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城池沿革与城市格局南朝齐陶弘景真浩云:山高一万八千丈,周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此即天台山名的由来。天台县治自建县伊始,一直位于天台山南麓,始丰溪北岸,县名从山名。城关镇地处天台盆地中部的河谷平原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据宋嘉定赤城志载:“城周围四百步,吴永安(285263)中筑。按砖刻,宣和三年(1121)重修,今稍圮。有二门。东曰应台,西曰通越。明嘉靖卅四年(1555)冬,倭贼入侵,西门一带公私庐金俱付烈烬。”第二年,由当时县令倡议,修筑城池,历时二年完工。城“周五里,延袤一仟零叁拾玖丈,宽七尺,高壹丈八尺,垛堞一仟伍佰捌拾丈四。”
2、开大小城门各四,应台(大东门,今中山东路起点),水陡(小东门),玉笥(南门、后名环碧,孔庙前),广济(小南门),永清(西门,旧名通越,临川桥东),利济(小西门,今民井巷西),文明(小北门,又名跃龙,今劳动路、环城东路口),金庭(北门,后洋朱巷北)。明末复于城墙四隅建望楼四座以备守御。康熙五十八年(1719),县令戴兆佳筹资重修城墙,光绪十二年(1886)县令刘颂年又重修。辛亥革命后,城池如故,六十年初至七十年代初,由于市镇建设需要,旧城被逐渐拆除。天台古城面积从三国立县时就开始不断伸展扩充。到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春重筑城墙后,基本上形成了今天可见的老城区范围,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古城南
3、宽北窄呈不规则三角形,俗称“琵琶城”。流经城西的赭溪和城南的始丰溪是古城的两道天然护城河,城东还有一座小山,名妙山,位于城内。老城区的基本格局至今未变。 天台城墙颇有特色。一般县城仅开四门,即使台州府城也只有七门,而天台开有八门,大小各四,城门取名也颇有意味。八座城楼上都建有楼亭,飞檐翘角,蔚为壮观,楼亭内设神像奉祀。民国天台县志稿云:“应台门,上有城楼奉财神,郭内又建镇东庙,奉赵元帅公明”,“通越门,即大西门,旧名永清,上有城楼一座奉文武二圣,”又如利济门奉关圣帝等等。唐时,据“十道图”载,时百户为里,郭内为坊。宋置乡、里、保,城内亦置坊。据嘉定赤城志载:嘉定七年(1214),建阜民、保宁、
4、崇化、利涉、惠泉、访真、旌孝、镇安、玉京、嘉祥十坊,元承宋制;明永乐十年(1412)改为七坊,后为八坊,十六堡;清代多仍其名,然设坊多有增添,城区内设二十二坊,坊巷具体位置名称详见民国天台县志稿。管子乘马篇:“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用水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天台城池的选址,亦符合上述原则。古城背依天台山,南临始丰溪,地势北高南低,坡势舒缓。又有赭溪由东北绕城西注入始丰溪,使城市布局基本沿溪流展开,形成今日近乎三角形的格局。古城为溪流围绕,东又有若干湖泊分布,城市的供、排水系统基本无忧,同时由于地势北高南低,易于派出洪涝
5、的威胁。古城旧有道路系统分街、巷、弄三级,并以二纵一横为主干道。二纵一为文明巷(今劳动路),北起小北门,南至东、西中山路接口处,长1016米;一为四方塘路,以境内有水塘得名,北起后洋朱巷,南至中山东路,全长585米。一横由三国立县时的古街向东西延伸而成,东为泰宁街(今中山东路),西为永清街(今中山西路),总长2020米。主干道与城门并不严格对应,街宽约35米,除作为交通干道外,还发挥着重要的商业功能。巷是居民区内的交通干道,宽23米,均与二纵一横三条主干道垂直相交,并基本呈东西或南北走向。横向的巷有大司空巷、十字巷、义学巷等,纵向的有城隍巷、华光巷等。民居多朝街巷开门。弄是民居之间的便道,往往
6、细长曲折,与巷垂直相交,宽仅一米左右,如隔墙弄、九弯弄等。由县署通往西乡的永清街和通往东乡的泰宁街是古城的主要商业街,作为商业中心的“县市”一千多年来一直设在这里。纵向道路文明巷中段“后司街”也发展成另一处重要的商业中心。从“糠行口”、“鱼行口”等古地名可以看出不同的商品有相对集中的交易地点,形成专门的“行”。天台城南依始丰溪,沿溪设有许多码头。码头上有专门从事货物水运的“过堂行”,输出山货特产,输入大米和各种日用品,这一带也发展出大片的商用建筑,如溪头、清溪镇等。城内居民区的分布也有一定规律。永清街、泰宁街及其两侧的支巷中多为经商致富的富室住宅,有些呈前店后宅形式。文明巷和四方塘街两侧多为官
7、宦人家。一般贫民住宅则散布在狭窄的巷弄之中。居民多按族姓聚族而居,如陈氏居城东、赵氏居西门外,曹姓居城北。古城的政治中心县署位于城南,自三国立县后一直沿袭至今。文化中心孔庙和县学建于县署东南、大南门入口处。释道两教的寺观遍布城内各处,数十座宗祠则建于族姓聚居地内。古城供水主要依靠井水,较有名的水井有百余口,其中县前义井、小南门内三井、小东门外万家井、小西门内金井等尤为著名。另外还筑坝疏引溪水入城,沿渠筑踏步,取水洗涤极为方便。天台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一套完整的排水排污系统,并根据古城北高南低的地势自北而南布置。明清以后各条道路均有石板盖顶的阴沟,互相贯通,汇入赭溪和始丰溪。天台古城中保存较为完
8、整的传统街区主要有:中山东路(古泰宁街)、中山西路(古永清街)、华光巷、民主路(古城隍巷)以及四方塘路等。这些街区是天台古城最早最繁华的区域,集中体现了天台城作为地区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特点。(1) 民主路民主路原名城隍巷,北起原城隍庙,南迄中山东路,总长595米。民主路是天台城内除劳动路、四方塘路外最主要的纵向道路。沿民主路现存历史文化古迹有:吹鼓亭、齐氏祠堂、张世杰祠堂、忠节祠、蒙馆等。张世杰祠专祀抗元英雄张世杰。忠节祠是纪念在明代土木之变中捐躯的齐汪的专祠,蒙馆为其幼年读书处。(2) 华光巷该巷位于劳动路西侧70米处,与民主路平行,北起大司空巷,南迄中山西路,总长135米。该巷虽不长
9、,但其西侧保存了一批明清古建筑,自北往南分别有明工部侍郎张文郁故居“大司空第”、“度予亭”、“三逸阁”和现代著名文学家王以仁故居等。(3) 四方塘路该路与五关里巷交叉处附近有成片的古民居建筑群,占地约14000平方米,平面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包括“五关里”、“圣旨门”、“叶氏大院”、“高门头”、“五世同堂”、“长檐头”等民居群落。各建筑群落紧相毗连,有些群落还互相贯通。这些建筑群落都有相近的风格,是天台城内现存最古老、面积最大的明清建筑群。 (4)中山路(包括中山东路和中山西路)天台城内街巷,清初有2街10巷,民国时增至45条,以中山路为最宽,路宽34米,卵石路面,曾是天台县最重要的街
10、道之一。中山路(包括中山东路和中山西路)位于天台旧城区南缘,东起原应台门,西迄原永清门外二里许,横贯全城,全长2020米,是至今尚保留得较为完整的天台传统街区。中山路在三国筑城时已有雏形,以后逐步向两端延伸,在北宋重修城墙时正式形成,至明代形成了现在的格局,是天台古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所在地。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为防倭寇侵袭重建城墙,以县衙为中心,其东称泰宁街,其西称永清街。民国成立后相继改名为东大街、西大街和中山路。历代县衙一直建于现中山东路西端,一千多年来未曾变动。现仍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县府大院内现尚存民国时期县府大堂和后堂等。中山东路东段和中山西路西段原是天台最富庶地区
11、东乡和西乡通往县城的乡村古道。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县城作为经济中心的功能不断强化,沿着这两条古街逐步发展成繁华的商业街和居民区。尤其是南宋迁都临安后,大量的中原百姓也迁入天台,促成了天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中山路成为立县后全城最繁华的商业街。旧时大街两旁商号毗连,旗幔飘扬,石板铺成的街道上人来车往,熙熙攘攘。尤其是每月古历逢五逢十,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尽管现在天台最大的商业街已转为新建的劳动路,但中山路仍具有完备的商业体系,热闹不减当年。大街自东到西有很多百年老店,至今犹存店屋的有杨茂林、陈隆兴、宝昌、桃源春、谦胜、梅昌记、立鑫馆、宝仁堂、姜宝山、秦大昌、叶顺泰、杨聚和、朱太丰、同寿堂等,
12、他们仍保存着古老的货物品种和经营方式。两条道路上如今象原来一样分段形成了相对集聚的货物交易市场,自东向西有:糠行口糠行、高门槛木炭行、城隍口米行、中山西路东端小商品行、鱼行口五金行、西门里粮食行等。中山东路和中山西路又是全县文化中心。位于中山东路南侧的孔庙和县学,历来是全县的儒学代表和文教中心。大街上过去还矗立着十多座高大的圣旨牌坊,现尚存中山东路北侧小岭脚下石牌坊一座。中山路两侧还是目前全县历史文化遗迹保留最多的地区,自东向西有:镇东殿、东门戏台、陈氏祠堂、孔庙、义井、施敏记大门、乌门楼许民居、将军殿、临川桥、同寿堂药店、赵氏民居等。其中建于晋代,纪念舍宅为寺的刘黎护将军之将军殿和建于宋代的
13、观音堂,是佛教文化代表性建筑。每逢节日,中山路上都要举行各种民间活动。中山路沿街房屋一般为一层、一层半和两层木结构房屋,多数建于清代,少数建于民国,古老而质朴,具有浓郁的天台地方特色。体现在构造上,古建筑常用的斗拱结构被大幅度简化,仅仅略具形态,很多甚至被完全省略。在建筑立面上,侧脚和升起往往被省略,而且各临街建筑的立面在处理上都较为类似,简洁实用。少数民居在二层护栏上有较为精美、复杂的木质雕花。只有极少数的建筑较为精致,如观音堂,保留有完整的清代彩画,但其斗拱、檐和椽不是标准的官式做法,而是结合当地的现实技术条件和实际情况进行了处理,融入了天台独有的创造性想法。就现状而言,中山路沿街的店面因
14、年代久而多次修建、改建,绝大多数的建筑底层已不复旧貌,大都改为水泥门面,而二层仍保持为原有的木结构。古建筑的整体风貌已有所改变。尤为遗憾的是,街上(特别是中山西路一段)已有不少古建筑因年久失修或其它原因被拆除,代之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现代建筑,一般多为三、四层,少数五层,与周围的古建筑群极不协调,严重影响了整个街景的统一性。天台古城中,基本没有预先规划的城市广场,但是在城市的实际建设过程中,从某些功能出发,自然形成一些广场,一般都是不规则平面,面积也不大。可以分为以下若干类型:1、入口广场:多设在庙观,宗祠,衙署等公共建筑之前。县政府为古时县衙所在。根据中国古代官制,县衙大门东有班春亭,西有宣诏
15、亭,前有申明亭,其广场随建筑产生,用于公示布告,宣抚百姓之用,其格局在今天依然清晰可见;又如观音堂,将军殿等寺观之前亦有自然形成的广场,其功能相对复杂,往往是集市贸易和节日演出的场所,特别是在宗教节日,庙会期间更为热闹,是古时永清街和泰宁街上人文气氛较为浓厚的节点所在。2、集市广场:在今天中山西路与赭溪交汇处即永清门外道路交叉口所形成的广场,成为周围乡民,山民同城内居民进行集市贸易场所,周围的若干巷弄也可以看出原来集市的特产,如“糠行弄,”“米行弄口”等等。时至今日,该处仍然是天台重要的集市。 3、交通广场:从已有资料中,不能直接看出天台古时是否存在类似广场,但是从文献中对作为水运通道的描述,
16、旧时天台水路可直通台州府城,是古时城市与外界联系重要途径,因此在某些船运埠头应当自然形成较大之交通广场,方便人员往来,物资集散。如今天溪头镇,清溪镇正是当年有水运埠头发展而来的集镇。 4、水源广场:由于天台降水丰富,又有始丰溪,赭溪等绕城而过,地下水位较高,井水成为城内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原城内有水井近百口,较为有名的有义井,三井等,在这些水井周围也会自然形成一些广场,成为取水进出及休息之场所。影响较大者如三井,甚至在井旁修三井庙,以祈求神灵保护。同历史上其他县城一样,天台古城同样分布有各式各样的公共建筑,如衙署、官学、孔庙等。其位置也基本符合中国古代城市布局原则。天台县衙位于城南,中山西路东
17、端,自三国立县以来,一直治袭至今。文化中心孔庙和县学则建于县署东南,大南门入口内。天台乃人文荟萃之所在,儒、释、道皆留下浓厚的历史文化烙印,反映到建筑上则体现为道观,寺庙、宗祠等等。天台古城内的祠庙大致分三类:(1)官制祠庙,如孔庙、忠义祠、乡贤祠、历坛、社坛乃至城隍庙、关帝庙等;(2)宗教建筑,如将军殿、镇东殿、观音堂、佑圣观等。(3)宗族祠堂,如张世杰祠等。祠庙对一个城市的格局有较大的影响。官制祠庙,历坛在县治北后廓,城隍庙在县东北,关帝庙在县治西,如此等等,他们反映了城市的大致格局和规模。宗教祠庙的分布则多有趋吉的作用。佑圣观,万历志云:“为玄帝行祠,旧名佑圣真君殿,在县治东妙山上,塑真
18、武像,以山岩皆赤,有大气,故以水压之。”“镇东殿”位于应台门内,供奉赵公明元帅,与旧应台门上城楼所奉财神有相同作用,希望神明保佑平安。其它七座城楼上也都各有奉祀。详见天台县志稿舆地略城堡。城内佛、道文化的印迹也相当明显。据县志记载,天台城内外道观、佛寺很多。但今日大部分都已经废弃,尚存的部分宗教建筑多布于中山路上及其两侧的巷弄之中。究其缘由,应当与中山路自古以来就是天台商业中心的地位有关。繁荣的集市贸易,大量人流往来为这些祠庙提供了足够的香费,足资应付庙宇的平时维护。同时,此类祠庙也由单一的宗教功能趋于多样化,通常具市民体闲,娱乐,交易的多重功能,已如上文所提到的入口广场,集市广场一样,商业活
19、动与宗教活动相辅相成,既促进了商业发展,又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第三章 民居分布特点和建造特点天台居民多按族姓聚集而居,如陈氏居城东,赵氏居西门外,曹姓居城北。与此相应,宗祠的分布也反映了居民聚族而居的特点,为后人研究天台居民的变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天台古称乐善之邦,民俗俭而勤,民性淳朴而强悍重义。由于佛道源远流长,故民间婚丧礼仪、岁时祝祭、迎神赛会等习俗大多与宗教影响有关。民国天台县志稿称:“天台人多聚族而居,重宗谊,善团结。”天台全县乡镇同姓聚族而居,旧时城内也分族姓各居一处,如东门陈姓,溪头姜姓,桥上王姓,后司街曹姓等。聚族而居则必有祠堂,祠堂又分大宗,小宗。全县最古老祠堂是县城东门
20、哲山的陈氏祠堂,最宏敞则是县城袁氏祠堂,屏墙内拓出一大道地(即天井),进而为大堂,东西两侧各有厢房,夹室和客厅。中国古代城市的集市贸易往往与庙会联系,在天台较有代表性的当属“二月初九”城隍庙会,“二月十九”观音生日。“城隍庙会”,入夜城关直街自高门卡到浪汤头,横街自城隍庙前至巷口皆结彩挂灯,游人杂沓。庙会张灯时间原仅三夜,后又加上祀康熙年间天台县令戴兆佳二夜,凡五夜。其间香烛最盛是初八夜,妇女庙宿拥挤不堪, 盛况堪与上元节之灯会相比。“二月十九”观音生日,城内观音堂前满街张灯,女子多祈求赐子。(注:戴兆佳,江西建平人,康熙五十八年六十年任天台县令,在任期间,修城墙,营水利,抑豪富,济贫困,教化
21、民众,政绩卓著,著有天台治略)。旧时,在泰宁街和永清街,经常有各种公共活动,极大促进了“中山路”作为中心商业街的形成,也促进了城乡经济的交流,丰富了物资交换买卖。天台旧时建房也有颇多讲究。建房奠基,起土时要请高士念咒,还常将白色瓷瓶埋于基础之下,据称可以镇凶避邪。垫磉、拼木、上梁都礼待土木师傅。上梁要由带班木匠师傅唱“上梁歌”,抛上梁馒头,贴八卦图案,在正梁上悬挂写有“福星高照”的红灯,挂木制的泥板和“石锤”等等。已出嫁之姐妹要送红彩布,悬于梁上,并在各立柱上贴对联。完工时,还要送礼包,衣裤料、布腰带给土木师傅,以致谢。搬迁时要置办酒席宴请亲友,亲友则以“馍糍、发洋糕、连头葱等前来道贺,称“踏
22、福”,或称“迁居踏福”。旧俗还认为正门朝别人屋角是不吉利的,需在所谓恶向处的墙上嵌一块镇宅石,上刻“泰山”在此,或再在字的上端刻虎头,八卦之类图案,也有刻“石敢当”的,认为可以避妖破邪、逐鬼魅。”在实际调研中,发现有许多民居都有上述特点,甚至还有在门楣上悬挂“照妖镜”等等。建国后,各种建房习俗和建房禁忌正逐渐消失,在规划保护中,应发掘,整理这些民俗文化加以研究利用。 天台的民居颇具特色,呈口字形,近似于北方的四合院,而多一点灵巧和雅致。口字形居民一般是朝南一个大中堂,两侧两个大房间,再侧两个双间隈房(俗称双间六顶,作厨房用)。东西两厢各有一个横堂,两个横房间。开始时都是平屋,至明末始有楼房。前
23、有屏墙,屏墙外是大门。到清嘉庆道光年间,开始有三个连贯的口字形建筑,俗称“三推九明堂”。为了使前后三个大院往来便利,两侧开有大街堂。有的每重还自开大门,平时可以隔断,逢到喜庆凶丧大事才豁然洞开连成一体。到民国年间,建筑技术有了进步,天台城关县后巷曹家开始以隈房不作灶房,改为一间横堂,一间房间,围以围墙,俨然成一小院落,极幽雅宜人。灶房、厕所另建附屋,和主屋隔开,既卫生,又雅观。从此以后,天台城乡建屋者竞相仿效。小户人家由于经济困难,无力建造这种房屋,大致依地造型,有一字形、角尺形等。在农村更有灶房、寝室、牛栏、猪栏同处一室的,俗称“水缸镬灶连眠床”,粪缸多露天置放于屋外。在山村,房屋呈点字形布
24、置。过去常常见到用茅草为顶,以竹子为柱,现在已经见不到了。建筑材料以木材为主。大厦高宅的木材直料,最讲究者用柏树、樟树、杉树,俗称“本色树”。横斜屋料多用松木。中堂的四根屋柱名叫“四经”,用料最为考究,以东梅、西柏、南樟、北梓最有价值。砌墙材料就地取材,有砖墙、石墙、石板墙、泥墙、缸瓷墙等。石墙,在山区、溪边多取乱石叠砌,俗称“乱石墙”,厚度达三尺有余,泥墙多见於粘土,分布于村落中,外墙一般用红黄两色粘土拌少量的稻草捣筑而成,内墙一般先以竹或茅杆编成墙状,外面糊泥而成。在出产缸、瓷、瓶的村落,还有以整个废缸盛土垒墙的,也有用废缸瓷碎片砌培的,见者常常为工匠的手艺而叹服。 地面有石板地、桐油石灰
25、地、泥地、砖地等类。石板地采用四方或三角石板拼铺,类似当今的花岗岩铺法;桐油石灰地,用熟桐油、石灰、粘土拌和一起,摊平实,光滑坚实而耐用。天台民居主要特色为四合院落,但是由于各家各户经济条件、政治地位不同,其住房亦相应呈现多种类型。结合天台部分民居实例,其民居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类:普通城市居民住宅,书香官宦人家宅第,工商地主住宅。如前文所述,城内居民分布即显示出这些区别。永清街、泰宁街及两侧的支巷中多为经商致富的富商住宅,甚至呈前店后宅或下店上宅形式;文明巷和四方塘街两侧多为官宦人家;一般居民住宅则散布于狭窄的巷弄中。普通城市居民住宅多为“一”形平面,此类平面以平间为单位,横向拼联而成。每间分前
26、后室,或前、中、后三室。前室为起居,中室为卧房,后室做厨房;有时做成楼房,则楼上做卧房,有时在房前后或中间加小天井。此类型平面适于多户集居,密度较高,用地经济,总平面布局多与街道平行,每户直接对外,交通方便。住户多为经济不宽裕的城市居民或小手工业者。该类型住宅多见于清溪街,前开门做店铺,后面或楼上做卧室。位于文明巷和四方塘路的官宦人家宅第多为封闭性多进院落的大型住宅。这种住宅除了追求气派并为防御着想外,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有密切关系。在过去官宦地主人家,讲究几世同堂,等级分明的大家族集居习俗。要求住宅有一定规模,一般经过大门(门厅)、仪门(二道门),进入前院,正房大厅为迎宾会客之
27、用,二进院大厅为礼堂(香火堂),三进及后院正房为坐楼,是主人及内眷居住之所。各重院落的大厅为婚丧喜庆招待宾客及宴会之所,各重院落的厢房则为辅助用房、书房以及儿孙晚辈住所,每套厢房成为一个小的居住单元。仆人则居内外院通风采光较差的房间。这种主从分明,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格局,形成了天台官宦人家典型居住方式,张文郁故居、“五世同堂”、“宣武第”等民居皆为此类型住宅之典型。“工商地主住宅”多分布于永清街,泰宁街两侧及其支巷中,相对于官宦之家宅第,其规模不是很大,一般为一进、二进,多进院落较为罕见。格局上也并非严整对称,受地形约束的住宅,还常常结合实际,进行部分变通,以更适合居住需要。在“花楼民居群”
28、中,类似住宅占相当多数。另有城关桥上荣阳里巷41号朱太丰四合院民居,城关赤巷5号赵氏民居,水坑巷30号茅氏四合院民居等。相对其他地区的民居,天台民居有颇多的地方特色。石板墙建筑即为天台的一大特色。石板建筑是把石板竖向排列做建筑外墙(板长200240厘米、宽6090厘米,厚69厘米),手法简洁巧妙,使构造和艺术处理融会在一起。如天台柏树巷某宅的外墙,下层平铺一层石板作墙基,墙基上竖立石板,板下凸出榫头插入基墙,板顶开燕尾榫,用木杆和梁柱系统联结成一个整体。石板墙头砌“单堵墙”。由于这部分建筑是作厨房、厕所用,因此,在单堵墙上开出一些空洞,以利通风,这些空洞暴露出单堵墙的厚薄,显示出了施工技巧。由
29、于洞墙一般是每隔几块开一个漏窗,花纹种类很多,从简单的直棂窗到很复杂的仿木窗格都有。在石墙上开门时通常是空出门洞所需宽度,两旁各竖立一块石块,板的外缘突出墙面1020厘米作为门道,板上再横压一块石板,挑出约50厘米作为雨搭。有时还稍加艺术处理,把雨搭两角的下棱和正侧三面中部的上棱微微抹去一条,在透视上获得两角起翘的效果,把笨重的石板处理得较为轻巧,并且充分显露出石板薄、平、挺拔的特点。石墙的转角处理也很巧妙。如民主路118号住宅,在转角处把两块石板分别在上、下部砍去一条,做成勾头榫,互相咬扣搭接。这种做法几乎是纯构造问题,然而它强调了石板的薄和构造上的简单,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外观上简洁轻快的效
30、果。这类建筑上层的“单堵墙”墙身较薄,不能承重,因此如果在上面开窗,应另立框架柱子然后安窗框。窗框用条石镌成,微微凸出墙面,槛上一般都有凸出,和平直的墙面产生对比,虽然本身未加装饰,却也能成为立面上很突出的饰物。除了凸出的板窗外,还有一些建筑是在上层砖墙中镶嵌一块石板,板上开圆窗洞,上加雨搭,虽然手法简洁,却能成为立面的重点装饰,在构图上很有作用。此外,有一些建筑的烟囱凸出外墙,成为立面上的垂直线脚。天台十字巷十二号民居就是烟囱与圆窗组合一起,在外观上起一定装饰作用的例子。天台民居的尺度较小,一般一层檐。高度在3米左右,甚至一些较大住宅也是这样。为了使建筑显得高大,常常在临街的后坡上做花墙。先在檐口上平挑出一层单砖,形成一圈凸出墙面10厘米左右、厚4厘米的线脚,和两端的单堵山墙连在一起,随着山墙的马头墙起伏转折。线脚内包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