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4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59万人,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0%;人口密度277人/km2,城镇化率25.5%,人口自然增长率7.5;这块有着灿烂历史文化的土地,境内孕育着勤劳、善良、淳朴、热情的汉、回、彝、苗等14个民族。根据1196元扶贫标准,全县尚有贫困人口13.1万人,占总人口的32%,其中绝对贫困人口5.8万人。按照2300元的扶贫标准,全县还有28.9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7.43%,属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第二节 自然条件鲁甸县位于乌蒙山区域发展的核心地带,是连接乌蒙山区域发展的中转枢纽站,是滇东北经济增长极的核心板块。乌蒙山
2、区鲁甸区域属山地季风气候明显,由一江(牛栏江)、两山(乌蒙山、五莲峰)、三河(龙树河、沙坝河、昭鲁河)、两个坝子(文桃坝子、龙树坝子)构成。境内最高海拔3356米,最低海拔568米,年平均降雨量923毫米,年平均气温12.1,无霜期221天,立体气候明显,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境内全长101公里的牛栏江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00万千瓦,主要矿产有银、铜、铅、锌、镁、铝土矿、石灰石、铁等10多种,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区内森林覆盖面积69.1万亩,覆盖率31%。生物物种多样。核桃、花椒、苹果、樱桃走俏省内外。第三节 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亿
3、元,是2005年的2.2倍,年均增长17.5%;固定资产投资达25.8亿元,是2005年的4倍,年均增长31.5%;工业总产值达24.3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0.4亿元,是2005年的4.8倍和4.4倍,年均分别增长37.1%和34.4%;财政总收入达3.61亿元,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7亿元,是2005年的5倍和4倍,年均分别增长38%和32.6%;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572元和12375元,是2005年的2倍和1.7倍,年均分别增长14.9%和11.6%。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建成昭巧二级公路,实现昭鲁15分钟经济圈,牛栏江梯级电站开发初见成效,启动月亮湾中型水库建设
4、,初步构筑了鲁甸在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奠定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和条件。社会事业。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全面实现“普九”, “两基”攻坚顺利通过国检,“十一五”期间,新建校舍面积20.2万平方米;建成卫生设施3.96万平方米,新农合参合大166.3万人次,累计减免资金1.32亿元;新增城镇低保对象2219人,农村低保对象7693人,6436个城镇低保人口和33331个农村贫困群众纳入低保;新增就业岗位7950个,全面消除零就业家庭;解决5.1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建设廉租住房3.54万平方米,拆除重建农村危房4470户,加固4324户;实施水利工程6964件,累计解决12
5、.5万人和5.36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新农村建设390个;建设沼气池26407口;实施农村电网改造4.28万户,改造率达65%。民族文化。片区民族融合和文化开放程度高,内外交流不存在语言文化障碍。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以回族、彝族、苗族、壮族文化为特色的多民族地域性文化,民俗风情浓郁,民间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连续两次被国务院授予 “民族团结先进县”,各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第四节 贫困状况与特殊困难 贫困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深。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72元,仅相当于全省3952元的65。按照2300元扶贫标准,全县还有28.9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7.43%。中国农
6、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期间,乌蒙山区鲁甸区域共确定56个贫困村,大多数贫困群众还存在就医难、上学难、出行难、饮水难、社保低、住房差、增收难等。基础设施薄弱,市场体系不完善。全县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功能不全,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交通基础薄弱,高等级公路少,乡村公路晴通雨阻,路网结构不合理,网络化程度低;农田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载体薄弱;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病险河道多,管网、沟渠配套差,农业水利化程度低,农田有效灌溉率仅为25.8,低于全省 12.2个百分点;城乡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区内仓储、包装、运输等基础条件差,金融、技术、信息、产权和房地
7、产等高端市场体系不健全。产品要素交换和对外开放程度低,物流成本高。 经济发展水平低,特色产业滞后。全县经济发展粗放,结构不合理,内生动力不足,保增长压力巨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调整升级缓慢;资源依赖型特征明显,整体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缺乏核心增长示范带动,没有形成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不足。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统筹协调难度大,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艰巨。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巩固“普九”成果压力大,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学生贫困面大,补助资金紧张。高中毛入学率低,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特殊教育空缺
8、。医疗卫生设施落后,分布不均,人才匮乏,乡村缺医少药问题突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质量不高,重大疾病防控保障能力不强。控制人口自然增长过快的压力较大,社会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农保以及失业等保险扩面提质困难。应急体系不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匮乏。扶贫攻坚任务艰巨,易地搬迁压力巨大,因灾、因病返贫问题突出,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条件改善的难度较大。生态环境脆弱,承载能力有限。由于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生活贫困形成恶性循环,全县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难度日益加大。20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31,远远低于全省50的水平,水土流失面积达1058.76平方公
9、里,占土地总面积的70%,石漠化面积占15.8,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治理任务繁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0%、全省人均水平的60%,工农业用水每年缺口6亿立方米,严重制约了全县经济的发展。矿产开采、道路建设、工农业发展等环境恢复及污染防治的形势严峻,矿冶、化工等节能减排,循环发展,提质增效的任务紧迫。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我县与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互补性差,若区域优势和特色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产业结构不能优化升级,区域间的激烈竞争将使我县发展压力不断加大,产业空间将受到严重挤压。2010年我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和43,差距进一步拉大
10、。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5:1,城乡差距明显。第五节 发展机遇乌蒙山区鲁甸区域的发展尽管存在不少困难,但也有一些难得的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就西部大开发、扶贫开发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明确了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的总体思想、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极大地激发了贫困地区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创造性。二是在多年的发展实践中,片区内各级政府和群众形成了区域协作发展的共同意愿,开展了相关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为加快片区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随着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家有能力、有条件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四是“两强一堡”战略拓展发展空间。“十二五”时期省委省政府将深入实施“两强一堡”
11、战略,尤其是国家建设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的推进,将为我县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内外开放步伐,主动参与区域合作,引进内、外资,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发挥后发优势,谋求大突破、大发展拓展了发展空间。五是区域协调发展和昭鲁经济一体化带来重大机遇。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以昭阳、鲁甸为核心的滇东北次级城市群,培育滇东北能源和重化工业基地,加快昭鲁一体化进程。这为我县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打牢发展基础,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带来重大机遇。六是能源开发和东部产业转移带来重大机遇。东部产业转移为我县发展“飞来经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
12、式带来重大机遇。有利于我县利用特色资源优势,加大以资源换项目、换资金、换技术、换管理、换市场的力度,促进优势资源产业转型升级,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十二五”时期,昭通市能源开发步入高峰期,境内的金沙江下游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个巨型水电站开发,装机容量480万千瓦的火电、280万千瓦中小水电以及170万千瓦的风电开发将使全市五年的电力开发总装机容量达3990万千瓦,工程静态投资达2470亿元。电力开发建设期间的大量劳动力和建筑材料需求,将推动我县建材产业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电站建成后,对优化我县的能源结构将发挥重要作用,廉价的留成电量将为我县发展新型载能产业提供重要的能源支持,对我
13、县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也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第六节 重大意义 加快乌蒙山区鲁甸区域的发展,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有利于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致富,有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有利于推动多民族交流与交往,有利于保障长江中上游生态安全,有利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乌蒙山区崛起;对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和社会和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对深入探索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新机制、新体制和新模式,全力打造新阶段乌蒙山鲁甸区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提供保障,实现国家总体战略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章 总体要求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14、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基本思路,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着力促进人力资源开发,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形成全社会扶贫和全方位协作新格局,促进乌蒙山区鲁甸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率先实现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目标。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加快发
15、展与扶贫攻坚相结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片区发展为扶贫攻坚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有效提高扶贫攻坚整体水平,使各族群众特别是贫困人口共享发展和改革成果;通过扶贫攻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推动和加快片区发展。 坚持加快发展与改革创新相结合。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探索、锐意创新作为推动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强大动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充分发挥乌蒙山区鲁甸区域规划的科学性,促进区内优势互补与协作发展,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全社会扶贫新格局。 坚持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相结合。以资源环境承载力
16、为前提,以产业园区为重要载体,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严格保护耕地,改善生态环境。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建设,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形成良性互动格局。 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更加注重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大力促进各种资源向最困难的地区、最贫困的人口倾斜,确保贫困群体优先受益。 坚持统筹协调与突出重点相结合。促进连片特困地区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着眼长远打牢发展基础,又要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既要统筹区域整体发展,又要着力突破最薄弱
17、环节;既要通盘考虑总体规划,又要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支持相结合。广大干部群众是促进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主体,要继续发扬不等不靠、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精神,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国家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指导,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解决片区发展的特殊困难。第三节 战略定位 乌蒙山区脱贫致富示范县。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探索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统筹推进新路子,探索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合力攻坚新格局,探索连片开发与扶贫到户相结合新途径,把鲁甸打造成乌蒙山区脱贫致富示范县,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创造和积累经验。区域一体创新县。抢抓“桥头堡”建设、乌蒙山区重点扶
18、贫开发的机遇,依托昭鲁城市群建设,深化推进“昭鲁经济一体化”,加强与川黔渝合作,内接滇中,外联成渝,把昭鲁区域建成我省走向长三角的门户节点,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新一极。新型载能工业重点县。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加快的机遇,争取特殊的能源政策,发挥资源、区位优势,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建设新型载能、现代资源加工基地。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我县是民族聚集区,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局面,建设民族团结模范县,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第四节 发
19、展目标2015年目标:立足县情,结合发展形势和任务,“十二五”期间,努力取得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性成果,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政治的全面和谐发展。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支撑合力初步形成;城乡统筹成效显著,民生问题逐步改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持续美化,发展空间不断扩展;改革开放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到2015年,力争成为昭通工业经济强县,昭通市休闲第一县,初步建成滇川黔渝后花园昭鲁城市明珠,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跨入全省40强,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初步迈入现代化发展轨道。按照加快发展,抢抓机遇,积极稳妥原则。
20、力争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力争突破55亿元,年均增速17.5%。人均生产总值达13500元,年均增长1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长33.2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4亿元,年均增长20.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达17%以上。结构调整。按照“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的思路,以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使传统产业彰显特色优势、新兴产业彰显规模优势、现代服务业彰显配套优势、高效农业彰显品牌优势。“十二五”末,力争实现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期的23.1:49.6:27.3调整为15.5:57.5:27.0,提升“二三一”产业发
21、展水平。促进所有制结构的优化调整,使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县生产总值超过70%。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由25.5提高到2015年的35%以上,县城初步建成滇东北城市群的一颗明珠。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控制在指标内。基础提升。“十二五”末,形成内联外通的高等级公路、铁路骨架,实现乡村之间道路全硬化,互联互通公路网络基本构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骨干水源工程、渔洞灌区全面竣工,病险水库、河道得到全面治理,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45%以上。电网建设能支撑工业发展速度,全面完成电网改造升级。科技支撑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以上。实现广播电视全覆盖,互
22、联网向村镇延伸,通讯覆盖村组。扶贫攻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15,贫困人口数量减少50以上。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自我发展能力增强,扶贫开发合力攻坚机制基本形成,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初步扭转。生态文明。城乡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资源、环境、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循环经济取得新进展。生态屏障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灾害面积得到有效控制,水土防治和小流域治理取得新成效,全县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城、乡集镇绿化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超过35%。农村能源建设取得新成效,环
23、境保护和整治工作取得新突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提高,“三废”实现达标排放。自然资源利用更趋合理,矿产等资源得到有序开发。资源有偿使用和排污费征收制度落实取得实质进展。民生改善。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居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基本稳定,城镇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就业渠道逐步拓宽,城镇就业岗位不断增加,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进程加快,城
24、乡安全饮水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城乡的社保体系初步建成,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进一步加强,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办学格局初步形成。医药卫生体系逐步完善,基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县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各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文化鲁甸建设取得新进展。村委会全面普及文化室、图书室,继续推进农村电影放映活动,农村体育活动场所不断增多。防灾、减灾、灾害
25、预报预警网络延伸到乡镇一级。民族和谐团结和宗教和睦的良好局面得到巩固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谐鲁甸建设取得新成效。2020年目标: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努力扩大城乡居民就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进一步增强,农村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结构优化、密切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实现同步增长,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扭转;区域协作体制机制全面
26、建立、高效运转,区域发展步入一体化协调发展轨道。民族团结稳定、社会和谐繁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专栏1 主要发展指标1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在“十二五”末达17以上,“十三五”期间高于17以上。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在“十二五”期间高于10,“十三五”期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在“十二五”期间高于15,“十三五”期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城镇化率在“十二五期末达到35以上,“十三五”期未达到45以上。5.人均教育、卫生、社保和就业四项支出在“十二五”期末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60以上,“十三五”期未达到80以上。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在“十二五”期末
27、达到80以上,“十三五”期未达到90以上。7.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十二五”期末下降到7以内,“十三五”期未下降到6.5以内。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在“十二五”期末下降到2.1吨标准煤以下,“十三五”期未下降到2吨标准煤以下。9.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在“十二五”期末下降到200立方米以下,“十三五”期末下降到160立方米以下。10森林覆盖率在“十二五”期末达到35以上,“十三五”期末达到45以上。第三章 空间布局第一节 功能分区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鲁甸县作为滇东北次区域中心城市,是中国西部重要的能源产业基地,新型载能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产业转移承接基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中国面向西南开
28、放桥头堡的大走廊。依据整体保护、点状发展的原则,将区域划为“一带、二屏障、三片区、四基地”的空间战略布局。一带。依托昭鲁城市经济圈,加快建设昭鲁城市走廊、铁路、机场及配套设施,打造昭鲁城市经济带,重点建设文屏、茨院中心城镇及工业园区,依托昆水经济带建设,把江底打造成昭、鲁、威、会农副产品集散地。二屏障。建设以水土流失防治、石漠化治理和发展干果基地为重点的牛栏江生态屏障;建设渔洞水库径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屏障。三片区。在空间布局上将全县各乡镇分为三大片区,即以文屏、茨院、桃源、小寨、江底为第一片区,围绕昭鲁城市走廊,渝昆高速铁路、公路,昭攀铁路,机场迁建和昭巧二级路,建成鲁甸经济核心区。以新街
29、、龙树、水磨为第二片区,发展特色畜牧业、温凉型蔬菜种植、农特产品加工、大山包旅游服务业和乡村旅游业。以梭山、乐红、龙头山、火德红为第三片区,发展矿产采选业、水电、特色水产养殖、经济作物种植、牛栏江峡谷观光旅游业等。四基地。建设能源、矿冶化工、加工制造、农特产品生产四大基地。第二节 空间结构主体空间结构。依托昭鲁城市走廊,渝昆高速铁路、公路,昭攀铁路,昭巧二级路,牛栏江省际二级路,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围绕建成鲁甸经济核心区。加强与昭阳区、巧家县、会泽县、金阳县、威宁县、等周边城市及重点经济区的联系,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人口适度积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构建经济中枢格局,形成互通性好、带动力强、城镇体系完善的主体空间结构。经济协作示范区。充分利用鲁甸地处乌蒙山区腹地,云南桥头堡大走廊,滇东北城市群的核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