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6.80KB ,
资源ID:1983685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8368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析孟子的天命观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析孟子的天命观Word格式.docx

1、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 ,敢请。”公曰:“将见孟子。”曰:“何哉 ?君所以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仪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逾前丧。君无见焉!”公曰 :“诺。”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逾前丧。是以不往见也。曰:“否,谓棺椁衣衾之美也。“何哉?君所谓逾者?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后以五鼎与?“非所谓逾也,贫富不同也。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曰 :“行 ,或使之;止 ,或尼之。行止 ,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2(P214)孟子是愿意见鲁平公的,鲁平公也是愿意见孟子

2、的。并且鲁平公是以礼主动见孟子的。这种礼遇对孟子来说,并不多见。按理说,孟子与鲁平公的会见应是没有问题的,几乎是必然的。但就在这必然立刻就要成为现实的时候,嬖人臧仓以孟子的“后丧逾前丧”劝止了鲁平公。嬖人臧仓是君子是小人?人多以为是小人。平心而论,臧仓并未进谗言、说假话。孟子确实“后丧逾前丧”。鲁是真正的礼仪之邦,一国之君的鲁平公愿以礼见孟子,作为臣子的臧仓则以礼劝鲁平公不见孟子,可见礼在鲁国的流行。这么说起来,三个人都没有错,但就是没有见成。要说错就错在臧仓不知孟子的“后丧逾前丧”,是因为“贫富不同”。但这充其量是一个误会。解释之后怎么说却没有下文,总之是孟子与鲁平公的会见成了泡影。对此,孟

3、子的解释是:“行止,非人所能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孟子将原因归结于天。正如朱熹注解中所说“圣贤之出处,关时运之盛衰,乃天命之所为,非人力之可及”。1(P263)这里的天,我们理解就是一种偶然性。而这种偶然性,往往非人力所能控制,表现为冥冥中的一种力量。对天命,孟子首先是承认的,但孟子并非是一个消极的天命论者,而富于积极进取的态度,即“强为善而已矣”。(二 )天赋即天命孟子承认人有天赋的不同,比如说他认为人在接受知识的方面“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这正是孟子在承认天赋差异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即因材施教。但孟子认为唯独在人性的天

4、赋上没有差异,所以孟子说“人皆可为尧舜”,所以说“尽心,知性可以知天。从字面上说,天赋是天给予人的某种东西,人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说天赋即天命,如公孙丑上第六章言: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

5、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2(P101)朱熹在为这一章做注时说:“此章所论人之性情,心之体用,本然全具,而各有条理如此。学者于此,反求默识而扩充之,则天所以与我者,可以无不尽矣。”1(P278)从这一章中可以看出人之四端仁义礼智是生来便有的,在孟子眼中这就是天赋,“人有是四端也,犹有四体也”,这样说来,人人都有天所赐予的东西,但孟子将其称为“端”,说明这只是一个源头,因此这些命令在不同类型的人的身上会有着不同的显现方式与程度,但无论是什么方式

6、、什么程度都是在执行天的命令,显现出人的本性。如作为性善的代表的舜,居贫居富都无动于衷,号泣于旻天,使天下父子关系大定,而舜的弟弟象为至恶之人,千方百计欲置舜于死地,他自以为舜已死,去舜的房间接收财产却见舜在床上弹琴,此时象表现在行为上是“忸怩”,在语言上是“郁陶思君尔”,象的语言可能是假,但行为却绝对是真。这种“真”的行为即他惭愧的神色就是他的本性使然,也就是说,像象这样十恶不赦的人也有善的本心,并且这种本心也会表现出来,这就证明天会赋予每个人以“四端”,这“四端”以及孟子在尽心上第十五章中所说的“良能良知”,在这种意义上,人是在执行天的“命令”,那么天赋就成为天命这一大概念的所指之一,天赋

7、即天命。(三)天有意志且以行与事示人孟子的天不同于老子的道与荀子的天,老子的道是造物者,荀子的天则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孟子的天则是一位人格神,它有善恶,有思想,有智慧,有力量,天是有意志的,天命即天的意志的显现。首先说天的善恶,天赋予人的东西都是善的,在孟子的笔下,人性中的恶没有独立的来源,人之所以恶是由于他的善像牛山之木被旦旦而伐之的结果,从事物的发展进程来说,丑的恶的东西总是短命的;其次,天没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天以人民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即所谓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然而难以解释的是天既然有思想,有智慧,有力量,有善恶,既然天以人民的意志为自己的意志,那么,在人民老弱转乎沟壑,壮

8、者散而之四方的情况下,天命为什么不立刻表现为和平与昌盛,为什么不马上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呢?对此应该这样理解,天不仅具有扬善的一面,也有惩恶的权利,天与人发生关系,首先不是与百姓发生关系,而是与君主发生关系,君主的所作所为也构成人事的一部分,惩罚君主的不足不力与反动殃及到百姓。天首先与君主发生关系,君主具有天子的性质,而百姓则是君主的子女,君主则是百姓的父母,这种关系恰恰呈现了一种“家天下”的格局,也就成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和平与战争交替、分裂与统一相继格局的原因。正因为如此,孟子才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君主身上,只有国君和王者才能上乘天命,“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要想达到这一点,这

9、里要有一个中间环节,即国君和王者,百姓不能直接与天对话。因此,理解天有意志的关键在于看到天扬善与惩恶这两个方面,还要看到作为中间环节的所谓天子,这样,矛盾就可以得到解释了。天的思想,天的智慧,天的力量就表现在它对人事的处理上,天的善恶才是理解天的意志的重点。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是天命的重要的可感的显现方式,此句出于万章: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 ,孰与之 ?“天与之。”“天与之者 ,谆谆然命之乎?“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以行与事示之者 ,如之何 ?“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

10、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荐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官,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3(P125)这一章通过回答万章的提问谈到了天

11、直接可感的显现方式。首先就是“天不言”,天不言,并且至今也不言,一般人认为尧禅位于舜是尧的主观意愿,而孟子则明确地说这是出自天命,理由是天下不是尧的天下,天下是天的天下,尧没有权力将天下与人,正如燕国国君受位于周天子不能私自将君位授予相国子之一样,既然天不言,天命是怎样显现的呢?是以行和事来表示,什么叫做“以行与事示之”,他就万章的发问谈了两点:一是“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二是“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这就是天命显现的标志,也就是天通过“百神享之”和“百姓安之”这两种“行和事”来表示对天子的肯定,这就叫做“以行与事示之”。然而,在这两点之中,第一点“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大抵虚幻,所谓

12、神享祭品一般就是如左传所说置苞茅于地,注酒于上,酒渗于地,是谓神享,这属于唯心的东西,无法衡量,也无法印证。第二点才是孟子所强调的重点,即“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孟子说这是“民受之”,与前面的“天与之”并列,孟子要说的是天代表的是百姓的意志,是民众的意志,即天与民的合一。因此,说到底天命是通过百姓来显现的,得到百姓的认可也就是得到了天的认可。这就印证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还是在万章中,也是关于天子即位之事,孟子有这样一段话: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

13、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2(P134)这一章讲的还是“禅让”的问题,有人认为禹有了私情,“不传于贤而传于子”。但孟子为其做出了解释,说明当时禹是荐益于天,然“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意即百姓对他不了解,

14、故百姓不从,而禹的儿子启贤,百姓拥护,即天子之位,这就又一次印证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从以上可以看出,孟子实际上是将民众提升到了一个天的地位,天子之职的担当是由民众决定的,这也是天民合一中最核心的东西。一个社会有怎样的国君,往往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这个社会的发展方向,所以民众的选择更直接决定一个社会的发展状况,因此孟子“天民合一”思想的实质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这是孟子最具革命性的思想,也是孟子思想中的精华。因此,“天意”与“民意”的统一是其最核心的东西,也是天命显现的落脚点。客观上,孟子所讲的“天意”已经成为一种手段,具体说来,它成为孟子劝诫君王实行仁政、重

15、视百姓的一个依据,也成为孟子“民本思想”的理论依据之一,是孟子“民本思想”的理论源起。(四 )天命靡常“天命靡常”出于诗经大雅,孟子引来说明人事与天命的作用。天命靡常直接与荀子的“天行有常”相对。所谓的“天命靡常”指的是“天”不是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改变的,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改变不是说人改变天命,而是说经人事天命可由天命的一种状态转变为天命的另一种状态。“天”本身也是动态的变化的过程,但“天”又不是无法预测的、难以捉摸的,而天可以预测可以捉摸的根本因素还是人事,人事分为顺天命的人事和逆天命的人事,孟子为什么提倡君王或普通老百姓做事要顺乎天意,其实这是因为他看到了“天命糜常”,只有你用合乎天意的方式去

16、做事,事才能够做成。孟子特别强调修身的主观能动性,他讲“君子修身以俟命”,这种“修身”其实就是顺乎天意的一个过程,修身最终要达到一个合乎天意,即天对你的内在思想、外在行为都满意的境界,那么本应属于你的命就会到来,你达到一种境界,得到应该得到的东西,这就是天意;反之,本来你也有可能得到一些东西,但你不经历修身这样一个过程,不能达到天所满意的境界,结果是这些东西你得不到,这说明在人事上你没有做够,那么天命就会有另一种显现方式。天会根据不同的人的不同表现来赋予每个人不同的命运,也会根据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赋予这个人某个时期的命运,也就是说天命靠人事来显现,人事决定着天命的变化。孟子有一句名言“

17、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这句话极其鲜明地表达了天命无常但有规律,正是以这样一个对天命规律的认知为基础,孟子才构建了他的思想体系,使民以时,制民之产,轻徭薄赋,举贤御能,养老慈幼,谨庠序之教,申孝悌之义,养心养气,游说诸侯,无不是向着王天下的目标,无不是循着这条规律而动。孟子全书中这种对规律的推求,沿着这种规律而动的行为俯拾皆是,孟子经常在以往事实的基础上推出一种结论,并将这种结论作为天命的必然。综上所述,孟子所说的天命是不言的,有善恶之分的,变化无常的但又有规律的,靠人事与民心来显现和变化的,是规定事物发展进程及结局的决定性力量。二、孟子所说的“人事”(一)知天命孟子讲“天命”,更讲“人事”,“天

18、命”通过“人事”来显现,那么从人事角度来对待,首先就要做到知天命。从个人角度来讲,就要尽心知性,“尽心知性”出现在尽心上第一章:“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1(P413)“尽心知性”是知天命的途径,首先要尽心,尽心就是要穷尽心的功能,尽心,然后知性,知性首先要区分“性”与“命”。人们常将“性”与“命”这两个概念并提为“性命”,但孟子却将这两个概念作了区分,这一区分是孟子关于“知天命”的最核心的东西。孟子尽心章句提及了这两个概念,如原文:“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

19、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1(P438)在孟子看来,“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四肢之于安佚”这是五种欲望,孟子能够理解这些欲望的自然存在,但他不承认这是人的本性,至于这些欲望能否被满足或者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孟子认为这是命,所以说“君子不谓性”。就是说,君子不把欲强调为“性”,欲得到满足也好,未得到满足也罢,都不去做过分的追求,这就是孟子的倾向;相反,“仁之于父子,义之于君臣,礼之于宾主,智之于贤者,圣人之于天道”,即“仁、义、礼、智、天道”这些东西,孟子也能够承认和理解它们在每个人身上所

20、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是自人出生起就存在的,正如程子所说“仁、义、礼、智、天道,在人则赋予命者,所禀有厚薄清浊”。1(P438)但孟子不将其归结为命,因为这种差异是能够改变的,要努力实现人的本性,要在实现人的本性方面做足、做够、做尽,只有正确理解了“性”与“命”的关系,分清了什么是属于“性”的东西,什么是属于“命”的东西,才能在属于性的东西上作出努力,实现人的本性,这就是知性,要求人要修身,这才是其落脚点。修身就是要使自己的行为和思想符合天意,以此来等待天命的显现。(二)顺天 ,逆天顺天和逆天是人们在人事上面对天命的两种表现,仅从字面上看就可以看出它们截然相反,孟子要求人们做符合天道的事,强调的

21、是人要顺天,关于顺天逆天,孟子在离娄上中有着具体的说明:“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涕而出女于吴。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如耻之,莫若师文王。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诗云: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诗 曰:谁能执热,逝不以濯。”3(P125)在这一章中孟子鲜明地提出顺天和逆天这两个概念,何谓顺天?从字

22、面上理解就是顺乎天意;何谓逆天,就是悖天而行。这是人事上的两种态度,在孟子眼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势必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即“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对于君主来说,他要管理的是整个国家,那么行仁就是他最应该做的顺乎天命的事情,而对于一般人来说,其生活范围没有那么大,涉及不到行仁这样的大事,顺乎天命的所指也就有所变化,在孟子看来,个人顺乎天命的表现就是修身,强调个人的修养,使个人的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都要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符合天道,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必处于被动的地位,为人所役使,从这种意义上来讲,顺乎天命的行为对于个人与国家地位变化来说是有作用的,即个人与国家都可以通过做顺乎

23、天命的事来改变其处境和地位,而处于被动地位往往又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三)乐天 ,畏天乐天、畏天也是在人事上的表现,但与前面的顺天逆天又有所不同,孟子在梁惠王章句下中提到了这两个概念,并为其下了定义,即“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又说“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何谓“乐天”,朱熹的注解比较抽象,“自然合理”故曰“乐天”,1(P250)通俗地说,“乐天”指的是符合天道的事主动去做并以之为乐,如“行仁,为善,修身”,在孟子眼中,汤及文王是乐天的典范,因其能以大事小。汤以大国事小国并不厌其烦,仁至义尽,最终的结果是“保天下”,这就是乐天。何谓“畏天”,朱熹注为“不敢违理”

24、,1(P250)理解“畏天”,关键在于“不敢”两个字,从这两个字上足以看出“畏天”较“乐天”之局限,“畏天”者对天首先是一种敬畏,然后要努力使自己的行为合乎天道,这种因“畏”而做的事总要与天道之间有一段差距,所以“畏天”较之“乐天”要低一个层次,孟子举的例子是齐宣王事獯鬻,句践事吴,首先这两个人就要比汤及文王的层次低,汤及文王都是孟子为国君树立的榜样,是他所推崇的对象,但是“畏天者”能够“制节谨度,不敢纵逸”还是能够“保其国”,如人人皆知的句践事吴,孟子将其作为畏天的例子,这样,我们理解畏天与前面所说的顺天又有相通之处,它是人“智”的表现,虽然孟子不强调“智”。句践的卧薪尝胆与商汤的“供牺牲”

25、,“供粢盛”在思维方式不同,但客观效果相似,在客观上都成为一种策略,因此孟子对“畏天者”是不加批评的,是提倡的,做到“畏天”也是一种必须,因为能够做到“乐天”的人在孟子看来毕竟是少数,需要人具备很高的内在素质,非一般人所能做到的,能够做到“畏天”已经很不容易,所以“畏天”也可称其为一种境界。(四)求正命 ,避非正命在尽心章句上中孟子还对“命”作了具体明确的划分,并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对待“命”。这里的“命”其所指也是天命,如:“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1(P414)孟子在这里将命划分为“正命”和“非正命”,对于“正命”,孟子并没有

26、举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只是抽象地概括为“尽其道而死者”,而对于“非正命”他列举了两个具体的例子,即“立乎岩墙之下”和“桎梏死者”,我们可以推断出所谓“正命”应该是与二者相反,前面已经说过,天是有意志的,他会根据人表现的好坏来赋予每个人相应的命,如果你能尽人事,也就是“尽其道而死”,那么天就会给你一个“正命”,你也就得到了“正命”,反之,“立乎岩墙之下”“桎梏死者”都是没有按照天道来做事,在“尽人事”方面做得不够,做得不好,那只能听天由命,得到“非正命”,得到不好的命。既然命有“正命”“非正命”之分,那么人就应该正确对待命,对于“正命”,人们要求之,而对于“非正命”,人们要远离,甚至要躲避。孟子认

27、为要做到以上这两点,前提是要“知命”,“知命”也就是要摆正前文所说的“性”与“命”的关系,要知道什么是属于“性”的东西,什么是属于“命”的东西,什么应该努力追求,什么不应该强求,这在前文已经详细地说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平时说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就是从这一角度来说的。综上,孟子讲天命其意义不在于单纯地讲天命,而在于在讲清天命的基础上讲人事,将人事作为重点。强调“尽人事”然后“听天命”。参 考 文 献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王亚丽.孟子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沈蘅仲.孟子菁华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 200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 (指导)项目,项目编号:11544115。责任编辑:李新红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