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45.66KB ,
资源ID:2001999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00199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化学竞赛难题集6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化学竞赛难题集6Word文件下载.docx

1、9,等质量的A和B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之比为3:4则两金属的化合价之比为()::1: 2:3x/8:y/9=3:4 x:y=2:3 化合价/相对分子质量=m氢气D、肥皂的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钠(C17H35COONa),它与水中的Ca2、Mg2起反应生成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沉淀而不能起泡。现有肥皂水溶液和四种等体积的待测溶液:蒸馏水;0.1% CaCl2溶液;1% CaCl2溶液;10% MgCl2溶液。试回答:检验这四种溶液应选用的方法是_。答案:分别在溶液中滴加肥皂水溶液,看起泡的快慢。8142g R元素可与氧元素组成238g氧化物X,或组成3668 g氧化物Y,则X、Y的化学

2、式可能是()。(A)R2O和R2O5 (B)R2O3和R2O5 (C)R2O和R2O(D)R2O和R2O3X中,氧元素质量为2.38-1.42=0.94g Y中,氧元素质量为3.66-1.42=2.24g 2.240.94=2.38 而四个备选答案中,各种物质含R均为2,则氧之比最接近2.38的即为答案 9、有一包白色固体物质,可能是由硫酸铜、硫酸钠、碳酸钙、碳酸钠、氯化钡、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固体物质溶于水,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则原固体中:(1)一定有的物质是( ),(2)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3)可能有的物质是(1)、一定有的是氯

3、化钡和硫酸钠,以及碳酸钙和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2)、一定没有的是硫酸铜。(3)、可能有的是氯化钠,以及碳酸钙和碳酸钠中的最多一种。10、如果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由于( ).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对流.11、已知一个SO2的分子质量n 一个SO3分子质量为m。若用一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SO2中O%=(M-N)/N mSO2 =16/O% A、16m/(m-n)B、16n/(m-n) C、16n/(n-m) D、32n/(m-n)B12、食盐中含有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需加入NaOH溶液,Na2CO

4、3溶液,BaCL2溶液提纯,若各步所加试剂均过量并过滤分离出沉淀,然后蒸发,最后得到的溶液可制得精盐。下列所设计的顺序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Na2CO3BaCl2 NaOH HClB、BaCl2 Na2CO3 HClC、NaOH Bacl2HClD、BaCl2 NaOHNa2CO3HCl除杂原理:(1),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被提纯的物质反应;(2),不引入新杂质.(3),过量试剂在最后都要能除去.A13、医药用的阿斯匹林的组成是含4.5% 氢、35.5%氧、60%碳,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阿斯匹林分子式为CXHYOZ则X:Y:Z= 解析: 4.5%/1:35.5%/16:60%/1

5、2=8:4:914,现有25克CO和O2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发现烧杯内的物质增重22克,则原合气体中CO质量可能是( 17 B14C 8 D 22解析:生成克二氧化碳,需一氧化碳克,氧气克,剩余气体克,15, Na2CO3、NaHCO3、CaO和NaOH组成的混合物37.2g,溶于足量水并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a2+、CO32、HCO3全部转化为沉淀,将反应容器内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体39.0g,则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是多少?10、6克16.在t时,浓度相同的两份硝酸钾溶液A和B,A为100g,B为80g,将其各自恒温蒸发掉20g水后,A刚好饱和,对B溶

6、液的正确说法是( ):A.也刚好饱和 B.仍为不饱和溶液 C.是饱和溶液并有晶体析出 D.有晶体析出但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CA和B原来的浓度相同,当A蒸发1/5质量的溶质时溶液达到饱和,则B蒸发80g/5=16g水时,也达到饱和.17、取Mg、Al、Fe、Zn四种金属混合物Wg与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经蒸干得固体生成物Ng(不含结晶体),求生成H2的质量?(N-W)/48g固体生成物的质量=金属质量+硫酸根的质量,因此生成氢气质量为:(Ng-Wg)除以96/98乘以2/98=(N-W)/48 g18、常温下,取下列固体各10,分别与90水充分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

7、数最小的是()。5以上物质分别溶于水的得到的溶质分别是:A、氢氧化钠B、氢氧化钙C、硫酸D、硫酸铜。在四种物质中除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外,其余都易溶于水。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氢氧化钠、硫酸、硫酸铜、氢氧化钙。19、将、分别放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反应完成后,放出的氢气质量相同,其可能原因是()。放入的三种金属质量相同,盐酸足量放入的、的质量比为129325,盐酸足量盐酸的质量相同,放入足量的三种金属放入盐酸质量比为321,反应后无盐酸剩余B、C1、当、的质量比为129325时,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2、当金属足量而盐酸质量相同时,因为盐酸中所含氢元素质量相同,放出的氢气质量相等。20、由

8、、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S元素的质量分数(),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51175125无法计算由于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而NaH的相对质量也为24,而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S元素的质量分数(),所以相对质量为24的质量分数为0、75a%。故氧的质量分数为1-1、75a%21、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把30mL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冷却致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16mL,则原30mL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8:7或7:23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液),1体积的甲烷与2体积的氧气反应,生成1体积的二氧化碳,减少的气体体积数为2.而

9、实际减少的体积为(30-16)mL=14VmL.所以参加反应的甲烷体积为7mL,氧气体积为14mL,剩余气体(30-7-14)=9mL,剩余气体可能是甲烷也可能是氧气.因此甲烷与氧气的体积之比为:(7+9):14=8:(14+9)=7:22、在室温时,将硝酸钠和氯化钾两种饱和溶液混合无晶体析出,在加热蒸发时,开始析出的晶体是()(A)KNO3(B)KCl(C)NaNO3(D)NaCl在硝酸钠和氯化钾两种溶液中,存在着钠离子、钾离子、硝酸根离子及氯离子,在加热蒸发时,开始析出晶体的是高温时溶解度最小的物质。(相同状态时,溶解度最小的物质优先析出) 23、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

10、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 (A)大于15毫升 (B)小于15毫升(C)等于15毫升 (D)无法确定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应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偏大,实际值小。24、有X、Y、Z三种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不超过18,它们能相互形成XZ和YZ型化合物,X2+和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Y原子和X2+的电子层数相同,但比Z原子少2个电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试求: (1)X、Y、Z原子核内的质子数_、

11、_、_。(2)若X、Y、Z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相等,则化合物XYZ3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1)12、6、8(2)84X2+和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说明X是镁元素,Y原子和X2+的电子层数相同,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在1-18号元素中,只有6号元素碳。Y原子比Z原子少2个电子,则Z是氧元素25、已知FeO、Fe2O3、Fe3O组成的混合物中,铁与氧的质量比为21:8,则混合物中FeO、Fe2O3、Fe3O三种物质的质量比可能是 (A. 9:20:5B. 9:33C. 2: 5:3D. 5:6:A、B解析 :本题已知的是混合物中铁、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要求的是混合物中三种

12、物质的质量比,然而单纯从质量关系的角度出发,却很难找到一条顺畅的答题思路。如果能抓住已知条件,将质量比转化为原子个数比,问题的解答就会由“疑无路”进入“又一村”的境界:由铁与氧的质量比为21:8,可得出混合物中铁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1/56:8/16=3:4。由于混合物的成分之一中Fe3O的铁氧原子数比与这一比值一致,因此,混合物中Fe3O的质量无论多少,都不会影响混合物中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通过对FeO、Fe2O3组成特点的分析又可得出,FeO、Fe2O3必须按分子数1:1的比例混合,才能保证混合物中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从而得到混合物中三种氧化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任意数,

13、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56+16):(562+163):任意值=9:任意值。26、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现有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了5mL,则原混合气体中CO、O2、CO2的体积比?同一状态下2体积的CO与1体积O2反应生成2体积的CO2 。体积减少1,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说明反应的CO为2mL,O2是1mL,生成的CO2为2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了5mL,说明原来有3mL的CO2。剩余气体为3mL。可为CO也可为O2,因此原混合气体中

14、CO、O2、CO2的体积比为2:4:3或5:27、将一定量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二氧化锰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由20%上升至25%,求此时氯酸钾的分解百分率。此题我有两种解法:一、设混合物质量为100克,则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0克,氯酸钾的质量为80克,反应后混合物的质量为:20克/25%=80克,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100克-80克=20克。根据氧气的质量可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51.05克。则氯酸钾分解百分率=51.05克/80*100%=63.8%2.设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M,则混合物的质量为M/20%=5M。反应后混合物的质量为M/25%=4M,反应生成

15、的氧气质量为5M-4M=M。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2.55M。所以氯酸钾分解百分率为2.55M/4M=63.8%。28、将一块严重锈蚀的铜块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所得固体质量与原铜块质量相等,求原铜块中:(1)铜元素的质量分数。(2)单质铜的质量分数。(1)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氧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80%(2)设混合物质量为m,则反应生成的氧化铜质量也为m,与铜反应的氧气质量等于碱式碳酸铜分解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质量之和,设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x,则碱式碳酸铜的质量为(m-x),与单质铜反应生成的氧化铜质量为y,则碱式碳酸铜分解生成的氧化铜质量为(m-y),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x和y(

16、含m的代数式),再计算出碱式碳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 含m的代数式),再把它和单质铜的质量相加除以混合物质量,就得出了结果。29、一包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溶于足量的水中,与碳酸钠溶液充分后所得沉淀质量与原固体质量相等,求原混合物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26%15, Na2CO3、NaHCO3、CaO和NaOH组成的混合物37.2g,溶于足量水并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a2+、CO32、HCO3全部转化为沉淀,将反应容器内水分蒸干,最后得到白色固体39.0g,则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是多少?根据题意:(1)CaO + H2O = Ca(OH)2(2)Ca(OH)2 + Na2CO3=

17、CaCO3 + 2NaOH(3)Ca(OH)2 + NaHCO3= CaCO3 + NaOH + H2O因为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钙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全部转化为沉淀,所以将化学方程式(1)两边都乘以2,然后将三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即可得总方程式:2CaO + H2O + Na2CO3 + NaHCO3=2CaCO3 + 3NaOH又因为原有37.2克氧化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将反应容器内的水蒸发干,最后得到39、0克固体。所以参加反应的水应该是1.8克,故可得11.2克氧化钙,10、6g碳酸钠,8、4g碳酸氢钠、克金属(的原子相对质量为)与足量稀硫酸反应产生x克氢气,

18、克金属(的原子相对质量为)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克氢气,且x=y,若要确定反应中、两种金属的化合价,至少需要知道的数据是()(A)x与的比值 (B)x或y的确切值()与的比值 ()酸的溶质质量分数30、肥皂的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钠(C17H35COONa),它是一种有机酸的钠盐, 在肥皂水中滴入盐酸会出现白色沉淀,这沉淀物是 (写名称);若在肥皂水中加入硬水(含Ca2+、Mg2+)也会出现白色沉淀,此沉淀主要是(写名称)。硬脂酸,硬脂酸钙、硬脂酸镁31、某有机物中,有关元素的质量分数如下:含碳71.58%,含氢6.67%, 含氮4.91%,其余为氧,若该有机物分子中只含个氮原子,则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9、 ,化学式是285,C17H19O3N14/4.91%=285,则碳原子数为:285x71.58%/12=17,氢原子数为:x6.67%,氧原子数为:285(-71、58%-6、67%-4、91%)/16=332、在分开盛放的、两溶液中,共含有Na+、Cu2+、Ba2+、Mg2+、NO3、OH、SO 2等种离子,两溶液里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溶液里含种阳离子和种阴离子,其余在溶液里,则溶液里所含离子应该是 。Ba2+、OH33、氯仿(CHCl3)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因保存不当受光照易被氧化而产生剧毒的光气(COCl2),反应如下:则有关氯仿的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

20、酚酞试液检查氯仿是否变质 (B)用硝酸银溶液检查氯仿是否变质 (C)用水检验氯仿是否变质 (D)需要倾倒氯仿检验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34、锌粉、铝粉、铁粉、镁粉的混合物a克与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蒸发水分后得固体C(不含结晶水)b克。求反应过程生成H2多少克蒸发水分后得到的固体C的质量-锌粉、铝粉、铁粉、镁粉的混合物的质量=硫酸根的质量,所以所得氢气的质量为:(b-a)/48g35、取一定质量的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人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生成的沉淀和所取的混合气体的质量相等求混合气体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CO2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

21、沉淀,碳酸钡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7,设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为197,则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CO质量为(197-44)=153,CO和CO2的分子个比数=153/28/44/44=153/28,所以混合气体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153+28)/(153+56)=181/21936、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气体压强对与气体分子数目(n)成正比关系(p=kn)。若ag碳和bg氧气放人一密闭容器中,测得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为p,然后,提供一定条件使容器内的物质发生充分反应,待温度复原时,测得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仍然为p。则 a与 b的关系可能为() (A)a=3b/8(B)a3b/

22、8 (C)a3b/4A和C37、在某铁的样品中可能含有Zn、Mg、Al、Cu等杂质金属中的2种,取5.6g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20gH2,则此铁的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金属组是(A)Cu和Mg(B)Zn和Al(C)Mg和Al (D)Zn和 CuC和D38、正常人胃液的pH在0.31.2之间,酸(一般以盐酸表示)多了,需要治疗。某些用以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含MgCO3、NaHCO3,还有用酒石酸钠来治疗的。这主要是由于(A)碳酸、酒石酸都不是强酸 (B) 对人体而言酒石酸是营养品 (C)Na、Mg2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 (D)MgCO3、NaHCO3与胃酸作用生成CO2,在服药后有喝汽水

23、的舒服感A 39、要除去下列四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甲:CaCO3 (Na2CO3) 乙:NaOH (Na2CO3) 丙:KCl (KHCO3)丁:炭粉(CuO) 可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有:加适量盐酸,搅拌,过滤;加适量水,搅拌,过滤;加适量盐酸,蒸发;溶解,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丙、A、D 40、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O4、CaCO3、BaCl2、Na2SO4、K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证明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则

24、白色沉淀可能是 ,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2)向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3)将实验(1)中得到的滤液分成两份,将实验(2)中产生的无色气体先通入其中的一份,无沉淀产生。气体导出后再通入另一份滤液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过滤。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实验(2)中产生的气体里含有(4)向实验(3)中过滤后所得的滤液里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此现象推断,原混合物中一定还含有 ,根据实验全过程推断,原混合物中还含有。(1)可能是CaCO3、BaSO4不含有CuSO4 (2) CaCO3 (3)HCl和CO2(4)BaCl2、KOH(4)向实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