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1.08KB ,
资源ID:1998228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9822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发展与教育心理学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Word下载.docx

1、这一阶段大体相当于少年期和青春初期。11、维果茨基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如基本的知觉加工和自动化过程;另一种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为中介,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12、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承认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13、皮亚杰用了“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来阐述主体认识结构和环境刺激之间的关系。所谓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

2、成的结构中,而顺应则是同化性的结构收到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图式)把刺激整合进来,这就是同化,而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认知结构接受和解释它时,其认知结构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是顺应。第二章 认知发展P47 认知发展是指一个人进行智力活动并相应产物的能力的进步或提高。P48-49 认知发展模式的两种观点以及当前研究者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一) 阶段性观点(爬楼梯)(二) 持续性观点(爬斜坡)(三) 当前的观点P58 皮亚杰认为当已有的图式不能应对眼前的问题时,就产生一种不平横状态。P59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经

3、历了四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出现了新的能力和信息加工方式。第一,感知运动智力。第二,前运算阶段;第三,具体运算思维;第四,形式运算思维。(具体看书)P61-62 【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是研究者从认知心理学领域中寻求的研究者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新的途径。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认为人脑就像是一部复杂的计算机,能够快速和精确地处理信息。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与皮亚杰理论不同的是,它坚持的是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性观点。他们注重研究知识基础与信息加工水平的关系,以及知识在儿童的认知活动中的作用,例如,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中,他们重视研究新手和专家、差生和优生、儿童和成人解决问题能力的

4、差异,试图由此确定新手、差生、儿童的认知能力低下的原因。P65 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认为,认知的高级发展主要表现在认知策略和元认知水平等方面。P67 维果茨基的理论则强调了社会文化对于认知发展的影响,即学习先于发展。P67 在塑造认知的众多文化因素中,维果茨基特别强调语言的作用。维果茨基认为语言是促进认知发展的工具,认知发展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于语言。P74 青少年思维能力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1)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 抽象思维能力在青少年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开始处于优势地位,由此使得青少年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解决的过程以及所使用的策略。 (2)批判性思维发展迅速 当青少年步入成人早期时

5、,其思维发展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思维的批判性有了显著地发展,他们会逐渐认识到,大多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非只有唯一正确的答案,甚至能够对两种相反的论点进行整合,提出一个综合的论点。P81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特点及其创设环境: 特点: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关注的不是教师应以什么方式最有效地传递信息,而是提供互动的、鼓励性的活动;教师应该将学习的主题和问题置于更宽广的背景下,来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途径:优化感知环境 创设体验情境 创设探索情境 创设自主学习环境 创设合作情境第三章 智能发展P98 1905年投入使用的比奈西蒙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

6、。(选择题和填空)P99 比率智商 离差智商(填空或选择)P102 由于研究思路和手段的不同,当代智力理论主要分为智力因素理论、智力系统理论和智力认知理论三大派别。斯皮尔曼g因素理论:斯皮尔曼认为存在一般智力因素(斯皮尔曼称之为g),还存在特定智力因素(斯皮尔曼称之为s)卡特尔的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液态智力是发现复杂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晶态智力包括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液态智力发展到一定年龄就不再提高,而晶态智力可以随年龄增长而提高。P105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描述了涵盖人类经验范围的8种智力,认为每一种智力都是一个独立的功能系统,但各种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整

7、体的智力活动。(1) 言语智力(2) 逻辑数学智力(3) 空间智力(4) 音乐智力(5) 身体动觉智力(6) 人际智力(7) 内省智力(8) 关于自然地智力P110 (大题)青少年的智力发展 青少年智力发展的特点:(这题还是要把书看一下,易于理解)(一) 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布卢姆认为如果吧一个人的智力以17岁的水平作为100%,那么,5岁之前就可以达到50%,5岁8岁又增长30%,剩余的20%是在8岁17岁获得的。(二) 智力发展的差异(1) 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智力的个别差异大体表现在智力水平、智力结构以及智力发展过程等三个方面。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填空题

8、)(2) 智力发展的团体差异(3) 智力发展的速度差异(“早熟”、“大器晚成”) 青少年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一) 遗传(二) 环境青少年的智力发展与教育:(一) 科学运用智力测验促进智力发展 智力测验过于强调言语能力和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它只能提供每个儿童的某一方面的信息,并不能充分反映儿童的特殊能力和才智。(二) 通过学校教育促进智力发展(1) 科学应对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2) 注重基础知识、经验和实践P123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简答)(1) 独创性(2) 流畅性(3) 变通性(4) 精细性(5) 现实价值P130 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大题)(一) 培养创造性认知能力,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

9、努力:(1) 培养创造力的知识基础大量研究表明,高水平的创造力确实需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在特定的创造性活动领域,获得足够的知识经验实在该领域做出杰出创造性成果的必要条件,掌握丰富的专门知识是产生高度创造力的前提和基础。(2)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首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使用发散性思维。其次,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分清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者两种不同思维类型之间的区别,并使学生学会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适宜的思维类型。此外,还有一些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以群体形式活动,在完全自由的状态中产生想法,已达到获得创造性想法的启示的效果。

10、(二) 培养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人格往往影响着创造力的产生和发展,研究表明,自由、民主的心理环境促进学生人格的充分发展,易于提高创造力水平。因此,学校血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中,从而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有利于创造性人格的塑造。(三) 创设有力的社会环境(1) 创造性的训练环境(2) 鼓励性的支持环境(3) 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环境(4) 评价体系完整的教育环境第四章 社会性发展一、个体的社会性发展的特点:1、合体的社会性发展是在遗传的基础上进行的。生物遗传为人类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人类的遗传素质与动物不同,想要发展成人类的心理特点,就必须具备人类

11、的遗传特点。2、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的。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与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3、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毕生发展的过程。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和心理发展一样,是一个生命全程的发展过程。二、三种类型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鲍姆令特(1967)将三种教养方式与儿童的特征相联系,发现权威型父母的心情愉快、有社会责任感、自立、有成就定向、与人合作好;专断型父母的孩子情绪不太稳定,大多时间不愉快、不友好、易激惹、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纵容型父母的孩子尤其是男孩攻击性、冲动性较强,较粗鲁,较易自我为中心,控制性差,缺乏独立性和成就性。三、青少年

12、同伴关系特点:(大题或小题)1、期的同伴关系是真正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亲密的感情基础上。同伴之间的亲密程度提高,表现为亲密无间,彼此关心,形影不离,这在女性伙伴中尤为明显。2、青春期也是同伴群体普遍形成的时期。3、随着青春期性的发展成熟,性意识开始广泛影响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四、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随着个体的生理成熟,在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青春期的自我意识中分化出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五、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特点:(大题,需结合第六题)(一)异性意识发展性成熟使青少年产生了异性意识。异性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1、 异性意识的准备期(学

13、龄前期): 出现了同性联系密切的倾向,但没有明显的异性意识。2、 异性疏远期(学龄初期到青春初期):对异性恶作剧、态度粗野多发生在这一时期。3、 异性亲近期(十三四岁十七八岁):希望接近异性了解异性,男女之间相互怀有好感,出现感情上的吸引与亲近。4、 两性初恋期(十七八岁以后);一般来说,到青少年晚期,身心接近成熟了,此时才开始约会谈恋爱比较合适。(二)异性感受强烈性成熟使青少年异性感受强烈。这首先表现为对异性好奇,渴望获得性知识;并且,他们对异性好感、敏感,想接近异性,结交异性朋友,十分注意异性对自己的看法、态度,对异性的反应特别敏感,会做出各种举动吸引异性的注意。(三)性困扰频繁伴随着性的

14、成熟,青少年也感到性困扰频繁。这种困扰有生理方面的困扰、早熟或晚熟的困扰、性冲动的困扰、未婚先孕等,也有心理方面的困扰,此时的性困扰若没有引导好,会造成青少年心理上的伤害。六、青春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P178181(一)过渡性青春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其过渡性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理上的过渡;二是认知上的过渡;三是社会地位的过渡。生理上的过渡表现为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个体在青春期经历了身体各方面发展迅速和性的逐步发育成熟。从身体外形上进入青春期的个体身高体重增长迅速,从生理机能上看,脑的内部结构和机能不断分化。认知上的过渡主要表现在认知结构的质的改变。思维有很强的预见性,出现了

15、反省思维,即对思维的自我意识和监控增强。社会地位的过渡随着青少年个体的成熟和认知的改变,其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二)闭锁性与开放性闭锁性是指青少年的内心世界日趋复杂,不轻易将自己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他们对同龄伙伴是很开放的,愿意向对方敞开心扉,愿意暴露自己的真实情感。(三)社会性青少年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社会交往的范围扩大,青少年在认识方面已不再拘泥自己或周围生活的具体事物,而是以极大地兴趣观察、思考和判断着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与问题,种种、历史、艺术文化、法律道德、社会风气、人际关系等都成了他们认识和思考的对象,也很容易受到社会现象的影响,如追逐明星、追求时尚等。(四)动荡性它指的

16、是青少年思想敏感、偏激、敢于行动,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不安。七、对青春期不同的形容:霍尔“暴风骤雨” 勒温“边缘人”斯普兰格“第二次诞生” 何林渥斯“心理性断乳”八、自我意识辅导:1、全面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2、确立现实合理的理想自我3、培养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4、克服自我意识障碍在青少年中,常见的自我意识的障碍有:过于追求完美、过度自我接受、过度自我拒绝、丧失自我等。九、性心理辅导:首先,对青少年进行性心理辅导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其次,青春期性心理辅导可以围绕以下内容进行:第一,要让青少年通过正常渠道获得性知识、性卫生以及性保健方面的知识;第二,要传授给他们性心理知识;第三,进行性道

17、德及婚姻家庭有关教育。再次,在进行青春期的性心理辅导要注意辅导的方式和方法。第四,除了给青少年提供必要的性知识外,在进行心理辅导中还要注意帮助他们消除性心理困扰。第五章 人格发展一、人格的概念:人格是个体内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再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的身心组织。1、 个体是一种动力组织。 2、人格既是生理的又是心里的。3、人格是相对稳定的。 4、人格是独特的。二、人格的基本特征:(一)人格的独特性和共同性。正如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

18、相同的绿叶。”人格的独特性指的就是人与人之间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不相同。我们强调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人与人之间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共同性。(二)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意志、需要等等,但是在一个现实的个体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综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三)人格的社会性和生物性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社会性强调人格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同时,人格又是在个体的遗传和生物性基础上形成的,人格受到个体的生物特性的制约。三、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一)遗传因素与人格发展生子研究法是经常用来研究人格形成中遗

19、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作用的方法。由高尔顿首创。(二)环境因素与人格发展1、自然环境2社会环境(重点)首先是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参看第五章第二题)其次是学校。学校不仅传授知识,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还促进和指导学生人格的发展。教师的不同管教方式(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再次是社会实践。个职业的要求对人格发展也有重要作用。在职业生涯中,人们必须进行和自己职业相应的活动,扮演相应的社会角色,从而形成不同的人格特征。最后是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社会传媒和经济地位等对儿童人格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三)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自我意

20、识是人们对自己的认识,或者说是自己和周围人关系的认识。它包括:物质或生理的自我;精神或心理的自我;社会或文化的自我。 自我意识如何影响人格:学生自我意识在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主动选择学校的教育以及社会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在经受学校教育影响的同时也放过了影响教师,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育环境;学生可以通过自定目标、自定计划、自我教育,通过自我调节、实践等手段来达到塑造自己人格的目的。四、人格理论评价标准:1、理论的精确性;2、理论的可操作性;3、理论的简洁性;4、理论的逻辑一致性5、理论的激发性。五、(小题)格理论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的发展、人格适应、人格的

21、研究与评鉴六个方面。格结构是人格心理学家用来形象地描述人格状态的假设性概念。人格理论对人格现象描述与解释均带有假设的性质,他们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唯有通过研究才能确定。人格评鉴至少得收集四个方面的变量:行为情境的性质、环境刺激的性质、行为者接受到讯信的性质以及行为者反应的性质。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三类:基础性需要、心理性需要、成长需要。能力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使得活动顺利完成的重要内在心理因素。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它是个体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气质是指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这种动力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过程的速度(如直觉的敏锐性)、强度(如情绪体验

22、的强弱)、稳定性(如注意保持的时间)、指向性(如内、外向)等方面的心理特征。由先天素质决定的个体的气质特征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部分变化。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六、青少年的情绪问题:1、焦虑2社会性退缩又称社交性敏感障碍,指个体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达到了异常程度。3、恐怖症4.强迫症5、抑郁症抑郁症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以情绪抑郁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是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七、青少年自卑的含义、特点、产生原因以及如何消除含义:自卑是个体对自身评价过低甚至轻视自己所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

23、感体验。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仅当自卑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到学习和工作时,才将其归为心理疾病。特点:具有较强自卑感的青少年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疑忌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由于自卑心态而缺乏交往,不愿当众发表言论,不远吧尝试新鲜事物,存有过多烦恼。自卑产生的原因往往是青少年不能全面认识自我和他人,将自己与他人进行不恰当的比较造成。自卑来自于现实的差距与挫折感,甚至有时是青少年想象中的差距与挫折。 如何纠正:首先必须促使青少年正确全面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创造力所能及的成功机会,以建立自信心。学

24、习理论1、教育心理学家邵瑞珍将教育情境中的学习的定义为:凭借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要求的比较持久的能力或者倾向的变化。P2652、人类的学习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3、学习分类:依据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结果、意识水平分类。P266-267(1)依据学习结果分类:加涅认为,学习所得到的结果或形成的能力可以分为五类:语言信息智慧技能 认知策略 态度,即品行 动作技能 P267(2)依据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内隐学习、外显学习 P2674、学习的意义学习是人类最有意义的基本活动,是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学习,人才能成为全

25、面发展的新人,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学习具有以下意义:(1)生物适应意义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学习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通过学习来适应环境,这是人类相对于动物来说,具有不可比拟的适应能力的原因。(2)个体成长意义学习促进了个体身心发展,全面提高了个体的素质。学习使学习者的身心行为发生了心理、行为、生理的变化,总之,学习是一种能够给学习者的身心行为带来持久性变化的活动过程。(3)社会发展意义学习是传播人类文明的纽带。通过学习,我们能够把人类千年来积累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学到手,把前人积累的经验逐步转化为自己的经验,才能够适应环境与时代的要求。5、学习理论是对学习的实质及其形成机制、条件和

26、规律的系统的阐述,其根本目的是要为人们提供对学习的基本理解,从而为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奠定较为科学的基础。P2726、行为主义的学习观(1)早期行为主义的学习观P273-2741)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观 2)华生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观(2)新行为主义的学习观 P275 1)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学习观 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观(班杜拉除注意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对学习的影响外,特别重视利用自我强化或自我惩罚的方式来加强行为的自我控制。7、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观(P282 简答)他认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意义学习的两

27、个条件:1.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2.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8、建构主义的学习观(P286)(一) 知识观(二) 学生观信息主义的认知主义把学生看成是信息的主动吸纳着,建构主义则认为学生是信息主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在已有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基础去形成新知识的意义,实现新旧知识的综合和概括,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而是在应用中加深对知识的了解。(三) 教师观建构主义更愿意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教师通过提供帮助和支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为学生的理解提供梯子,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8、能够逐步深入。建构主义者还认为教师在复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用多种途径来表征,例如类比、例证和比喻等,以促使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所学的内容和促进知识的良好应用。第七章学习动机1、动因的产生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需要,二是诱因。P3012、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就一般而言,最佳动机水平为中等强度。但这种强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与学习的复杂程度有关。对于简单的学习,其最佳水平为较高的动机强度。对于复杂的学习,其最佳水平则为较低的动机强度。P3033、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是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划分的。P3044、学习动机的分类: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所有指向学业的行为都可以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类。阿特金森认为,可以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P3085、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把期待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结果期待,另一种是效能期待。其强调交通期待,即自我效能感。P3096、归因理论: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解释成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分为内外源、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P312选择判断成就目标理论:由于对智力与能力概念的理解不同,在成就情境中,獐主要追寻的成就目标具体可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