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33.45KB ,
资源ID:1967462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6746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道家趣闻典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道家趣闻典故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曹参相齐九年间,推行黄老学说,约法省禁,与民休息,使混乱的社会秩序逐渐得以安定,使凋敝的经济慢慢得以恢复,农业人口也得到快速增长,齐国大治,曹参也被称为齐国自管仲以来贤相。曹参不仅是齐国的贤相,也是大汉国的贤相,成语“萧规曹随”讲的就是这段经历。说惠帝二年萧何宰相去世,曹参接位。有趣的是,曹参接任后,万事无所变更,完全依照萧何时代的规划。人事上选用有治理地方实际行政经验,且木讷又拙于文辞、处事待人厚重的人。那些有野心或企图大干一番的绝不任用。曹参每天花在处理相国府的公事上时间非常少,并且大多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事。细微的小过错,曹参都帮助大家掩饰过去,因此每天几乎都没有什么事情。曹参自己则日夜

2、饮酒,以拒绝处理太多的事情。很多公卿大夫、将领们到相国府商议公事,曹参便招待他们喝酒,直到喝醉了,什么建议也来不及讲,便又回去了。曹参接替萧何,在宰相位只干了三年就去世了。曹参在任相国的短短三年中,全面推行黄老政治,它既不象法家严刑酷罚,也不赞成儒家的繁文缛礼,它的原则是“无为而治”、“与民休息”,从而为文景盛世打下了基础。曹参死后,老百姓怀念,唱歌称颂说:“萧何制法,明白整齐。曹参代之,守成不失。承蒙曹相无为清静之治,百姓安宁,乐业安居。”司马迁在史记?曹相国世家的结尾处评述说:曹参作汉朝相国,主张清静之法,合乎道家学说。天下百姓在摆脱了秦朝的苛政之后,享受到了由曹参带来的休养生息的无为之治

3、,于是天下人交口称赞。苏东坡赞曰:“夫曹参为汉宗臣,而盖公为之师,可谓国盛矣。”此外,“匆扰集市”也是曹参无为而治的佳话。讲的是曹参接任萧何任汉朝丞相,临走前叮嘱齐国接班的丞相说,拜托你啦,不要去干扰集市。接班齐相大不理解,问曹参齐国这么大,就没有比集市更重要的事吗。这其也是道家重视市场调节作用的一事例,齐国晒盐矿铁等工商业发达,曹参把勿扰市场作为治国的重中之重,是有道理的。3.汉文帝以鬼神巧应贾谊汉文帝是文景盛事的开创者,好黄老之学,大力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主要做法是宽刑薄赋、自由工商,政治上也利用黄老道家思想,以静制动,对付那些不安份诸侯蕃王。贾生名贾谊,洛阳人氏。贾谊著的治安策和过秦论是

4、西汉名著,对后来历史影响也很大。贾谊十八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闻名当地。经吴廷尉推荐,汉文帝征召贾谊,并让他担任了博士之职。汉文帝也十分喜欢他,后又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了太中大夫。贾谊才能杰出,思想激进,位居高官自然想大有一番作为,汉文帝也采纳了他的一些主张如修改各项规章,改变秦朝旧法,分割诸侯封地等。但贾谊仍不满足,变法建议仍很多,特别是屡提急进的削蕃建议。此后,汉文帝慢慢的就烦了贾谊那一套建议,就渐渐疏远了贾谊,不再听取他的意见,还把他调到长沙,出任长沙王太傅。一年多以后,贾谊被召回京城拜见皇帝。当时汉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因文帝有感于鬼神,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

5、乘机讲述了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直到半夜时分,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于是,就有了诗人李商隐名诗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注:上学时学习这首诗时,老师说封建皇帝不关群众疾苦而关心鬼神。现在看来这种说法是糟踏国粹,误人子弟。其实是汉文帝推行无为黄老政治,不想听贾谊那老一套激进的建议,就正好谈论神鬼一类的事。4.窦太后猪圈儒生窦太后是西汉黄老政治的一个重要人物,也是文景盛世的关键人物。外戚世家说:“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太子(武帝)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汉书?外戚传说:“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诸窦不得不读老子,尊其术”。窦太后作了二十三年

6、的皇后,十六年的皇太后,六年的太皇太后。在这四十五年之中,她极力推崇黄老之言。窦太后因好黄老之术,文帝为人性格温和,也受其影响。景帝时也尊太后之命用黄老。汉武帝即位后,第一次独尊儒术就是因窦太后反对而失败。在景帝的时期,窦太后召见了一个儒家的人辕固。辕固在诗经的研究方面很有成就,景帝时的诗经博士,是齐国人。当时齐国凡在诗经方面有成就的人,都是他的学生。他大名鼎鼎,也很受景帝的赏识。一次,窦太后请他去,自然窦太后知道他是个诗经博士。然而,窦太后并没有向他请教诗经,而问他有关黄老之学的问题。辕固觉得奇怪,但他知道窦太后的居心。然而,辕固并不慑于窦太后。他的回答使周围的人大吃一惊。他不悄一顾地说:“

7、黄老算什么学问,不过是妇女和小孩子说的话。” 窦太后听后非常气愤。认为辕固是在故意顶撞她。窦太后便罚辕固到野猪圈中去斗猪。景帝当时也在场,但景帝为人温和,当窦太后罚辕固斗猪时,他将身上带的宝剑借给辕固,救了辕固的命。据说汉武帝即位后,要废黩百家、独尊儒术。窦太后大怒,虽说刘彻是自己的孙子,但毕竟九五至尊,也不好把他怎么样,于是就杀鸡给猴看,将他的几个儒门臣子如太傅卫绾、郎中令王臧、御史大夫赵绾给狠狠治了一通,把他们关进野猪笼。5.汉武帝颁诏谢罪道家人都对汉武帝没好印象,是汉武独尊儒术,让黄老道家走下圣坛。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结果,正如汉书上说的,“天下虚耗,人复相食”,全国人口死亡过半,到处都是人

8、吃人。汉武帝为此后悔了,向人国人民颁诏谢罪,经济上重回黄老政治那一套。汉武帝是中国第一个向百姓谢罪的帝王,也是唯一谢罪的帝,可见当时情况之险恶。汉武帝是个好大喜功、不甘寂寞的君主。他重用窦太皇太后之侄魏其侯窦婴和王太后同母异父弟武安侯田鼢,下诏要各郡国举荐贤良方正之士。有大儒董仲舒等入选,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武帝深为赞赏。不料他的祖母窦太皇太后素好道家黄老无为之术,厌恶儒生,赶走了董仲舒,训斥了年轻的武帝。所以第一次独尊儒术失败。5年后窦太后去世,21岁的汉武帝大权在手,真正实施了独尊儒术的政策,结束了文景之治清静守法的时代。汉武帝胡作非为,把文景之治多年积累的国力,短短几十年就耗干了,西

9、汉王朝由盛转衰。重税剥夺、官营掠民、穷兵黩武等,破坏了国家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搞得百姓四处流亡,天下大乱,暴动接连发生。汉书上记载:“大群至数千人,擅自号,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守、都尉,杀二千石,为檄告县趋具食;小群以百数,掠卤乡里者不可称数。”汉武帝用了几年的时间来对各地的暴乱进行镇压,但仍然是“散卒失亡,复聚党阻山川,往往而群,无可奈何”。资治通鉴记裁,由于连年征战,海内虚耗,社会动乱,人复相食。面对普遍到处都人吃人,饥民流民群起闹事,汉武帝晚年也开始悔过了,下了一道向全国人民谢罪的沼书,他在轮台罪己诏中曰:“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

10、下者,悉罢之。”强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这是说,当今的任务是停止朝廷苛暴的政策,不准再随便征税,全力从事农业生产,回到与民休息的政策中来。这是说,退回到“文景之治”与民休息的政策中来。汉武帝死后,以夏侯胜和黄霸为代表的一帮大臣公然抗旨,反对给武帝修庙,要对汉武帝全盘否定。夏胜侯说,武帝虽然有驱逐四夷开疆拓土的功绩,但造成大批士兵和民众死士,弄得民穷财尽,生活奢侈,挥霍无度,以至国家财力耗尽,国库空虚,百姓流离失所,半数人口死亡。到处发生蝗灾,赤地数千里,到处都是人吃人,到现在还没有恢复元气。武帝对百姓没有什么功德恩泽,不应该给他制定庙乐。好在丞相蔡义忠于武帝,顶住了非议,将夏侯

11、胜等按“大逆不道”罪处死并“夷三族”,但并未执行。两年后,汉宣帝将夏侯胜与黄霸放出,分别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和扬州刺史。这就透露出了汉宣帝的微妙态度,也说明了武帝庙乐之议的背景并不是那么简单。武帝是宣帝的曾祖父,但宣帝的祖父母、父母都死于武帝之手,宣帝自己也差一点被杀于襁褓之中。6.汲黯无为而东海大治汲黯(死于公元前112年)濮阳人,汉武帝初时推行黄老政治的一个人物。汲黯孝景帝时为太子洗马,武帝即位后为谒者,并先后任荥阳令,东海太守,主爵都尉(主管侯国事务),位列九卿。汲黯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是中国历史三大诤臣(汉代汲黯、宋代包拯、明代海瑞)之一。杜甫有诗云:“汲黯匡君切,廉颇出将频。”曾国藩曾自

12、嘲“立朝本非汲黯节,媚世又无张禹才”。汲黯是黄老政治的实践者,这就与汉武帝独尊儒术、大作大为的思想完全相反。因治国理念不同,汲黯屡次直谏匡君。汉武帝要尊儒家效法尧舜(尧舜都是垂拱而治的样榜),汲黯则嘲笑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安能效法唐虞乎?”武帝怒而罢朝。汉武帝烦了汲黯,就任他担任东海郡(郡治今山东郯县)太守。汲黯信奉黄老之学,为官处世,喜好清静,他把事情交付给下属处理,为政只督查下属按大原则办事,不苛求小节。他体弱多病,常闭门卧床。一年多时间,东海郡便一片清平,百姓拥戴。汉武帝知道后,召汲黯回京任主爵都尉。几年后,汉武帝又烦了汲黯,派他到淮阳任太守,整个淮阳郡在他的治理下,政通人和,一

13、片兴旺。汲黯在淮阳做了七年,最后病死在淮阳太守任上。汲黯的故事还有不少,历史上与他相关的成语有2个。一是后来者居上。汉武独尊儒术时,满朝黄老大臣不用,用一帮新儒生,于是汲黯对汉武帝说:“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居上。” 另一个是“门可罗雀”。这个典故是司马迁借用翟公之口来说汲黯,由于为官清廉,等到削职为民的时候,既没有权也没有钱,自然是门可罗雀了。7.淮南王刘安上千门客著淮南子淮南子即淮南王书又称淮南鸿烈,是西汉初叶,淮南王刘安命手下宾客集体撰作的一部奇书,据说作书门客达一千多人。淮南王刘安应属黄老大鳄,淮南子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

14、淮南子一书的问世,推动了黄老之学盛极一时的局面。黄老学派发展到淮南子的问世,已经完成了自己新的理论体系。在淮南子中,对于这个学派所主张的清静无为,主逸臣劳,恢宏礼义,务德化民,宽简刑政,除削繁苛以及总的顺乎民欲,应乎时变等要旨,一一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很明显,这时已根据政治社会的需要,对先秦的黄老之学作了重大的改造,主要使它不再是单纯道、法的结合,而成为儒、道、法三家为主的结合。这种情况在法律思想方面,同样具有值得特别重视的意义。它在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发展史上可以说发挥了划时代的作用。近代胡适对淮南子研究很深,认为淮南子是道家哲学中的巅峰著作之一,从中提炼出了“虚君的共和主义原则”和“众智众力

15、的民治主义原则”。他两次把他研究的淮南王书呈送给蒋介石,希望能对其专制思想有所约束。淮南子这部书历来评说不一,长时期内被论定为杂家之言。历史上,著书人数最多的是吕不韦三千门客著吕氏春秋,虽然为吕氏春秋作序的高诱及司马迁都认为该书属道家,但现也被列入杂家。胡适先生在其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中认为:“杂家是道家的前身,道家是杂家的新名。汉以前的道家可叫做杂家,秦以后的杂家应叫做道家。研究先秦汉之间的思想史的人,不可不认清这一件重要事实。” 胡适这一说法并非无稽之谈,而是有着根据的。他在论证中提到:司马谈认为“道家者流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史记?太史公自序)一百多年后,汉书这样下杂家的界说杂家者流

16、,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可见道家的特征与杂家的定义相似,因此,汉书分类时,把古代思想式里的老子、庄子、天骈、列子等等列为“道家”,把道家的范围缩小了,故吕氏春秋和淮南王书都收不进去。8.梁元帝兵临城下还讲老子梁元帝萧绎(508-554年),南朝梁画家,字世诚,武帝萧衍第七子,南梁第四位皇帝,在位3年。梁元帝萧绎平定了候景之乱,可这时候的梁朝已经是支离破碎了,西魏趁梁朝大乱,出兵攻占了当时的梁都江陵,俘虏了萧绎,不久将萧绎杀死。据史载,梁元帝嗜书成命,好文学,博览群书,又通佛典,致力于编纂和

17、著述,著有文集五十二卷、汉书注释、周易讲疏、老子讲疏等共三百六十余卷。当北魏兵临城下,他不积极组织防御、抵抗,却戎服与群臣讲老子,被魏军攻破,临死前他还做了一件中国文化史上的最大蠢事,把东阁竹殿古今图书十四万卷一把火全烧掉了!问他为何烧书,他说,读了万卷书,还落得今日的下场,书还有啥用场!历史上,对梁元帝评价比较负面。他读书虽多,但为人量小,忙于内斗,杀兄屠弟。侯景之乱时,他都督荆、湘、郢、益、宁、南梁六州诸军事,控制长江中上游,军事实力最强,但他不积极平乱,反而把兄弟子侄全都看成是自己获得皇位的绊脚石。王夫之曾深刻地指出:“无高明之量以持其大体,无斟酌之权以审于独知,则读书万卷,止以导迷,顾

18、不如不学无术者之尚全其朴也。”在王夫之看来,梁元帝没有从读书中得到有关等切实有用的教益,嗜书便成了玩物丧志,与嗜酒、好色并无两样,所以还不如不读的好。9.竹林七贤士魏晋玄学时期7位名士的合称,包括:魏正始年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7人常集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西北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竹林七贤士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道家思想倾向略有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在政治

19、态度上的分歧比较明显。嵇康、阮籍、刘伶等仕魏而对执掌大权、已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向秀在嵇康被害後被迫出仕。阮咸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後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晋後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晋惠帝两朝,至八王乱起,仍优游暇豫,不失其位。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杀害。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10.唐太宗垂拱而治垂拱而治是指垂衣拱手,什么都不做就天下大治。魏征在

20、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魏征,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刚正不阿、敢于直谏而名垂史册。后世一些诤臣,如称为青天的包拯都以他为楷模。他不仅敢谏,而且善谏。从唐太宗贞观初年到其去世,十七八年间共上重要奏疏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为太宗采纳,使太宗避免了政治上的不少失误。唐初社会能够出现号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作为谏臣的魏征是有其功劳的。“垂拱而治”是作为一种政治理想,比道家无为而治更加积极生动形象,它要求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积极地求治,不是消极地顺势而治。垂拱而治与无为而治的内涵上也不完全相同,还含有“四两拔千斤”之意。但垂

21、拱而治的本质与黄老政治是一样的,都提倡“君无为而臣有为”。唐太宗曾谈其治国体会:“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唐初盛世:唐太宗诏令中曾说:“天下大定,亦赖无为之功,宜有改张,阐兹玄化”,百官“各当其任,则无为而治矣”。唐玄宗也受太宗影响,竭力推崇道家思想,亲撰御注道德真经和御注道德真经疏。他写道:“圣人之无为也,因循任下,责成不劳,谋无失策,举无遗事,言为文章,举为表则,进退应时,动静循理顺天之时,顺地之性,因人之心。是则群臣辐凑,贤与不肖各尽其用,君得所以制臣,臣得所以事君,此理国无为之道也。11.马若瑟在道德经中发现了上帝马若瑟(Joseph Henri Marie

22、 de prmare,16661735年),法国传教士,1698年来华,他曾用拉丁文对道德经作了评。马若瑟是个有钻研精神的传教士,翻译了大量中国经典。其中影响最大是他在他是老子书中发现了上帝名字,老子第14章曰:视之不见名曰夷(Yi)、听之不闻名曰希(Hsi)、搏之不得名曰微(Wei),所以,Yihiwei(雅赫维)等于“夷希微”,也就是上帝耶和华的名字,该发现非同小可,因为基督教认为上帝无所不在,中国也决不例外。该发现也鼓舞了“旧约形象学派”一帮人,这是一个要以中国文明证实圣经可靠性的团体,当时在欧也曾流行一时。其追随者经常召开关于上帝、神、道的学术会议,甚至今天仍有人在研究它。他们中一些大

23、胆者甚至提出了“神道”教来代替基督教,终不为罗马教庭所容。马若瑟另一突出贡献,是他对元曲赵氏孤儿的法译。法国启蒙运动领头羊伏尔泰将其改编为中国孤儿,于1755年在巴黎公演,轰动了法国和欧洲。此剧本后曾三度译成英文,五度改写上演,对西方启蒙运动影响极大,极大的扩大了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12.儒连首译道德经由于多种原因,17世纪末儒家经黄都已经翻译成了西文,而道德经迟迟没有全译本,影响了中西文化交流,特别是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是当时欧洲为摆脱宗教控制、贵族统治等而开展的一场文化运动,欧洲人从中国无神论、科举考试等做法中,找到了摆脱宗教控制、贵族统治的样本。但对于破除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启

24、蒙运动思想家都对中国的专制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评。道家的本质是自由的,只有道家文化才是“破”、“立”的双料理论,对欧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是有帮助的。李约瑟在道家与道家思想一文的总结中惋惜的说:“中国哲学家孔子对十八世纪的欧洲产生重大影响,这是是大家所熟悉的。如果道家经典当时也能翻译出来,其效果是何等的不同啊”。事实上,哲学家黑格尔对道家的评述,主要来源于雷慕沙,他本人并没有见过全译的道德经。1826年黑格尔访问巴黎时,曾与雷慕沙见过面,并聆听了雷氏在法兰西学院的讲演。儒连(Stanislas Julien,17971873),中国名也称茹理安或朱利安,是继雷慕沙之后法国最优秀的汉学家,1842年儒莲

25、完成了老师雷慕沙的生前嘱托,出版了全译法文本道德经,书名为“关于道和德的书”。据施博尔教授研究,这个译本至少利用了七种注本,不仅包括标准的河上公注本和王弼注本,正确地表达了道德经的内容,因此,大多数汉学家把儒莲译本视为最佳译本。虽然1839年卜铁发表拉丁文的道德经全译本,被视为欧洲的第一个全译本,然而其影响很小。儒莲继雷慕沙任巴黎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四十余年,此后以他的名字设立的“儒莲奖”,是欧洲最高的汉学家奖。13.托尔斯泰亲注道德经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著名文学家、19世纪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改革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托尔斯泰曾亲自动手翻译了老

26、子的言论,此事已传为文坛佳话。他从1884年起就动手摘选和翻译道德经,主要从法译本并参照德译本转译。他边读边译边研究,断断续续经过10年完成。译作于1910年由“媒介”出版社印行,书名为:中国圣人老子语录,主要部分是老子言论摘选,共选入64段语录,附有两篇论文,一为托尔斯泰写的前言论老子学说的本质,一是伊戈尔布诺夫一波萨多夫写的短文关于圣人老子。后来,托翁去世后,1913年又出版一个经别人整理的译本,书名是:老子道德之书,列?尼?托尔斯泰编,京都大学教授丹?彼?科尼西译自中文,谢?杜雷林增补注释,这是第一部公开出版的道德经俄译本。鉴于俄国当年许多汉学家的译稿都未及发表,仅仅作为手稿保存下来。而

27、托翁的译本则能早早问世,因而可以说道德经在俄国的流传,早期主要得力于托尔斯泰的编译本。托尔斯泰以他的名望使道德经在俄国得以广泛传播。托尔斯泰非常欣赏老子的“无为”的思想,后来他就把它发展成为“不用暴力抵抗邪恶”的理论,主张用“无为”对待一切事物。他在论老子学说的本质一文里就提到:“老子学说与基督学说,其实质是相同的,二者的实质在于通过节制一切肉体的东西而显示构成人的生活之基础的灵和神的本质”。1891年俄国圣彼得堡一位出版家询问托尔斯泰,世界上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对他影响最大。他回答说:受中国的孔子和孟子的影响“很大”,而受老子的影响则是“巨大”。退一步说,从托翁的言论也已得到印证。14.里根治大

28、国若烹小鲜里根(Ronald Wilson Reagan),是美国第40 任总统,连任续两届。里根是美国历史上当选和就职时年龄最大的总统,也是最长寿的总统。里根可能在1984年访问中国期间,了解一点道家学说。里根总统在1987年的国情咨文中,引用了中国老“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阐明其施政纲领。他还在咨文中鼓吹说,“在别的宪法中,政府告诉人民怎么做;在我们的宪法中,咱人民告诉政府怎么做,而且只能按照宪法上规定的去做。别的革命是用新的统治者来取代旧的统治者,而我们的革命却立人民为主人,雇政府为仆人。在美国,是咱人民说了算”。里根一句话引起强烈反响,老子一书畅销美国,一时“纽约纸贵”,于是八家出版

29、社竞相出版老子,其版权价值13万美元,可谓一字千金了。里根引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一语,并不是故作高深,用外国古人的话充门面,而是深悟其妙。众所周知,里所代表的也是美国共和党的保守派,其核心价值就是坚守古典自由经济思想,反对政府干预。这简直与老子“无为而治”天衣无缝般的吻合。1984年,里根总统在访问上海复旦大学所作的演讲一再突出了他与老子的无为思想的根本共识:“我们相信每个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尊严。这个制度是建立在对每个人的特殊天赋和才干、每个人自主、自立的权利格外珍视基础之上的。美国的宪法为什么如此特别:因为这是人民给统治者立下的、以防范统治者为目的的宪法,不是统治者领导下为防范人民所立下的宪法。根据美国著名调查机构盖洛普在2001年的一项民意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