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2 ,大小:395.02KB ,
资源ID:1977370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7737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完整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完整Word文档格式.docx

1、 组员: 李媛媛 苏高原 包晓华 东智生物危害评估是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实验室分级管理的重要前提。临床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应建立在对于特定实验室工作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并由有资力人员进行。微生物的致病性是影响生物危害评估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根据病原体的毒力、感染的后果(包括发病率)、流行性、感染发病的剂量、实验室和社区中的感染途径或传播方式、宿主范围、病原体在实验室环境中的存活能力以及有无有效的预防治疗手段等分析评估微生物相关的特定的实验室危害。当实验室活动涉及传染或潜在传染性生物因子时,应进行危害程度评估。生物危害评估不仅有助于确立实验室标准化操作程序,有助于实验室的合理设计与布

2、局,有助于实验设备和安全设备的正确配置与有效使用,而且有助于在工作过程中对于标准操作程序以及实验室设备、设施的配备是否恰当和使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与改进。所以,生物危害评估活动应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1、生物因子种类:对有传染性标本的检查可能含有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结核杆菌、乙肝病毒、甲肝病毒等。2、来源:临床实验室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造成实验室环境的污染,如离心、混匀、制片、移液、加样等可产生气溶胶污染,标本喷溅等可直接污染皮肤黏膜及实验台面和地面等。另外,由于室内环境空间的限制,设备、人员拥挤以及通风换气不充分等都可能使实验室内病原体的浓

3、度增加,使人群在室内被污染的机会明显大于室外。另外,啮齿动物、昆虫等也都可携带传播微生物病原体,给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带来威胁。比如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标本处理时产生的高浓度气溶胶。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来源广泛,所以在临床实验室的各个岗位均存在安全风险,对检验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均存在潜在危害。a.静脉采血岗位针刺接种:注射器针头刺伤,特别是在采集患者血液以后的针头刺伤可能使被刺伤者发生职业暴露。采血者刺伤自己的风险较大。喷溅或泼撒污染:可能由于针头意外脱掉而发生血液喷溅,也可能由于容器倾倒而出现血液泼撒,这两种情况均可造成皮肤或粘膜污染暴露。气溶胶污染:在拔出采血针头时、在向容器内注

4、入血液时,特别是在注入血液时发生针头脱落可形成大量的气溶胶粒子,易造成呼吸暴露。b.标本运送岗位院内标本运送过程中,一般致病微生物可能通过经口、经粘膜或破损皮肤等途径导致传染的发生。泄漏和泼撒污染:容器破裂可造成标本泄漏污染环境和运送人员或其他人员;容器倾倒可造成标本泼撒而致环境和人员污染。容器表面污染:标本采集时或发生泄漏、泼撒时可导致容器外表面污染而具有潜在危害。c.标本接收岗位主要是运送标本泄漏、泼撒及容器外表面污染造成的工作人员接触污染,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需穿工作服、戴手套上岗。在疑为高致病性病原体感染时,需特别注意呼吸道传播,尤其是泄漏或泼撒后的气溶胶污染造成的播散。d.标本离心岗位

5、离心时可能喷射出气溶胶粒子,特别是在离心结束前的制动过程中以及在打开试管盖帽等时均可产生大量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气溶胶颗粒。泄漏污染:玻璃离心管可因为破碎造成标本泄漏;离心管内标本盛装过满可造成泄漏。在手工开盖时可发生血标本污染手指或环境;凝集试验可造成标本滴落污染台面或手指等;标本管破裂、倾倒可产生血液泄漏污染。e.血细胞学检测岗位在非自动进样的血球计数仪进行血液细胞学分析时,标本混均及手工开盖时可产生气溶胶颗粒;手工细胞学复检制片时可产生气溶胶颗粒。在手工开盖时可发生血标本污染手指或环境,手工细胞学复检制片时可污染手指或环境;标本管破裂可产生血液外泄。f.体液检测岗位标本污染:体液标本,特别是

6、部分由患者自己采集的体液标本如尿液、粪便、前列腺液等常存在容器外表面污染;制备涂片时标本污染手指。标本倾倒造成泼撒;容器破裂造成外泄;干化学检测试条携带污染。在制备涂片及干化学试条蘸取标本时可产生气溶胶颗粒。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手工检测岗位使用加样枪加样时可产生气溶胶粒子,特别在吹出最后一滴液体时,手工洗涤时可产生气溶胶粒子。手工加样可发生样本滴落污染台面等;加样时可发生反应板表面污染,洗板时可发生洗液污染反应板表面;标本管破裂、倾倒可产生血液外泄。h.胶体金免疫试验检测岗位使用加样枪加样时可产生气溶胶粒子,特别在吹出最后一滴液体时。加样时可发生反应板表面污染;i.仪器维修、维护岗位表面的污染

7、:仪器外表面可附着有各种生物因子;临床标本对流经的管道可造成污染。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可在环境中长时间存在,其传染性即与粒子的物理性质有关,又与粒子中所携带的致病微生物的特性有关;打开标本流经的管道时可产生传染性气溶胶粒子污染j.清洁、消毒岗位 任何布物等的抖动可产生气溶胶粒子;任何带盖的容器在开启盖子时可产生气溶胶;任何污染的材料的直接运送过程中可产生气溶胶。直接接触污染:任何实验室污染的废弃物在收集、归类等时均可经直接接触造成操作人员的接触污染。容器破裂可造成生物材料的泄漏;容器倾倒可造成生物材料的泼撒。刺伤接种:破碎的玻璃以及针头等尖锐物品可能造成工作人员的刺伤,当其污染有生物因子时可

8、能造成相应的直接接种。3、传染性:由于临床实验室的标本来自不同的患者,其传染性和致病性也是未知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都极有可能接触到结核分支杆菌、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乙肝病毒、甲肝病毒等高致病性微生物,如人对乙肝病毒极易感染,只需少量污血进入人体即可导致感染。4、致病性:临床实验室由于其规模、建筑布局、周围环境、内部分割及通风条件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室内小气候。室内小气候的好坏、优劣,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临床实验室也由于处理和检测的标本不同、检测项目和方法不同,其藏匿的具有潜在感染能力的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存在形式亦

9、不同,再加上实验室工作人员免疫状态的不同,均可造成实验室工作人员及相关人员的感染。5、传播途径:实验室获得性感染与在工作中直接接触、使用含有传染性病原体的标本或生物材料等有关。最常见的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由上呼吸道吸入、经口食入、尖锐物品刺伤接种及皮肤黏膜污染等形式的职业暴露所致。PIKE对3921例报告的实验室感染分析表明,其中59%源自研究性实验室,17%发生在临床诊断性实验室。大多数实验室感染由细菌、病毒和立克次体引起。在这些实验室感染中气溶胶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在实验室以外引起的感染中70%是由喷溅、针刺或切割伤所致。6、致病因子在环境中的稳定性:病源微生物在环境中有一定抵抗力比较稳定,比

10、如结核杆菌在干燥空气中可存活1年以上。7、预防: 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做好安全防护;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标志;采集血液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巾一带一片;工作流程必须合理,严格管理人流、物流、标本流,禁止反复流动;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三区划分明确;所有报告单消毒后发放;每天对室内空气、操作台、地面进行常规消毒;所有检验科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工作之初应检测乙肝、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并保留血清,并应注射乙肝疫苗,以后应定期每半年复检一次。评估结果:科左后旗妇幼保健所检验科能够设置临检、生化、免疫等科室,能够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以及丙肝等项目,有传染各型肝炎的危险性,现为I级实验

11、室。二、实验室设置与设施实验室设有常规室、生化室、免疫室和检验人员休息室。基本上做到正确分区。在各个检验室均有全自动检验仪器,和基本安全保护设施消毒设备如紫外线消毒灯。三、实验室与仪器设备相关的危害如: 离心机在处理标本时易产生气溶胶;尖锐物品刺伤接种等。临床标本对流经的管道可造成污染从而可能对检验人员及清洁维护维修人员造成接触危害。四、微生物操作规程与规范(一)实验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A、常规微生物操作规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1、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2、接触微生物或可能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掉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并注意洗手的方法和质量

12、。3、禁止在工作区吃东西、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也不可以在检验室的冰箱内存放物品,以免造成交叉污染危害人员健康。4、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以免吸入口中,造成直接危害5、尖锐器具的操作:如针头用后应放入锐器盒中禁止盖帽。6、按照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减少标本溅出和降低气溶胶的产生。7、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每天开始工作前用湿布抹擦一次;地面用湿拖把拖擦一次,禁用干抹干扫,抹布和拖把等清洁工具各室专用,不得混用,用后洗净晾干。下班时用250-500mg/L有效氯溶液或0.1%-0.2%过氧乙酸溶液抹擦一次。地面的消毒:用2倍浓度上述消毒液拖擦。8、所有

13、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灭菌 。以免造成实验室外污染。9、制定有效的防鼠防虫措施,如窗纱等。B、特殊的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免疫接种和检测(如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等)。2、必要时收集从事危险性工作人员的基本血清留底,并根据需要定期收集血清样本,应有检测报告,如有问题及时处理。3、工作人员要接受有关的潜在危险性知识的培训,掌握预防暴露以及暴露后的处理程序。4、严格遵守下列规定,防止利器损伤:(1)除特殊情况(肠道外注射和静脉切开等)外,禁止在实验室使用针、注射器及其他利器。尽可能使用朔料器材代替玻璃器材。(2)尽可能应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真空采血系统,用过的针头禁止折

14、弯、剪断、折断、重新盖帽、从注射器取下必须置于利器盒或直接放入防穿透的容器中,禁止用手直接操作。非一次性利器必须放入厚壁容器中并运送到特殊区域消毒。(3)尽可能使用无针注射器和其他安全装置(如真空采血系统)。(4)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装有污染针、利器及破碎玻璃的容器在丢弃之前必须严格消毒。8、实验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护前必须进行消毒。9、人员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并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方案。10、禁止将无关动物带入实验室。五、健康和医学监测 实验室人员需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以保障健康安全,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免疫接种和检测(如乙型肝炎疫苗)。并定期检测抗体及有无感染

15、的情况。六、安全组织和培训(一)、生物安全委员会生物安全组织管理委员会组长:副组长:张春玲 孟玉莲 李永山 白那顺 组员:李媛媛 苏高原 包晓华 东智(二)、保障人员的安全准则严格按照微生物操作技术规范、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实验室安全管理程序进行操作是保障工作人员健康安全的准则。1、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安全设施应完善。 (1)实验室内各工作室布局合理,应有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划分。规模较小的实验室,也应有清洁区,作为工作人员的生活区(工作室作为污染区,不得在其中饮水,抽烟、进餐,不得将食品带进工作室)。 (2)工作流程应合理,避免人流,物流、标本流过多的反复、交叉流动。各室有各室的专用

16、物品包括清洁工具。 (3)通风设备应合理,保证工作室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实验室应有不少于每天3-4次通风换气次数。(4)建筑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实验室台应防水、耐腐蚀、耐热;地面应平整、防滑、易清洁。 (5)每个实验室出口应有洗手装置,最好为感应或脚踏式开关。应用洗手液,避免共用肥皂时造成交叉污染。 (6)应设置实施各种消毒方法的设施,对于小型实验室也应按照规定进行严格消毒,合理应用消毒物品,至少有紫外线消毒设备。 (7)应有专门放置生物废弃物的容器。且废液必须经进行消毒后送入指定地点销毁。2、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程序为了加强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临床

17、实验室管理办法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实验室在医疗安全上特做如下规定: (1)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2)禁止非工作人员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及其他物品;未经允许,非工作人员禁止翻阅实验室任何资料。(3)实验室各类测试数据、病人资料、记录和文件等均按保密规定进行保管和使用,任何人不得擅自对外提供。如发现泄密事故,应立即采取补救办法,并对泄密人员进行严肃处理。(4)实验室的电、水、气设施必须按规定安装。(5)各类在用仪器设备和防护装置必须保持完好状态,不准随意改动安全装置。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专人操作和管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操作和拆卸。稀缺贵重物品材料和剧毒、易燃、易

18、爆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必须分类分柜存放,专人管理。注意防水、防高温、防电火花、防晒,通风良好。(6)每天下班前,工作人员应关好水电、空调、电脑、仪器、火种、门窗等,确认无隐患后方可离去。节假日前各室负责人应统一检查,落实值班人员和责任,消除不安全隐患。(7)电炉、煤气炉使用时,工作人员不得离开现场。(8)贵重物品妥善保管,做好安全防盗措施。(9)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注意自身防护,防止传染病发生。(10)实验室要把安全知识、安全制度、操作规程等列为实验教学内容之一。对新进实验室的人员(包括外协人员)必须先经过安全教育,在掌握了安全操作技能,在掌握了安全操作技能和具有自我保护能力后,才能动手操作。实习和

19、进行人员必须在带教人员的指导下按操作规程进行试验,危险性的试验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需要有人监护。(11)实验室发生事故后,工作人员应积极采取应急措施, 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和科主任。造成轻伤以上的事故或被盗、水灾、火灾、爆炸、中毒等严重的安全事故要立即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逐级报告科主任、保卫等有关部门和医院主管领导,不得隐瞒不报或拖延上报。(三)人员培训计划首先进行上岗培训包括对长期离岗或下岗人员的再上岗培训,使将要进入检验室的工作人员熟知实验室的安全知识,正确进行自身防护和实验室的现状。具体包括实验室设施设备(包括个体防护装备)的安全使用、应急意外事故的处理、实验室管理体系及技能培训。七、

20、废弃物处理 1 根据医疗废物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在包装前要进行消毒,毁型。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证检查,确保无损失 渗漏和其他缺陷。3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人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4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德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5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时,应当适用有效地封口方式,是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实。6包装物或者容器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7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

21、防止造成包装物或者容器破坏和医疗废物流失、泄露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八、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和应对程序(一)感染性物质运输程序程序:运输前应将标本进行可靠包装。禁止使用皮氏细菌培养皿邮寄标本;禁止将干冰放入密闭的容器。 严格遵守运输有关规定 运输用于诊断的标本时应根据需要标记上“易腐坏”、“干冰保存”、“冷冻生物制品”或“易碎”等标志。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检验标本的运输 1)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应当密封或者包装材料应当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低)温、耐高压的要求:容器或包装材料上应当印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生物危害标识、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2)运输高

22、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标本,应当不少于两人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严防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露事件。病原微生物检验标本发生意外的处理1)泄漏事故:(1)立即消毒清洗发生泄漏污染的区域。通知主管和主任。如果培养物发生泄漏或容器发生破损,应对该区域进行至少十分钟的消毒清洗,直至气溶胶或飞沫已经沉降。(2)吸净漏出的液体。(3)清洗发生泄漏的区域。 (4)尽可能使用漂白剂、酒精或苯酚对工作台进行消毒。2)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在运输、储存中被盗、被抢、丢失、泄露的,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当采取必要控制措施,并在2小时内分别向承运单位的主管部门、护送人所在单位和

23、保藏机构的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发生被盗、被抢、丢失的,还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二)意外事故处理方案和应急程序A、疑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处理程序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如发现疑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标本,首先应报告领导,所领导应及时报告给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将标本送往有资质的实验室进一步确诊;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及时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标本就地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保管。被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处理前必须经过高压灭菌,包括用于隔离的设备和材料。B、防止紧急意外事件的预案与流

24、程 1、当发生血样管打破,血样泼洒时,立即用l:50的84消毒液将污染的桌面或地面全部浸泡30分钟,再擦拭干净。 2、当发生废弃针头剌破皮肤时,立即用力挤压伤口,尽力多挤掉一些血液,直到挤不出血为止,再用2.5碘伏消毒局部皮肤后包扎好。 3、当发生火灾意外时立即用灭火器灭火。 4、皮肤受强酸或其他酸性性药品伤害时,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5碳酸氢钠冲洗,最后用盐水洗净,并敷以碳酸氢钠纱布等。 5、皮肤受强碱或其他碱性药物伤害时,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5%硼酸冲洗,重者可用2%醋酸湿敷。6、碱性物质溅伤眼睛后,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或大量干净水彻底冲洗眼睛至少10分钟,再用4%硼酸溶液冲洗,后用生理盐水冲

25、洗,并滴以抗菌眼药,防止感染。7、强酸溶液溅伤眼睛,迅速用清水冲洗,然后请眼科医生处置。详见以下流程图所内紧急意外事件应急程序在检验室内发生的心脏骤停,晕厥等情况科左后旗妇幼保健所实验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 作 流 程 图火灾的应用程序九、化学试剂、火和电的安全(一)防水灾、防火灾、防电害、防盗程序 (1)对科员经常性的进行“四防”宣传教育,增强防范意识; (2)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等试剂设专人负责保管; (3)对门、窗,水、电每班丁作人员在下班之前都要严格检查杜绝意外事故发生。 (4)对重点用电量大的仪器设备、配备防火器材 (二)有毒品、强酸、强碱等安全管理程序(1)有毒品、强酸,强碱等

26、浸专人负责管理,物品出入库要有严格的手续和记载; (2)经常检查门窗的牢固程度,烟火严禁带入库内,保管对药品要经常检查。钟山区第四实验小学小学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一、科学实验室的安全工作、环境保护工作、消防工作是关系到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头等大事,要经常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应定期对实验室安全技术管理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二、科学实验室设一名兼职安全员,具体负责安全工作。对不符合规定的操作或不利于安全的因素进行监督,有权停止有碍安全的操作。三、科学实验室使用制度,要张挂在明显地方,严格贯彻执行。每逢重大节假日要进行安全检查,发现

27、问题及时纠正。四、 对设备,要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五、 科学实验室要做好通风排气工作。有毒药品的使用要严格按规定操作,如有撒落,应立刻采用科学方法处理。接触过有毒药品的手,应及时清洗干净。六、对易燃、易爆和剧毒等危险品,要按规定存放,并妥善保管。领用时必须经保管老师批准,同时要有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剩余部分要立即放回,并做好详细记录。七、电器设备和电源线路必须按规定装设,禁止超负荷用电。不准乱拉乱结电线。八、实验室内不得明火取暖,严禁抽烟。九、配齐消防器材并能保证应急使用。实验教师要学习和掌握实验室伤害救护常识,能在突发事故中做好急救工作。十、对违反操作,玩忽职守,忽视安全

28、而造成火灾、被盗、污染、中毒、人身重大损伤,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损坏等重大事故,实验室要保护好现场,立即向学校报告。学校有关部门要及时对事故作严肃处理,追究有关人员相关责任。对隐瞒不报或缩小、扩大事故真相者,应予以从严处理。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一、小学科学实验室应以符合配备标准的仪器设备和科学规范的管理,为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以及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证。二、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应编制好仪器设备补充计划报学校审批购置,应根据任课教师实验计划安排编制好各年级的实验教学计划。三、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应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必须具有仪器设备总帐、仪器设备明细帐、低值易耗品明细帐、仪器设备报废帐等管理帐册。在帐务管理中,应做到“记帐及时、流程规范、准确无误”。四、仪器设备的存放应分门别类,科学有序,排列整齐,定橱定位。橱有编号,橱窗设卡(橱窗卡),物卡一致,帐卡相符。五、仪器设备的保管应注意防火、防潮、防霉、防腐蚀、防变形、防碎裂等。六、仪器设备借出或使用归还后,要及时清点、检测、擦净、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