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 信息技术根底(必修),内容在14章节都已讲完,本学期的任务是继续上完57章节的内容。 复习并做好迎考准备,复习内容包括:用好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与 ,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学习制作网页,以及对数据的管理。 知识点:管理计算机的系统资源,获取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复习完后,要求学生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完成一个作品。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初步学
2、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文字、图象、声音、视频的技能。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3、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5、能够做一个多媒体作品出来 五、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行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表 周次-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课程及教学要求 1-(电脑教室) 2-多媒体技术的开展及应用 3-数字化图像的采集与 4-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 5-数字
3、化音频的采集与 6-视频、动画信息的简单 7-信息集成 8-信息交流 9-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10个人数字信息资源管理 11-期中考试 12-讲解试题 13-五一假期 14体验数据库管理 15-Aess(一) 16-Aess(二) 17-学分评定测试 18-讲解试题 19-因特网信息交流与网络平安 20-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 21-期末考试 22-期末 一、教学目标要求 以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根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开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
4、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根底。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情分析 由于我校是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拟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稳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局部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稳固的时机,所以,这一局部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拟高,因
5、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拟新鲜。 2.准备采取的相关措施 (1)强调根底知识,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 (2)注重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课堂中注重讲练结合,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 (4)以实例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处理信息能力为主线,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所以,在讲课过程中,除了局部理论在教室上课外,其余的时间到机房进行实际操作,同时还可以利用上课时用大屏幕播放最新的高科技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培养他们学习高科技信息的兴趣。 (5)加强学生上机纪律管理,完善机房管理条例,约束学生不良行为,严肃处理
6、学生违法违纪行为, 优势生 后进生上机实践操作,实现分层管理,分层教学。 (6)灵活运用教材。就信息技术来看,教材在内容设置上是没有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学生在认知和学习水平上的差异的,有些内容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切合实际的,不能完全把照教材中的内容搬到课堂上来讲,因此在教学时在内容上要有所删减。 信息技术根底(粤教版)教材突破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学科体系,以“认知。技术。社会”三位一体的根本理念来构建教材的体系,以“信息技术与处理”为主线,按照“信息的获取与评价-信息的 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信息的存储与管理”的逻辑线索呈现教学内容。“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内容分散到各章节中,与具体内容的学习紧密结合。
7、每节都落实了新课改的一些精神,具体包含以下这些环节:任务、观摩、实践、交流、探究、评价、练习等,为方便学生学习,正文旁边设置了一些提示、建议,另外还有一些旁注,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一、根本情况 本人本学期担任高一级8个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高一(2、4、6、8、10、12、14、16)。本教材包括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获取、信息的编程 和智能化 、文本和表格信息 、多媒体信息 、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信息资源管理共七章。其中第一章是概述性的,为后续各章节的学习做一些准备,其且各章是沿着培养信息素养的主线(信息的获取、 、表达、交流、管理的评价)有侧重地展开的。 二、本学期的教学
8、目标 1、树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加强计算机根底知识教学(如打字、计算机根底操作),为学习新知识打下根底。 3、根据新课标精神,加强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 、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4、教学中培养学生遵守相关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三、改良措施教学措施 1)强调根底知识,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 2)注重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4)课堂中注重讲练结合,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 5)加强学生上机实
9、践操作管理和引导教育措施加强学生上机纪律管理,完善机房管理条例,约束学生不良行为,严肃处理学生违法违纪行为, 优势生 后进生上机实践操作,实现分层管理、分层教学。 四、 形式、时间形式 1)理论 :教师讲解为主,可在教室和多媒体教室中进行。 2)上机 :教师上机指导为辅,学生上机练习为主,优势生帮后进生为补进行。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到达有的放矢,特制定如下方案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出现了另外一种网络,那就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和通信结合的产物。现在,它已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局部,在生产、流通、教育、科研、管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特网的普及和持
10、续开展使计算机网络的开展如虎添翼。因特网已成为一个连接世界各地亿万人的通信系统。而宽带技术、无线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 识别技术、网络计算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开展,必将使计算机网络真正无处不在。 一、学生情况分析 现在学生家庭中拥有电脑的数量较多,平时接触电脑的时机也比拟多,而且,电脑学习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局部学生比拟感兴趣。计算机是比拟特殊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局部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拟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拟不错。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 二、指导思想: 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
11、材为依据进行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根底工具课程,不能和其它课程一样上课,而应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为重点,把计算机作为本门课的工具,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个工具来处理日问题,可让结合其它学科来学习,并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加深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信息素养。在此根底上,完成上级和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 三、教材分析: 由于上学期已经学完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本学期主要任务是学习完选修课程(网络技术应用),并在学业水平测试中取得好成绩。高中信息技术必修局部的内容主要由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因特网的 与管理、网络是如何工作的、新建主题
12、 、动态网页制作这五局部组成,其中每一局部都有学生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而建立主题 和动态网页制作是难点,在考试中也是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花大时间,大精力来学习和练习。对于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因特网的 与管理等内容,只需要做几个专题练习就可以了。根据各班情况,适当给学生分类讲解一些难点。 三、教学措施: 1、让学生系统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采取知识题目化,任务驱动的方式,把各知识点以练习题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2、并在学生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点 后进生。 4、加强学生上机纪律管理,完善机房管理条例,约束学生不良行为,严肃处理学生违法违纪行为, 优
13、势生 后进生上机实践操作,实现分层管理、分层教学。 四、时间安排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即每周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故在保全根本模块的情况下,适当引导拓展模块,做如下安排 第一课时讲解学好信息技术的方法、本学期课程方案 第二课时了解计算机网络 第三课时了解校园网 第四课时网络中的数据通信 第五课时局域网的构建 第六课时通过校园网访问因特网 第七课时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 第八课时网上交流及讨论 第九课时因特网的应用领域 第十课时了解 的根本结构 第十一课时静态网页与动态网页 第十二课时创立新的 第十三课时制作动态网页 第十四课时动态HTML效果的运用 第十五课时 的发布 第十六课时复习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