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给它找的形近字是 我能给它们分别组词: 我看到这个字想到了:温馨提示:自学完成后,小组组长检查“自学清单(一)”中的任务并做好评价记录。借助注解或工具书弄懂诗意。想一想:默读课文,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山行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 之情。赠刘景文的前两句 ,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 ,揭示赠诗的目的。(二)组内交流交流内容:1.选择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2.读会认字,提示哪些字容易读错。3.会写字的组词、拓展
2、;提示哪些字容易写错。4.初步感知诗意。5.(1)读诗,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学生各抒己见)(2)看图想象: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几户人家。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林吸引住了,不禁停车观看,发出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叹。如果你就是诗人,此时你会想到什么?(让学生感受诗的意境,大胆想象)(3)风景这么美,诗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方法:男女生赛读,师生赛读,配乐读)(4)从赠刘景文的前两句可以看出荷花与菊花有什么不同?(5)荷花已经枯萎了,菊花也只剩花枝,为什么作者还要写荷花与菊花?(出示“荷尽”图,“菊残”图,理解“尽”“残”)(6)秋风中,菊花仍精神抖擞地
3、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7)读“橙黄橘绿”这几个字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8)苏轼看到的秋天的景物只有这些吗?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学生交流一起观赏这些美景学生说感受:秋天真是一个的季节!(9)引出诗句。看来秋天的美景才不止这些呢!怪不得诗人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你现在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了吗?学生说诗意,悟诗情,教师板书:爱秋天。(三)全班展示按照自学清单,请四个小组展示自学情况。分别展示:“读一读”“标一标”“写一写”“想一想”三、后教环节精彩预设与点拨预设1会认字提示:径:声调是四声,不是一声;赠:声母是z,不是zh;残:声母是c,不是ch。
4、点拨:利用形近字识字法,学习“径、犹、傲”;联系生活,学习“橙、橘”。预设2会写字1.观察生字结构:(1)“径、赠、残、橙”都属于“左窄右宽”;(2)“斜”左右要宽窄相当;(3)“霜、盖、菊”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但是上下比例不一样。2.教师重点指导、示范:残、寒预设3对于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纠正、指导。预设4在思考“荷花与菊花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时,只要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就可以知道答案了。参考答案如下:荷花已完全枯萎,菊花的花枝还在傲寒斗霜。预设5重点语句的体会(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远处的寒山;近处的石径;飘动的白云;寂静的人家;这是远景。“停车坐
5、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傍晚的枫林;红色的霜叶;这是近景。有远景有近景,有动有静,红白相间,色彩艳丽,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2)“霜叶红于二月花”:经霜的枫叶比二月花还要红,秋景胜春景,色彩更鲜艳,生命力更强盛,更耐寒,体现了秋景的生机勃勃,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3)山行的前两句客观描述远景,后两句却渗透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秋天的独特感受,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4)“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的精神,令诗人对秋天平添了一份敬畏;“正是橙黄橘绿时”:累累的果实令诗人对秋天偏爱有加。预设6有感情地朗读(1)“荷尽/已无/擎雨/盖,”读此句时要语调平直舒缓,声音稍低,表现冬景
6、的萧瑟凄清。“已无”要适度强调,与下句的“犹有”形成对比。(2)“菊残/犹有/傲霜/枝。”这一句的声音稍高,注意强调“犹有”。重读“傲霜”,读出菊花高傲不屈的精神。(3)“一年/好景/君须/记,”语调高亢、热烈,重读“好”和“须”。(4)“最是/橙黄/橘绿/时。”重读“最”和“橙黄橘绿”,读“橙黄橘绿”时速度要慢,四个字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歇,要读出作者对深秋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四、检测环节自学检测反馈过渡语:孩子们,老师看到你们自学得很认真,相信你们自学的效果肯定不错。请在小组内自测一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石径( ) 犹有( ) 傲霜枝( )菊残( ) 橘绿( ) 橙黄( )2.把诗句补
7、充完整。山行远上( ),白云( )。( )枫林晚,( )二月花。赠刘景文( )擎雨盖,( )傲霜枝。一年好景( ),最是( )橘绿时。3.山行的首句用“寒”来修饰山,你认为改作“青”或“苍”好吗?为什么?4.赠刘景文是描写( )的景色,作者抓住( )、( )、( )、( )四种景物来描写秋天。五、本课小结亲爱的同学们,菊有菊不可替代的风韵,荷有荷无法言说的魅力,苏轼赞美了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激励着人们乐观向上。老师把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改写了一下送给大家: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读书黄金时。学生能梳理自己的收获或反思自己的不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卖火柴的小女孩人教(部编版)第三单元 童话世界“风
8、吹乱了白色雪花/候鸟去南方安了家/想邀请企鹅说说话/围巾我怎么送给他”奇幻的想象构建出一个烂漫的童话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我们结识了善良的王子,听到美人鱼在哭泣,看到丑小鸭变成白天鹅。那时的我们在母亲温暖的怀里,听着童话安然入眠,温馨的梦里弥漫着爱的芬芳。打开课本,让我们到童话王国去探险,去听听卖火柴的小女孩内心的渴望,去陪伴一粒种子逐渐成长,和红头蟋蟀一起到牛肚子里旅行,同蚂蚁队长一起搬运香甜的奶酪。童话教会了我们真、善、美,奠定了我们一生爱的基石,让我们在她的指引下,学着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学着践行善良、诚信、勤奋。本单元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中外童话,旨在引导学生体会童话丰富而奇特
9、的想象,建立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因此,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教学时,可充分借助文本让学生建立对童话体裁的感性认识,由此引起他们阅读童话的兴趣,鼓励他们大量阅读,继而由读到写,进一步激发想象力和创作热情。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2感受小女孩在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中,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执着追求。那一定会很好1从种子的生命历程中体会它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在牛肚子里旅行绘制“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讲述故事;找出相关语句,体会朋友间的真情。一块奶酪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梳理故事内容,结合人物言行评价人物形象。习作我来编童话借助教材提供的内容编故
10、事、拟题;学会并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语文园地交流平台 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好处;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观察、发现口字旁表示的不同意义,识记生字;尝试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朗读、背诵、积累关于“理”的名言。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快乐读书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机动自主阅读3本童话;边读边想象,学会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读童话;与同学分享、交流课外阅读的成果。8卖火柴的小女孩文本分析: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名篇,写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风雪交加的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文学作品必然是特定时代和作家生活经验的反映,我们在解
11、读文本时,就得了解作家的生活时代和创作文本的背景。1848年,安徒生到国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信中寄来的画片写成一个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美丽的小女孩,金黄的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着一双可怜的大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悲苦身世,想起母亲曾经自述过的一些凄凉往事。于是,安徒生就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借助他超凡的想象能力,写下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凄美动人的童话,充分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阅读这篇童话,我们既要从现实的角度理解这是一个不幸的故事,也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是一个幸福的故事,能够在小女孩“幸
12、福”的想象中,懂得如何面对苦难,汲取怎样活着的勇气和力量。同时,要抓住故事中想象和现实的对比,读出文字背后的信息,读出文字背后的感受和思考,从读中想象,从想象中去揣摩人物的所思、所想、所说,与角色融为一体,从而体会篇章表达的情感,受到情感、语感和思维的启发,体会童话永恒的魅力。教学目标:1.会写“柴、冷”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火柴、又黑又冷”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内容,关注课文中主人公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内容,关注课文中主人公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1.理解文
13、中最后两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2.如何让今天中国的小孩子体会到当年的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与辛酸,这是培养学生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的着力点。课时安排:2课时1.学会生字词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脉络。2.学会抓住重点词语、句段体会当年的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小女孩的悲惨与辛酸。3.初步感悟文章的写作手法。1.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小女孩的“不幸”。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关注人物命运。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配乐朗读请别问这是为什么。妈妈给我两块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
14、这是为什么?哥哥给我一盒歌片,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 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儿唱那最美丽的歌。你想知道她是谁吗? 请问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2.了解作者。过渡:这是当年九岁的刘芊芊读了丹麦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下的诗。你认识安徒生吗?安徒生 原名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19世纪丹麦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安徒生出生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个,童年生活贫苦。早年在慈善学校读书,当过学徒工,从小热爱文学。11岁时,安徒生的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14岁的安徒生只身来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求
15、学,毕业后始终没有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在全球各地发行和出版。3.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思考:“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从“小”这个词中读出了什么?预设:“小”可以是年纪小、身材矮小等,给人一种柔弱的、惹人怜爱的感觉。“卖火柴”的小女孩,预示小女孩的身世悲苦。题目给人一种悲伤、怜悯的感觉。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指导学生识记生字。火 又黑又 破 衣 可 饥乎 火裕 告开 打着儿钱 点 明晃 火柴 香2.指导归类识字。部首归类:火 焰(火焰)燃(燃烧)灿(灿烂)烟(人烟)部件归类:争 挣(挣钱)睁(睁眼
16、)筝(风筝)狰(狰狞)3.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生字书写。三、整体感知,理清线索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本文写的是在大年夜,一个小女孩流浪街头卖火柴,冷得几次擦燃火柴,产生一次次幻象,最后冻死街头的故事。2.再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并根据提示给课文划分层次。填空:课文以“火柴”为线索,先写( ),再写( ),最后写( )。试试用小标题概括各层次写了什么。结构梳理:卖火柴(14)擦火柴(59)捏着火柴梗死去(1011)四、示范引领,体会“不幸”读完这个故事,这个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表述。)同学们说出了“可怜”“穷苦”“美丽”“
17、不幸”“懂事”“伤心”这些词语,很好!阅读同一篇文章,我们能读出很多不同的感受,这种阅读体验因人而异。接下来,咱们就带着这些感受回到课文当中去,看看作者是怎样通过文字让我们产生这些感受的。读文的过程,或许会丰富你的认识,提升你的看法,甚至改变你的观点。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品味交流。品味寒冷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冷”交代天气,“冷极了”说明程度,“雪”提示季节冬天,更突出“冷”,“黑”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层层递进,表明这是一个又黑又冷的冬天的夜晚,让人感受到寒气逼人,冷得可怕。引导学生分析完词句后,可以让他们把这种感受代入句中再行朗读。方法拓展:这是故事发生的环境描写。环
18、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是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渲染凄凉的气氛,为下文埋下伏笔。环境如此恶劣,预示着故事的悲惨和小女孩的不幸。品味孤独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引导学生仿照上一句,抓住句中的关键字眼挖掘文字的深意。(1)别人的大年夜是怎么过的?(温暖,团聚,快乐)(2)假如你是小女孩,你会有什么感觉?(寒冷,孤独,无助)(3)去掉“乖巧”好不好?(“乖巧”让小女孩的形象变得更加美好,然而,这样美好的人,却身处这样冷酷的环境当中,令人更感心酸。)(4)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的寒冷、孤独。品味惊吓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
19、。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用它当摇篮。“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说明小女孩受的惊吓程度之深。“飞快地冲过来”是她受惊的原因。马车高大、横冲直撞,小女孩弱小、跑得慢,一“冲”一“吓”,让人体会出小女孩面对意外时内心的恐惧。鞋子哪儿去了?一只找不到了,另一只被男孩捡走了,小女孩无力讨要。2.学生自由朗读第1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其他能够体现小女孩“不幸”的句子。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适时点拨重点。品味冷漠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1)从三个“一”,你想到了什么?(她已经在街上卖了一天的火柴,冻了一天,饿了一天,走了一天,累
20、了一天,却没有得到别人一丝一毫的回应。(2)从两个“谁”,你又想到了什么?(“谁”指任何一个人、每个人,不管是衣冠楚楚的绅士,还是优雅高贵的女士,不管是巡逻的警察,还是摆摊的小贩,没有人理会卖火柴的小女孩。(3)比较朗读,你觉得哪句话更好?(站在别人的角度)这一整天,小女孩没有卖出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个硬币。(站在小女孩的角度)第二句话只交代了结果,你不知道小女孩做了怎样的努力,就好像小女孩很笨,努力了一天也没有卖出一根火柴。可是,文中的意思是说,小女孩辛辛苦卖了一整天,却没有一个人同情她,这样更强调了这个人世间的冷漠无情。(4)联系第1自然段的“又冷又黑”,你觉得这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寒冷吗?(
21、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寒冷,还有社会环境的冷漠。小女孩不仅身体经受着寒冷的折磨,内心也被这世间的冷漠伤害着。品味恐惧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1)“她觉得更冷了”,联系上下文,这里的“冷”有几层意思?(第一层:天气愈加寒冷恶劣;第二层:内心非常寒冷,没有人理会,有家不敢回。(2)小女孩为什么不敢回家?她的家是什么样子?(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她的家贫穷寒冷,跟街上一样冷。(3
22、)人们常说“家是温暖的避风港”,可是,从一个“灌”字,你能体会到什么?(“灌”表明风大,房屋破旧。小女孩家境贫寒,没有温暖的住所;回家一定会被打,更享受不到亲情的温暖。小结:小女孩多冷啊!但是饥寒交迫的她,宁可蜷缩在别人房子的墙角,也不敢回家。短短几个段落,我们读到了自然环境的寒冷,读到了社会环境的冷漠,还读到了家庭环境的冷淡。可以说,整个世界对于小女孩来说,是如此冷酷无情。痛苦像一张无边的网,无论小女孩走到哪里,都逃不开它的控制!4.出示小女孩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写话。看,茫茫黑夜,小女孩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高大的墙角边。假如你是小女孩,你的心情怎样,你现在最需要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写一段话。
23、示例:天真冷啊!风越来越大,雪也越来越厚了。我的脚早已经失去了知觉,手指也僵得握不住火柴了。真想有个炉子,让我烤烤火啊!那些透出灯光的窗子里面,是怎样一幅情景呢?今天是大年夜呢,我可忘不了这个。那些房子里面,应该有美丽的壁画,有温暖的火炉,有雪白的餐巾和喷香的烤鹅,还会有慈爱的父母亲吻着他们的小宝贝吧!一切就像我在商店橱窗里看过的画那样。烤鹅的味道真香啊!长这么大我还没有尝过呢。不,就算没有烤鹅,能饱饱地吃一顿黑面包也是好的。可是,今天一根火柴都没卖出去,全家人连黑面包都吃不上了。爸爸一定会很生气吧,他一定会抡起皮鞭狠狠抽我一顿。噢,太可怕了,我不敢再想。5.引导学生梳理小女孩点燃火柴的过程。
24、可怜的小女孩!她实在太孤独、太难过了,她太需要一点温暖了,哪怕不是炉火,只是一根火柴点燃的微光呢?所以,她点燃了自己手中没有卖出去的火柴。同学们,小女孩一共点燃了几次火柴?她分别看到了什么?(五次。第一次看到了温暖的火炉;第二次看到了喷香的烤鹅;第三次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第四和第五次看到了奶奶。6.教师引读梳理,增强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整体感受。尽管如此,可每一次火柴都熄灭了。要知道,这可是令人们欢乐无比的大年夜啊,可小女孩呢(出示句子,学生齐读)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引读:在这之前,她穿着妈妈那双没有多大用的大拖鞋,然而在她穿过马路的时候(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25、)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本来应当赢得人们的同情与帮助,但是(出示句子,学生齐读)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硬币。本来应当受到父母深深的关爱,但是(出示句子,学生齐读)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小女孩本来想点燃火柴,获得温暖与快乐,但是,火柴一次次熄灭,她的幻想也一次次破灭了(出示句子,学生齐读)可怜的小女孩!五、感悟结局,思考质疑1.指名朗读课文第10自然段。2.结合课题当中的“小”,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大”,加深对主题的认识。一个乖巧的生命,一个美丽的生
26、命,一个本应该充满希望、拥有无限未来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旧年的大年夜。所有人都在迎接新年的到来,可是,只有卖火柴的小女孩,再也没有机会看到新年的太阳了。多么悲惨啊!同学们,造成这一悲剧的,你们觉得是什么?我们分析过课题中的“小”,请同学们再从头到尾浏览课文,看看小女孩遭遇了什么?你能从这些现实遭遇中找出哪些“大”来?(大风大雪,不合脚的大拖鞋,冲过来的大马车,冷漠的大人,又厚又冷的高墙)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强大冷酷的世界,无尽的寒冷,无边的饥饿,不尽的恐惧,难掩的孤独和无限的痛苦,最终吞噬了这个脆弱的生命!六、作业设计,巩固提升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小女孩有这样悲
27、惨的结局,然而安徒生为什么要说小女孩“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呢?又为什么说“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深入预习,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今天这堂课,我们不但学会了生字新词,还学会了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设身处地想象着读,比较着读,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我们还可以一边读一边把这些感受批注在课文的空白处,加深印象,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尽管我们的生活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截然不同,但是大家今天的朗读非常投入,我想,这不仅是因为你们内心有着对文字的敏感,更因为你们那颗富于同情、怜悯的心。有了这样高贵的内心,我们才更能体会到人间的真、善、美,对生命的认识才会更
28、加深刻。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同桌之间互相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2)交流对课文结尾的疑问,带着问题深入预习课文。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1.感受小女孩在面临的饥饿、寒冷、痛苦和孤独的残酷现实中,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执着追求,让学生从小女孩身上体会并学习如何面对苦难,从而汲取生活的勇气和力量。2.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的表达效果。3.引导学生了解童话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1.整合朗读、想象、对比、批注等方法,走进小女孩的心灵,读懂小女孩的渴望与追求,进而更深一层感受小女孩现实的可怜、命运的悲惨。2.感受小女孩在残酷现实中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体会“幸福”的真正内涵。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火柴 寒冷 破旧 衣裙 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