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28.97KB ,
资源ID:1966556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6655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学过程设计复 习 要 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教学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互动5分钟新 课 教 学 要 点 及 难 点 分 析及教具教学难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讲授法2学时保存部门:教研室 保存期限:长期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 突出地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于世界后列,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不可逾越性,只有经

2、过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的充分发展,我们才能逐步摆脱贫穷、不发达状态。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 小 结从总体上说,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作业布置(预习、思考题、练习题、看参考资料等)思考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包含了哪些含义?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与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有何关系?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重点在于何处?5.如何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阅读文献:1.邓小平: 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

3、出版社,1993 年版,第 251页。2.邓小平: 一心一意搞建设,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 9页。3.邓小平: 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 204 页。后记授 课 教 案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论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有过论述。马克思以资本主义为依据对未来共产主义发展阶段做了科学预测。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认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或共产主义的低级阶

4、段,第二阶段或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马克思指出了这两个阶段的区别和联系。在他看来,低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有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 因此,它与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之间必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马克思在这里分析的是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我们对社会主义阶段的分析和划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2.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的历史经验 列宁逝世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奋斗,于 30 年代后期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斯大林没有意识到苏联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与马克思的设

5、想有很大的差别,而是把社会主义社会看作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短暂阶段,以至于当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刚刚完成,他就宣布苏联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并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1958 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程度的估计发生了重大变化,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这种过高估计在实践中遭受严重挫折以后才比较清醒了些。从而导致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灾难出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无古人的探索,在苏联、中国等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留下来共同的经验教训:其一,对本国经济、文化落后性认识不足

6、,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搞高指标,急于求成。其二,在所有制上,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纯粹公有制社会,追求“一大二公”,急于求纯。其三,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上,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短暂的时期,急于过渡。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政党对本国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的认识正确与否,关系到能否正确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大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对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在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过程中,逐步做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社会

7、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是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概念包含两层基本含义:第一,从社会性质上说,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从发育程度上说,我国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还处在它的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意思必须完整的统一起来加以理解。(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对我国现在的社会制度基本性质的总判断我国已经建立

8、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已经得到初步的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奋斗所取得的胜利成果。毫无疑问,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并将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继续前进,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程度、发展水平的总认识和总判断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突出地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

9、于世界后列,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但是,必须清醒的看到,从总体上说,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改变。(3)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初级阶段,而非他国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定前提和具体历史条件出发提出和使用的,这个特定历史阶段起始于

10、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即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终结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 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科学地总结概括为如下九个方面:(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一个改变这种不发达状态的过程。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的总体概括。(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

11、,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和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

12、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其中,第一条和第九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党的十七大又从八个方面分析和概括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

13、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

14、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从 1956 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 到21 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 100 年时间。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

15、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具体说来,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是:第一,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短暂的过渡时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虽然逾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我们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工业水平低、农业相当落后、科学技术和教育极不发达、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贫困人口占相当大比例、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水平都很低。而

16、社会主义制度要求建立在高于资本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所以,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才能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第二,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上,而我国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化程度还不高,所以在很长时期内不可能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全面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不可能彻底消除封建残余和资本主义影响,从而进入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建国近 50 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虽然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实力有了巨大增长,综合国力有了明显增

17、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我国还没有完全摆脱贫穷落后的基本状况。因此,我们必须用相当长的时期改变生产力的落后状态,建立社会主义的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逐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才能进入社会主义比较成熟的阶段,正因为我们逾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就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不可逾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三,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很长的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基本上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现代化是指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和武装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使社会生产的总体水平居于世界发展的最新阶段。可见,中

18、国的历史与现实,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要实现九个方面的历史任务,改变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状况,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时期。这个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1956 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

19、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我们必须看到,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重申: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由于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0、的提出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完成党的主要任务而制定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制定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根本指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这条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中,邓小平做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做了全面的概括。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和谐”加入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

21、,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既紧紧抓住了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又体现了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全面推动历史进步,实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的要求。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制定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制定的思想前提是党的基本路线 正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邓小平带领我们正确地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形成

22、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进行了新的大胆实践和探索,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制定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他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实践证明:只有这个理论才能够解决今天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中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最准确把握,它既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又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和立论基础。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

23、纲领,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指引下,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成果,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精神。(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制定的实践依据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探索,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使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依据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于 1991 年第一次深刻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要求,初步描绘了党的基本纲领的总体轮廓。1997 年党的十五大在全面实践的基础上做出了

24、新的概括,正式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25、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26、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展开,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和政治上成熟的标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主要经验的总结。

27、这个基本纲领对于深入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3.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党的纲领包括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两个部分。党的最高纲领是指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也可称为党的最高理想。党的最低纲领是指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制定的最近目标,又称基本纲领。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在 20 世纪内,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

28、构想,并设想用 100 年时间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战略构想。这一伟大战略构想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2.“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 (1)既有雄心壮志,又实事求是 历史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00 美元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4000 美元,差不多用了 200 多年时间。按 1980 年的汇率计算,我国 20 世纪 50 年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 70 美元,到 21 世纪中叶达到人均 4000 美

29、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间大约将用 100 年时间,这就是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只用 100 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常要用几百年走完的历程,用邓小平的话说,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但这个“雄心壮志”又是实事求是的。邓小平根据对中国国情的分析,纠正了以往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错误,不断调整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2)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第一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让人民生活比较富裕。21 世纪前 20 年的发

30、展步骤也突出了这一点,到 2010 年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并明确提出了在政治文化生活方面的目标。这些都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3)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不是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单向发展战略,而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的总体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六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4)战略实现过程具有不平衡性 我国现代化战略的实现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不同时期发展的不平衡,一是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实现小康进程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自然状况等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