能够充分满足地方实力派和士绅的利益,保皇派

15、肯定占上风,革命基本上就没戏了。”材料中作者认为()A辛亥革命的发生具有偶然性B晚清政府变革迟缓引发革命C地方割据削弱清政府的力量D晩清派系林立政局复杂动荡解析:选B材料认为清政府的政策没有满足保皇派的利益,变革延缓导致形势对革命派有利,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20对下面所示两份历史文献相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A由代议机关制定颁布 B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C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D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解析:选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由参议院制定颁布的,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颁布的,参议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都是代议机关,故A项正确。21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之

16、于历史的意义,不在于破坏,不在于摧毁,而在于回归,在于重生;这生生不息的人性启蒙,这潜滋暗长的普世关照,是导引着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和繁荣的必由之路。在此作者强调的是()A五四运动没有其现实意义B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作用C五四运动的爱国救亡意义D五四运动传播了民主科学解析:选B由材料可知,该学者主要是从思想启蒙方面来评价五四运动,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C、D两项材料未体现,均排除。221919年5月6日,民国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国民外交协会宣言”的文章,文中指出青岛、山东是“邹鲁之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由此可见当时的部分文化精英希望()A借传统文化深化爱国意识B促使民主思想进一

17、步扩散C重塑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D借文化圣地博得列强理解解析:选A材料“1919年5月6日”“青岛、山东是文明吐露之源泉”反映了青岛、山东对中国的巨大意义,这说明当时部分文化精英希望借传统文化深化爱国意识,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民主思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19年5月6日”可知,当时新文化运动已经展开,儒家思想受到抨击,故C项错误;材料中“国民外交协会宣言”发表的目的是激发国民的爱国意识,并不是为了博得列强理解,故D项错误。23卢沟桥事变后桂系军阀李宗仁表示:“今日的局势只有两条路可循,不是抗战图存,便是投降亡国。”他表示要秉“先国难而后私仇”的大义,拥护国民党中央参加抗战。这一态度表明

18、()A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B国民政府威望高涨C军阀派系纷争消除 D抗日战争开始兴起解析:选A由材料“抗战图存”“要秉先国难而后私仇”可知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故选A项;材料反映国民党中央的抗战得到桂系军阀的拥护,不能说明国民政府威望高涨,排除B项;军阀派系代表不同的利益,矛盾不可能消除,排除C项;抗日战争开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而非卢沟桥事变,排除D项。24抗战期间,有电影人认为,中国影片自产生以来,其制作的对象,都是都会市民。而今天抗战电影最大多数的观众,是小城市市民与农民士兵,我们必须制作以农村观众为对象的“农村影片”。这一主张意在()A激发沦陷区民族意识B以文化宣传增强抗战力量C建立抗日民族

19、统一战线D实现电影创作重心的转移解析:选B题干未提及地区为沦陷区,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电影人将制作对象由都会市民到农民,希望激发小城市市民、农民士兵的抗战积极性,故B项正确;电影人的主张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关,且全面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即已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C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电影制作对象,而非制作内容,故D项错误。25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关于重庆谈判一文中指出:“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个脚盆就是上党区。在那个脚盆里,有鱼有肉,阎锡山派了十三个师去抢。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由此可见,当时()A中国布满国共内战阴霾 B国民党丧失了军心民心C暴

20、力革命观念深入人心 D美国大力支持国民政府解析:选A由材料“阎锡山派了十三个师去抢。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说明中国布满国共内战阴霾,故选A项;B、C、D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古代不少史书记载了海事活动。晋书扶南传记载,孙权于赤乌年间派遣康泰、朱应出使扶南(今柬埔寨、老挝南部、越南南部、泰国东南部一带)。贾耽海内华夷图记述唐代著名航线“广州通海夷道”。从广州直通波斯湾,全长14 000千米,是举世无双的国际航线。扬州、明州、泉州、广州等对外贸易大港亦应运而生。当时,广州港可以停泊上千艘大小海

21、船,“番坊”聚集12万外国商人、水手和家属,于是在此设置市舶使专门管理,按规征收关税,接待保护外国商人等。一直到元朝为止,中国政府对海外贸易大都持着开放和鼓励的态度。摘编自刘兴诗中国古代海事活动与海权意识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后,清朝部分大臣认识到“今我国通商各口无论长江内河、苏杭二州,皆任洋商轮船往来,是船业之利几尽为彼族所夺矣”。1873年1月,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挽回江海已失航利。”鉴于轮船招商局的发展势头,为收回更多的航海权益,清政府解除了航运业的禁令,由此又带动了一批民营轮船商行的兴起。中法战争后,光绪帝发布上谕:“上年法人寻衅,叠次开仗,陆路各军屡获大胜,尚能张我

22、军威;如果水师得力,互相应援,何至处处牵制。当此事定之时,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1885年,清政府设立海军衙门,统一海军指挥权。1889年,海军衙门要求沿海各省一律创设水师学堂。摘编自谢茜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中国海洋战略的演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海洋事业发展的表现及其作用。(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后期我国海洋事业发生的新变化。(7分)解析:第(1)问,从海事活动的范围、航线规模、贸易港口数量、政府政策等方面概括其表现,从贸易发展、文化经济交流、增加政府财政税收等方面分析其作用。第(2)问,从治海权、海外贸易权、轮船商业的兴起、海军建设

23、等方面分析其变化,从近代中国的国情分析原因。答案:(1)表现:出使海外各国;海洋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设置机构管理。作用:加强了中外交流沟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2)新变化:海权逐渐丧失;失去海外贸易的主导权;发展近代航运业,与洋商争利;加强近代海军建设。27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而五四运动以来大幅前进的中华民族的复兴,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全面提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已

24、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从此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的趋势。 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材料三在日本军国主义者野蛮侵略下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正是通过在这场战争中

25、的实际观察,才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旧邦新造”反映了革命派怎样的意向?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是如何“揖美追欧”的。(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从沉沦转而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6分)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角度归纳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因素。(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旧邦新造”主要是指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

26、时约法等回答即可。第(2)问,依据材料二“由于中国社会出现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再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史实,从经济、阶级、思想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可得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依据材料三“这场战争也引起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彼此消长的大变化。真正认识中国共产党并团结在它周围”可得出中共的影响力和力量上升,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第二小问,综合三则材料,结合前面所回答的问题,从领导者和人民

27、的角度分析概括即可。答案:(1)意向:建立民主共和国。阐释:借鉴美国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建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依据国情,实行责任制内阁。(2)原因: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推动国共合作。 (3)理解: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因素:革命政党的领导;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共深切知道,在实现这个崇高目标的前进路上,须要克服许多的障碍和困难,首先将遇到日本帝国主义的阻碍和破坏。为着取消敌人的阴谋之借口,为着解除一切善意的怀疑者之

28、误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有披沥自己对于民族解放事业的赤忱之必要。因此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某次国际会议期间的一幅图片(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全民族抗战所做的努力。结合所学,指出国民政府对该宣言的最终回应。(8分)(2)指出材料二中国际会议的名称。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合作对于中国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性。(8分)答案:(1)努力:认同“三民主义”;答应接受国民政府的统一领导;答应取消苏维埃政府与红军番号。回应: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会议:开罗会议。说明: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共同抵抗日军侵略。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对中国抗战的支援,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