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1 ,大小:453KB ,
资源ID:200440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044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政治学原理.教案.doc)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政治学原理.教案.doc

1、政治学概论授课教案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重点内容】(*重点掌握): *1.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中国传统政治观;西方诸种政治观)。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3.政治的含义。 4.政治学的学科性质。第一节 政 治 一、政治的含义和本质(一) 政治的含义。“政治”一词在东西方文明史上出现都比较早。中国古代的尚书、周礼、论语等都出现过。不过,中国古籍中“政”和“治”多是分着讲的,“政”指政事,即官事;“治”指社会治理,是管理老百姓的意思。论语中论及政治的条目有50多处,可以说是一部比较完整的专门政治学著作。我国一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比如:孔子每到一地,必先问这个地方的政事。(论语学而10

2、)说明孔子非常关心政治。孔子论政,以德为先。 西方文化的发源地古代希腊的城邦政治制度比较发达,而它的政治学研究起步早,也比较发达。“政治”一词在柏拉图(427347B.C.)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384322B.C.)的政治学中已经广泛使用。“政治”(politics)一词在古希腊语中是城邦的意思。这是因为古代希腊国家的规模就是一个城市加上周围的郊区。 1.古代思想家关于“政治”的规定主要有:(1)“道德论”。在论语 颜渊中,当别人向孔子请教政事的时候,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yan)。”即风往哪边吹,草就向

3、哪边倒。 “政治”在西方一直被当成一种“善的事业”,即维护正义、公正的事业。亚里士多德就认为公正是国家的粘合剂,没有公正,国家就没的凝聚力。 (2)“君权神授论”。君权神授论以中世纪著名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他认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阿奎那政治著作选,P65)我国汉武帝朝代的董仲书(河北枣强人)也创造了一种“天人合一论”,也叫“天人感应论”,他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外诸说左上)他还用朝庭和皇帝的行为来解释天象,或用天象来解释人事。这种奇怪的理论后来没有得到继承,但是它在没有多少知识的百姓中却大有影响。中国当代现代有学者认为,“天人合一

4、论”(即天人感应论)与现代西方保护生态平衡的理论正相符合,而且比西方早很多。应该说明,天人合一论与现代生态理论毫不相干。 2.现代社会关于“政治”的含义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代表性有:(1)“国家说”。以美国政政治学家捷特尔为代表。即认为政治主要是国家事务,特别是宪法、法律所规定的一系列的国家或政府制度。捷特尔曾说:“政治学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国家学”。(政治学导论1911) 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观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美流行,我国解放前也较流行。 (2)“权力说”。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认为政治就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 权力就是支配关系,所以凡有支配关系的地方,就有政治存在。拉斯韦

5、尔认为,政治学就是研究影响力和有力的人物。(政治学与精神病理学,1930)就是研究权力的形成和分享(1950)。 (3)“分配说”。代表人物为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认为政治就是为社会作出和执行权威性分配(或有约束力)的行为。这种观点认为,任何社会中的价值物都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就需要一系列的社会机构和官吏通过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对各种价值物进行权威性的分配。这就是产生了政治现象。 这种观点从二次大战以后开始流行,至今仍是主流观点。 (4)“管理论”。这种观点在我国解放前比较有市场,以孙中山为代表。孙中山曾说:“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孙中山选集692693

6、,人民社,1981)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的吴恩裕也说过:“政治乃是用公共的强制力对于众人之事的治理。”(政治学问题研究1948) (5)“政策论”。以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为代表,认为政治就是政府或政治家制定政策和选择公务员的过程。 以上各派的说法不同,但是在内容上有着共同点,这就是:(1)政治带有强制的特征。(2)国家和政府制度应该是政治的重要内容。(3)政府或公共权力是政治的核心。因为权力是强制的基础,没有权力也就不存在强制。 这里有一个问题,这就是权力有多种多样,究竟是什么样的权力才是政治行为?如果像“权力说”的持有者所说,凡是有支配现象的地方就有政治现象存在的说法则有问题,如家庭内部也有支

7、配现象,但是说家庭中存在政治关系和政治现象就很难成立。也就是说,权力说在它的起点国家权力上没有什么问题,而在其下限方面还存在着问题。(二)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的最大特点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共产党宣言中说:“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马恩选集1卷,人民社,1995)这不是政治的定义。恩格斯给国家的规定是:“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马恩选集4卷,P166167)列宁对政治有几种不同的说法:1.“政治斗争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而与世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关系。”(列宁选集4卷,

8、人民社1995,P308)这句话的前一半(政治斗争就是阶级斗争)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定义;它的后一半是出于现实斗争的需要。 2.政治就是民族之间、阶级之间等等的关系。”(列宁全集47卷,P522,人民社1990)这是对前一个说法的补充,加进民族关系的内容。 3.“什么是政治?(1)无产阶级先锋队对本阶级群众。(2)无产阶级对农民。(3)无产阶级(和农民)对资产阶级。”(列宁全集2卷,P47,人民社1986 )比前一个说法更具体,一个阶级内部也存在政治问题。 4.“现在我们主要的政治应当是:从事国家的经济建设,收更多的粮食消除饥荒,这就是我们的政治。”(列宁选集4,P308309,人民社1995)

9、这个说法是指一个阶级为夺取和巩固政权所做的努力属于政治范畴,是一种合乎情理的补充。 5.“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列宁文稿2卷,P407,人民社1978)“政治最本质的东西即国家机构。”国家“是全部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这是典型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定义,类似于前面讲的“国家说”。 6.“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列宁选集4卷,P381,人民社1995);“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列宁选集4卷,P189,人民社1995)。这是对“政治”的进一步解释。 综合列宁的论述,以第5个说法最为典型, 其他几点都可以看作对政治的内容的具体解释,

10、可以看出政治都是围绕国家或权利而展开的。 毛泽东也对政治做出过自己的说明:“同阶级敌人作斗争,这是过去政治的基本内容,但是,在人民有了自己的政权以后,这个政权同人民的关系就基本上是人民内部关系了,采用的方法不是压服而是说服,这是一种新的政治关系。”(工作方法六十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P53,中央文献社1992)这个说法与列宁的说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政治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政治是一种阶级关系,具有阶级性。在不同的条件政治的内容可以不同。(2)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权力,也就是公共权力的一种特殊形式。因为政治是一种特殊

11、的公共权力,所以它带有公共管理的性质。(3)政治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政治体现着社会的各种经济利益和要求。(4)政治是一门科学。因此,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应该是有规律的。 而列宁所说的政治是一种艺术,应该是指政治实践是一种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活动。科学似乎和艺术不太相关,但是,事实上,在任何一门科学的尖端处都需要高强度的创造性的思维,它究竟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科学的还是艺术的,形象的还是抽象的,逻辑的还是思辨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创造性和有效性,或者说是有效的创造性。(三) 政治的本质。政治的本质就是争取、维护、调整或分配不同的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政治就是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围绕国家政权或公共权

12、力进行的活动,由此产生的关系。 1.政治的主体是特定的社会集团和个人。这里的集团是指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阶级、阶层、利益集团、政党、民族、地区等。 在国际关系中,国家也是政治关系的主体。而个人则是指公民、官员、政治家等,他们或者以俱人身份,或者以某一集团的政治代表的身份参加政治活动。 英语中的政治家有两个词:politician和statesman,而实际上前者往往是指政客,政治家一般都叫statesman。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2.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权力。国家作为暴力机器,是一种具有强制性、主权性和权威性的力量。因此,谁掌握了国家权力,谁就会在政治斗争中取得主动地位。 3.政治的主要内容是政

13、治主体的活动和相互关系。只有围绕国家政权或公共权力的社会活动才是政治活动,才会构成政治关系。 4.政治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换句话说,政治行为就是人们利用国家权力追求利益分配和再分配的行为。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恩全集1卷,P82,人民社1956) 二、政治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1.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和剩余产品的大量出现,原始公有制的解体,财产的私有制逐渐形成,阶级分化出现,原始的维护和协调氏族共同利益的公共权力也就逐渐地变成了维护私有制秩序的工具,政治行为和政治关系也就随之产生了。 2.可以想见,这期间必然曾经出现了相当激烈的暴力冲突,并最终

14、确立了残酷的奴隶制度。可以说奴隶制度完全是依靠纯粹的暴力建立和维护的。但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互动关系,压制与反抗总是时时存在的。面临着奴隶的不断逃亡和反抗,奴隶制的维持其代价也是相当高昂的。 3.随着越来越的奴隶主把土地交给穷人去种,地主坐收地租的剥削形式因为管理成本较低而逐渐被社会接受,农奴制或封建式的剥削关系慢慢地建立起来。与奴隶制相比,对于百姓而言,封建关系的暴力成分显然要少的多。 从历史资料看,农奴制或封建制的建立应该是一种较为缓慢的社会变革,而不是革命的结果。真正的“变法”(如商秧变法)大概是新旧两种制度在国家政权层面的决战,即政治决斗。 4.同样,初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5、也是非常“自然的”过程。由于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统治者本身也是受益者。只是新的生产关系发展到相当的程度,政治决斗才真正开始。资本的统治使日常暴力似乎成为一种多余的东西。人们要生存,或者想过得好一些,就不得不为金钱而努力。而如果想改变社会制度,就会引来暴力。 5.社会主义是人类第一次在造反之前明确地有了社会理想,是一种理性的社会实验(欧文的个人实验不成功)。它在欧洲的暴力努力失败后,以和平长入的形式继续被西欧社会党人试验着,而在东方则以暴力和国家政权的形式进行实验。 三、政治的作用 政治属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是,政治是上层建筑的主体部分,它有相对的独立性,政治关系对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是法律关系的基础和前而且对文化、道德等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和制约力。 1.虽然上层建筑的性质和构成方式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是政治斗争的结局对经济基础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我国的改革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经济结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2.国家权力通过不同的经济管理体制,会对经济基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