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28.50KB ,
资源ID:199683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968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doc)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doc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班级:学号:姓名: 今天趁着小空,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给看完了,这篇文章虽然不长,仅一千两百余字,但是意义重大,其中包含的哲学在我看来甚至超过了当代的很多哲学书。在看这篇文章之前看了一下它的简单介绍:这篇马克思写于1845年的文章在1888年首次出版,恩格斯评价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于是带着辩证的思想看了这篇文章。看了之后感触颇深,文中马克思深刻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从前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论述了实践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阐明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并最终提出了无产阶级哲学家的历史使命。 下面详细地论述我对这篇

2、文章的分析。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总领,第二部分是分论,第三部分是总结。总领部分是第一二条。第一条 中马克思首先揭露了从前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认为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一样主张思维是存在的反映,但是两者在如何反映上存在根本的区别,旧唯物主义认为思维是对客体直观的反映,这种反映是被动的,没有认识到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对世界进行再创新和改造;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思维应该是对客体实践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积极的、主动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客观规律并对世界进行再创新,因而这种反映是革命性的。马克思还利用唯心论对人的影响来做出比较:唯心主义虽然懂得并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这是在脱离物

3、质条件基础之上的,这会使得人的主观能动性抽象的发展,偏离现实世界的轨道,从而使得主观能动性失去实际意义。马克思认为这是因为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一样没有认识到实践活动的意义,而吧主观能动性抽象发展造成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基于想象,而是基于物质条件基础的,脱离了物质条件基础,人的主观能动性只能成为一种精神活动,从而无法改造世界。而实践就是主观能动性的反映。 接着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观点进行分析,费尔巴哈认识到了实践的存在,但是却没有认识到利用实践来实践,他所理解的实践仅仅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觉到的,没有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和意义。这也就是我上面讲到的旧唯物主义的被动的性质,这个性质决定了

4、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即无法对世界进行革命性的改造。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认识是唯物论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里程碑,他不仅认识并解决了旧唯物论的局限性,还点明了唯心论的根本缺陷-纵使唯心论认识到了主观能动性的意义,其脱离物质条件基础的本质使得它无法对世界作出有影响的改造。接着第二条马克思对第一条的分析作出一个小小的总结,明确提出思维的真理性应该并且只能在实践中进行检验。这个总结可以说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彻底划清了界限,旧唯物论没有将思维的真理性和实践结合起来,没有完全认识实践的意义,只知道被动的实践。而唯心论则更是脱离了物质条件基础,脱离了实践而实践,其结果都是一样,无法真正解决思维真理性的问题。而

5、马克思提出的利用实践来检验思维的真理性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至少在当前人类的思维高度范围内,马克思的这一结论使得人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接下来是分论,包括第三、四、五、六、七、八、九条。马克思首先从人和环境、教育的相互关系出发,分析了旧唯物主义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即不懂得教育者本身也是受教育者,仅仅认为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这样就会得出唯心主义的结论,即有一部分人生来是教育者,即文中提到的高于社会之上的,而另一部分人生来就是受教育者。这是旧唯物主义论的缺陷,他们认为只有环境和教育能作用于人类,而人类不能反作用于环境和教育。而马克思认为,实际上环境是人类改变和发展的,在实

6、践的过程中,人类得以改造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变了自己的主观世界,然后人类再根据这种新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世界。这样的话人的活动和环境的改变可以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变可以是一致的,但是这种一致性需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没有通过实践这种一致性就不存在。解释了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性之后,马克思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出宗教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马克思认为宗教产生是唯心主义使然,唯心主义者按照自己的想法创造了神界,创造了上帝,而实际上神界和上帝并不存在。在这一点上,旧唯物主义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观不谋而合,马克思在第四条中赞扬了费尔巴哈在

7、这一方面的贡献。但是费尔巴哈仅仅是解释了宗教产生的浅层原因,却没有进一步地分析根源以及点出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即消灭宗教。马克思指出,世俗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是这一根源,社会阶级之间的贫富、教养等等的差距即自我分裂和阶级之间的对抗、碰撞等等即自我矛盾使得人们产生强烈的唯心主义观,此后产生了幻想中的神界和上帝的雏形,人们再对其进行美化推销,完美的宗教观念就形成了。基于这一认识,马克思认为消灭宗教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实践使之革命化。不同的社会阶级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以及偶尔的强烈碰撞,与此同时必然存在一部分人获利而另一部分人遭受损失,在此之后正如我上面讲到的会产生强烈的唯心主义观,要消灭宗教,

8、就要避免人们产生较强的唯心世界,当然至少是较强的,小唯心主义不足以产生宗教观念。而要避之,则需要减少其原因的产生,即缩小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差距以及减少其矛盾,最理想的就是消灭社会阶级,建立共产主义。对于费尔巴哈揭露宗教产生的原因,马克思对其表示肯定,费尔巴哈喜欢直观,从而能够看到宗教产生的浅层原因,但也从中再一次看到了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观的主要缺陷,即仅仅被动的接受看到的,而不会去主动的改变,这一点在下面的第六条中马克思着重指出。文章第五条深刻的指出费尔巴哈讨厌唯心主义,却无法改变这一现状的原因就是因为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的真正意义所在,即利用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接着第六条,马克思继续对费尔巴

9、哈的旧唯物观进行攻击,这一条重点指出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其意思就是说宗教的产生和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必然的,长存的,不可消灭的,人生来就会和宗教产生联系。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把宗教的产生归为合理的现象,认为不应消灭宗教,而应接受并完善它,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费尔巴哈不去主动改变这一现状的原因,其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再次凸显,只知道接受而不去改变。马克思对这一观念也再次进行了批判。相对于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宗教的产生是人造成的,而不是必然产生的,更不是人所必须联系的。对宗教产生的解释不能撇开历史,上面提到过

10、,因为宗教不是一夜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的不断的完善才形成的,重点是宗教是人创造的,按照费尔巴哈的观点,人人都应该是宗教的教徒,那么创造宗教的人呢?显然按照费尔巴哈的观点将陷入唯心观的陷阱,即想象人人都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人人都要按照这个创造者的想法活着。而且实际上社会存在阶级差别,费尔巴哈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说到这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再次显现,他没有站在人的角度去解释宗教,而是以宗教产生的必然性来说明人和宗教的联系。费尔巴哈脱离了人的欲望、需求,脱离了人的社会本质,即想象出抽象的人,然后要求现实中的人按照想象出来的人的生活方式来生活,这种滑稽的、幼稚的思维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

11、看来是多么可笑,马克思在文中第七条对此进行了阐述,他认为费尔巴哈不懂得跳出这一诡异逻辑,并继续按照这一逻辑得出更深层次的想法,导致结论越走越偏,这也是旧唯物主义缺陷的一个表现。文章第八条对社会生活的本质进行了阐述。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而实践也并非是费尔巴哈式的被动的接受,而是对其进行有选择的吸收然后利用其改造世界。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如果人只会按照既定的思维生活,那么这个社会也就失去了发展的本质,如果人们不仅能够吸收有利的,还能将其利用出来并改造世界的话,那么这个社会才有活力,才有创新。这是我对第八条中实践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一段的解释。接下来的第九条马克思对上面的分论做了一个总结

12、,因为我觉得这个小小的总结并未升华其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意义,所以把它归到第二部分-分论里面来。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只会被动的消极的接受他们所感知的,而不会对其进一步的发展,故称其为直观的唯物主义。根据上面讲到的,直观唯物主义不能分辨人、环境、教育的关系,不能深层次的揭露宗教的神秘,不能从历史的角度解释人的本质等等,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直观唯物主义虽然懂得接受感知的事物,即消极的实践,却不懂得利用其改造世界,即积极的实践,这就是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最后是总结部分,包括第十、十一条。 总结部分在我看来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升华部分,指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任务。马克思首先点出辩证唯物主义的阶级

13、性质,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费尔巴哈的唯物观中存在天生的教育者即资本家这种思想,说白了费尔巴哈的唯物观是为资本家服务的。第十条中马克思所说的市民社会即是指资本主义社会。接着马克思说明新唯物主义即辩证的唯物主义是建立在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的基础之上的,即共产社会。也就是说从旧唯物主义到新唯物主义的转变,需要改变这个社会的阶级性质,并且这种改变是革命性的。最后一条,马克思指出了哲学家的历史使命。新唯物主义即辩证的唯物主义和以前的哲学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不仅要解释世界,还要改造世界,马克思认为以前的哲学都只是对世界的现象进行解释,并且盲目地接受这一

14、切,不懂得去改变。而辩证的唯物主义将彻底颠覆这一传统,因为他不仅仅解释,还提出要改造世界,因为这是我们对其作出解释的根本目的。正如我上面提到的我们对世界作出解释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我阅读这篇文章也是为了吸取其中精华,从而以改造世界一份子的身份更好地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我想就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谈谈我的观点。首先我赞同恩格斯对这篇文章的评价,这是包含着新世界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这篇文章包含了马克思哲学的雏形,为马克思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马克思描绘了新唯物主义的世界,并指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需要进行革命,为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点出的很多观点如利用实践来检验真理性等等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探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上是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因为看得不怎么深入的缘故,所以有些观点显得浅显,不正确的地方还请指正,谢谢!【参考文献】刘国章 马克思的新哲学观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始 求索2006年第11期邢荣 市民社会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会建设”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谭培文 全球化是马克思“社会化的人类”的实现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04期孙晓毛 略论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05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