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7 ,大小:83.83KB ,
资源ID:197699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7699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2章内存寻址.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2章内存寻址.docx

1、第2章内存寻址第二章 内存寻址 我们知道,操作系统是一组软件的集合。但它和一般软件不同,因为它是充分挖掘硬件潜能的软件,也可以说,操作系统是横跨软件和硬件的桥梁。因此,要想深入解析操作系统内在的运作机制,就必须搞清楚相关的硬件机制尤其是内存寻址的硬件机制。操作系统的设计者必须在硬件相关的代码与硬件无关的代码之间划出清楚的界限,以便于一个操作系统很容易地移植到不同的平台。Linux的设计就做到了这点,它把与硬件相关的代码全部放在arch(architecture一词的缩写,即体系结构相关)的目录下,在这个目录下,可以找到Linux目前版本支持的所有平台,例如,支持的平台有arm、alpha,、i

2、386、m68k、mips等十多种。在这众多的平台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i386,即Intel80x86体系结构。因此,我们所介绍的内存寻址也是以此为背景。2.1内存寻址曾经有一个叫“阿兰.图灵”的天才1,它设想出了一种简单但运算能力几乎无限发达的理想机器,这不是一个具体的机械设备,而是一个思想模型,可以用来计算能想象得到的所有可计算函数。这个有趣的机器由一个控制器,一个读写头和一条假设两端无限长的带子组成。工作带相当于存储器,被划分成大小相同的格子,每格上可写一个字母,读写头可以在工作带上随意移动,而控制器可以要求读写头读取其下方工作带上的字母。这听起来仅仅是纸上谈兵,但它却是当代冯.诺依曼计

3、算机体系的理论鼻祖。它带来的“数据连续存储和选择读取思想”是目前我们使用的几乎所有机器运行背后的灵魂。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有效地进行内存寻址,因为所有运算的前提都是先要从内存中取得数据,所以内存寻址技术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计算机技术。211 Intel X86 CPU寻址的演变 在微处理器的历史上,第一款微处理器芯片4004是由Intel推出的,那是一个4位的微处理器。在4004之后,intel推出了一款8位处理器8080,它有1个主累加器(寄存器A)和6个次累加器(寄存器B,C,D,E,H和L),几个次累加器可以配对(如组成BC, DE或HL)用来访问16位的内存地址,也就是

4、说8080可访问到64K内的地址空间。另外,那时还没有段的概念,访问内存都要通过绝对地址,因此程序中的地址必须进行硬编码(给出具体地址),而且也难以重定位,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时的软件大都是些可控性弱,结构简陋,数据处理量小的工控程序了。几年后,intel开发出了16位的处理器8086,这个处理器标志着Intel X86王朝的开始,这也是内存寻址的第一次飞跃。之所以说这是一次飞跃,是因为8086处理器引入了一个重要概念段8086处理器的寻址目标是1M大的内存空间,于是它的地址总线扩展到了20位。但是,一个问题摆在了Intel设计人员面前,虽然地址总线宽度是20位的,但是CPU中“算术逻辑运算单

5、元(ALU)”的宽度,即数据总线却只有16位,也就是可直接加以运算的指针长度是16位的。如何填补这个空隙呢?可能的解决方案有多种,例如,可以像一些8位CPU中那样,增设一些20位的指令专用于地址运算和操作,但是那样又会造成CPU内存结构的不均匀。又例如,当时的PDP11小型机也是16位的,但是其内存管理单元(MMU)可以将16位的地址映射到24位的地址空间。受此启发,Intel设计了一种在当时看来不失为巧妙的方法,即分段的方法。 在微处理器的历史上,第一款微处理器芯片4004是由Intel推出的,那是一个4位的微处理器。在4004之后,intel推出了一款8位处理器8080,它有1个主累加器(

6、寄存器A)和6个次累加器(寄存器B,C,D,E,H和L),几个次累加器可以配对(如组成BC, DE或HL)用来访问16位的内存地址,也就是说8080可访问到64K内的地址空间。另外,那时还没有段的概念,访问内存都要通过绝对地址,因此程序中的地址必须进行硬编码(给出具体地址),而且也难以重定位,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时的软件大都是些可控性弱,结构简陋,数据处理量小的工控程序了。几年后,intel开发出了16位的处理器8086,这个处理器标志着Intel X86王朝的开始,这也是内存寻址的第一次飞跃。之所以说这是一次飞跃,是因为8086处理器引入了一个重要概念段为了支持分段,Intel在8086 C

7、PU中设置了四个段寄存器:CS、DS、SS和ES,分别用于可执行代码段、数据段、堆栈段及其他段。每个段寄存器都是16位的,对应于地址总线中的高16位。每条“访内”指令中的内部地址也都是16位的,但是在送上地址总线之前,CPU内部自动地把它与某个段寄存器中的内容相加。因为段寄存器中的内容对应于20位地址总线中的高16位(也就是把段寄存器左移4位),所以相加时实际上是内存总线中的高12位与段寄存器中的16位相加,而低4位保留不变,这样就形成一个20位的实际地址,也就实现了从16位内存地址到20位实际地址的转换,或者叫“映射”。段式内存管理带来了显而易见的优势,程序的地址不再需要硬编码了,调试错误也

8、更容易定位了,更可贵的是支持更大的内存地址。程序员开始获得了自由。 技术的发展不会就此止步。intel的80286处理器于1982年问世了,它的地址总线位数增加到了24位,因此可以访问到16M的内存空间。更重要的是从此开始引进了一个全新理念保护模式。这种模式下内存段的访问受到了限制。访问内存时不能直接从段寄存器中获得段的起始地址了,而需要经过额外转换和检查(从此你不能再随意存取数据段,具体保护和实现我们后面讲述)。为了和过去兼容,80286内存寻址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进的保护模式,另一种是老式的8086方式,被成为实模式。系统启动时处理器处于实模式,只能访问1M空间,经过处理可进入保护模式

9、,访问空间扩大到16M,但是要想从保护模式返回到实模式,你只有重新启动机器。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是80286虽然扩大了访问空间,但是每个段的大小还是64k,程序规模仍受到限制。因此这个先天低能儿注定命不会很久。很快它就被天资卓越的兄弟80386代替了。80386是一个32位的CPU,也就是它的ALU数据总线是32位的,同时它的地址总线与数据总线宽度一致,也是32位,因此,其寻址能力达到4GB。对于内存来说,似乎是足够了。从理论上说,当数据总线与地址总线宽度一致时,其CPU结构应该简洁明了。但是,80386无法做到这一点。作为X86产品系列的一员,80386必须维持那些段寄存器的存在,还必须支持实

10、模式,同时又要能支持保护模式,这给Intel的设计人员带来很大的挑战。Intel选择了在段寄存器的基础上构筑保护模式,并且保留段寄存器16位。在保护模式下,它的段范围不再受限于64K,可以达到4G(参见段机制一节)。这一下真正解放了软件工程师,他们不必再费尽心思去压缩程序规模,软件功能也因此迅速提升。从8086的16位到80386的32位处理器,这看起来是处理器位数的变化,但实质上是处理器体系结构的变化,从寻址方式上说,就是从“实模式”到“保护模式”的变化。从80386以后,Intel的CPU经历了80486、Pentium、PentiumII、PentiumIII等型号,虽然它们在速度上提高

11、了好几个数量级,功能上也有不少改进,但基本上属于同一种系统结构的改进与加强,而无本质的变化,所以我们把80386以后的处理器统称为80x86。212 80X86寄存器简介 80386作为80X86系列中的一员,必须保证向后兼容,也就是说,既要支持16位的处理器,也要支持32位的处理器。在8086中,所有的寄存器都是16位的,我们来看一下80x86中寄存器有何变化: 把16位的通用寄存器、标志寄存器以及指令指针寄存器扩充为32位的寄存器 段寄存器仍然为16位。 增加4个32位的控制寄存器 增加4个系统地址寄存器 增加8个调式寄存器 增加2个测试寄存器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寄存器。1.通用寄存器 8

12、个通用寄存器是8086寄存器的超集,它们分别为:EAX ,EBX ,ECX ,EDX ,EBP ,EBP, ESI及 EDI。这8个通用寄存器中通常保存32位数据,但为了进行16位的操作并与16为机保持兼容,它们的低位部分被当成8个16位的寄存器,即AX、BXDI。为了支持8位的操作,还进一步把EAX、EBX、ECX、EDX这四个寄存器低位部分的16位,再分为8位一组的高位字节和低位字节两部分,作为8个8位寄存器。这8个寄存器分别被命名为AH、BH、CH、DH和AL、BL、CL、DL。因此,这8个通用寄存器既可以支持1位、8位、16位和32位数据运算,也支持16位和32位存储器寻址。2. 段寄

13、存器8086中有4个16位的段寄存器:CS、DS、SS、ES,分别用于存放可执行代码的代码段、数据段、堆栈段和其他段的基地址。在80x86中,有6个16位的段寄存器,但是,这些段寄存器中存放的不再是某个段的基地址,而是某个段的选择符(Selector)。因为16位的寄存器无法存放32位的段基地址,段基地址只好存放在一个叫做描述符表(Descriptor)的表中。因此,在80x86中,我们把段寄存器叫做选择符。有关段选择符、描述符表将在段机制一节进行描述。3.指令指针寄存器和标志寄存器 指令指针寄存器EIP中存放下一条将要执行指令的偏移量(offset ),这个偏移量是相对于目前正在运行的代码段

14、寄存器CS而言的。偏移量加上当前代码段的基地址,就形成了下一条指令的地址。EIP中的低16位可以被单独访问,给它起名叫指令指针IP寄存器,用于16位寻址。标志寄存器EFLAGS存放有关处理器的控制标志,很多标志与16位FLAGS中的标志含义一样。 4控制寄存器80x86有四个32位的控制寄存器,它们是CR0,CR1,CR2和CR3,主要用于操作系统的分页机制(参见下节)。其结构如图 2.1所示。 图 2.1 控制寄存器组这几个寄存器中保存全局性和任务无关的机器状态。CR0中包含了6个预定义标志,这里介绍内核中主要用到的0位和31位。0位是保护允许位PE(Protedted Enable),用于

15、启动保护模式,如果PE位置1,则保护模式启动,如果PE=0,则在实模式下运行。CR0的第31位是分页允许位(Paging Enable),它表示芯片上的分页部件是否被允许工作。由PG位和PE位定义的操作方式如图2.2所示。 图 2.2 PG位和PE位定义的操作方式 使用以下代码就可以允许分页(ATT汇编语言参考2.5节):movl %cr0, %eaxorl $0x80000000, %eaxmovl %eax, %cr0CR1是未定义的控制寄存器,供将来的处理器使用。CR2是缺页线性地址寄存器,保存最后一次出现缺页的全32位线性地址(将在内存管理一章介绍)。CR3是页目录基址寄存器,保存页目

16、录的物理地址,页目录总是放在以4K字节为单位的存储器边界上,因此,其地址的低12位总为0,不起作用,即使写上内容,也不会被理会。 这几个寄存器是与分页机制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后面分页机制和第四章虚拟内存管理中会涉及到,读者要记住CR0、CR2及CR3这三个寄存器的作用。 213 物理地址、虚拟地址及线性地址 在硬件工程师和普通用户看来,内存就是插在或固化在主板上的内存条,它们有一定的容量,比如128MB。但在应用程序员看来中,并不过度关心插在主板上的内存容量,而是他们可以使用的内存空间,比如,他们可以开发一个占用1 GB内存的程序,并让其在操作系统下运行,哪怕这台机器上只有128 MB的物理内

17、存条。而对于操作系统开发者而言,则是介于二者之间,它既需要知道物理内存的地址,也需要提供一套机制,为应用程序员提供另一个内存空间,这个内存空间的大小可以和实际的物理内存大小之间没有多大关系。 我们将主板上的物理内存条所提供的内存空间定义为物理内存空间,其中每个内存单元的实际地址就是物理地址;将应用程序员看到的内存空间2定义为虚拟地址空间(或地址空间),其中的地址就叫虚拟地址(或逻辑地址), 一般用“段:偏移量”的形式来描述,比如在8086中A815:CF2D就代表段首地址为A815,段内偏移位为CF2D的虚地址。线性地址空间是指一段连续的,不分段的,范围为0到4GB的地址空间,一个线性地址就是

18、线性地址空间的一个绝对地址。那么,这几种地址之间如何转换?例如,当程序执行“mov ax,1024”这样一条指令时,在8086的实模式下,把某一段寄存器(比如ds)左移4位,然后与16位的偏移量(1024)相加后被直接送到内存总线上,这个相加后的地址就是内存单元的物理地址,而程序中的地址(例如ds:1024)就叫虚拟地址。在80X86保护模式下,这个虚拟地址不是被直接送到内存总线,而是被送到内存管理单元(MMU)。MMU由一个或一组芯片组成,其功能是把虚拟地址映射为物理地址,即进行地址转换,如图2.3所示。 图2.3 保护模式下的寻址其中,MMU是一种硬件电路,它包含两个部件,一个是分段部件,

19、一个是分页部件,在本书中,我们把它们分别叫做分段机制和分页机制,以利于从逻辑的角度来理解硬件的实现机制。分段机制把一个虚拟地址转换为线性地址;接着,分页机制把一个线性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如图2.4所示。虚拟址 图2.4 MMU把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下一节对段机制和分页机制进行具体介绍。2.2 段机制段是虚拟地址空间的基本单位,段机制必须把虚拟地址空间的一个地址转换为线性地址空间的一个线性地址。2.2.1 段描述符为了实现地址映射,仅仅用段寄存器来确定一个基地址是不够的,至少还得描述段的长度,并且还需要段的一些其他信息,比如访问权之类。所以,这里需要的是一个数据结构,这个结构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20、:(1) 段的基地址(Base Address):在线性地址空间中段的起始地址。(2) 段的界限(Limit):在虚拟地址空间中,段内可以使用的最大偏移量。(3) 段的保护属性(Attribute): 表示段的特性。例如,该段是否可被读出或写入,或者该段是否作为一个程序来执行,以及段的特权级等等。虚拟地址空间如图2.5所示,虚拟地址空间中偏移量从0到limit范围内的一个段,映射到线性地址空间中就是从Base到Base+Limit。 图2.5 虚拟线性地址的映射把图2.5用一个表描述则如图2.6: 索引 012 基地址 界限 属性 Baseb Limitb Attributeb Basea L

21、imita Attributea Basec Limitc Attributec 图2.6 段描述符表 这样的表就是段描述符表(或叫段表),其中的表项叫做段描述符(Segment Descriptor)。所谓描述符(Descriptor),就是描述段的属性的一个8字节存储单元。在实模式下,段的属性不外乎是代码段、堆栈段、数据段、段的起始地址、段的长度等等,而在保护模式下则复杂一些。将它们结合在一起用一个8字节的数表示,称为描述符 。80x86通用的段描述符的结构如图2.7所示。 图2.7段描述符的一般格式从图可以看出,一个段描述符指出了段的32位基地址和20位段界限(即段长)。第六个字节的G位

22、是粒度位,当G=0时,以节长为单位表示段的长度,即一个段最长可达220(1M)字节。当G=1时,以页(4K)为单位表示段的长度,即一个段最长可达1M4K=4G字节。D位表示缺省操作数的大小,如果D=0,操作数为16位,如果D=1,操作数为32位。第六个字节的其余两位为0,这是为了与将来的处理器兼容而必须设置为0的位。第5个字节是存取权字节,它的一般格式如图2.8所示: 图2.8 存取权字节的一般格式第7位P位(Present) 是存在位,表示这个段是否在内存中,如果在内存中。P=1;如果不在内存中,P=0。DPL(Descriptor Privilege Level),就是描述符特权级,它占两

23、位,其值为03,用来确定这个段的特权级即保护等级。S位(System)表示这个段是系统段还是用户段。如果S=0,则为系统段,如果S=1,则为用户程序的代码段、数据段或堆栈段。类型占3位,第三位为E位,表示段是否可执行。当E=0时,为数据段描述符,这时的第2位ED表示扩展方向。当ED=0时,为向地址增大的方向扩展,这时存取数据段中的数据的偏移量必须小于等于段界限,当ED=1时,表示向地址减少的方向扩展,这时偏移量必须大于界限。当表示数据段时,第1位(W)是可写位,当W=0时,数据段不能写,W=1时,数据段可写入。在80x86中,堆栈段也被看成数据段,因为它本质上就是特殊的数据段。当描述堆栈段时,

24、ED=0,W=1,即堆栈段朝地址增大的方向扩展。在保护模式下,有三种类型的描述符表,分别是全局描述符表GDT(Gloabal Descriptor Table)、中断描述符表IDT(Interrupt Descriptor Table)及局部描述符表LDT(Local Descriptor Table)。为了加快对这些表的访问,Intel设计了专门的寄存器gdtr,ldtr和idtr,以存放这些表的基地址及表的长度界限。各种描述表的具体内容详参见相关参考书。由此可以推断,在保护模式下段寄存器中该存放什么内容了,那就是图2.6中的索引。因为索引表示段描述符在描述符表中位置,因此,把段寄存器也叫选

25、择符,其结构如图2.9所示: 图2.9 选择符的结构 可以看出,选择符有三个域。其中,第1513位是索引域,第2位TI(Table Indicator)为选择域,决定从全局描述符表(TI=0)还是从局部描述符表(TI=1)中选择相应的段描述符。这里我们重点关注的是RPL域,RPL表示请求者的特权级(Requestor Privilege Level)。 保护模式提供了四个特权级,用03四个数字表示,但很多操作系统(包括Linux)只使用了其中的最低和最高两个,即0表示最高特权级,对应内核态;3表示最低特权级,对应用户态。保护模式规定,高特权级可以访问低特权级,而低特权级不能随便访问高特权级。2

26、21 地址转换及保护程序中的虚拟地址可以表示为“选择符:偏移量”这样的形式,通过以下步骤可以把一个虚拟地址转换为线性地址:(1) 在段寄存器中装入段选择符,同时把32位地址偏移量装入某个寄存器(比如ESI、EDI等)中。(2) 根据选择符中的索引值、TI及RPL值,再根据相应描述符表中的段地址和段界限,进行一系列合法性检查(如特权级检查、界限检查),如果该段无问题,就取出相应的描述符放入段描述符高速缓冲寄存器3中。(3)将描述符中的32位段基地址和放在ESI、EDI等中的32位有效地址相加,就形成了32位线性地址。注意,在上面的地址转换过程中,从两个方面对段进行了保护:(1) 在一个段内,如果

27、偏移量大于段界限,虚拟地址将没有意义,系统将产生异常。(2) 如果要对一个段进行访问,系统会根据段的保护属性检查访问者是否具有访问权限,如果没有,则产生异常。例如,如果要在只读段中进行写入,系统将根据该段的属性检测到这是一种违规操作,则产生异常。222 Linux中的段Intel微处理器的段机制是从8086开始提出的,那时引入的段机制解决了从CPU内部16位地址到20位实地址的转换。为了保持这种兼容性,386仍然使用段机制,但比以前复杂得多。因此,Linux内核的设计并没有全部采用Intel所提供的段方案,仅仅有限度地使用了一下分段机制。这不仅简化了Linux内核的设计,而且为把Linux移植

28、到其他平台创造了条件,因为很多RISC处理器并不支持段机制。但是,对段机制相关知识的了解是进入Linux内核的必经之路。从2.2版开始,Linux让所有的进程(或叫任务)都使用相同的逻辑地址空间,因此就没有必要使用局部描述符表LDT。但内核中也用到LDT,那只是在VM86模式中运行Wine,也就是说在Linux上模拟运行Winodws软件或DOS软件的程序时才使用。在80X86上任意给出的地址都是一个虚拟地址,即任意一个地址都是通过“选择符:偏移量”的方式给出的,这是段机制存访问模式的基本特点。所以在80X86上设计操作系统时无法回避使用段机制。一个虚拟地址最终会通过“段基地址偏移量”的方式转

29、化为一个线性地址。但是,由于绝大多数硬件平台都不支持段机制,只支持分页机制,所以为了让Linux具有更好的可移植性,我们需要去掉段机制而只使用分页机制。但不幸的是,80X86规定段机制是不可禁止的,因此不可能绕过它直接给出线性地址空间的地址。万般无奈之下,Linux的设计人员干脆让段的基地址为0,而段的界限为4GB,这时任意给出一个偏移量,则等式为“0+偏移量=线性地址”,也就是说“偏移量线性地址”。另外由于段机制规定“偏移量 4GB”,所以偏移量的范围为0HFFFFFFFFH,这恰好是线性地址空间范围,也就是说虚拟地址直接映射到了线性地址,我们以后所提到的虚拟地址和线性地址指的也就是同一地址

30、。看来,Linux在没有回避段机制的情况下巧妙地把段机制给绕过去了。另外,由于80X86段机制还规定,必须为代码段和数据段创建不同的段,所以Linux必须为代码段和数据段分别创建一个基地址为0,段界限为4GB的段描述符。不仅如此,由于Linux内核运行在特权级0,而用户程序运行在特权级别3,根据80X86的段保护机制规定,特权级3的程序是无法访问特权级为0的段的,所以Linux必须为内核和用户程序分别创建其代码段和数据段。这就意味着Linux必须创建4个段描述符特权级0的代码段和数据段,特权级3的代码段和数据段。Linux在启动的过程中设置了段寄存器的值和全局描述符表GDT的内容,内核代码中可

31、以这样定义段:#define _KERNEL_CS 0x10 *内核代码段,index=2,TI=0,RPL=0*#define _KERNEL_DS 0x18 *内核数据段, index=3,TI=0,RPL=0* #define _USER_CS 0x23 *用户代码段, index=4,TI=0,RPL=3*#define _USER_DS 0x2B *用户数据段, index=5,TI=0,RPL=3*从定义看出,没有定义堆栈段,实际上,Linux内核不区分数据段和堆栈段,这也体现了Linux内核尽量减少段的使用。因为这几个段都放在GDT中,因此,TI=0 , index就是某个段在G

32、DT表中的下标。内核代码段和数据段具有最高特权,因此其RPL为0,而用户代码段和数据段具有最低特权,因此其RPL为3。可以看出,Linux内核再次简化了特权级的使用,使用了两个特权级而不是4个。内核代码中可以这样定义全局描述符表:ENTRY(gdt_table) .quad 0x0000000000000000 /* NULL descriptor */ .quad 0x0000000000000000 /* not used */ .quad 0x00cf9a000000ffff /* 0x10 kernel 4GB code at 0x00000000 */ .quad 0x00cf92000000ffff /* 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