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50.75KB ,
资源ID:1992445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9244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提高机械专业高技学生毕业设计实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提高机械专业高技学生毕业设计实效性的研究结题报告Word格式.docx

1、2形成本校高技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 83.提出专业教学中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策略84.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95.提出专业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96.切实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107.调整和完善部分高技教学计划10五、成果推广及存在的问题1.成果推广102.存在问题10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一、提高高技毕业设计实效的操作模式1.高技毕业设计的课题选择122.高技毕业设计的举行形式143.高技毕业设计的指导策略154.高技毕业设计的答辩策略175.高技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策略20二、提高高技毕业设计实效的质量评价体系1.高技毕业设计的质量评价模式212.高技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24三、应用规范进行毕业设计教学1.

2、必须明确毕业设计规范的重要性252.必须建立完善的毕业设计规范253.必须严格执行毕业设计规范264.依据规范进行毕业设计质量评价27四、强化专业教师的专业培训1.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的必要性与紧迫性272.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的实施策略28五、积极推进专业课课程改革1.及时调整专业教学计划312.改革专业课课程教学模式323.倡导主动进行专业实践34提高机械专业高技毕业设计实效性的研究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执笔:李成)本文简要阐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研究过程、研究成效、成果推广及存在问题,并对二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整理,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

3、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理念的毕业设计操作模式,形成了以多元化评价为主要方式的质量评价体系,并从应用规范进行毕业设计教学,强化专业教师的专业培训,积极推进专业课课程改革等方面阐述了提高机械专业高技毕业设计实效性的策略。一、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1.研究背景(1)技术工人队伍的现状难以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制造业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工人,特别是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技术工人。但我国劳动力队伍虽然十分庞大,劳动力素质却不高,结构也很不合理,高级技工的数量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2)高级技工严重短缺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常

4、州地处中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长三角地区,以制造业为基础与中心,其机电类产品的出口率占总出口 课题组:组长:李成 副组长:潘立强组员:周丽萍 秦剑英 秦素伟 姚静玉 董桂芝 李添翼 隽成栋 严波额的60以上,各企业为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纷纷采用高新设备与高新技术,因而对既能熟练操作设备,又能进行技术改造、技术设计的高级技工需求旺盛。但常武地区高素质的高级技工远远不能满足本地生产企业的需要。(3)学校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提高高技毕业设计教学的实效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我校从原来以主要培养中级工为主,逐渐向以培养高级工方向发展,学校已被评为高级技工学校,正积极申办技师学院。因此

5、,学校原来的培养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培养方式等需作较大的调整,以培养具有较高操作水平和一定设计能力的高级技工为主。而毕业设计(包括各种课程设计)既是高级工教学计划里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学生如何根据生产需要,融会贯通运用所学知识,达到高效设计合理产品或工装要求的必需。但从2007届二年制高级技工的毕业设计的情况来看,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比较狭窄,实践知识相对欠缺,对实际生产中机械加工的感性认识更是知之甚少,造成毕业设计的质量不够理想,设计能力的欠缺,学生下厂后普遍感到毕业设计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因此,如何通过提高毕业设计的实效性,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专业发展后劲

6、,就显得非常需要,非常迫切。但据有关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对提高毕业设计实效性的研究只在普通高校中进行,还没有发现在技工学校进行尝试,况且普通高校对此研究的重点是在理论层面,而在高级技工学校,其研究的重点是设计的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重在实践。因此,基于上述思考,我们设立了提高机械专业高技学生毕业设计实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2.研究价值(1)实践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成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而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专业基础;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有利于为学校的专业建设提供富有价值且切实可行的建议,以进一步推进学

7、校的课程改革与专业发展等。(2)理论价值本课题研究的成功,将为高级技工学校(包括高职)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以及课程改革等方面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对学校的产学研与校企合作等方面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1.研究目标(1)通过对企业和毕业生的调查研究,了解生产企业对高级技工设计能力的需求,摸清高级技工学校毕业设计的现状,找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提高毕业设计实效性的措施和策略,探索出符合当前高级技工学校培养目标的,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毕业设计操作模式,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和今后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2)通过扎实的课题研究,提高

8、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学校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3)调整和完善部分专业的教学计划与课程标准,改革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提高毕业设计教学效果,初步建立高级技工毕业设计实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2.研究内容(1)调查高级技工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企业对高技毕业生的需求,调查高级技工学校毕业设计教学的现状与不足。通过走访毕业生所在的企业,调查机械专业高技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机械行业对高级技工的能力需求和职业学校毕业设计的现状,并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分析,指出存在的不足,并形成调查报告。 (2)研究影响毕业设计实效性的因素。通过学校与企

9、业共同研究,分析影响学生设计能力与发展后劲的因素,为提高毕业设计的实效性提供充足的依据。(3)研究职业学校提高高级技工毕业设计实效性的实施策略。研究如何制定(或调整)教学计划,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研究通过怎样的教学方式、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选择怎样的教学时机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1研究准备阶段(1)确定研究人员及内容根据研究需要成立了课题组,并明确了分工。李成,负责课题总体研究方案的制定,开题报告、中期评估报告以及结题报告的撰写,有关制度的落实和协调,以及对机械专业高技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机械行业对高级技工的能力需求和职业学校毕业设计的现状的调查问卷设计及调查实施,对数据资料的处理分析,形

10、成调查报告。李成、隽成栋、李添翼:负责研究毕业设计对专业教师的能力需求,以及提高专业教师专业能力的方法与途径;负责研究并形成提高高技毕业设计实效性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负责研究机械专业高技教学计划及培养模式的完善与改进等;负责研究提高高技毕业设计实效性的操作模式,并形成理论模型。潘立强、董桂枝、姚静玉、秦剑英、周丽萍、严波、秦素伟:负责研究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的方法与途径;毕业设计的指导策略,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办法等。周丽萍老师负责课题研究材料的收集与整理(2)制定保障措施建立了课题组工作制度,包括课题组成员学习制度、课题网页管理制度、课题组管理制度、课题组成员分工

11、、教育教学研究管理办法、研究活动制度等,并规定课题组成员每一个月集中一次,讨论研究的内容,汇报研究的进展与成果;每个成员每月完成一篇读书笔记或研究体会;每年完成一至二篇研究论文(必须发表或获奖);每月更新一次课题的网页,以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3)制定研究方案 确定研究目标:形成能提高机械专业高技毕业设计实效的操作模式及质量评价体系;提出有效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的具体方法与途径;提出对现行的教学计划、培养模式以及课程改革进行完善或改进的意见。确定研究对象:本校机械大类中,五年制高技的机械加工与数控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模具制造与维修与数控技术三个专业的在校生(含下厂顶岗实习生)和

12、毕业生。从这三个专业的2003级、2004级、2005级、2006级、2007级学生中分别抽取两个班作为实验班进行研究。设计实施步骤:第一阶段为研究准备阶段,主要是了解职业学校毕业设计的现状和企业对高技毕业生的专业要求并进行分析,了解国内外文献,拟订课题研究方案(开题报告),并组织开题; 第二阶段为调查研究阶段,设计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和参照对象进行调查、数据处理、分析统计结果,撰写调查报告;第三阶段为提出策略阶段,提出提高毕业设计实效性的具体策略与措施;第四阶段:成果总结阶段,对已经完成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实施效果监测:一是即时性效果监测,即学生毕业设计完成之时的直接

13、的、可显现的效果监测,如学生的设计图纸、设计计算说明书等;二是持续性效果监测,即在实际工作中将上述即时结果转化为更好的工作表现,经过一段时间的企业锻炼,能独立设计或改进企业的工装或设备,有具体的设计成果等。2调查研究阶段(1)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我们分别对在校学生、毕业生、教师、学校领导、企业、其他高级技工学校(包括高职院校)共六方面的对象进行了调查,并对不同的调查对象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对在校学生和企业采用了抽样问卷调查(见附件一、附件二)方式,对教师、领导、下厂学生和其他院校采用抽样问卷调查与访谈(见附件三、附件四)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则采用整班被试的方式,访谈调查则采用随机调查的方

14、式进行。调查共计进行了7次:本课题组对0401、0402、0403、0404、0505、0506、0628共7个班级270多位学生进行了4次毕业设计后的调查(即时性效果调查);也利用学生回校及领取毕业证书的时机对下厂实习一年后的0628、0402、0403、0503、0505共5个班200多位学生进行了不完全调查(即持续性效果监测);还利用学校召开“百家企业进校园”活动的时机,对22位企业的老总、人事部经理、技术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关于企业对高级技工设计能力需求及教师下厂挂职锻炼态度、要求等的调查;还对本校机械专业的教师及部分学校领导进行了不完全访谈,时间跨度达一年多,基本了解了学生毕业设计后的感

15、受、想法及对毕业设计的意见与建议,也基本了解了企业对高级技工的专业要求与能力要求,还了解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毕业设计的认识和态度,掌握了较为全面的原始资料与原始数据,并形成了调查报告(见附件五)。(2)开展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活动进行了多次理论学习:从开题至今,已进行了近20次课题组全体成员会议,研究和探讨课题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途径进行探讨,同时,还将课题组成员收集的共计300多篇相关资料加以集中整理,下发给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与研究,并进行讨论。收集的材料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毕业设计的模式,包括课题的选择、指导的方式方法,答辩的形式与内容,成绩的评定等;二是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包括

16、教师的培训形式与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等;三是关于毕业设计的制度建设,包括毕业设计的规范,评价体系等。同时多次次聆听了专家对有关课题研究的精彩报告。撰写了一定数量的学习笔记:本课题组成员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按照课题组的规章制度,撰写了200多篇(平均每人20篇)课题研究学习笔记和40篇课题研究总结。开设了研究课:在学习的同时,课题组成员也在不断地探索,并将研究的成果及时应用于教学实践。本课题组成员在二年的时间里共开设了10堂公开课和研究课,包括5节市级公开课,6节校级公开课,并邀请了校内外的专家、学科带头人等进行指导和评价。尝试了新的选题模式:根据教学计划、教学要求、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知识基

17、础与能力基础,改革了毕业设计选题模式。一是改革了课题种类,由过去单一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课题改为减速器设计、夹具设计、液压设计三种设计课题,其中,减速机设计包括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蜗轮蜗杆减速机设计、圆锥齿轮减速机设计;夹具设计包括钻床夹具设计、铣床夹具设计、镗床夹具设计、车床夹具设计;液压设计包括专用机床液压系统设计、组合机床液压设计。二是改革了课题来源,由原来全部由教师自己设计的模拟课题改为从企业生产实际中引进课题,以实现真题真做的目的。三是尝试机电一体化设计,由原来的纯粹机械项目的设计改为机械和电子一起设计,以适应社会一专多能的需要及学生今后工作变化的需要

18、。四是改革了学生选题方式,由过去教师指定学生课题转变为教师推荐课题和学生自由选择课题相结合,实施了分层教学。尝试了新的答辩形式:针对指导教师只熟悉自己学生的设计课题,会打人情分的弊端,我们尝试进行交叉答辩,即自己指导的学生由其他指导教师进行答辩。尝试了联合指导模式:我们由过去指导教师只指导自己负责的学生,现尝试指导教师也指导其他教师负责的学生,以利充分利用教师的业务专长,同时,对指导教师进行设计指导前的集中培训,促使教师共同提高。其次,我们通过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来校指导,尝试进行校企联合指导。尝试了建立答辩规范:针对部分教师首次参加毕业设计指导和答辩,经验和知识不足,我们尝试建立毕业设计答辩

19、规范。特别是针对答辩过程中需提出的问题的针对性,我们组织教师编写了答辩纲要及详细的问题,并把问题的难易程度分为基础性问题、中等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三大类,以适应不同知识和能力层次的学生。建立了质量评价体系:由于学校当时没有相关的毕业设计规范及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因此,我们根据高技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两年来指导毕业设计的经验和体会,结合其他学校毕业设计的成功经验和相对成熟的毕业设计规范及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通过研讨,尝试建立初步的适合本校的高级技工学校毕业设计规范和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以期为学校的专业建设提供参考的依据。主动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本课题组成员结合毕业设计指导体会,尝试在平时的专业教学

20、中进行改革。许彩霞与秦剑英两位专业教师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增删,并尝试项目化教学;在作业的布置与考试形式上也进行了改革的尝试,有过去布置的抄写型的死作业改为设计性的活题目,由原来死记硬背的闭卷考试改为需综合考虑问题的开卷考试,贯彻了设计思想,力争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得到了培养与提高。主动参加了多项培训:通过毕业设计的指导,专业教师普遍感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足,专业能力不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业务能力,才能胜任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因此,专业教师开始自觉地参加包括学校和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专业业务培训,包括CAD培训、CADCAM培训、数控车技

21、师培训、数控铣和加工中心培训、钳工技师培训、普通车技师培训等,部分教师还利用暑期到企业进行实习,增加实践知识。探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针对本校大部分专业教师还不能胜任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现状,课题组成员还利用课余和教研活动的时间,通过座谈的形式研讨了如何迅速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寻找专业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3提出策略阶段本课题组通过比较充分的调查研究,在二年多毕业设计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借鉴了其他同类学校进行毕业设计的成功做法与经验,并根据本校高技的实际教学情况,结合学校教务部门的意见与建议,对本校高技毕业设计的操作模式、质量评价体系、执行规范进行了研究,从平时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毕业设计的教

22、学标准、专业教学计划、毕业设计的操作模式、毕业设计规范、质量评价体系以及专业师资队伍的专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实效性的具体策略。4成果总结阶段我们收集汇总了课题组成员的各项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多次研讨和总结工作。通过多次集体讨论与反复修改,形成了本课题的书面研究报告,指出本课题研究成功之处,也找出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今后继续研究的方向、内容和措施,力争进一步完善本校高技毕业设计的操作模式、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执行规范和质量评价体系,使今后的毕业设计的实效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学校的毕业设计工作提出更加富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两年多不懈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在以下几个方面

23、取得了良好的成效。1.形成了提高高技毕业设计实效性的操作模式通过调查和研究,本课题组针对高技教学的现状,在如何提高高技毕业设计实效性的操作模式上,提出了从选题、指导、答辩、成绩评定等毕业设计各个环节的原则与策略。李成老师撰写的论文就业导向背景下高技毕业设计课题选择的原则及策略在国家级杂志社科纵横上发表;董桂芝老师撰写的论文抓好毕业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是提高高技毕业生综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潘立强老师撰写的论文应用规范进行毕业设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获常州市优秀职教论文评比三等奖;秦素伟老师撰写的论文以毕业设计为依托,提升高技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获全国二等奖;李成老师撰写的论文高技模具专业毕业设计真题实做

24、的实践与感悟、答出素质,辩出精彩在国家级杂志魅力中国上发表。2.形成了本校初步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通过研究,并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初步形成了本校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见附件六),并提出了高技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的策略。如由李成老师在调查基础上完成的论文目前高技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的现状及改进策略获省职教学会教学管理工作委员会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并在国家级杂志中国职教上发表。3.提出了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策略学生的设计能力仅靠一次毕业设计来提高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在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之一,且成果颇多。李成老师撰写的论文

25、主动进行专业实践是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有效途径获市职教研究所优秀职教论文评比一等奖,且在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上发表;周丽萍老师撰写的论文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设计能力培养的尝试和李成老师撰写的论文运用设疑教学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初探获市职教研究所优秀职教论文评比二等奖;秦素伟老师撰写的论文运用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在国家级杂志中国科技信息上发表;姚静玉老师撰写的论文从毕业设计指导看制图教学获省技工教学研究室机械中心教研组论文评比二等奖;潘立强老师撰写的论文心理健康教育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渗透在国家级杂志中国科技信息上发表;李添翼老师撰写的对提高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获中国教育学会2009

26、中青年教师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董桂芝老师撰写的论文机械专业课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获第五届江苏职业教育创意论坛征文评比三等奖。4.推进了学校的课程改革经过研究,课题组成员深切感受到,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用先进的职教理念指导自身的教学工作,在课程整合和教学的方式方法上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才能切实提高毕业设计的实效。如秦剑英老师撰写的论文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和机床夹具设计和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整合探讨在国家级杂志中国科技信息上发表;秦素伟老师撰写的论文中技机电专业项目课程构建与实施获08年度江苏省技工教学研究室机械中心教研组论文评比二等奖;姚静玉老师撰写的论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互动教学获07年

27、度江苏省技工教学研究室机械中心教研组论文评比二等奖;李成老师和秦素伟老师撰写的教学案例双件铣双槽专用铣床夹具的结构分析和外径千分尺分别获常州市教学案例评比二等奖和三等奖;董桂芝老师撰写的论文机械专业课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获省09年职教创意论坛三等奖。同时,课题组成员充分意识到现行教材的不足,开始从培养学生能力及与企业生产实际结合的角度开发教材,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例如,隽成栋老师主编,李成老师参编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电子类专业规划教材机械基础已经出版发行,并在本校应用;蒋翰成老师主编、李成老师参编的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规划教材液压与气动已经出版发行;李添翼老师主编的高等职业院校“以就业为

28、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课程改革成果系列教材机械制图与AutoCAD和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规划教材机械制图以及机械制图习题集也已经出版发行。5.提出了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课题组成员通过毕业设计指导,普遍认为必须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进一步熟悉企业的生产状况,才能真正指导好毕业设计,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和专业发展服务,因此,我们从专业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研究了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途径。如李成老师撰写的论文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思考在国家级杂志中国职教上发表。课题组成员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共计参加培训27人次,合计2840课时.6.切实提高了学生的

29、设计能力由于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并且改革了毕业设计的操作模式,学生结合生产实际的设计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也为企业创造了效益,学生得到了企业欢迎和肯定。例如,09届的言虹飞同学下厂仅一年,就已经能独自承担模具零件的工艺设计和编程制造。7.调整和完善了部分高技教学计划在毕业设计教学中显现出来的问题也折射出高技教学计划的不完善,因此,我们通过与教务部门的交流,对现行中技和高技中机械加工与数控技术(见附件七、八)、模具与数控技术(见附件九、十)、数控机床加工三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调整,以进一步体现高技的培养目标。五、成果推广及存在问题1.成果推广本课题的研究成

30、果已经作为学校今后高技毕业设计教学的标准,且已经在实施,也可作为其他高级技工学校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要参考。2.存在问题(1)还需在提高专业教师专业能力的途经方面加强研究 提高高技毕业设计教学的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专业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本课题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全面和透彻,提出的途径也相对狭窄,今后还需进一步加以重点研究。(2)还需在毕业设计具体指导的方法上加强研究 尽管课题组在毕业设计的方法指导上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在具体毕业设计指导的实践中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还还过于肤浅,还需从理论高度(包括在心理学、职业素养培养等角度)继续加强研究。(3)还需继续完善毕业设计规范和质量评价体系 虽然形成了初步的毕业设计规范和质量评价体系,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还有不完善和不科学的地方,且学校在不断向前发展,学生、企业、社会需求的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尚需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4)还需加强课程改革的力度 本课题组成员已经在平时的教学中主动尝试项目化教学、模块化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