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吸收西方服饰的长处改良旗袍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国人自行设计第一艘轮船建成国人自办有线电报开始A. B.C. D.7.1912年 3月,南京临时政府发布法令规定:“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这一法令旨在()A.关注国民卫生状况B.肃清满人统治余毒C.效仿西方民主政治D.反对儒家传统文化8.有学者指出,近代中国受西方影响是分层的,“外层带”是西方冲击的直接产物,“中层带”是西方催化或赋予某种形式与方向的古老又全新的历史现象,“内层带”是未受西方文明感染的。根据该学者的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外层带”的是()A.有轨电车 B
2、.中山装C.白话文 D.乡村祠堂9.公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俗称“阳历”。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是在()A.民国成立后B.新文化运动后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D.改革开放后10.右面是民国初年的漫画。画中人物手拿一杆旱烟枪在楼梯口对着电灯泡,仿佛在说:“取个火吧。”漫画的内容反映出()A.民众对于西方文明的认知十分有限B.当时的民众生活深受西方科学影响C.清末民初的广大民众生活贫困落后D.民国初年电灯已经在中国普遍使用11.近代某思想家刊文高度评价报刊的作用时说:“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以往中国报业不发达)“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靠之君”如今大力办报
3、,“准此行之,待以岁月”,使“天下人咸知变法”,必能“风气渐开,百废渐举,国体渐立,人才渐出”。据此判断,该文章最有可能发表于 ()A.昭文新报 B.时务报C.民报 D.共产党月刊12.1905年天津大公报发表文章说: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即如那名山胜水各种景致、各种情形种种事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电影实在是欧美各文明国学问美术进化的一种大表记。要说顶有意味,更是那讽劝讥诮的故事,叫人看了,能够刺激国人的神经,感到人的善念。文中作者认为()A.电影兼具娱乐、开阔视野和教育国人的作用B.电影广泛地影响着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C.电影作为新兴娱乐方式一开始就受到国人的欢迎D.电影已成为大城市
4、中重要的娱乐形式二、非选择题13.(20183浙江嘉兴选考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九七九年四月,在中央召开的经济建设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领导同志向小平同志汇报时提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多的自主权,允许在深圳、珠海和汕头举办出口加工区。小平同志十分赞同这一设想。他说: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他向中央倡议批准广东的这一要求。谷牧回忆邓小平材料二1992年起,我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有言道“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以上海浦东为经济发展“龙头”,长江流域主要城市设立了一批经济技术开
5、发区。同时期,又有内陆18个省会和区府城市对外开放,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2001年后,我国的对外开放转变为以服务业市场为重点的全方位的市场开放,转变为与WTO成员之间的双向相互开放,并建立起符合世界经济的法律体系。由此,对外开放进入法治化、制度化的全新发展轨道。摘编自唐任伍等中国经济改革30年对外开放卷(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当时中央给广东省的主要“政策”,并指出这些政策付诸实施对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经济改革和世界经济发展两个视角,概述世纪之交我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的时代背景。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对外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
6、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参考答案:(1)“政策”:给广东的对外经济活动较多自主权;在深圳、珠海和汕头设立经济特区。重要意义:设立经济特区拉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序幕;经济特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2)时代背景:经济改革进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新阶段;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重要作用:推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的形成;推动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初步形成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
7、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材料二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材料三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
8、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摘编自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1)根据材料一,回答何谓“扬气”。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3)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4)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1)始创于扬州盐商的一种奢靡生活风气。冲击了儒家的正统思想;传统的俭朴观念发生变化。(2)西方式生活时尚。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3)19世纪后期,中国人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和简单模仿西方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融入世界。(4)时代特征;经
9、济发展;社会进步;外来影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年画能够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下图是一幅20世纪50年代的入社年画,描绘了农民带着自家的牛和耕犁入社的情境。它主要反映了()A.封建土地制度的彻底废除B.农民对“大跃进”运动的支持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D.土地改革运动迅速发展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强调:“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我国农业社会化的实现途径是()A.土地改革B.农业生产合作社C.公私合营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
10、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下列事件属于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C.解放战争 D.三大改造4.1956年,浙江一些地区曾出现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按产量来计算社员报酬的“包产到户”的做法。这一做法()A.表明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建立B.承认了农民个体的土地所有权C.贯彻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有利于弥补社会主义改造的缺陷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上期末)“河西是个好地方,水库相连像珍珠。千里戈壁变良田,鱼米之乡花果园。石油似海铁成山,地下宝藏数不完,河西英雄志气昂,大搞工业劲冲天。河西英
11、雄千百万,敢想敢说又敢干,天地都在手中掌,亩产定能上五千。”这是某一时期河西地区的口号,该史料()A.真实地反映了河西地区的富饶B.反映人民参与农业合作社的热情C.体现了“大跃进”的“浮夸风”D.体现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6.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毛泽东曾说:“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毛泽东说这话最有可能是在()A.土地改革时期B.“一五”计划期间C.“大跃进”运动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7.在中国,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有的春联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来描绘时代背景以抒发美好愿望。下列春联可能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是()A.“共产党恩泽天下
12、,新中国情满未来”B.“总路线鼓舞人心,大跃进快马加鞭”C.“十载寒风浸岁月百春凋谢,一朝风雨洗家乡万木峥嵘”D.“五谷丰登将再现,六畜兴旺定有时”8.“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下列历史事件符合该段材料描述的是()A.社会主义农业改造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D.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9.下列关于我国对外开放步骤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策设立深圳等四地为经济特区开放宁波、温州为沿
13、海港口城市A. B.C. D.10.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11.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这三次冲破的关键分别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C.中共八大、中
14、共十四大、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12.(20188浙江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中共十五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的会议。与此相关的论断有()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A. B.C. D.13.嘉兴绢纺厂是嘉兴最早的现代丝绸厂,它的曲折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嘉兴绢纺厂大事记(部分)时间事件1912年朱光焘筹办纬成丝织公司,
15、随后业务迅速发展1918年纬成缎获国际巴拿马博览会金质奖1921年纬成公司在南湖东畔开办纬成公司嘉兴裕嘉分厂(绢纺厂前身)1928年底纬成公司解散嘉兴裕嘉厂力织部,后全部停业1936年纬成利记绢纺厂成立1938年侵华日军对纬成利记绢纺厂进行军事管理,称为“海衣第五工场”,后被日商强行收购,改名“钟渊公大实业株式会社公大第八厂”1946年国民政府经济部派员接管钟渊公大实业株式会社公大第八厂,后改名“中国蚕丝公司第二实验绢纺厂”1949年第二实验绢纺厂作为国营企业隶属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中国蚕丝公司领导,次年改名为国营嘉兴绢纺厂1984年国营嘉兴绢纺厂成为嘉兴首批实行厂长负责制试点单位1994年国营
16、嘉兴绢纺厂改制成七个分厂,八个公司(1)根据材料,概述近代史上纬成公司发展所经历的重要阶段。(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984年和1994年嘉兴绢纺厂实行改革的历史条件。(1)阶段:19121921年,建立和迅速发展;20世纪20年代末,衰落(或遭到沉重打击);20世纪30年代后期,被日本侵占;1946年后,被国民政府接管(或受到官僚资本打击)。(2)1984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或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94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或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4.(2018
17、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上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9年11月,邓小平会见美国不列颠出版公司全书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等人时,发表了一篇十多年没有公开的谈话,他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经济学家薛暮桥等认为,邓小平和吉布尼的谈话是自觉的,但邓小平十多年没有公布的原因是不愿把自己的看法强制干部们勉强接受,而是耐心引导广大的干部们在实践中逐步取得共识。十多年后,市场经济,这个长期被当作社会异端的经济制度,终于和社会主义连接起来了。杨继绳邓小平时代材料二邓小平在1985年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穆加贝时曾谈道:“社会
18、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表明,邓小平曾对新经济政策有过反思和借鉴。有关对这两者的认识,以下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邓小平和列宁的经济改革在背景、突破口、内容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同一性。邓小平经济思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高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所以最终也导致不同的结果。(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连接起来的过程。并指出这一过程体现了改革开放时期怎样的思想路线。(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你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请结合所学进行阐述。侧重分析,根据所学分析邓小平改革与新经
19、济政策相比的进步之处。(1)过程:1979年邓小平已经局部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倾向于: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病都充分暴露;改革均以农业为突破口;内容上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巩固和发展生产;背后的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巩固政权使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倾向于:列宁探索了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而邓小平解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在实践方面,邓小平将思想解放和改革实践逐步推
20、进,同时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并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报刊是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大众媒介。观察右图,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主要报刊B.这是了解当时政治经济的第一手资料C.成为先进中国人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D.以通俗的语言满足了市民的文化消遣需要2.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时间主题18801889年18901899年19001907年禁缠足(篇)31117兴女学(篇)56介绍外国妇女(篇)21922合计103656由此推断()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
21、自由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3.光绪年间的嘉善志风俗类记载:“乾嘉时风尚淳朴,咸同而后染苏沪风气,城镇尤甚,男女服饰厌旧喜新。”这反映出当地 ()A.思想观念完全西化B.服饰等级之别消失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D.传统习俗受到冲击4.1902年,清廷颁布劝诫缠足的上谕。不久,“各省之称新学中人者,又到处劝设不缠足会,或撰成歌词,或编成俚语,闻风兴起,年盛一年”。这说明()A.官民携手推进移风易俗B.废止缠足被各阶层接受C.缠足与政治态度紧密联系D.社会习俗变迁步履维艰5.民国初年,镇江、扬州等地举行新式婚礼,有证婚人演说、新人行三鞠躬礼,围观者有
22、上千人。时人有诗云:“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这一社会景象说明()A.自由恋爱结婚之风盛行B.国人普遍接受西方礼仪C.传统婚俗已经彻底废除D.辛亥革命推动移风易俗6.近代以来,中国在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工具、邮电通信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第一条电报线在台湾架设第一条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建成合身适体的旗袍开始出现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开始实施A. B.C. D.7.从晚清顽固派官僚认为火车的轰鸣与震动会“损害地脉”到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亲自担任全国铁路督办的历史变迁反映了()A.封建迷信是当时阻碍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B.官
23、员的喜好对各行业的发展有决定性影响C.中国交通近代化的趋势是向机械动力演进D.近代交通的进步逐渐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8.(201810浙江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1875年,工科给事中陈彝在一道奏折中认定,“电线之设,深入地底,横冲直贯,四通八达,地脉既绝,风侵水灌,势所必至,为子孙者心何以安?传曰: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藉使中国之民肯不顾祖宗丘墓,听其设立铜线,尚安望尊君亲上乎?”奏折内容未反映的是()A.电话建设遭强烈抵制B.儒家思想的巨大影响C.宗法理念的根深蒂固D.封建官员的守旧迷信9.1885年6月16日杭州一菜场失火,上海的申报当天就接到关于此事的电讯稿,第二天就登在报纸上了。申报的新
24、闻搜集如此快捷主要得益于()A.铁路运输的发展 B.轮船航运的发展C.电报等通信发展 D.报纸等传媒发展10.(2018浙江金华十校高三上期末)1897年申报载:“梨园竞尚时调,闺阁均效时装,甚至握管文人亦各改头易有客籍之人谓沪上求时新而不知在土著之人观之,不待两三年也,有数月而即变者焉。”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上海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B.上海物质生活变迁速度不断加快C.维新思想深刻影响上海消费观念D.通俗性报刊满足了市民文化需求11.(20164浙江选考,10)从甲图到乙图的历史变迁,反映了 ()A.男女日常服饰的逐渐变化B.先进习俗已取代落后习俗C.近代婚姻礼俗的删繁就简D.婚
25、姻自主观念的普遍流行12. 20世纪初叶,中国丛报一篇文章写道,在中国“最时尚的区域里,大部分的妇女都缠足”。促使缠足陋习开始改变的重要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C.新中国成立 D.改革开放13.服饰和社会习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西方现代文明伴随着工业化浪潮向全世界扩散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服饰和社会习俗的改变也成为中西文化融合的表现。材料一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
26、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康有为政论集材料二材料三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现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通过自觉或不自觉地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摘编自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材料四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摘编自王文泉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史(18401949)(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基本主张并说明其主张的理由。(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是如何“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的。(3)根据材料四归纳近代中国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