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45.91KB ,
资源ID:2003431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0343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南十二五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南十二五规划纲要Word文件下载.docx

1、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率达44.4%,新农村“千村示范”工程稳步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非公有制经济占比达56.2%。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万亿元。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相继开工和建成一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骨干工程,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城乡面貌大为改善。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6450公里,延伸和改造农村公路14.8万公里。武广高铁开通运营,洛湛铁路建成通车,长株潭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启动实施,铁路营运总里程达3693公里。黄花国际机场实施改扩建,旅客年吞吐量达1262万人次。内河港口千吨级以上泊位达90个

2、。能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电力装机容量达2912万千瓦,株洲航电枢纽、石门二期、华能岳阳二期、金竹山二期等建成运行,以桃花江核电为标志的新能源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特高压输变电建设与农村电网改造扎实推进。水利防灾减灾能力和水资源保障能力稳步提高,63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20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取得新的成效,建设标准良田720万亩,皂市、洮水水库等重大枢纽工程积极推进。气象预报预警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长株潭三市通信并网升位,全省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达368万户,电话用户总数突破4000万,数字电视网发展迅速,90%以上农村地区实现了通邮、通电话、通广播电视。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省“两型社会”

3、建设全面铺开。资源节约方面,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4%,全省耕地保有量5655万亩,国家和省级循环经济示范点达30个。环境友好方面,洞庭湖区关停234家造纸企业,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项目完成1148个,全省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现县级以上全覆盖,建成134座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能力达526.5万吨。实施石漠化治理、防护林建设、重要水源地保护等生态修复工程,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7%。区域发展更趋协调。环长株潭城市群,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发挥高端制造和服务经济的引领功能,核心增长极和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78%以上

4、。湘西地区,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相继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两轮产业开发,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进入历史最好时期。湘南地区,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积极融入珠三角、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步伐明显加快,出口导向型的加工基地和保税园区发展成效明显。全省区域协调发展、联动发展的总体态势初步形成。人民生活大为改善。努力促进充分就业,5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3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00万人,率先在中部地区实现县以上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努力增加居民收入,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16566元、5622元,汽车、旅游、健身等消费比重大幅提高,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努

5、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基本养老参保人数937.7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3%,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速建立和完善。努力增强住房保障能力,累计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36.2万户。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扶贫惠民政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解决了1005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240万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10.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7.7万洞庭湖渔民定居就业等问题,老少边穷地区、弱势群体生存发展条件明显改善。圆满完成四川理县地震灾区援建任务。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取得专利授权3.9万件,涌现出“天河一号”超级计算系统等重大成果,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公共文化设施不断

6、完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建设任务全面完成,102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投入使用,文艺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社会文明素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免费9年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5%,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达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5年。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全省每万人拥有床位数达30.7张,拥有医生14.6人,新建改造2390所乡镇卫生院,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全民体育健身蓬勃发展,农民健身工程、市民健身广场等基层体育运动设施日益丰富,全民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民族、宗教、共青团

7、、妇女、儿童、老龄、残联、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的进步,公检法司、信访维稳、救灾应急、安全生产等防控处置能力大幅提升,社会大局和谐安定。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积极推进长株潭“两型”试验区改革建设,编制“两型社会”建设总体规划,启动10大专项改革,实施8大建设工程,研究制订“两型”标准。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转移支付制度和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完善,财政省直管县、企业所得税改革、增值税转型、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顺利实施。积极推进以产权多元化为导向的国企改革,加快推进以要素市场为重点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非公经济发展环境,发展活力

8、明显增强。积极推进社会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医药卫生、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改革取得新的进展。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重大成效,依法行政水平和行政效能不断提高,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对外开放全方位拓展,加大与世界500强和央企的对接,一大批战略投资者相继落户湖南。优势企业积极开展跨国投资,加快“走出去”步伐。回顾“十一五”发展历程,我省取得了显著成就,并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探索符合湖南实际的发展路子。把科学发展的要求与湖南实际结合起来,大力实施“一化三基”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在新阶段的新发展。二是坚持以经济

9、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积极应对复杂局势和严峻挑战,化被动为主动,抢抓机遇,创造条件,不失时机地推动跨越式发展。三是坚持固本强基,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重统筹当前和长远,突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基础工作,增强发展后劲和长远竞争力;注重统筹保增长与调结构,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科学发展上水平;注重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四是坚持改善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注重为民办实事,切实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五是坚持依法治省,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着力建设

10、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促进公正司法,规范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十二五”面临的发展形势“十二五”时期,我省仍将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一是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经济复苏的动力不强,基础不牢固,进程不平衡。发达经济体总需求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主权债务危机隐患尚未消除,金融体系大量不良资产有待剥离消化。新兴市场国家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风险加大。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分化,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世界经济可能进入一个增速

11、减缓时期。二是世界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发达国家被迫改变负债消费模式,新兴经济体开始更多转向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资源输出国谋求延伸资源产业链,实现产业多元化,原有发展格局难以持续。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参与权不断增强,但发达国家仍处于国际规则制定的主导地位,推动形成平等参与的国际新秩序博弈更趋复杂。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科学技术储备孕育着新的产业变革,人类面临的巨大资源环境压力正在转化为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绿色经济等新技术、新业态加速成长。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围

12、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但是,和平、发展、合作依然是时代主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总格局不可逆转。国内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加速进入以转型促发展的新阶段。一是发展的动力依然强劲。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水平整体提升,体制活力显著增强,社会大局稳定,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经过30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我国依靠“大进大出”拉动经济增长的时代已基本结束,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增长难以为继,依靠廉

13、价劳动力推动产业低水平扩张不可持续。经济体制深度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是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三是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成为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更加注重构建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主体功能区建设,更加注重发展绿色经济和强化节能减排,更加注重加强公共服务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加注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省加快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正孕育着系列积极变化:长期打基础积攒了较为

14、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展的稳定性明显增强。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逐步上升为主导产业。民生需求从生存型步入发展型阶段,消费结构快速升级迈向更高形态,代表资产财富的商品如住房、汽车等需求快速增长,代表生活品质的文化、旅游消费将更加旺盛。经济和人口加速向城镇聚集,城市承载力、吸引力和辐射力全面提升。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经济深度参与全球化趋势明显。同时,“两型社会”的试点示范、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兴起,为创新发展增添新的活力。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和优势,在“十二五”时期将加快释放,可以继续赢得一个相对高速发展期。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

15、续的问题依然突出,面临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的双重任务和双重压力。主要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投资拉动型、资源消耗型、传统工业主导型格局未有大的改变,经济外向度不高、科技创新力不强、农业产业化不快的问题没有大的突破,煤、电、油、气、运及土地、资金等要素供给长期紧缺的局面难有大的改观,随着经济的增长,资源要素硬约束的矛盾将更加突出。社会事业相对滞后、社会建设欠账较多,公共产品供给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有所好转,但综合治理任务十分艰巨。综合判断,“十二五”时期国内外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省加快发展,只要准确判断形势、正确把握大势,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实力再上新

16、台阶。为此,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科学跨越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更高层次明确湖南发展新定位、创造竞争新优势,集中力量、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更加奋发有为地走出一条富有湖南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第二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3. 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坚持以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着力点,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为基本途径,着力调整经

17、济结构,加快自主创新,推进节能环保,保障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争做科学发展排头兵,为率先建成“两型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4. 基本要求推进我省“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湖南作为欠发达的内陆省份,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坚定不移加快发展步伐,坚定不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牢牢把握“两个坚定不移”,事关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快发展步伐就是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不动摇,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就

18、是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扎实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变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换到内需主导、绿色引领、创新驱动和民生优先的轨道上,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具体要体现以下要求:坚持优化发展。切实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着力优化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不断优化生产力布局,稳步提升结构素质,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和包容性。坚持创新发展。切实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

19、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积极发展现代教育,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经济发展由粗放增长向创新驱动转变,以自主创新谋求后发赶超。坚持人本发展。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防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实际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使发展成果惠及全民。坚持绿色发展。切实把“两型社会”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立足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两型”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强化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加快形成有利于

20、“两型社会”建设的产业体系、生产方式、消费模式、技术手段和体制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改革开放。切实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把扩大开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提高国际化水平。第三节 主要目标和政策导向5. 主要目标综合考虑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总体趋势,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相衔接,力争到2015年,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可持续发展体系、民生保障体系和制度支撑体系基本形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

21、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经济发展。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2015年总量达2.5万亿元左右(按可比价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居民消费率38%,进出口贸易总额500亿美元。财政总收入3000亿元以上。结构调整。2015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548.542。工业化率达44%,规模工业增加值达10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0%。服务业就业比重提高到40%以上。城镇化率超过50%,长株潭首位度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两型”建设。耕地保有量5655万亩,

22、森林蓄积量4.74亿立方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1.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降低16%和1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累计分别减少8%,氮氧化物、氨氮排放累计分别减少10%。人民生活。全省总人口控制在7180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087万人,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5%。科技教育。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2%,每万人口发

23、明专利拥有量1.6件,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9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3.5年。基础设施。2015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273公里、铁路营运里程5500公里。电力装机容量4100万千瓦左右。流域防洪保安、农田灌溉等体系基本形成,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进一步提升,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9以上。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基本建成。依法治省。法治湖南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社会管理体制更加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推进,基层民主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依法保障,人民生活更加尊严和体面,基本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法治化。6. 政

24、策导向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必须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重大突破,强化政策导向。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以扩大内需、稳定增长为导向,把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加快推进城镇化,积极创造有效需求。促进充分就业、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消费预期。培育消费热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优化升级。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以形成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格局为导向,在保持投资合理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调整投资结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政府投资,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

25、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投资结构的调整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增加居民收入。以构建中等收入阶层占多数的稳定型社会结构为导向,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体系,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大幅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努力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全面推进节能减排。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为导向,增强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健全节能减排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提升科技支撑水平,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优化空间

26、开发格局。以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为导向,坚持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引导人口和经济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区域聚集,推动城市化地区集约发展,农产品主产区规模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发展,构建区域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开发格局。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以促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创新和完善供给方式,扩大供给规模,进一步增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重点向农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合理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以促进社会和谐安定为导向,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加强社区

27、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扩大公众参与度,完善应急管理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服务中优化管理,在管理中改善服务。第二章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走湖南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努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代制造业为支撑,结构合理、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企业科技进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以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格局。到201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第一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

28、优势产业是我省新型工业化的基础和主体,必须用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现代工艺,加快改造升级步伐,通过扩大企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品牌建设来拓展市场、形成竞争优势。7. 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我省拥有核心企业和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要以增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为方向,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突出重点领域和主导产品,大力发展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特高压输变电等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制造业。突出产业协作配套,依托核心企业和整机品牌,提高整机制造能力和专业配套能力,延伸完善产业链条。突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突出核心技术创新,积极

29、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突破关键技术,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发展高端产品,打造知名品牌。突出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建设长株潭工程机械、汽车及电动汽车产业基地,长沙、株洲航空航天产业园,株洲、湘潭轨道交通产业基地,衡阳特高压输变电产业基地,益阳船舶制造产业园,衡阳、永州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等,着力将现代装备制造业打造成主营业务收入过万亿的巨型产业。8. 做精做深原材料工业原材料工业是我省装备制造需求量大,同时也是资源约束紧、消耗排放多、附加值偏低的基础产业,必须通过加快技术改造升级和资源综合利用,进一步做精,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开发高端产品,进一步做深。钢铁有色。加强资源整合,积极发展精深加工,加快自主创新,加速淘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