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地税收入2.4亿元,比增35.9%;完成上划“省四税”1678万元,比增32.9%;财政综合增长率为32.9%,全面完成省激励机制考核。 狠抓招商育税源 据梅州日报报道,该县切实把招商引资作为培育新税源、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突破口来抓。为筑好招商引资平台,该县加快了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步伐,与东莞市塘厦镇签订了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协议,推进县城工业园二期建设。通过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硬环境,拓宽招商途径,引进和新上了一批规模较大的优质项目,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该县去年共引进招商项目个,其中已建成投产个、再建个,合同投资总额.亿元,实际完成投资.亿元,招商引资投产企业全年实现产值.亿元、税收万元。
2、广晟富远稀土公司计划新上的铷铁硼生产项目,广州柴油机厂投资万元与平远恒明汽车底盘制造有限公司合作兴建的车船配件生产基地,投资.亿元的宁江建材旋窑水泥项目,宜华集团投资.53亿元的高档家具生产项目等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建成后,将为平远工业经济的发展带来强大的后劲。特色工业壮实力 去年以来,该县坚持把发展特色工业作为重点,全面实行重点向工业倾斜、力量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聚,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目前,初步建立了以稀土新材料、优质建材、汽车配件、电力、高档家具等五大产业为支柱的特色工业体系。其中通过引进广晟集团投资.5亿元整体收购富远稀土公司,不仅使该公司实现增产增收
3、,还带动了全县稀土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去年,该县仅稀土行业就实现税收增收万元。重点项目促发展 去年,该县强势推进“十大重点建设项目”,促进投资有效增长。“十大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大型工业项目、公路建设、市政开发、旅游开发等多个分项目。目前这些项目中,工业园二期亩平整工程已完成;程旼故居及公园建设全面完成;老干部活动中心已投入使用;城北五厂市政建设工程扎实推进;线八尺至差干段的改造工程和多公里的村道建设已完成;城南新区建设全面启动;米国省道连接线已通车;完成了南台山森林公园旅游公路建设,石龙寨景区建设到春节前可全面完成。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不仅直接拉动财政有效增长,还将成为推动平远全面、协调、可持续
4、发展的关键。加强征管保增收 该县按照“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方针,狠抓收入管理,依法治税,确保了收入稳定增长。财税部门密切配合,特别是加大对铁矿、稀土电力等重点行业税收的征管力度,加强税款征收和入库工作,使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以及营业税成为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通过加强征管,该县去年仅铅锌矿和生铁产品就增加税收万元。(完)2004-02-17 19:35县域经济和国民经济关系紧密,尤其是在整个世界经济不景气,我们需要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县域经济会表现出它更为重要的作用。关于县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从四个方面去阐述。一、关于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
5、经济中的地位问题。要说县域经济的重要性,首先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县域经济。这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考虑。第一个角度,从县本身来看,县域经济是指一个县范畴内的全体经济的总和,它既是一种产业的总和,有一、二、三产业这样一种结构,又是一种各种经济所有制的总和,有国有的经济、非国有的经济,有集体的经济、私有的经济,还有外商的经济以及各种混合型的经济。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说,有老百姓的经济、政府的经济。老百姓的经济就是收入、就业、过好日子,政府的经济就是财政收支、财政平衡,从这个角度讲,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基本单元。第二个角度,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去研究,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是处在基层的那一部分经
6、济。从这个意义上讲,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确实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一、它是基层运行的那一部分;二、它在经济活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整个国家的GDP相当大的比重是由县和县以下的经济活动创造的,不少省区县域经济所占的比例都在51%左右,浙江省甚至占到了71%.因此说县域经济有它特殊的重要性。根据公安部门2000年的统计,我国现在的农业户口加上小城镇非农业户口共有10亿7千万人,占全部人口的85.6%.正是从这个方面讲,我觉得研究县域经济确实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确实能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带来很大的积极作用。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这成就,就是涌现出
7、了一批发展非常优秀的县,他们的经济活力、他们的经济总量是令人瞩目的。东阳市2000年的GDP超过了100亿,列全国第71位,这就是说,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至少有近百个县市的经济发展是很成功的。而且,这些成功的县市,不在于它创造了100亿的GDP,不在于它有几十亿元的财政收入,而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过上了小康生活。总结这些成功的县,有几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第一类的经验就是,凡是发展比较成功的县,从领导到干部,他们观念的转变、体制的转变都是比较明显、比较突出的。从政府角度来看,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政府不去包揽经济活动的一切内容,经济活动的活力不在政府,而在于这个县域范围
8、内,是不是有无数的经营主体、无数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家。横店不临近大城市,但为什么它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为什么在这里能积聚那么多的资产?在浙江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同样交通不便的桥头和柳市分别成了全国最大的钮扣市场、低压电器制造和集散中心;嘉善县一片森林没有,却成了全国最大的胶合板中心;海宁没有牧场也没有畜牧业,但它是全国最大的皮革制造和批发中心。象这样的事,要靠政府去规划,根本做不出来,潜力就在于有创造力的老百姓和企业家中间,他们把普通人看来不可能的事情给办成了。在成功的县中,需要总结的非常成功的第二个经验,就是他们在推进所有制结构变革方面,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县和县域经济,在我们国家过去的体制下
9、,最大、最普遍的特点,就是县域经济没有什么国有经济,更少有国有大中型企业。正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有相当一部分县,思想、体制转变得比较早,大力推进所有制结构的转变,尤其是积极扶持非国有的、非公有的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所有制结构的变革方面,我们可以把县域经济的统计资料拿出来比一比,我敢说这句话:现在县域经济的发展差距,其实主要就在于所有制结构的差距上。什么地方GDP增长快、有活力、财政日子好过、老百姓收入高,在县一级来看,一定是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大,甚至是非公有经济的比重大。第三个重要经验,凡是成功的这些县市,都是在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和城镇化的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总共19亿亩耕地,9亿2千万
10、农村户口的人,平均每个农民也就两亩地,农民自己就得吃掉一半,经济怎么发展?我国东中西三个不同地带,东部十个省市农民的人均收入是2700元,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农民人均收入是1700元,但家庭经营即农业经营这块西部比东部地区农民人均收入还多70元。那东部地区农民富在哪里呢?他非农就业机会多,非农收入水平高。因此要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才能富裕农民。横店的“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是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再一个是城镇化。城镇居民的人均饮食开支是1958元,农民的食品开支是820元,差距是2.4:1.其他方面开支的差距更大。从去年的统计资料看,城镇居民非食品的开支是3040元,农村居民的非食
11、品开支是850元,差距是3.6:1.面对目前世界经济疲软的局面,用扩大内需的方式拉动我们经济的增长,就得想办法让大家花钱。从这个意义上讲,把一个农民变成城里人,意义非常大。三,当前县域经济发展所出现的突出问题和带来的严重后果。第一个是发展的极不平衡。我们2000多个县,富的,即使拿到发达国家去比,也不比人家差;穷的,公职人员工资都不能按时、足额发放。那些贫困县,国有的大中型企业没有,银行、电力、电信赚钱的行业又不归他管,原来辛辛苦苦办的地方国营企业差不多都垮了,民营的新经济又还没起来,怎么办?政府谁也找不了,最后只能盯着农民不放。所以县域经济不发展的最严重后果,就是农民的收入上不去、负担下不来
12、,这是一个带有全国性的普遍现象。全国2000年的财政总收入是1万3千多亿元,县和乡两级的财政收入如果占20.7%,那么县乡两级的财政收入就是2千7百亿。农业部2000年提供的资料,农民的直接负担,包括三提五统在内,总量是1778.9亿,每个农民是200元钱,其中有一半是税收,也就是说,农民交的税收大约是900亿,在财政收入中占三分之一,这还不包括乡镇企业纳的税。四、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解决的一些问题。第一点,首先要转变观念、转变体制,这不是前面所说的所有制结构方面的观念和体制。要转变什么观念呢?就是县和县以上的政府部门,看待经济发展,不要把GDP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这两个指标看得太重。这个指标与
13、老百姓的生活到底有多少密切联系,不是很容易看得透。而且非常重要的一条,越是追求GDP的增长,越是追求财政收入的增长,就越是不愿意对县乡以下的经济投资,就越是会采取那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税收办法。第二点,既然是发展县域经济,那么农村和农业经济增长,始终是县域经济的根,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9亿2千万农业人口,至少还有一多半得在农村,他们靠什么?那就必须按照十五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对农村、农业工作的一系列指导思想去做,推进战略性的结构调整。直接涉及到农业的,中央提出了通过全面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农业效益来提高农民收入,同时要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加快对初级农产品
14、的转化和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第三点,发展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市场经济的国家,政府需要照顾、需要扶持、需要关注的企业,一定是中小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是代表我们整个工业的脊梁,他的技术决定他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一定要搞好,这毫无疑问。但中小企业是解决千家万户的就业和收入的,国计和民生,一定要统筹兼顾。所以我们一定要更多地关注中小企业、中小城镇的发展,这样才能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真正在基层,就是在县和县以下,形成一种安定、祥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出一个越来越好的环境。(本文根据作者在“首届中国县域经济论坛”上的讲话录音摘登) (编
15、辑:刘曼)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妥善处理好农民问题。革命年代如此,和平年代同样如此。当前,随着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三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虽然农民在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农民也迅速裂变为市民、工人、商人、民营企业家,但多数农民仍肩负着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重任。这充分说明,不管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怎样变化,“三农”的基础地位始终不会变,农民的主体地位和
16、作用只会愈加明显。因此,认真研究新时期的农民问题,加强和改善党在农村的工作,对于保持农村稳定,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具有新的内容、新的特点和新的复杂性。在形势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凸现,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致富,最关心的问题是财务,最基本的要求是民主,最深切的期盼是服务”,因此,其核心问题是利益调节一一包括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需要广大农村工作者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需要的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和工作方式,一切从保护农民的切
17、身利益出发,营建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切实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一、把握好新时期农民问题的五个关节点 农民问题错综复杂,解决的关节点就是“利益调节”:在经济上,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在政治上,充分尊重民主权利。为此,在工作中应着重把握和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政策问题。一是土地政策。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基,土地问题是“三农”的核心,事关农民的根本利益。当前,侵害农民土地权益问题成为侵害农民权益的主要方面,直接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就业和生产生活保障,直接影响了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为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之规定,依法保障农民
18、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决策权,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二是集体财务管理政策。农村财务问题既是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引起农民集体上访的主要导火索。按照“民主、公开、合规”的基本要求,搞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对于密切干群关系,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将产生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三是税收政策。我国税费改革政策全面实施以来,农民负担大幅度减少,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但不少农民对此政策仍心存疑虑。必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税费改革的成果,严格按照减税比例调减到户,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将各项税收政策真正兑现落实,让农民长期得到实惠。四是扶农政策。农民是农业生
19、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是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中央出台了2004年I号文件,农民对此欢欣鼓舞,一致认为“1号文件”贴近农业。农村、农民,政策含金量高,增收的措施比往年更积极、实在。各级政府要吃透文件精神,执行好相关政策,保证各种扶农政策和措施真正、直接落实到农民头上。(二)负担问题。要让农民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就要抓好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这两方面的工作,处理好“给”与“取”的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要采取“多于、少取、放活”的方针,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多予”,就是要加大扶持力度,调整投入结构,建立对农业这一弱质产业的支持和保护
20、体系,即是在政策上支持保护农业,物质上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生产经营上为农民服务。“少取”,就是要坚决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做好“减法”。一方面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清理和规范涉农事业性收费,取消不应由农民负担的税费项目;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配套改革力度,切实精简机构,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减少财政供养人员,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三)自主权问题。对农民来说,自主权是最大、最切实的民主权利。温家宝同志指出,“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农民的事依靠农民去办,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根本的工作路线问题”。从我国农村改革的成功实践来看,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充分尊重了农民的自主
21、权,放活了农民的生产经营权。我们要始终坚信,农民有能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应让农民自主决策。政府的责任是为农民提供政策指导、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政府的引导和服务要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要“引民致富”,不能“官逼民富”,不能代替农民决策,不能强 迫命令。(四)服务问惠。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要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服务工作。一方面,要逐步健全乡、村两级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自我服务组织,实行“民办,民管、民惠”,抓好信息、流通、科技和关键生产环节的服务,引导他们上联市场,下接农户,围绕市场,发展生产,增 加效益。
22、要引导村级组织积极围绕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各类企业,实行村有民营或合作经营,既可以安置农村剩余劳力,又可解决有钱开展服务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清理规范市场,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个别组织“只索取、不服务”的行为,严厉打击坑农害农的行为。(五)民主权利问题。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必须坚持和完善“村民自治”,积极推行和落实“四民主”,相信和依靠农民,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在管理社会事务、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积极性,依靠农民的力量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同时,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尊重
23、农民的创造精神。中国的许多成功经验都是尊重农民创造精神的结果,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等。我们要允许和鼓励农民,大胆试验和探索新形势下的农业经营机制和农村管理办法,各级干部帮助加工、总结,逐步提高和规范。二、解决好新时期农民问题的五个着力点新时期的农村工作存在“三不三难,即:老办法不能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增收目标实现难,农民愿望满足难,依法行政执行难。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应批准着力点,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一)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为民谋利的重要方面,是“三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极其重要而紧迫的战略性任务。为农民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是
24、能否把农民团结起来,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的一个根本举措,只要农民增收的问题解决了,农村其它矛盾和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政府部门要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农村政策的基础上,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好“优化品种、规模发展、产品加工,市场流通”文章,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扩大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培植产业尤头,实施品牌战略,健全网络体系,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二是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鼓励农民进城安家落户;大力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培训农民,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三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和保护农业生产。(二)遵循市场
25、规律。市场经济的最大法则是价值法则,即是一切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要用经济手段代替行政手段,按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同农民打交道,积极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重点在规划、指导、扶持、管理和服务上作文章。一要抓好规划。政府部门主要在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上作好规划、合理引导,“跳出农村看农村,跃出农业抓农业”。二要抓好指导。就是抓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信息传递和先进经验的推广工作。三要抓好扶持。运用好信贷、税收、产业等政策,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四要抓好管理。努力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狠抓行政执法。五要抓好服务。及时为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销售、加工等服务,解除农民生产经营
26、的后顾之忧。(三)创新工作方法。农民是我们党在农村的依靠力量,是我们国家政权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基层组织是抓农村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是直接引导农民生产经营的“火车头”。要努力把新时期的农村党支部建成“科技致富的典范,产业经营的依托,依法治村的保障,小康建设的载体”,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推动“三农”工作。一是说服教育。坚持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放松对农民的引导、教育,包括必要的管理,提高农民的觉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进步,我们对农民要加强政策、道德和科学的教育,坚持做到有热心、有诚心、有耐心,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二是示范引导。要善于用示范的方法推动工作。纵
27、观国内推广杂交品种、实行温室大棚等新技术之初,多数农民一时无法接受,都经历了“示范户”、“示范片”这样一个过程。各级政府在指导群众推广先进技术时,只能依靠实例的力量,因势利导。三是提供服务。各级党政组织要对农民及时提供“八大服务”,即:销售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资金服务、物资服务、政策服务、法律服务、文化服务,适当条件下多提供一些管理服务、公益服务等。四是提高组织化程度。逐步推进支部+协会、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等以国家、集体为依托的产业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水平,降低风险程度,扩大生产效益,增加农民实惠。五是引导合理流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政
28、府牵头、组织、引导农民合理有序流动,大力开展劳务输出,是低成本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可以减轻农村就业压力,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出路。(四)抓好矛盾调解。用经济的、政治的、行政的、法律的、廉政的手段,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制约和束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突出问题,全面保持农村稳定。这既是我们党在农村工作总体部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全面完成农村工作各项任务的基本保证。农村稳定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稳定农民的问题,只要我们抓好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把农民的问题处理好,农民利益得到保护了,农民获得实惠了,农村也就稳定了。(五)提高队伍素质。抓各级干部的学习,是不断提高他们解决农村工作实际问题能力的基本前提。基层干部大多忙于事务,疏于学习。党的“十六大”倡导建立终身受教育的学习型社会,可见学习活动对人。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应当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努力形成“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