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3.85KB ,
资源ID:2011401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1140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现代汉语语法教案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资料.docx

1、现代汉语语法教案资料现代汉语语法教案1第四章 语 法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汉语语法学中有关概念数据,术语,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掌握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句子成分和句子分析的方法、句类和句型、分析多层复句的方法。提高学生析句、造句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现代汉语的水平。教学重点、难点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结构层次分析法,几种特殊的现代汉语句型。1.语法概述一、为什么要学习语法现在己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科学主要有三个方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能化需要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其中语言知识的研究处于重要的地位。智能计算机的研究己较好地解决

2、了字处理和词处理的问题,句处理问题亟待解决。句处理需要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目前的语法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中文句处理的需要。以上从科技方面讲了学习语法的重要性,我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也离不开语法,语文知识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基础不好,其他学科也学不好;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书面语表达也离不开语文知识,作教师的要讲课,要批改学生作文等作业,这更离不开语文知识,语文知识中自然包括语法。二、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它客观地存在于语言之中,是语言中组词造句的规律,是语言中大大小小的音义结合体进行组合时所依据的一套规律。语法学是研究、说明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语法这一术语,可以指

3、语言中客观存在的结构规律本身,也可以指语法学或语法书。三、语法学研究的内容概括起来说是词法和句法两部分。词法包括词的构成、词的分类、词形变化的规律等内容。句法:包括短语的结构规律及类型、句子的构成规律及类型、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等。四、语法学的分类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历史语法学比较语法学描写语法学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传统语法学结构主义语法转换生成语法五、汉语语法的特点(与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与古汉语相比)1、构词法、构短语法、构句法基本上是一套规则,即:词法、句法二者之间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2、汉语的词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所以词类与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句式变化无标志

4、,词、短语不易分辨。3、语序、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4、词的转类,活用比古汉语有所减少。5、量词、语气词较丰富。六、语法的性质概括性(抽象性)语言中的词成千上万,句子难以计数,语法不是说明具体的词和句子的含义的,而是从无数具体的词句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结构规律和格式。稳固性从历时的角度看,语法与语音、词汇比较起来,变化是相当缓慢的。词汇的变化最快,从“五四”到现代,新词不断增加,旧词不断消失。语音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韵文、韵书中可以看出。民族性各种语言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印欧语系语言的词大都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汉语缺乏,但语序固定。系统性语法单位及单位间的组合、聚合都有规律性、系统性,其单位与

5、规律之间也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如语序与语素组合,词与词组合、短语与短语组合,在汉语中基本上运用一套组合规则,从而形成了汉语语言单位的组合系统。七、几个基本概念:形态:词的形式变化。语法形式:由一定的语音形式标示,并作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而存在的形式。语法意义:语法形式所表示出的意义,即语言结构中语法成分和结构关系所具有、所表示的意义。语法范畴:是语法意义的高度抽象。语法功能:是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结合的产物,包括:词或短语在具体语言结构中所表示出的作用,所具备的特点。语法特征:即语法功能和词的某些形态变化特征。语法特征的概念大于语法功能的概念。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

6、指客观存在于语言之中的语法系统,一指语法学家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客观存在于语言中的语法结构规律所作的系统阐述。语法手段(语法方式):人们通常把语法形式归纳为若干种,成为语法中所特指的语法手段。八、语法单位:从语法的角度,在语流中切分出来的一个个音义结合体。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语素是最基本的、最小的语法单位,句子是最大的语法单位。划分语法单位的目的是便于进行语法描写和语法研究。语法单位分三级四等:语素、词、短语、句子共四等。其中词、短语为一级,因为它们都可以构成句子。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法单位,词是最小的能自由运用的语法单位。短语和句子是较大的语言单位。(一)短语(词组、结构、句法结

7、构)短语是词按照语义搭配和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而尚未成句的语言单位,是介于词和句子之间的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之所以是静态的、备用单位,就是因为它们不像句子那样前后有较大的停顿,没有一个完整的语调,末尾没有语气词,书面上不用标点。语素是词的备用单位,词、短语是句子的备用单位,如果词、短语加上一个超语段成分则构成一个动态的句子。超语段成分指语调、语气,较大的停顿,书面上表现为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文章的题目是词、短词,还是句子?这个问题可以讨论。短语的六种基本结构关系:短语名称 偏正 述宾 述补 主谓 联合 同位中间可插入: 的/地 着 、了、过 得 是不是 连词 前后关系: 修饰限制 支配 补

8、充 陈述 并列 等同短语的组合形式有两种。实词+实词:基本上可分六类,有的中间也可以借助虚词的帮助。虚词+实词:介宾短语、“的”字短语、方位短语、“所”字短语、比况短语等。(二)句子1、句子的概念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句子前后有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句号、问号、叹号等标点表示,整个句子伴有一定的语调和语气。停顿、语调、语气可统称为“超语段成分”。因此句子可作如下表示:句子=语段成分(词、短语)+超语段成分。2、汉语句子的特点如果不区分语法和语用,汉语的句子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不一定具备主语、谓语。即使具备主语、谓语也不一定是NP+VP。即使NP+VP也不一定是

9、施、受关系。主语可以是施事、受事、工具、处所等。3、句子的分类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句子分成不同的类型。、按句子的语气和功用分(一般称“句类”):按句子的结构分(一般称“句型”):单句:不能分析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的句子,单句由词或短语构成,由句子成分作构成材料。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密切联系的、在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复句中的单句叫分句,复句也有一个超语段成分。句子成分和句法成分句子的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通常认为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除此之外,还有“小零碎儿”独立成分。句子成分可以由短语充当,也可以由词来充当。句子成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语法关系,

10、句子成分的命名大都是由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决定的。4、句子分析、结构层次分析法: 、句子成分分析法: 2 词类一、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二、分类的依据主要依据词的语法功能,即词的组合能力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词的形态变化、词的意义可以作为归类的参考项。(1)形态:根据词的词法特征,即表示词的某些语法意义的形态来分类。(2)功能:包括词的组合功能和造句功能两个方面,词的语法功能是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词的组合功能指某类词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词的造句功能指某类词能做什么句子成分,不能做什么句子成分。组合功能可以用某些鉴别字标示,如“很”“是”“不”“有”等,这些词语义比较单纯,有广泛

11、的适用性。(3)意义:词的意义是个重要的参考项。三、汉语词类大系汉语词类首先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再分为体词和谓词。体词经常做主语和宾语,包括名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和部分代词。谓词经常做谓语,包括动词,形容词和部分代词。名 词名词一般能用数量词修饰,不能用副词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2、名词的语法特点(1)名词是体词,所以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偏正短语的中心语,还可以构成体词性联合短语。(2)可数名词可以用表示物量的数量词修饰,而不能用副词修饰。(3)一般不能重叠,少数名词可以重叠,重叠后有“每”的意思。(4)普通名词复数可以加“们”。3、名词的附类方位名词4、关于名词的三种语法功能

12、数量词修饰、限制名词的问题副词修饰名词的问题名词修饰动词的问题动 词动词是表示行为、动作、心理活动、存在、变化、消失、趋向、判断、能愿等的词。1、动词的意义分类行为动词:表行为、动作的。心理动词:表示心理活动的。存现动词:表示存在消失变化的。趋向动词:表示趋向。判断动词:表示判断。能愿动词(助动词):使令动词:表示使令。2、动词的主要语法特点:如下表:A、作谓语;B、带受事宾语;C、带“着、了、过”;D、用物量短语修饰;E、+程度副词“很”;F、+“不、没”;G、重叠;H、构成“不”。 A B C D E F G H行为动词:说、研究 休息、失败 心理动词:想、喜欢 存现动词:有、发生 趋向动

13、词:来、过去 判断动词: 是 能愿动词:可以、应该 使令动词:请、命令 3、动词中的几个小类 判断动词“是”能愿动词(助动词)趋向动词使令动词4、动词 的再分类根据动词带宾语的情况,可以把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大类。不及物动词(自动词、内动词)、及物动词(外动词、他动词)的分类标准有三条:受事宾语,在意义自足的主事主语句里,宾语,直接宾语。一般取两条标准确定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如果取第条标准,那么不及物动词就太少了,因为能带施事宾语和处所宾语的动词也是及物动词了。及物动词的再分类体宾动词:只能带体词性宾语的动词。谓宾动词:只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体宾动词兼谓宾动词:既能带体词性宾语又

14、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形容词1、分类表示性质、状态、形象或形状等的词。可分为以下几类:表性质:表状态:表形象或形状:其他: 2、语法特征形容词大都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状态形容词因为已有表示程度的意思,所以不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加缀。区 别 词(非谓形容词)1、语法特点不能作谓语,只能作定语,加“的”以后更加自由地作定语。2、区别词与一般形容词的区别区别词和形容词都可以修饰名词作定语,但形容词作谓语,一般可用“很”修饰,这两项功能是区别词没有的,也是形容词与区别词的最大差别。关于名、动、形的区分、比较明显的名、动、形可以借助意义来辩别,这可以叫意义初识法。、比较复杂的,特别

15、是有相同语素的,可用功能辨别法。区分名、动、形首先应当抓住区别性功能,把名词(体词)和动、形(谓词)区分开来。3、名、动、形的兼类:、形兼动: 、形兼名:、动兼名:数 词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1、数词的分类(1)单纯数词、复合数词:(2)基数词、序数词: (3 ) 确数词、概数词: 2、数词的语法功能数词常与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数量短语经常修饰名词。数词不能重叠。数词表示年龄时,单独作谓语,并受副词修饰.。在算式中数词可以作主语、定语、宾语。 3、正确使用数词量词1、量词的分类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又叫单位词。一般分为物量词、动量词、时量词三类。()物量词(2)动量词(3)时量词2、量词

16、的语法特点(1)单音节量词可重叠,重叠后有“每一”的意思,可作定语、主语、谓语。(2)、量词与数词组合的数量短语可合称数量词。3、量词的特点(1)个体量词与名词之间搭配关系比较固定,或说名词对个体量词的选择性很强,汉语的量词发达就是这一原因造成的。(2)增加了一种区别同音语段的语法手段。(3)量词的运用有时还带有修辞色彩。 (4)名量搭配有一定的理据性。代 词代词不是根据语法功能分出来的类,而是根据“替代”作用把它们聚合起来的。1、代词的分类汉语有一套简明的代词,表示指称,主要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类。2、代词的语法特点代词同它所代替的词的功能大致相同,所指代的词能作什么成分,这类代

17、词也能作什么成分。 副 词只能做状语的词叫副词。“极、很”等少数副词还可以作补语。副词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程度、范围、时间等。有人把副词归入实词,因为它可以充当句子成分,有的副词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如:“不、没有、也许、有点儿”等。有人把副词归入虚词,因为它不作主要的句子成分,又无实在意义。还有人把它说成半虚词。(半虚词还有介词,半实词是代词)。1、副词的分类、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表重复、连续的副词肯定副词、否定副词和估量副词情势副词语气副词2、副词的位置一是在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前,一是在句首,即句中和句首。3、副词的语法功能只能充当状语,但“很”“极”例外,还可以作补语。不能

18、单独回答问题,但也有例外。用在复句或紧缩句中的副词既有关联作用,又有修辞限制作用。副词在名词性谓语句中,可作谓语的修饰语。4、副词的运用、多层否定要正确。、运用副词不能前后矛盾。、有关联作用的副词配搭要恰当。、程度副词运用要适中。5、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的区分6、副词同形容词的区分7、副词和形容词同音8、副词和区别词的兼类介 词介词用在词或短语前头,合起来表示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1、介词的分类纯粹介词:介词兼动词:介词还可以从表述的意义进行分类。引出处所、方向、时间:引出方式、方法、手段、依据:表比较: 表处置:表被动:表排除:表对象、关联:表原因、目的: 2、介词的语法功能不

19、单独作句子成分,不能重叠,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不能带“来、去、上来、下去”等趋向动词。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介宾短语,在句子中充当句子成分,常作状语、补语、定语也可以作宾语。介词短语是一个特殊的功能类,不属体词性短语,也不属谓词性短语。3、介词与动词的区分连 词连接词、短语、分句、句子、句群等的虚词。连词都有连接作用,但有连接作用的不一定都是连词,某些副词和少数短语也有连接作用。1、连词的语法功能和分类连词主要是表示连接项之间的语法关系。2、连词和有连接作用的副词的区分3、连词与介词的区分 4、常用的几个连词助 词助词是粘附于词、短语和句子上面,表示某种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的词。助词与其他

20、虚词一样,不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表语法意义,无词汇意义,读轻声。助词有以下四类:结构助词:的、地、得动态助词:着、了、过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般其他助词:所、等、连、给、个、看、它、他们等1、结构助词2、动态助词语气词语气词是后置粘着词,读轻声。一般认为语气词用在句末,表达句子的种种语气,其实不一定。1、语气词的分类表陈述语气的:的、了、吧、呢、着呢、呗、罢了(而已)、也罢、也好、啦、嘞、喽、啊等。表疑问语气的:吗(么)、吧、呢、啊(呀、哇、哪)、来着等。表祈使语气的:吧、了、呢、啊(呀、哇、哪)等。表感叹语气的:啊、啦等。2、语气词的特点语气词都读轻声,句子语调的高低升降变化主要体现在

21、语气词。一种语气可能有几个语气词来表示,一个语气词也可能表达几种语气,所以一个语气词属何语气,要有一定的 语境。两个语气词连用,可能由于同化或异化作用而发生音变,成为一个音节。 3、基本语气 词上面列举的语气词最基本的有六个,可分为三组。4、结构助词与语气词等的区分叹 词叹词是表示人类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1、叹词的分类2、叹词的特点3、叹词的位置和功能象 声 词(拟声词)象声词是摹拟事物或自然界的声音及描写事物情态的词。1、象声词的作用用语音摹拟自然界的声音,以增添声音的实感,给人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实感,使语音形象、生动 、具体,以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2、象声词的分类(1)定型的: (3

22、)非定型的:3、象声词的功能词 类 小 结(一)词类与词性(二)主、宾语位置上的形容词、动词是否变成了名词(三)关于名动词、名形词(四)词类交叉问题参考之一(语法概说)第一节 语法概说 1语法 语法有三个含义,但主要是指客观存在的语言结构规律。本章所学的内容也是这个含义。 语法规律存在于人们的话语当中。人们所说的话,每句话里的词语怎样搭配,怎样排列,搭配和排列的结果是什么样子,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语法研究的内容,就是从无数具体的句子中抽象、归纳出句子的结构规律。 如“火车”、“天气”不能说成“车火”“气天”;再如“我们上现代汉语课”这句话中每个词所占据的位置都是一定的。 2各级语言单位在组成高

23、一级的语言单位时,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1) 语素与语素组成词:道路群众伟大(并列) (2)词和词组成短语:打扫房间绘制图片(述宾短语 动+名) (3)词和短语组成句子:我把电脑关闭了。弟弟把钢笔弄坏了。(甲把乙怎么样了,其中甲为施事,乙为受事) 3语法的特点 语法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概括性。语法规律不是指个别的、具体的句子结构格式,而是从具体句子中抽象出来的规则。根据这种规则组词造句,可以造出许许多多合格的句子。 二是稳定性。语法规律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跟语音和词汇相比,语法的发展变化缓慢得多。 3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语法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 语法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

24、行分类: 从研究目的分类,语法学可以分为历史语法学、比较语法学和描写语法学。 从研究的方法分类,语法学可以分为传统语法学、结构主义语法学和转换生成语法。 4汉语语法的重要手段 汉语是形态变化不丰富的语言,也就是说,形态变化不是汉语语法的重要手段。汉语语法的重要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语序在汉语语法中有极大的作用:其一,相同的词,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的句法关系,如“经济繁荣”和“繁荣经济”的句法关系不同。其二,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施受关系,如“人民爱总理”和“总理爱人民”的施受关系不同。其三,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说话的口气也不同,如“你怎么啦?”和“怎么啦,你?”的口气不同。 虚词在汉语语法中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一,不同的虚词,可以表示不同的句法关系,如“我和你去”与“我或你去”句法关系不同。其二,不同的虚词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气,如“他离开了”和“他离开吗”语气不同。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一(语法概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