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36.67KB ,
资源ID:1991562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9156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8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需要的人才;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不起决定作用。9.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e.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9.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9.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a.改变受教育者的观念;b.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c.影响

2、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d.影响教育技术;9.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作用。教育的科技功能a.教育能够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b.推进科学的体制化;c.教育本身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d.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9.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目的的确立、方法的使用9.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筛选、整理文化;传递、保存文化;=活化文化传播、交流文化;更新、创造文化;选择、提升文化 9。教育对人口的影响 教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有助于人口迁移10.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 人口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的

3、结构10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教育对策a.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师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b.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时注意前后相邻阶段的衔接c.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抓住人的发展的“关键期”d.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扬长避短,从而获得身心协调、统一的发展。e.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选择适宜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

4、的发展。11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有哪些?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人们的教育理想;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2.建立学制的依据有哪些?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经济制度;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人口发展状况;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12.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学习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由专门的教师负责,效果好 能有效协调和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13.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5、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对个体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13.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个性提素创两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14.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有哪些?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师生关系14.全面发展的教育:德育灵魂与统帅智育前提和支持体育物质基础美育动力作用 中小学体育的根本任务:增强学生体质、增加健康水平劳动技术教育综合上述教育的作用15.试述现代学生观。A.学生是发展着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的

6、人;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B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C.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主体。17.旧中国的学制沿革1902年“壬寅学制”,虽然正式公布,但未实行。1903年“癸卯学制”,第一部国家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的标志。1912年壬子癸卯学制,蔡元培修订并颁布,第一次男女同校,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1922年壬ren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又称新学制、六三三学制。18.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特色)“传道者”角

7、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19.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性20.教师的职业素养A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待集体:团结协作对待自己:为人师表B.教师的知识素养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丰富的实践知识。C.教师的能力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

8、学的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D.职业心理健康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21.教师如何热爱学生?两爱两全两解一情绪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把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要全面关怀学生;要关爱全体学生;理解和宽容学生;解放学生;对学生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22.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师范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培训、自我教育、跨校合作、专家指导、政府教育部门和教研机构组织的各类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等。23.简述教师专业化的实现途径A.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与保障加强教师教育;制定法律法规;提供经济保障;B.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善于学习、

9、恒与研究、勤与反思、勇于实践。24.简述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和方法。A教师方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发扬教育民主;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B.学生方面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教师。C环境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的学习。25.简述我国新(理想)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人际关系:尊师爱生社会关系:民主平等教育关系:教学相长心理关系:心理相容25.师生关系的内容

10、 教学上授受关系;人格上平等;道德上相互促进26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7.新课程结构的内容。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28.简述泰勒的目标模式中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学校应当追求哪些目标;怎样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怎样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实现(课程评价)29.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教师的特征;学校的特征;校外环境30.简述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分析材料;报告总结31.简述

11、教学的一般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3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33.教学过程的结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34.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1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量力性原则(可接受原则、发展性原则)。35.简述常用的教学方法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参演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一练三实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以陶冶情操为主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欣情36.简述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特点;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学生年龄特征;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37.教学工作的基本环

13、节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38.教师应如何备课1.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2,下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39.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40.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准确、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方法适当、讲究教学艺术、板书有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41简述布置作业的要求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份量适中、难易适度;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

14、间;作业反馈清晰、及时;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尽量同生产和生活实际相联系42.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41.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 课程结构的完整性 基础性和多样性 教学为主,全面安排42.课程标准的内容: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43.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优先、适应、科学44.课程实施的结构:安排课程表、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选择与学生学校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进行

15、整体规划、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45.CIPP: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46.CSE模式: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47.课程设计的意义: 从课程设计中可以产生全新的课程方案,更好的适应课程改革; 课程设计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和重新组织,以更清晰的方式将课程中各要素组合起来43.简述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性原则;知行统一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44.常用的德育

16、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学习法。45.德育工作的新形式开展社区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德育基地;创办业余党校。46.简述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47.简述班集体的特征坚定的政治方向,明确的共同目标;政治 目标健全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组织 核心健全的规章制度,严明的组织纪律;规章 纪律正确的舆论、良好的班风舆论 班风49.教学评价 实施功能: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 运用标准不同:相对性、绝对性、个体内差异 评价主体的不同:

17、外部(专业人员)、内部(自我评价) 评价方法的不同:定向评价、定量评价 评价目的的不同:决策性、研究性、工作性50.班级一词艾拉斯莫斯51.班级的个体化功能 促进发展功能、满足需求的功能、诊断功能、矫正功能52.班级组织建构的原则 有利于教育首要原则有利于身心发展 目标一致53.班级管理内容:教学、德育、体育卫生和生活指导、课外活动54.班级管理的原则:科学性、民主、自觉、整体55.班级管理模式:常规、平行、民主、目标56.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客观性原则、冷教育、有效、可接受57.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物质文化(基础)、精神文化(灵魂)、制度文化(保障)、行为文化(最活跃)56.班主任在

18、班级管理中的作用: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领导者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48.简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49.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了解学生个体和群体,方法:观察法、谈话法、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调查访问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因素;操行评定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50.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选择研究课题;文献检索;制定研究计划;收集研究材料、分析研究材料、撰写研究报告51.班主任的领导风格: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19、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教学中心、集体中心52.班主任要协调好三大关系: 协调学校内部各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 协调学习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心理学1.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消除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因素,引起学生对教学的兴趣正确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进行学习的目的性教育,合理组织教学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正确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根据注意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注意:一斗争、一培养、一分析 培养学生与注意的分散做斗争 培养学生的广阔兴趣和认真负责的习惯 使学生分析自己在注意方面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2,

20、影响遗忘的因素: 识记材料的性质、数量、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识记任务的长久些与重要性;时间因素;识记的方法、情绪和动机3.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明目的,增主动;多理解,少机械;精细加工,深度理解; 组块化、多重编码,提高记忆质量;注重复习,防止遗忘4.防止遗忘的方法:一及二分、官方阅过5.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先天早期、教育教学、社会实践、主观努力6.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生物、家庭、学校、社会+主观能动性2. 简述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言语交流训练;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3.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21、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的大门;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4.科学概念的掌握应注意的方面以感性材料作为掌握概念的基础;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提供概念范例,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适当运用比较;突出有关特征,控制好无关特征的数量和强度,正确而充分的利用变式;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明确提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际中。5

22、.对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6.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减少其行为的盲目性;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自制能力;组织实践活动,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发挥教师、班集体和榜样的模范作用,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7.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通过提高教

23、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强化;充分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8.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遗传与营养、早期经验、教育与教学、社会实践、主观努力。9.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早期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此施教;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10.根据气质类型怎么做好教学工作?对待学生应克服气质偏见;针对学生的气质差异因材施教;帮

24、助学生进行气质的自我分析、自我教育,培养良好的气质品质;特别重视胆汁质和抑郁质学生;组建学生干部队伍时,应考虑学生的气质类型。11.简述学生优良性格的培养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及时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12.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教育心理学1.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成果:主动、合作、反思、社会文化1.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2.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知运动

25、阶段(0-2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客体永久性”的形成;问题解决能力得到发展;延迟模仿的产生。前运算阶段(2-7岁):早期的信号功能;自我中心化;不可逆计算;不能够推断事实;泛灵论;不合逻辑的推理;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去自我中心化;可逆性;守恒;分类;序列化。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命题之间的关系;假设-演绎推理;类比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反思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形式运算思维的逐渐发展。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自我中心25岁权威阶段58岁可逆阶段810岁公正阶段1012岁3.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成长和接受教育期基本

26、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1-1.5岁),发展任务: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发展任务:培养自主性;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发展任务:培养主动性;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发展任务:培养勤奋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发展任务;培养自我同一性;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4.学生学习的特点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班集体中进行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4.学生能力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能力的性别差异5.学生性格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性格类型差异5.简述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程序教学是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