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5 ,大小:73.82KB ,
资源ID:1974164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7416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化工学院考试大纲前编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化工学院考试大纲前编Word格式.docx

1、1. 考察考生是否总体上掌握化工热力学2. 考察考生对化工热力学重点内容掌握深度,同时考察能不能利用化工热力学知识3. 在经典热力学与分子热力学中,重点在前者,但也要求考生对分子热力学有定性的了解。相应的,在计算模型上,不要求死背公式,但要求理解模型出发点及计算范围、适用性二、考试内容及比例1. 分子间作用力及位能函数2. 液体的关系3. 温度和压力对热力学函数的影响4. 逸度与活度,活度系数关联式5. 相平衡基本关系,汽液平衡,活度系数法及状态方程法6. 气液平衡,液液平衡,固液平衡,超临界萃取平衡的特点7. 热化学与化学平衡8. 工程热力学初步(压缩及冷凝)9. 环境热力学初步10. 化工

2、数据初步其中约占75,1、约占。三、考试题型及比例1. 小概念及解释题 约20分2. 证明题及推演题 约20分3. 讨论题及计算题 约35分4. 综合讨论题 约25分在以上题中,大部都可选做,即可在若干题中选择几个做。笔试,小时。五、主要参考书目1. 马沛生等. 化工热力学(通用型),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 Prausnitz J M, et al. Molecular thermodynamics of Fluid Phase Equilibria, 3rd. ed, Prentice Hall, 19993. 胡英. 流体的分子热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4. Smi

3、th J M, et al. 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7th ed, McGraw-Hill, 2004 232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一、 考试的总体要求:微生物学以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放线菌、蓝细菌、酵母菌、霉菌及病毒中的噬菌体为对象,要求学生掌握各类微生物在菌体形态、细胞结构组成、繁殖方式、生长规律及生活史、营养类型、产能代谢方式、遗传变异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学特点,并能够运用这些生物学范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微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及应用技术。二、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重点部分)1、微生物主要类群

4、的形态和细胞结构(20%):包括:细菌、放线菌、篮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原核与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形态特征,细胞结构和化学组成特征,能够根据菌体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区分不同类型的微生物;2、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及生活史(5)掌握上述各类微生物的一般繁殖方式和生活史。3、微生物的营养(5%)掌握微生物营养、营养方式和培养基制备的基本概念;了解微生物营养的一般理论和制备培养基的一般规范;了解营养物运输各种方式,理解PTS系统的特点;4、微生物的代谢(20%)对四种营养类型微生物的产能方式有概括的了解和比较;熟练掌握异养微生物通过发酵和呼吸产能的主要类型,具体代谢过程及特点,并能够运用产能代谢理论解释典型的微生物

5、应用和微生物现象的机理;掌握自养微生物产能代谢的主要类型的特点,以及与典型微生物应用和微生物现象的关系;掌握光合微生物的产能类型的特点。5、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10%)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理论,掌握测定生长曲线、计算比生长素率或代时的方法;明确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以及在微生物培养中的应用。6、病毒(5%)概括了解病毒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掌握常见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增值方式和生活周期特点,能够以T-噬菌体、 噬菌体为例,具体阐述病毒的生物学特征。7、微生物遗传与基因表达的调控(20%)了解微生物基因组及遗传物质的存在特点,掌握质粒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微生物基因突变

6、的一般原因、类型和效应,了解典型诱变剂的作用机制;掌握诱变育种的原理和应用规范;掌握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的类型和具体过程;了解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概念,掌握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和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方式。8、微生物生态学(5%)了解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典型的微生物生态现象,掌握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一般作用。9、微生物分类学(5%)了解基本的微生物分类学概念,包括种的命名方法、分类单元、分类系统和分类依据等;了解重要的微生物分类系统和基本分类特征,如:伯杰氏分类系统、三域分类系统;10、传染与免疫(5%)了解病源微生物的主要致病机制;了解主要免疫因子和免疫细胞的主要

7、特点,了解机体一般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机制,能够概括说明各主要类型免疫反应的过程和特点。三、试卷题型及比例1、 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602、 简答题、论述题:40%、 考试形式均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满分150)。五、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1、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微生物学沈萍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微生物学(第二版),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4、微生物学实验(第三版)沈萍、范秀容等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天津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考试大纲 233 课程名称:催化剂与催化掌握催化剂制

8、备和催化化学的基础知识并能灵活应用,掌握常用的催化剂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并能灵活应用,对各类催化剂研究方法有所了解。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强调对知识的灵活应用。二、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催化剂制备,占20,掌握沉淀法和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的基本原理,了解若干种催化剂制备新方法;(2)催化化学,占40,内容主要包括:催化剂和催化反应的基本概念,催化作用的化学基础,酸碱催化,固体催化剂的固态化学基础,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光催化,能源催化等;(3)催化剂研究方法,占40,内容主要包括:催化剂的宏观性质测定,热分析方法,电子显微镜, X射线衍射,化学吸附和表面酸碱测定,催化剂动态分析方法,红外光谱

9、,拉曼光谱,光电子能谱,多项催化反应动力学等三、 考试的题型及比例:以论述题和问答题为主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1. 潘履让,固体催化剂设计和制备,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2. 赵九生等,催化剂生产原理,科学出版社3. 吴越,催化化学,科学出版社4. 辛勤主编,固体催化剂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343 课程名称:压力容器和化工设备一、 试的总体要求熟练掌握过程装备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压力容器,储存设备,换热设备,塔设备,反应设备等主要装备的设计方法。二、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 容器设计(30%)设计准则,常规设计,分析设计,疲劳分析,压力容器设计技术进展2储存设备(10%) 卧式储罐,球形

10、储罐3换热设备(20%) 管壳式换热器,余热锅炉,传热强化技术4塔设备(30%)填料塔,板式塔,塔设备的附件,塔的强度设计,塔设备的振动5反应设备(10%)机械搅拌反应器三、 考试的题型及比例概念题(40%),综合题(60%)过程设备设计,郑津洋,董其武,桑芝富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344 课程名称:化工传递过程原理1. 考察考生是否总体上掌握传递过程原理;2. 考察考生对传递过程原理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考察考生能否利用传递过程原理知识解决化工过程中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与质量传递问题;3. 关于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能量方程和传质微分方程,不要求死背公式,但要求理解方程及各项的物

11、理意义。1、动量传递连续性方程与运动方程的应用(阻力系数、稳态与非稳态层流、爬流、势流、流函数);边界层流动(普兰德边界层理论、普兰德边界层方程及其解、边界层积分动量方程、边界层分离与形体曳力);湍流(湍流的特点、起因及表征,湍流时的运动方程,无界固体壁面上的稳态湍流、圆管中的稳态湍流)。2、热量传递能量方程及其各项的物理意义;热传导(稳态与非稳态热传导、扩展表面的导热);对流传热(对流传热的机理及对流传热系数、平板壁面层流传热的精确解和近似解、管内对流传热的理论分析和类似律、冷凝与沸腾传热)。3、质量传递传质微分方程及其各项的物理意义;分子传质(一维稳态分子扩散的通用速率方程、气体中的分子扩

12、散、固体中的分子扩散);对流传质(对流传质的机理及对流传质系数、平板壁面上层流传质的精确解和近似解、管内对流传质的理论分析和类似律、对流传质模型)。4、同时进行动量、热量与质量传递的过程平板层流边界层中动量、热量与质量同时进行理论分析。其中13约占85,4约占15。1. 简答题 约20分2. 证明题及推演题 约70分3. 讨论题 约10分1 R.B. Bird , W.E. Stewart , E.N. Lightfoot , Transport Phenomena ,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1960.2 吴望一,流体力学(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

13、3.3 王绍亭,陈涛,动量、热量与质量传递,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4 C. J. Geankoplis. Transport Processes and Unit Operations, 2nd ed. Boston: Allynand Baccon, Inc., 1983.5 D. P. Kessler , R . A. Greenkorn , Momentum, Heat, and Mass Transfer fundamentals ,New York: Marcel Dekker ,1999.6 J.P.Holman. Heat Transfer. New York:

14、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76.7 李汝辉. 传质学基础. 北京: 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 1987天津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 345 课程名称:化工分离工程1、掌握各精馏(间歇精馏、反应精馏、分子蒸馏)、结晶、吸附、离子交换、色谱、膜分离等传统与新型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方法、特点、适用范围和计算;2、熟悉上述分离过程对应的分离装置;3、了解分离过程的发展方向和趋势;4、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分离知识,针对具体的分离任务选择合理的分离方法和过程,并能够进行简单设计。1 气液传质过程(20)包括间歇精馏、反应精馏、非平衡级模型和分子蒸馏。2 结晶(20)溶液和熔

15、融结晶的原理、相平衡及动力学基础、工业结晶过程及装置。吸附、离子交换和色谱(30)膜分离过程 (30)常用膜材料,膜的分类与结构形态,常用膜分离过程的传质机理、过程特点和工业应用。概念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判断题)40;简答题30;计算题30。分离过程与技术,刘家祺主编,刘家祺、姜忠义、王春艳编写,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346 课程名称:电极过程动力学要求考生掌握发生在电子导体和离子导体间的带电界面现象及其上所发生之电子转移过程的内在机制,以及所建立的相关理论。了解电极过程动力学理论的最新发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科研及实际生产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1、电极/溶液界面的基本性

16、质及界面附近液相中的传质过程(20)2、电化学步骤动力学(20)3、复杂电极反应及相关反应机理(20)4、气体电机过程及电催化(15)5、金属电极过程(15)6、电机过程的电化学研究方法(10)题型以分析论述类为主,约占90。其他题型占10。1、电化学教程,郭鹤桐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2、理论电化学,郭鹤桐编著,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3、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查全性等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401 课程名称:反应工程考试目的在于检验考生掌握反应工程理论的基本情况,进行反应器模型化设计的能力,以及确定反应器操作方式和反应过程分析的水平。考生应达到天津大学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反应工程课程学习的优秀水平

17、。1、化学计量学(约10%)反应进度、转化率、收率和选择性,反应过程中的化学计量关系,独立反应及独立反应数。、反应动力学基础(约15%)均相反应动力学,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及含扩散有效因子的宏观动力学。、理想反应器(约20%)间歇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活塞流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约10%)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测定、定量描述及统计特征值,理想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非理想流动模型和非理想反应器设计(约15%)离析流模型,多釜串联模型,轴向分散模型,反应器中流体的混合。、气固催化固定床反应器设计(约15%)固定床内的传递现象,固定床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及设计方法。、反应器的操作(约15%)反应器的

18、等温操作、绝热操作、换热操作,反应器的恒容与变容、间歇与连续操作,反应器的定态操作和定态稳定性。简答题 约10%计算题 约80%论述题 约10%1、李绍芬 主编 反应工程.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第一版).2000(第二版)2、Fogler, H.S. 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3rd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PTR ,1999. (中译本: 李术元, 朱建华 译, 化学反应工程.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3、含上述考试内容的教材或专著皆可作为参考书。402 课程名称:生物化

19、学要求考生全面掌握、理解并灵活运用生物化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要求考生熟知理论内容并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务必书写清楚、符号和西文字母运用得当。不在试题上答卷。 1. 蛋白质化学 (20%) (1)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 (2) 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一级、二级及高级结构的特点)与功能 (3)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的方法和纯度鉴定 2. 核酸化学 (15%) (1) 核酸的组成及分类 (2) 核苷酸的结构 (3) DNA和RNA的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的特点 (4) RNA的分类及各类RNA的生物学功能 3. 脂类与生物膜 (7%) (1) 生物体内的脂类所包括的类型,其代

20、表脂及各自特点 (2)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流体镶嵌模型的要点 4. 酶学 (15%) (1) 酶促反应的特点 (2)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米氏方程的推出) (3) 酶的提纯与活力单位5. 糖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15%) (1) 无氧酵解、有氧氧化及磷酸戊糖的代谢途径及其在代谢过程中能量产生与消耗 (2) 糖元的异生作用及其主要途径11. 核酸的代谢与合成 (15%) (1) 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途径 (2) DNA 的半保留复制及意义,半保留复制的过程 (3) RNA 的转录过程, 各种RNA转录后的成熟过程 (4) DNA重组技术中的有关概念及名词 12. 蛋白质的代谢

21、与合成 (10%) (1) 蛋白质的分解产物CO2、胺、氨及*-酮戊二酸的去向 (2) 蛋白质的合成体系及其作用机理 (3)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12. 代谢调控(5%)(1)酶的调节、激素的调节、反义核酸的调节和神经的调节(2)以上四种调节之间的关系(3)生物大分子(糖、脂、蛋白质及核酸)的分解及合成代谢的相互联系试卷有概念及问答题。概念题分为名词解释、填空、选择题三类,约占2030%。 问答题一般有67题(包括很简单的计算内容),占8070。概念题及问答题涉及上述各章的内容。普通生物化学(第三版)郑集等编著 高教出版社生物化学上下册 沈同、王镜岩编著 高教出版社403 课程名称:固体表面化学

22、请参见以下固体表面化学课程大纲:一、课程内容简介固体表面化学是表面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多相表面催化、光电材料、信息技术、半导体技术、空间技术等科学研究领域和工程应用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工业催化、应用化学、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以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固体表面化学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本领域内的最新进展;熟悉固体表面组成、结构和电子能态的调控方法、分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原理与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和规律进行固体表面功能材料设计。基本内容包括:固体表面组成计算、测定与调控,固体表面结构表示方

23、法、测定与控制,固体表面电子势和表面态、固体表面能带结构以及固体能带的测定,固体表面的功能、气体-固体表面间的作用以及气体-固体表面作用的研究方法,分子在固体表面上的化学行为(化学吸附和固体表面催化作用),固体表面的活化与钝化,光电表面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及应用,固体表面功能材料的设计等领域。Surface Chemistry of Solid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surf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ies, which is playing a key role in a variety of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

24、ng fields such as multiphase surface catalysis, photoelectricity material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space technology and etc. It is a basic course for master degrees of Industrial Catalysis, Applied Chemistry, Chem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science and etc. The goal of thi

25、s course is to make students to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towards the basic concepts, theories of surface chemistry, as well as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in surface science. The students are kept well informed of the frontier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of surface chemistry of solid. This course will a

26、lso provide students the basic theories and laws for research and design of the surface functional materials. The major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ncludes: calculatio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of solid surface composition, the structure of solid surface, electronic potential, energy band structure and surface energy state of solid, the action between gas and solid surface, chemistry behaviors of molecular on solid surface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