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外会计要素的组成及其定义内涵,对我国新经济环境下构建会计要素体系以及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持续全面趋同提出建议,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第二部分介绍会计要素概述;第三部分介绍了中西方会计要素内涵的比较;第四部分介绍我国会计要素体系存在的缺陷以及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关键词 :中西会计 会计要素 比较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composition and definition of accounting elements,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bout construct
2、accounting system in China under the new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to achieve the overall convergence.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overview of accounting elements; the third pa
3、rt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ccounting elements; the fourth part introduces the existing defects of accounting element system in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Key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accounting;Accounting elements;compar
4、e前 言2006年2月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中国新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2009年9月,财政部发布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时间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持续全面趋同的完成时间确定为2011年。财政部此次发布路线图的核心目标,是希望能够积极地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拟作出重大修改的准则项目,促进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充分考虑我国新兴市场经济的实际,并积极消除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现存的极少数差异。这就意味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持续全
5、面趋同,并非只是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改企业会计准则,而是推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更多地考虑我国的情况,并对我国会计准则做出相应的调整。有效的财务报告体系是金融稳定的必要条件,而高质量的全球统一会计准则是实现有效财务报告的前提。目前世界绝大部分经济体都开始采纳国际财务报告规则或准则。伴随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完成了金融危机重大项目,我国会计准则可能再次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差异。正因如此,我国会计界就更有必要来研究中外会计之差异,积极寻求更为妥善的解决途径,更何况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大趋势,这为我国更好地融入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创造条件。同时,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
6、过程中,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的进入、国内企业在业务领域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重要内容会计要素的研究与探讨就更具有实际意义。本文拟对中国、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所确认和定义的会计要素进行比较,对我国新的经济环境下构建会计要素体系提出建议。1、 会计要素概述(一)会计要素的内涵及意义在会计实践中或实际运用过程中,为了进行科学合理分类核算,从而提供各种分明让你别累的会计信息,就必须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适当的分类,于是,会计要素这一概念就应运而生。对照“要素”的定义,可以类比会计要素是组成会计对象
7、的本质或实质或因素。可以更为详细地解释会计要素,也称之为会计对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企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会计要素的定义应是为确认和计量,特别是为确认提供依据。财务人员或会计人员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准则等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行为和结果进行反映和控制, 以促进会计主体的会计目标达成或实现的管理的系统过程就是会计。因此, 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准则是会计实际工作或实践的基础与规范,也是考核和评价会计工作结果和效果的标准, 其科学性、全面性、完善性和可操作性对会计理论的发展和会计实践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8、。会计要素是会计相关法律法规准则基础和核心,是整个会计的基石,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企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分类要与现实经济环境具体要求和特征相适应, 如此才能服务于企业或组织,才能为管理人提供高效的会计信息或财务信息。而各国会计对象是一致的,会计目标也大体相似,因此各国会计准则所确认和定义的会计要素有许多相似之处。会计要素的划分和设立是人的主观意识和客观要求相结合的产物,但各国会计所处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具体环境不同,制定会计准则时的考虑也各有侧重,会计要素体系的构建就体现
9、了特定经济发展环境下企业经济活动本身的特征和会计目标的要求。科学合理的会计要素体系对于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会计目标以及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会计要素的组成和具体内涵又不尽相同。(二)会计要素的总体认识我们先用下表对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所确认和定义的会计要素进行总体比较,以期产生大体的认识。中国美国(FASB)英国(ASB)国际(IAS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权益业主投资业主投入派给业主款业主分配收入营业收入利得费用损失利润综合收益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10、(FASB)、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规定的会计要素存在差别,但这些会计要素都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或体现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的要素(又称资产负债表要素),一般是资产、负债、权益(所有者权益);一类是反映或体现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的要素(又称利润表要素),一般是收入、费用以及利润等。会计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这种联系通过会计等式表示出来。会计基本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如果考虑收入、费用和利润这三个会计要素,则基本会计等式就演变成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我们把这个会计等式称为扩展的会计等式。(三)中西
11、会计要素体系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会计要素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在1985年发表的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6)中,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权益、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营业收入、费用、利润、损失、综合收益十大类。其中,第一类是反映或体现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的要素也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资产、负债、权益);第二类是反映或体现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的要素也称为利润表要素(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营业收入、费用、综合收益、利得和损失)。下面分别予以介绍:第一类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1)资产:指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2)负债:指未来有可能的经济利益损失;(3)权益:是以
12、某一会计主体的资产与负债的之间的差值。其中企业中把权益称为所有者权益。 第二类反映资产、负债和权益变动的交易和其他事项的要素。(1)业主投资:指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的增加,是为了增加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而把资产转向会计主体或者是企业的结果。投资包括有形资产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前者包括资本、人力和机器设备等,后者包括专利权、商标和声誉;(2)派给业主款:权益或者所有者权益或者股东权益的减少;(3)综合收益:是指与所有者以外的交易所造成或产生的权益变化;(4)营业收入:是指会计主体在基础业务中所获得的收入;(5)费用:是指会计主体进行某项活动而产生的资产的耗费;(6)利得:或称溢余,是指除了营业收
13、入和所有者投资所造成的资产的增加;(7)损失:是指除了费用或利润分配资产的减少。2.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会计要素体系IASC(IASB的前身)在1989年发布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权益、营业收入、费用五大类。其中,第一类用以描述某一时点的资源和对资源的要求权,即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资产、负债、权益);第二类用以描述在一定期间内影响企业资产、负债和权益变动的交易和其他事项及情况,即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营业收入、费用)。(1)资产是指一种资源,未来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入;(2)负债是一种义务,未来将会导资源流出,损失经济利益;(3)权益就是资产
14、与负债的差。第二类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1)营业收入指在一个会计期间,除了所有者进行投资以外权益的增加,是企业经营业绩的体现;(2)费用指在一个会计期间由于耗费而导致的经济利益减少, 其形式表现为因资产流出、资产消耗或是发生负债而引起的权益减少, 但不包括与对所有者分配有关的权益减少。3.我国会计要素体系会计要素概念在我国是于1992年首次提出的,当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参考和借鉴国际经验和惯例下,设置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在这以后,对会计要素的定义或内涵进行了两次较大的修订,即2000年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都对会计要素的定
15、义做出了与时俱进的调整,以体现时效性和科学性。但,与西方的会计要素划分一样,我国的会计要素也可以细分为两类。其中,第一类是反映或体现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的要素(又称资产负债表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二类是反映或体现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的要素(又称利润表要素),即收入、费用以及利润。(1)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该资源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2)负债是指一种现时义务, 该义务可能会造成经济利益流出;(3)所有者权益指企业资产与负债的差值,在企业中也叫股东权益。(1)收入是指除了所有者投入资本外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费用是指除了所有者分配利润外的经济
16、利益的总流出;(3)利润是指收入减去费用,代表会计主体一段时期内的经济活动的成果, 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二、中西会计要素内涵的比较(一)我国与美国(FASB)会计要素的比较总体上看,FASB与我国在对会计要素的定义方面都做到了:会计要素定义目标或目的清晰明确;会计要素定义或内涵反映了或表现了该会计要素的特点特性;既考虑到理论性又考虑到实用性,既考虑到反映历史信息又考虑到核算未来收益。我国与FASB相比,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内容与FASB基本相同,但其他要素的划分标准和内涵与其存在些许不同,即美国(FASB)会计要素比我国会计要素多两个要素: 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这两个要素是与权益密
17、切相关的,与美国经济高度发达、权益业务数量多且复杂相关,增设这两个要素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权益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我国的资产负债表中有一项子要素实收资本,其与FASB的业主投资要素内涵是一致的。我国现行的会计要素的分类中是没有派给业主款和综合收益的这两个要素的。 1.资产要素的比较 资产在会计要素定义中处于中心地位,其他要素的定义都与资产相联系。例如,负债是债权人对资产的要求权,所有者权益是投资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收入是资产的增加或对资产要求权的减少,费用是资产的减少或对资产要求权的增加,利润是资产的净增加。因此,对资产这一要素的比较在整个会计要素比较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企业会计准
18、则基本准则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一定义高度总结了资产的核心特性。这对于会计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即能够依据资产的定义或内涵来判别计入会计反映和核算的资产范围,同时也是当前会计工作和会计报表的要求或准则之一,比如,会计主体在对外发布资产负债表时,应该对 “不良资产”单独列示,或者是附注说明,因为“不良资产”可能不会对带来经济利益,也就不是资产了,不能和资产混为一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主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取得的或加以控制的”。这“
19、未来经济利益”成为所有会计要素的共同基础,虽然与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表述有些许不同,但是都界定了确定了资产的核心特性特点,即1)资产是未来可能发生的经济利益;2)会计主体能够从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也可以让其他的相关者获取经济利益;3)引起资产的经济活动已经发生。中美两国对于资产的内涵与定义的把握实质上或本质上是一样的。2.负债要素的比较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中负债定义或内涵是:“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这个定义或内涵突出了负债的三大基本特性特点:(1)必须是现在会计主体的义务;(2)义务是由于已经发出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或造成的;(3)会计主体履行
20、义务将会导致或造成经济利益的流出,即发生经济损失。同时,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还规定,对于负债的确认,不但必须满足其定义,而且还要符合以下两个确认条件:(1)现时义务的结果是可能导致或造成会计主体经济利益的流出;(2)经济利益可能流出的大小金额可以准确计量。只有同时满足定义或条件才能确认是负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负债规定为将来可能要放弃的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主体由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将来要向其他主体转交资产或提供劳务的现时义务。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负债有三大基本特性特点:(1)代表的事一种义务或责任,该责任或义务将会在未来特定日期通过资产的转让或使用来清偿;(2)这种义务
21、或责任使企业无法避免未来的利益牺牲,或选择的余地很小;(3)导致企业承担义务或责任的经济活动已经发生。尽管我国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表述有所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都认为负债是一种经济义务或经济责任,都抓住了负债的可能在未来导致会计主体经济损失这一本质。3.所有者权益要素的比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或内涵的表述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企业的剩余权益所有权归投资人所有,是所有者权益的本质内容。这不仅仅表示了所有者权益的实质,还说明了所有者权益的计算方法。该定义与会计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反映的相一致,使得所有者权益的
22、概念更容易学习、识记、理解、掌握和运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规定“权益是以某一主体的资产减除其负债的剩余部分。在企业,权益就是所有者权益”;双方对所有者权益要素只是表述不同,从中可归纳出权益的特征:(1)权益表明了企业的产权关系,即企业的资产总额减负债总额后的净额全部归投资人所有,反映了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2)权益与负债共同构成企业资产的来源;(3)权益与企业的特定资产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做数量上有联系,没有其他内在的联系;(4)权益的数额等资产减去负债,也就是和企业的获利能力相挂钩。4.收入要素的比较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国会计理论界一般认为广义的收入包括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和
23、投资收益,狭义的收入仅指营业收入。我国的收入使用了狭义概念的收入,将其定义为除了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外的所有经济利益的流入。FASB也使用了狭义概念的收入,与我国对收入的狭义概念基本一致,并且都强调了收入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而不是现在经济利益的流入,是正常的经济活动产生的,而不是非正常经济活动产生的。5.费用要素的比较费用是与收入配比的一个会计要素,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国将费用定义采用为狭义的定义,具体表述是:企业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或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即我国关于费用的定义是狭义的。FASB对于费用的定义与我国是一致的,也采用狭义定义,
24、且内涵上是一致的。6.利润要素的比较利润是等于收入减去费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取得的广义收入超出广义费用的部分。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利润是指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美国FASB没有对利润下定义,而是提出了综合收益和利得两个类似的概念,美国FASB将综合收益定义为:“全面收益包括报告期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外,一切权益上的变化”。利得则是指非正常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收益。(二)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会计要素的比较其中,资产、负债、权益等三个会计要素的比较与中美之间或中英之间的比较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实际上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25、IASB)会计要素之间的差异体现于营业收入和费用这两个会计要素上。1.(营业)收入会计要素的比较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营业收入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增加,其形式表现为由资产流入、资产增值或是负债减少而引起产权增加,但不包括与产权所有者出资有关的类似事项。”其营业收入概念还包括利得,IASB认为利得与营业收入性质相同,都是经济利益的增加,故不必分开设立单独的会计要素,属于广义的收入,体现了更为广泛的适用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其概念框架中指出,利得是指满足收益的定义并且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在企业正常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其他项目。营业收入作为会计要素之一,是指在企业正常活动过程中
26、产生的收益,是会计期间内正常与非正常活动中经济利益的增加,包括收入和利得,因此可将其理解为广义的收入。而中国会计准则定义的收入要素仅是营业收入,收入要素不包括利得,中国也没有单独将利得设为会计要素,但将利得并入利润要素,相当于作为利润的子要素。2.费用会计要素的比较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为“费用是指会计期间经济利益的减少,其形式表现为由资产流出、资产递耗或是发生负债而引起业主产权减少,但不包括与产权所有者分配有关的类似事项。”费用要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费用要素指企业经营活动中和非经营活动中净资产的减少,狭义的费用要素仅指经营活动中的营业费用,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我国所采用的是狭义的费用要素
27、,不包括损失,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则把损失也包括在费用之中,属广义的概念。由于费用与损失有时很难划分,如坏帐损失、汇兑损失名义上是损失,但实际上计入费用,因此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也不无道理。其广义的费用要素既包括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费用,也包括非日常活动发生经济利益之减少的损失。由此可见, IASB的费用要素涵盖FASB的费用和损失要素,涵盖我国的费用要素和直接计入利润的损失。IASB没有设独立的利润要素,这是因为:IASB认为收入、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也就是利润确认和计量的过程,所以没有必要单独设立利润会计要素。而中国会计准则定义的费用要素仅是费用,不包括损失,中国也没有单独将损失设为会计
28、要素,但将利得并入利润要素,相当于作为利润的子要素。三、我国会计要素体系存在的缺陷(一)我国会计要素与国际会计的设置不一致在我国新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会计要素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分类和内容上与世界各国基本一致;第二类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在分类上与世界各国存在一定的差别。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设置收益和费用两个要素,双方对收入和费用要素的界定存在较大分歧。例如,我国采用了狭义的定义,并采用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强调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英国采用了广义的概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采用的是“营业收入”和“费用”,营
29、业收入包括利得,费用包括损失,英国则采用了“利得”和“损失”,其中利得包括收入,损失包括费用。(二)会计要素存在交叉,不具有合理性会计要素应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在我国六个会计要素中,“利润”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又沿袭至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要素,其与收入费用要素并列为一个层次,而实际上是收入与费用、部分利得与损失的计算结果,因此和其他动态要素内涵上存在交叉,不具有互排性。会计基本准则是所有具体准则的基础,是用来指导、评估和发展具体准则,为具体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在整个会计准则体系之中处于基础位置。在会计基本准则中对会计核算的对象进行总体概括就是会计要素。新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利润定义为企业在一
30、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据此,利润的计算取决于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我国基本会计准则将利润作为一个要素实有不妥,理由是利润只是收入和费用的计算结果,将其作为会计要素之一是不科学的。另外,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这就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收入和费用是经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应当作为会计要素,而利润只是收入和费用二者相减的结果,将其作为一个会计要素在基本准则中列示,违背了会计基本准则的基础地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