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6.88KB ,
资源ID:1972610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7261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省珠海二中0809学年下学期高二月考 语文doc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省珠海二中0809学年下学期高二月考 语文docWord格式.docx

1、A. 在生活中,懊悔不仅能消耗我们的精神,磨灭我们的意志,而且也能促使我们反思,帮助我们总结。B. 六年来,快报便民网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帮助本市百万家庭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C. 出现这类错误的原因,是对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理解不透彻,运用不熟练所造成的。D. 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自己的耕地,为了减轻城郊失地农民的负担,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4.下列语句中,措辞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A李老师,高三一年,你与我们同甘共苦共同努力,全班同学都很赏识你的教学方法。 B小唏,你既然身体欠佳,那就干脆在宿舍好好休息得了,我们会代你向老师请假的。 C青年朋友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

2、让我们的青春更富有价值,让我们的青春飞扬吧! D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和平解决地区间冲突,反对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行为。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张九龄,字子寿。幼聪敏,善属文。年十三,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大嗟赏之,曰:“此子必能致远。”登进士第,拜校书郎。开元十年,三迁司勋员外郎。时张说为中书令,与九龄同姓,叙为昭穆,尤亲重之。九龄既欣知己,亦依附焉。 十三年,车驾东巡,行封禅之礼。说自定侍从升山之官,多引两省录事、主书及己之所亲摄官而上,遂加特进阶,超授五品。初,令九龄草诏,九龄言于说曰:“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

3、。今登封霈泽,千载一遇。清流高品,不沐殊恩。胥吏末班,先加章绂(f 系印章的丝绳)。但恐制出之后,四方失望。今进草之际,事犹可改,唯令公审筹之,无贻后悔也。”说曰:“事已决矣,悠悠之谈,何足虑也!”竞不从。及制出,内外甚咎于说。时御史中丞宇文融方知田户之事每有所奏说多建议违之融亦以此不平于说九龄复劝说为备说又不从其言无几,说果为融所劾,罢知政事,九龄亦改太常少卿,寻出为冀暂刺史。 初,张说知集贤院事,常荐九龄堪为学士,以备顾问。说卒后,上思其言,召拜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再迁中书侍郎。常密有陈奏,多见纳用。明年,迁中书令,兼修国史。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琏以裨将安禄山讨奚、契丹败衄,

4、执送京师,请行朝典。九龄奏劾曰:“守琏军令必行,禄山不宜免死。”上特舍之。九龄奏曰:“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遂放归藩。 二十三年,加金紫光禄大夫,累封始兴县伯。李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行为上所知,心颇忌之。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二十四年,迁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后宰执每荐引公卿,上必问:“风度得如九龄否?”故事皆搢笏于带,而后乘马,九龄体羸,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笏囊之设,自九龄始也。 初,九龄为相,荐长安尉周子谅为监察御史。至是,子谅以妄陈休咎,上亲加诘问,令于朝堂决杀之。 九龄坐引非其人,左迁荆州大都

5、督府长史。俄请归拜墓,因遇疾卒,年六十八,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献。 (节选自旧唐书张九龄传,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 干:求 B但恐制出之后,四方失望 但:但是 C唯令公审筹之,无贻后悔也 贻:留下 D故事皆搢笏于带 故事:旧例,成法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叙为昭穆,尤亲重之 悠悠之谈,何足虑也B常荐九龄堪为学士,以备顾问 子谅以妄陈休咎,上亲加诘问C时张说为中书令 常荐九龄堪为学士 D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 俄请归拜墓,因遇疾卒7下列句子每三句编为一组,全都能表现张九龄有见识的一组是 (3分)

6、此子必能致远 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 守琏军令必行,禄山不宜免死常密有陈奏,多见纳用 笏囊之设,自九龄始也 荐长安尉周子谅为监察御史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九龄年幼的时候就聪明过人,十三岁的时候就因为文章写得好而得到了广州刺史王方庆的高度赞赏,王方庆预言他今后一定会大有作为。 B开元十三年,皇帝东巡,举行祭祀天地的大礼,张说有权决定侍从皇帝登山的官员,他于是借机提拔了自己亲信的官员,张九龄给他提出建议,结果未被采纳。 C张说掌管集贤院事的时候,常常推荐张九龄,认为他才能卓著,可以担任集贤院学士,皇帝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当时就同意任命张九龄为秘书

7、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 D李林甫自己不学无术,因为妒忌张九龄的才能,所以用牛仙客的事情设计陷害他,结果张九龄上当,被罢免了知政事的职务。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为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4分) 时御史中丞宇文融方知田户之事每有所奏说多建议违之融亦以此不平于说九龄复劝说为备说又不从其言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 九龄坐引非其人,左迁荆州大都督府长史。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采桑子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1)上阙

8、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写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分)(2)说说作者在下阙中所创造的意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4分)11、补写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按前3题计分)(6分)(1) ,与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苏轼赤壁赋)(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辛弃疾破阵子(3)_,凝绝不通声渐歇。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 _, 。(杜甫登高)三、本大题4小题,共 1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15题韩愈与古文运动 汉朝的时候,官府文告力求“典雅”,以致地方官吏也不能读懂。六朝以骈文为正宗,这几百

9、年间的上行下效,使得先秦诸子和司马迁的还以口语的自然气势为基础的散文一脉,几乎断绝。六朝的杰出诗人们虽然曾经反对当时绮靡的诗体,然而并没有大张旗鼓。初唐四杰也是反对六朝的“宫体诗”的,然而也没有发起一个恢复先秦诸子至司马迁的散文传统运动。直到安史之乱后,才有韩愈起来大声疾呼,发起所谓“古文”运动。此所谓“古文”,就是先秦诸子到司马迁的散文传统。韩愈的“古文”运动的文体改革的观念,和他的“抵排异端,攘斥佛老”的“尊儒”思想是相为表里的,也可以说是前者服从于后者,所以韩愈自己说:“愈之所以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这种思想上的局限性,使得韩愈的文体改革运动仅仅以模仿先秦诸子的散文为目标

10、,而不能像先秦诸子和司马迁那样以接近人民口语为目标来创造新的散文。史家称韩愈的运动为“古文”运动,实在倒是很确当的。话虽这么说,我们仍然不能把韩愈的功绩估计得太低。在韩愈之前,隋朝、初唐、盛唐时期,都有过“古文”的名家,可是他们没有像韩愈那样有意识地发起一个运动,因此,“文起八代之衰”的赞词也就不能不落在韩愈身上了。 我们还应当说,“古文”运动是作为反对形式主义的倾向而出现的。安史之乱后,反现实主义的文学又渐渐抬头。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就是针对这种颓风而发的,并且力图重振汉魏“乐府”。但是,白居易和他的朋友们的努力,到第九世纪四十年代,也就有后继无人的危险。正当这时候,韩愈的“古文”运动却并

11、未跟着韩愈、柳宗元的去世而消歇,而是渐渐地确立和稳固起来,它扭转了三百年来“文”“笔”的成见,把散文重新送进艺术之宫。于是“古文运动”以及“古文”,在宋朝为欧阳修等所扩大而赢得普遍的承认。到了明朝,“前七子”又拿来反对当时的“台阁体”形式主义的宫廷文学。从韩愈到李梦阳,“古文”运动都是有着反对阿谀粉饰、纤巧侬丽或雍容平易的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文学的积极意义。但是,从韩愈到李梦阳,他们又都逃不出同样的矛盾:他们反对形式主义,但他们自己也陷入于另一形式主义之中。韩愈的文体“解放”运动是有进步意义的尽管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文体“解放”的进步意义,而只是“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但是,也正因为韩愈自己

12、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个“文体”解放(用韩愈自己的话,就是所谓复归自然)的真正意义,那就势所必然地也不会真正认清楚“文体解放”的目标和方法。结果,他错误地把先秦诸子的散文当做目标,而把模仿先秦诸子作为方法。韩愈只看到先秦诸子的散文比骈文自然得多,却不知道先秦诸子散文之所以能够那样自然,是力求接近当时的口语之故。韩愈的时代,距离先秦诸子的时代已经有千多年,其通用的语法、语汇、语音,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因而韩愈所欲“复”的“古”,对于当时的人民来说,实在和骈体同样地难懂。这是韩愈所不曾理解,或者是不在他的考虑之中的。因此,在我们看来,反对形式主义的韩愈, 。 (选自茅盾夜谈偶记,有删改)12下列是作者对

13、韩愈古文运动功绩的评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分) 抵排异端,攘斥佛老,尊儒卫道 反对阿谀粉饰、纤巧侬丽的文学 把文体从骈俪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古文运动把散文重新送进艺术之宫 提倡以接近人民口语为文体的散文13下面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是一个以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文化传统为目标来反对形式主义文风的“文体解放”运动。 在韩愈之前,也出现过反对“台阁体”这种形式主义宫廷文学的“古文”名家,但他们却都没能像韩愈那样发起运动。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以李梦阳为代表的“前七子”等人都反对形式主义文风,但都陷入了另一种的形式主义之中。 在“古文运动”中,韩愈并没有真正认

14、识“文体解放”的目标和方法,因此也自然不会意识到“文体”解放的真正意义。韩愈倡导文体改革运动的目的,是通过模仿先秦诸子散文,反对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抵排异端,攘斥佛老,尊儒卫道。14为什么说“史家称韩愈的运动为古文运动,实在倒是很确当的”?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5结合全文,完成以下两小题。(分)(1)文体解放的真正意义是什么?(2)在文末横线上补写一句话,要求符合行文的思路。(2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共15分。 种花留与后来人 记陈寅恪先生王永兴 从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八年,陈寅恪先生先生备课讲课时,我始终在他身边,为他读通鉴和多种史籍,检视史料;他口授我抄写讲课纲要

15、,上课时我在黑板上写史料。一字之误,他都不放过。每讲完一次课,先生极为劳累,他用他的生命去做他认为应做之事,他认为是平常事。全中国有几位教师能像先生这样教学,培养青年。先生在一九二九年五月写的题为北大学院己巳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一诗的后四句云: 天赋迂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平生所学宁堪赠,独此区区是秘方。(见陈寅恪诗集,清华大学出版社) “为人”之典出于荀子?劝学篇,荀子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所谓为人,即读书为了给别人看,得到吹捧,自吹自捧,得名得利,得到各式各样的官,头戴各式各样的高帽子。何谓为己,即“读书不肯为人忙”,先生有正确的解释: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

16、,真理因得以发扬。(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先生讲授唐史备课要使用通鉴、通典、两唐书、唐会要、唐六典、册府元龟多种史籍文献。前四种书,先生指定他要听读的部分,要我事前准备,后三种书和其他有关的书,需要时先生命我检阅。大书桌旁摆着两件小沙发,我面对先生坐着,我的背后是一书架经常使用的书。先生特别重视通鉴,首先听读。我一字一句的读,先生听着思考着。有时,先生命我再读一遍,更慢些。通鉴听读完毕,先生提出一些问题,先生口授我写。先生读通鉴多次,能背诵。有一次,我读通鉴还未到一段,先生突要我停下来,重读;我感到,我读的有错误或脱漏,我更仔细一字一句慢读,果然发现,我第一次读时脱漏一字,我感到惭愧。

17、这似乎是一件小事,其实是一件大事。要学先生治学,就要像先生那样一字不苟;要学先生做人,就要像先生那样一丝不苟。 通鉴通读完毕,同样听读通典、两唐书,最后,先生口授,我写下类似讲课纲要也类似一篇文章提要的草稿。这一草稿要不断修改,一次备课要用很长时间。 先生对工作时间很严格,每天早八点开始,十点,休息二十分钟,我陪侍先生在窗前的阳台上散步,阳台的东头是一丛月季,西头是一丛丁香,东西来回走着,有时先生问我院中花草树木的情况,他心情很愉快。 有几次朋友来访,我侍坐先生之侧,恭听谈论,来访者提出有关梵文、藏文以及佛典诸问题向先生请教,先生总是说,我已将梵文等放下多年,不敢再谈论这方面的问题了。先生通晓

18、梵文、希腊文等二十余种文字,但我侍读先生之侧这三年以及我从先生受业多年之中,我从未听先生自己说过他通晓多种文字。我体会,对他来说,通晓多种文字是一件平常事,是应有之事,不需要也不应该特意去说。先生的身教使我懂得一个读书治学的人应该具有谦谦君子的精神。 一九四八年十二月,自东北南下的解放军攻占昌平,国民党败兵有些逃到清河,离清华园不远,清华校内人心惶惶。先生师母都已年老,又都体弱多病。在战火临近之际,只能回避南去。北平城内的胡适先生打来电话说,一二日内有飞机飞南京,可能是从北平南去最末一班飞机,可以给寅恪先生一家保留座位,要求寅恪先生一家立即进城等待。明日早晨派汽车来接。事情这样紧急。晚饭后,我

19、立即来先生家,在书房里,先生、师母和我商量明晨进城的准备。时间很短,先生吩咐:我协助师母挑出先生要带走的书籍稿件,装满一皮箱。夜深,师母回卧室。我侍在先生身旁,心中感到凄苦,先生南去,不知何时再回清华,不知何时再为先生读通典,再为先生写黑板,再陪侍先生散步。先生很平静,问我今后有何打算,如何安排。师母本已嘱咐我不要问先生南去后的计划,免得先生不愉快。我忘记了她的嘱咐,突然问先生,到南京后如何安排?先生看出我心情不平静,不仅未生气,反而平静而慈祥地说:“岭南大学的陈序经校长、王力先生邀我去岭南大学,在南京小住几天,就去广州。广州的天气好,岭南大学的自然环境好,可以久居,不再去别处了。”这是我和先

20、生的最后谈话,但万万想不到,此后就再也见不到先生了。 一九四八年三月,先生和师母在清华园寓庐手植海棠,有诗云: 当归默默向谁陈,一角园林独怆神。寻梦难忘前度事,种花留与后来人。 江城地瘴怜孤艳,海国妆新效浅颦。剩取题诗记今日,繁枝虽好近残春。 (见陈寅恪诗集) 这首诗很好地记述了寅恪先生当时在清华的生活和心情,“种花留与后来人”更有深意,故取为本文标题。16本文主要记叙了陈寅恪先生哪些事情?表现了他哪些可贵的品质?(6 分)17. 文中有三句话划了横线,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谈谈它在文中的含义;然后联系生活实例,说说它的现实意义。18作者在文中多次引用陈寅恪先生的诗文,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并举

21、例说明。(5分)五、语言运用,2小题共10分。19.从下面三组人物中任选一组,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简述理由。(不少于60字)(6分)(1)林黛玉和薛宝钗。(2)姚明和刘德华。(3)成龙和袁隆平20.读微型小说同意,补出小说结尾。要求:补写一句话;含蓄简炼;不超过20个字。秘书送进一份文件。王厂长象往常一样拿起笔,轻松熟练地在上面写下“同意”二字。突然,他睁大了眼睛,笔从他无力的手中滑到了办公桌上。翌日,六、作文 60分 21.请以“考场”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09年6月考参考答案:18题每题3分1、D【全解详析】“驯xn服”应为“驯xn服”。2C(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很

22、快消除。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占一半。烂船也有三斤铁,比喻不好的东西也有可利用的、不可小看的成分。)3. B (A项误把转折当递进,应把“不仅能”改为“虽然”,把“而且”改为“但是”;C句式杂糅,把“所造成的”去掉;D 项成分残缺,“城市化进程”后缺谓语,应加上“不断加快”。4. C A“赏识”用于上对下;B“身体欠佳”为书面语,不适合原句口语的语境;D原句应用庄重严肃的书面语,“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这样的语言太口语化。5. B 但,只是。6. A A项前一个“之”是代词,代张九龄,后一个“之”是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B项

23、前一个“以”是连词,表目的,“来”的意思;后一个“以”是连词,表原因,“因为”的意思;C项两个“为”都是动词,可泽为“担任”;D项第一个“因”是连词,表顺接,“于是、就”的意思;后一个“因”连词,表因果,可译为“因为”。7. A 都能表现张九龄有见识;表现了张九龄受皇帝恩宠;表现张九龄举人失察。8. B A“因为文章写得好”错,原文是“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C“当时就同意”错,应该是“张说死后”,而不是“当时”;D是误用因果。9【断句和翻译】 (1)时御史中丞宇文融方知田户之事每有所奏说多建议违之融亦以此不平于说九龄复劝说为备说又不从其言 (评分标准:错1处扣1分,错2-3处扣2分,错4-5

24、处扣3分)(2)(李林甫)于是推荐牛仙客担任知政事(或者译为“掌管政事”),张九龄多次说不行,皇上不高兴。“乃”可译为“于是、就”1分;“知政事”可以作为一个官职名,看作名词作动词, 翻译为“担任知政事”,或者把“知”作为动词,译为“掌管”,“政事”可以不译1分;大意1分)张九龄因犯了举荐不称职的罪,降职担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坐”泽为“因犯罪”1分;“引”译为“推荐、举荐”1分;“左迁”译为“降职”1分) 【参考译文】 张九龄字子寿,又名博物,是韶州曲江人。他年幼时聪明敏捷,擅长写文章。十三岁时用书信干求广州刺史王方庆,王方庆非常赞赏他,说: “这个人一定能有所作为。”(后来张九龄)考中进士

25、,被授予校书郎官职。开元十年,多次升迁担任司勋员外耶。当时,张说担任中书令,他与张九龄同姓,(按年龄)排序结为宗族兄弟,张说特别亲近、看重他。张九龄很高兴(张说)了解自己,所以也(愿意)依傍跟从他。 开元十三年,皇帝东巡,举行祭祀天地的大礼。张说亲自决定侍从皇帝登山的官员,他多推荐两省录事、主书和自己亲近的官员代理官职登山,于是(对他们)特别加以晋级,破格授予(他们)五品官职。当初,张说命令张九龄草拟诏书时,张九龄对张说说: “官爵是天下共用的器物,应该把道德名望高的人排在前面,有功劳的旧臣排在后面。如果颠倒了顺序,指责和批评就会产生。现在登山封禅,广施恩泽,这是千年遇的大事。有名望和品德高尚

26、的人,不能蒙受恩泽,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未流却先被加官晋爵,(我)只是担心制度出台之后,天下各地的人会感到失望。现在制订草表的时候,事情还可以更改,只是希望您仔细研究谋划这件事,不要留下悔恨。”张说说: “事情已经定下来, 荒唐无据的议论,哪里值得担心呢!”最终没有听从。等到制度出台时,朝廷内外的人对张说有很多指责。当时,御史中丞宇文融刚掌管田户租税的事情,每次向皇帝陈奏,张说多建议皇帝不要听从他,宇文融也因此对张说不满,张九龄劝张说对宇文融要有所防备,张说又不听从他的话。没过多久,张说果真被宇文融弹劾,罢掉了知政事的官职,张九龄也改为太常少卿,不久调出京师担任冀州代理刺史。 当初,张说掌管集贤院事,经常推荐张九龄能够担任学士,来满足(皇帝)顾视咨询。张说去世后,皇帝想起他的话,召请张九龄让他担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两次升任他为中书侍郎。张九龄常常有秘密的陈奏,经常被皇帝采用。第二年,升任中书令,兼任编纂国史。当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琏因为副将安禄山讨伐奚、契丹失败,捉拿护送他到京城,请求按照朝廷典章执行(死刑)。张九龄奏明皇上说:“张守琏的军令一定要执行,安禄山不应该免除死罪。”皇上特别赦免了他。张九龄上奏说: 安禄山狼子野心,面有谋反之相,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