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6.25KB ,
资源ID:2010725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1072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高中地理教案模板.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高中地理教案模板.docx

1、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高中地理教案模板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_高中地理教案_模板教学目标 1、了解昼夜的产生,理解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2、理解地方时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系,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3、记住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影响教学建议关于地方时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讲清地方时的概念和地方时的早晚,并强调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为讲时区和区时的知识做好铺垫。然后,由地方时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麻烦,引出时区划分和区时计算的教学。关于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教学建议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从现象入手,运用课本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

2、讲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作南北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可以从高低纬度间线速度不同加以解释;而对于作东西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较为复杂,应予以回避,待学生到物理课中去解决,重点放在地转偏向力作用规律的运用上。关于昼夜交替的教学建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地球仪讲解,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引出昼半球和夜半球、晨昏线等概念,并且要求学生在赤道投影和极投影地图上学会如何辨别晨线和昏线。接下来要说明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以及一天之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随着地球自转,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也就是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最后,联系到对人类活动的影

3、响,一是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二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不长,使地球表面温度变化不致过分剧烈,保证了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教学设计示例导入新课1 提问方式: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2 演示方式:学生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并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的教学1 演示: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2 讲解:昼半球和夜半球、晨线和昏线、太阳高度的概念,一日之内太阳高度的变化。强调:晨昏圈平面与太阳光线保持垂直的关系;晨昏圈上太阳高度为0度;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地球上昼夜交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板书: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4、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对某点地平面的倾角(一天中,正午最大,早晨和黄昏为0度) 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地方时的教学1 板图:在北极投影上每隔45划一条经线,并划出由一侧照射的太阳平行光线,由学生说出各条经线的时间。2 讲解:在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就不同。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在同纬度地区,东边总比西边先看到日出,时刻来得要早些。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一个小时,也就是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这将给交通和通信带来很大的麻烦。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方法。按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成2

5、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实际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区时的基础上,还采用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如半区时等。3 板图:世界时区划分图4 练习:已知某时区的区时,计算另一个时区的区时。5 板书: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时区:经度间隔15的区域 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教学1. 读图:长江三角洲的发育2. 讲解:由于海潮的顶托作用,长江入海口处形成众多的沙洲,将长江口水道分为南、北两支。长期以来,人们发现北支水道不断淤塞,沙洲逐渐与长江北岸相连,而南支水道则出现向南的侧移。江北由于泥沙不断的淤积,发育成

6、广阔的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地球自转偏向力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明显偏向。越向高纬,受地转偏向力越大,偏移越明显。这种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气流和水流的旋涡。探究活动【活动主题】自行设计模型展示地转偏向力的产生原因【活动步骤】一、理解地转偏向力的产生原因二、观看本期的媒体素材中关于地转偏向力的视频片断,注意弄清楚这样几个问题:(1)当摄像机在转盘外面时,小球的运动线路是怎样的?(是直线,说明水平运动的物体有保持其运行方向的惯性,以外空为参照物,小

7、球实际上没有改变方向)。(2)当摄像机在转盘上时,小球的运动线路是怎样的?(转盘顺时针转动时,以转盘上的物体小孩为参照,则看到小球沿着其本来的方向向左偏转了,正好与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相似)。(3)当转盘中的小孩水平抛球时,小球的方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转盘上的物体为参照,小球运动方向也发生同样的偏转)。(4)当水平运动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时,偏转有何新变化?三、除了本录像看到这种模型,还可以设计怎样的模型可以展示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请学生自己动脑筋。地转偏向力对地球上的什么现象有重要影响?【成果展示】可以通过自制的实物模型或者自制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地转偏向力是怎样产生的。 中国行政区划 一、教

8、学要求(一)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单位。(二)使学生了解我国三十三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位置及人民政府驻地。(三)使学生了解台湾省人民盼望祖国尽快统一,早日回归。香港和澳门,都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二、教学设备(一)中国行政区教学挂图。(二)中国行政区拼板图(自制)。(三)中国行政区拼合图(学生人手一份)。(四)中国三十三个省级行政单位歌谣(事先抄在小黑板上,并印在铅画纸上,人手一份)。三、教具制作(一)中国行政区拼板图。(制作方法略)(二)中国行政区拼合图。按学生人数取美术用铅画纸若干,依地图册上中国政区之大小,油印在铅画纸上。注意国界和省区界要平直一些,以利于学生剪制方便。在

9、图上只印上国界、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界线,及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市。其余均空白,供学生拼合用。(三)中国三十三个省级行政单位歌谣。也取同数和同样大小的铅画纸,在其一面上印上歌谣,另一面空白,供学生粘贴中国行政区用。四、教学方法讲述法。五、课前准备事先将印有中国行政区图的铅画纸发给学生,作为课前作业。要求学生对照地图册上中国行政区的名称、人民政府的驻地,并参照课本第25页上的表格,在空白图上的相应位置分别填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和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市名,并在括号内注明简称。然后让学生小心地分别剪下,注意三个直辖市不要剪开。剪好后装在一只旧信封内,带到学校供上课使用。六、教学重点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单位

10、。七、板书提纲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乡2.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一个特别行政区3.首都北京4.香港、澳门都是我国的领土八、教具安排 九、教学过程(一)出示中国政区教学挂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有关位置、面积、疆界和邻国等方面的知识。现在请大家回答问题:(1)我国的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2)我国的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3)我国陆上和海上分别有哪些邻国,请在挂图上指出它们的位置。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关于我国的行政区划这一部分的内容。(请学生把课本和地图翻到相应的页次)(板书)行政区划(二)(出示写有省、县、乡直至村收信人的信封)这是寄给某一亲戚的信封,假如在信封上只

11、写上乡的名称,而没有省、县的名称,这封信将很难被收信人收到。这就说明,划分行政区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象在上海这么大的城市中找一名只知道名字的中学生一样,我们应该首先了解一下这个学生在什么中学的哪一个班级读书,而这个中学又在什么区,只有这样,才能很快地找到。(三)既然划分行政区是这样的重要,大家肯定要问,我国的行政区是怎样划分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就如刚才大家看到的信封一样,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和乡三级。(板书)1.三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乡当然在乡以下还有村等小的行政单位。在我们上海市区以下也还有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我国县级行政单位就有二千

12、多个,乡就更多了,我们当然无法一介绍。今天我们只给大家介绍省一级的行政单位。即我国有二十三个省,五个自治区四个直辖市和一个特别行政区。(板书)2.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一个特别行政区(四)省、自治区、直辖市是同级的,他们都直属于中央政府领导。省,大家都很熟悉,我们不少同学的老家就在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但什么叫自治区呢?一般来说,自治区是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我们的党对少数民族十分关心和爱护,自治区就是民族自治的地方。在省、自治区之下,还有自治州、自治县等。直辖市是指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五)二十三个省、五个自治区、四个直辖市,一个特

13、别行政区,它们各叫什么名字?人民政府各设在什么城市?他们的简称又叫什么呢?刚才有同学问,人民政府驻地为什么有的地方叫省会,有的地方叫首府呢?其实它们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省级行政单位的人民政府驻地,我们只不过把省的政府驻地叫省会,自治区政府的驻地叫首府。请大家看课本第25页的表,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有它们的简称。其中有不少字还比较难认,要一下子全部记住会有一些困难。但只要认真分析一下,比如按三大类型来记,是完全可以掌握的。(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经过分析,可以归纳成三大类:第一大类:以省、区、市名称字头字尾为简称的一共有十九个,现在请大家在第25页表上做上记号。(教师就这一类型先举数例

14、,然后要学生找,最后由教师集中后报出)十九个是指:京、津、内蒙古、辽、吉、黑、苏、浙川、贵、云、藏、陕、甘、宁、青、新、台、港。第二大类:根据省、区、市内代表性河流名称来定简称的,这一类共有六个,它们是沪、皖、闽、赣、湘、桂(方法同上,可稍对其由来作适当解释)。第三大类:在表上还剩下八个了,这六个是和古地名有关系的简称。它们分别是冀、晋、鲁、豫、鄂、粤、渝、琼,只要大家按规律认真地记忆,这些简称是不难掌握的。在简称中,还要请大家注意两点:第一,在简称中只有“内蒙古”是三个宇,其余均是一个字,大家千万不能漏写一个字,而写成“内蒙”,应该是“内蒙古”完整的三个字。第二,在三类简称中,有一些是跨类的

15、,如陕西省又可称作秦等。(教师作适当介绍)这样归类是为了记忆方便。(七)现在请大家把剪好的行政区纸块拿出来,让我们一块一块地放到它们原来的位置上去。(出示中国行政区拼板图)我们先在地图册上找到辽宁省,从辽宁省开始向南再找到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台湾省、海南省,这里一共是十三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对!它们都靠海洋,都有很长的海岸线,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沿海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把这些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纸块放到地图上原来的位置上去。(教师边讲边拼,边拼边要学生讲出它们

16、各自的简称和人民政府驻地。以下方法同,表扬拼得正确的学生,帮助拼错的学生进行纠正。)(八)(在挂图上边指边讲)现在从吉林省开始,按反时针方向,有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云南省,一共有七个。也请大家想一想,它们七个有什么共同点。对!它们都和陆上邻国接界。(九)以上二十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地处我国边防,现在我们来看看我国的内地还有哪些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我们先在广西、广东之北,拼上湖南、江西,再向北依次拼上湖北、安徽、河南、山西,向西由南向北再依次拼上贵州、四川、重庆、青海、陕西、宁夏。(向同学说明北京市已随河北省拼上)(十)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把图全部拼好

17、了。请大家相互检查一下,有没有空出来的地方,是不是全部都拼对了。下课后,大家可以多拼几次,边拼边读出它们各自的名称、简称和政府驻地的城市。反复多练几次,就会逐步熟悉的。今后我们还要进行比赛,看哪一些同学拼得最准确,用的时间最少。(十一)大家检查以后,把这些政区小块装在信封里收起来,请大家看地图,大家想一想北京市为什么用红五角星标出来呢?对!因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板书)3.首都北京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乘火车南下,过黄河、长江,最后来到珠江畔的广州城,请大家从广州向南找到澳门这个城市。大家看后面括号里是什么字。目前被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是腐败的清朝政府根据不平等的条约租借给它的。香港和澳门都

18、是我国的领土。1997年我们已恢复对香港的主权,99年12月恢复对澳门的主权。(板书)4.香港特别行政区。(十二)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日益强大,过去受人欺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十三)这节课就学习到这儿。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我国的三十个省级行政区。(出示小黑板、发印有歌谣的铅画纸,教师边读歌谣边给予解释,最后要学生集体朗读)(十四)布置作业:(1)背诵政区歌谣。(2)在歌谣的反面,将剪下的政区小块用浆糊准确地贴上去。(3)填充图作业第5页:填上各简称及政府驻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省去)。用蓝色笔画出海上疆界,用红色笔画出陆上疆界。【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地

19、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了解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了解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2.使学生认识地质灾害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提高减灾防灾意识,增强学生临灾应变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1.地震、火山的成因;2.泥石流、滑坡的形成。 难点:地震、火山与内力作用的关系。 【引入新课】 1.陆地自然资源有哪些特点? 2.针对这些特点,人类应当怎样利用陆地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但是大自然也会给人类带来许多不利影响,甚至是灾难。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气象灾害,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讲授新课】 1.常见的自然灾害 引导学生讨论

20、:你知道哪些自然灾害?能对这些自然灾害分类吗? 2.地震 (1)引导学生读图4.53,了解地震构造,知道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震级、烈度等概念 (2)震级:表明地震的级别 微震:5级 (3)地震的危害和影响 介绍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 (4)地震的分布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3.火山喷发 (1)引导学生读图,了解火山的构造。 (2)火山分类: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3)火山的危害:庞贝古城的湮没、1991年6月皮纳图博火山的喷发。 4.滑坡和泥石流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滑坡和泥石流的概念。 (2)危害 指导学生读图,了解滑坡和泥石流可能造成的危害

21、。 (3)教师归纳小结 相同点:主要发生在山地地区 主要是重力作用形成 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 破坏力极强 不同点:运动物质体积大小不同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 5.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1)成因上的关联性 如川、滇、黔边地区 (2)成灾上的关联性 如陕西华县大地震伤亡83万人,原因在于疫病蔓延,“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3)人类活动的影响 如1998年长江大水由于降水集中且很大,也与长江上中游的水土流失有关,这也是该地区近年来泥石流、滑坡多发的原因。 6.地质灾害的防御 (1)加强地质灾害的防御,建立灾情预测系统 (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3)

22、实施一些预防措施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总体特征以及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支持下,其潜力是无限的,使学生学会辨证的看待问题,同时使学生懂得利用自然资源要有因地制宜的观点、整体的和综合的观点,对资源的利用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教学建议教材分析: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首先使学生明确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是双向的,即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有影响,同时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也会产生影响。其次,使学生明确本节侧重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人类活动对资源的影响将在后面的学习中涉及。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

23、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虽然自然资源属于自然环境范畴,不决定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发展,但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的自然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程度对人口的发展有较为重要的影响。第二,自然资源必须经过人类的生产活动,开发其自然属性,使其经济属性得以实现,成为社会物质财富。对于这一影响教材配有“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础”示意图,加以说明。第三,以能源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为例,说明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因此分析其影响,不能忽视其历史发展特性。 教材分析:自然资源本节教材是在初中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知识的深化,因此有些在

24、初中已具备的概念,在本节不再涉及,而是直接应用,对于自然资源的概念,在初中也已经出现过,本节再次提出,是侧重在资源在人地系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教材为此配备了“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示意图,概括说明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体现人类社会与陆地环境之间所构成的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类的活动以及人口的发展有可能打破系统的动态平衡,而自然资源正是人类所依赖的自然环境中最能直接利用的部分,在协调系统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时,还应注意两个方面,第一,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既是同一类物质,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然环境是指人类

25、周围客观存在的事物,而自然资源是从人类利用的角度理解;第二,能源属于自然资源,本节包括关于能源的内容。对于自然资源的分类,由于学生在初中时学过,因此这里以列表的形式出现,并强调其利用方式。 关于“自然资源的特点”,教材从四个方面突出了自然资源最重要的、具有共性的特征。其中第一和第二两个特点是讲述自然资源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辨证关系,资源的有限性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可利用“量”的有限性;一定空间的有限性;一定时间内利用能力的有限性。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分析,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树立珍惜和爱护自然资源的观念。资源的无限性,是指资源的潜力是巨大的,这里特别强调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挖掘资

26、源潜力的作用,使学生能够辨证的看待资源的有限性,对资源的利用前景充满信心。资源特点的第三和第四点,分别阐述了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和整体性。对于地域性,教材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个方面说明,可再生资源其分布一般受水热条件影响显著,因此其分布具有地带性,非可再生资源其分布受地质作用的制约,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同地区资源的分布各不相同。而在一个地域的资源由于其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各种资源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当一种资源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影响到其他资源发生相应的变化。教材以热带雨林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气候、森林、土壤、野生生物等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这两个资源特点的了解,使学生明

27、确对资源的利用要有因地制宜的观点,整体的综合的观点。 对于能源的概念及分类,教材主要强调了根据人类利用的技术水平和利用规模划分的常规能源和新能源,至于其他的划分方法,教材没有涉及,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处理。另外对于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划分,应使学生明确,一种能源在没有大规模利用以前,属于新能源,但随着人们对它认识的深入以及其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新能源也就成为常规能源了。二者的划分是相对的。 教法建议本节教材的教学,应注意知识的迁移,教材中图像的运用,以及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特点。关于自然资源的概念,在教学中注意与初中知识应有所区别,应将其深化,可以从分析教材中的示意图“陆地

28、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入手,使学生通过对示意图的分析明确陆地自然资源在协调人地关系系统中所起的平衡作用。另外在分析示意图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思考:“陆地自然资源”与“陆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自然资源的分类,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表格说明,必要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实例并将利用方式细化,使学生对资源的分类能够更清晰。 对于“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实例,从对实例的分析入手,说明其特点。前两个特点具有辨证的关系,为突出这种关系,教师可以列举同一类资源在不同技术条件或不同阶段利用状况的不同加以对比说明。“陆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分析某类可

29、再生资源的分布特点,由此总结得出资源分布的地域性规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如果此类资源或其分布环境发生变化,在此环境中的其他资源是否会发生改变,由此得出“陆地资源整体性特点”。教师也可以利用教材中提供的“雨林破坏对环境的影响”示意图,首先请学生根据已有的气候及自然带等知识分析热带雨林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由此得出地带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再分析示意图,说明资源的整体性特点。关于“能源”,教师应使学生明确能源属于资源,并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例说明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能源是哪几种?世界广泛使用的能源的有哪几种?教材提供的两幅图片中的能源是否已经被广泛利用?由此明确“常规能源”和“新能

30、源”的概念。这部分内容也可放到“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中关于能源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部分进行讲述。关于“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提供的“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础”示意图入手,说明自然资源就其自然属性看,不决定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发展,但对人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通过人类的生产活动,开发其自然属性,使其经济属性得以实现,成为社会物质财富。对于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发展史,教师可以引用教材中的实例,以能源的发展变化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加以说明。使学生可以意识到对于地理学科某些内容的分析,应从历史思维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某类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方案【教学重点】陆地自然资源的概念及特点;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学手段】多媒体素材库:“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示意图;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教学过程】(引课)人类对陆地环境的改造和影响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的。引导学生分析陆地自然资源如何在协调人地关系系统中所起的平衡作用?由此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的种类,以及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