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44.36KB ,
资源ID:1958063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95806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汶川县艺术培训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汶川县艺术培训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建设单位将严格按照国家发改委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办法进行本项目的建设管理;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工程招标;切实实行工程监理制度。1.3.3建设周期根据工期定额和类似工程的实际情况,本项目建设期确定为8个月(2010.62011.1)。各阶段进程如下:1. 2010年6月开展可研、设计等前期工作;2. 工程施工期5个月(2010.72010.12);3. 项目验收期2011年1月。1.3.4工程投资本工程总投资706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灾后重建资金。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一、旅游发展的需要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

2、财产损失。目前,三江乡正处于灾后重建的产业恢复阶段,村民生活的基础设施,如房屋、生活设施等已经得到了较高标准的恢复,支撑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恢复是现阶段恢复重建的重要任务。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指出,灾后重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要“加大旅游业恢复重建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其带动就业、拉动消费和增加收入的重要作用。加快恢复重建重要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市场的宣传促销。”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发200831号)产业重建提出,“实施重振旅游工程,加强重点旅游区和精品旅游线建设,恢复重建重要景区景点、民族特色旅游城镇和村落。

3、恢复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汶川县三江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2008-2011)提出了三江乡建设目标,要将三江乡建设成为:产业得以恢复,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有所提高,农民生产恢复到震前水平,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基本完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生态修复初有成效,城镇风貌具有本地域自然特征和文化特色的旅游小城镇。汶川县三江生态旅游风景区总体规划确定了三江生态旅游景区总体布局为:一中心、五区、一线。其中的一中心就是水乡藏寨旅游接待服务中心的建设。水乡藏寨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包括景区入口(游客中心)、藏族风情园、土司官寨等项目。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涉及的项目即是其中的土司官寨建设项目。三江乡具有得

4、天独厚的旅游业发展条件。紧密结合灾后社会经济恢复重建,以三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按照旅游业真正成为三江乡灾后重建社会经济发展先导产业的要求,全面提升产业要素,将三江乡旅游恢复建设作为旅游先导产业建设的重大战略行动,将三江乡打造成为汶川县乃至整个四川省极重灾区旅游景区灾后重建的典范。二、羌藏文化传承发扬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指出,灾后重建要“注重民族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发200831)提出,“注重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和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历史价值和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物”,文

5、化产业建设要“恢复重建受损的演出展览、创意动漫,以及图书音像发行分销、文化娱乐、艺术品经营等网点。嘉绒藏族聚居或散居在大渡河上游各分支流域(今四川省甘孜阿坝及雅安地区的部分县),他们普遍有猎神信仰。嘉绒藏族自称嘉绒娃即嘉绒地区的藏人。嘉绒地区处于横断山脉褶皱系,境内生存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嘉绒山民逐渐孕育产生了鲜为外界知晓的狩猎习俗文化。嘉绒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以歌舞敬酒、劝酒。又以酒为歌舞助兴是嘉绒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世代传承下来的民族风俗习惯。羌族是中华民族中古老的一员,从唐代的著名诗人王之涣的那首著名的凉州词里的那句千古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中,可以感知到这个民族文化的古老

6、与特色。在历史上,善战骁勇的羌族人民喜好居住在半高山地带,所以也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羌族文化对自然崇拜、认知体系包括方位的概念都与汉族明显不同。羌族的语言、文学、舞蹈、音乐、羌笛、婚丧嫁娶等,处处体现出深厚的民族底蕴。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给羌藏文化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羌藏区几乎所有城镇、乡村建筑以及各种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使羌藏文化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羌藏文化载体处于消失的边缘。实施本项目,正是把羌藏村落家园恢复重建与羌藏文化保护、抢救以及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的得力措施之一,必将有力促进羌藏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广大,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与进步

7、。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是大家庭的成员共同创造的,保留了羌藏文化,某种意义上就是对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史的保护。发扬和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发扬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羌藏主要聚居区的汶川特大地震,给羌藏文化带来灾难性的破坏,因此恢复羌藏文化工作刻不容缓。本项目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可持续发展,按照整体性、层次性的原则,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为本、发展经济和保存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若干要素,以优先恢复重建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保障灾区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精神家园重建与生活家园重建相适应,推动了汶川县文化建设与当地经济、政治和社会

8、协调发展,努力把茂县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相互协调、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新家园。从而也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团结,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第三章 建设条件3.1项目位置 三江乡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汶川县西南边缘,是岷江上游汶川县境南部支流寿江的发源地。集镇地处三水(西河、中河、黑石江)汇合处得名“三江”。三江乡境内地域辽阔,总面积485.22平方公里,占汶川全县总面积的12.26,东接水磨,南与崇州连界,西南与大邑县、芦山县交界,西与卧龙自然保护区及宝兴县、小金县相连,北与本县的耿达乡、映秀镇接壤。在汶川县总体规划中,三江乡是全县城镇体系规划的三级集镇,定

9、位以发展旅游为主,三江乡处在汶川两个主旅游线路的北游线:成都紫坪铺水库三江草坡西羌第一村威州;同时也是汶川两大片区之一的南片区(生态旅游区);五个特色旅游区之一的三江生态旅游区。三江乡行政范围部分处于卧龙自然保护区,同在紫坪铺水库的生态协调区内。3.2自然条件三江乡域内地势起伏,地貌以深丘为主,众水系汇合东流出境形成寿江。四周高山环抱,犬牙交错。由于地势垂直高差2970米,气候差异大,雨量丰沛,气候温和,年均气温约12.6,平均年降雨量约1143.5毫米,海拔在1030-1500米之间。三江乡生态良好,全乡植被覆盖占总面积的90以上,其中,森林占总面积的60左右。三江乡自然植物分布广,种类繁多

10、,风景秀丽。境内亚热带、温带及寒带的各种动物均有,还有各类珍稀保护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白唇鹿等,仅“列名”保护的动物有34种,其中一类保护动物9种,二类保护动物25种,乡域内设立了“卧龙自然保护区三江保护站”。三江乡除了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品种繁多的动物外,还富含矿产资源,已探明的地下矿产资源中有铁矿、铅锌矿、金矿、银矿、铜矿、无烟煤等。3.3社会经济概况三江乡距离成都约105公里,距离都江堰市约48公里,汶川县城约95公里,成都国际机场约100公里。三江乡的对外交通主要是往成都方向的县道漩三公路,由漩口经水磨镇到三江乡,路面为三级沥青路面,与国道213线连接。都汶高速路沿213国道由

11、成都经都江堰市、漩口镇直达汶川县。往卧龙自然保护景区方向为三江乡至潘达尔生态旅游区专用道路,路面为三级沥青路面。通村委会公路共9条,其中有5个村(麻柳村、草坪村、柒山村、照壁村、街村)已全面完成村道硬底化,有2个村(河坝村、龙竹村)村道硬底化正在施工中,有2个村(席草村、邓家村)村道未铺设水泥砼路面;通村民小组公路为机耕道,现状等级低,路幅窄,可进入性差。3.4施工条件本项目所需砂、石、石灰等材料采购方便,钢筋、水泥、木材供应也有保证;施工用水、用电可就近解决;各类资质等级、经验丰富的设计和施工单位多。这对确保工程质量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条件。建设场地周边市政道路通畅,用水用电可从场址周边已有管线

12、接入,具备施工条件。第四章 工程方案4.1建设规模4.2建设方案 4.2.1 建筑设计一、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土地定界图。 2.采用的国家主要现行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年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二、设计理念 1.功能配置的合理性 2.环境设计的整合性 3.建筑及各景观形象具有标识性等三 、总平面布局基地概况:基地呈近似规则四边形的特性。 外部形态:根据方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本方案在该场地规划布置了官寨,及碉楼,中间设置内院,两边附楼舒展,沿街立面稳重大方。交通流线:整

13、个场地设主要入口和碉楼参观入口,交通便利,互不干扰。四、平面功能布局一层为演绎大厅和展厅。二、三、四层均为展厅。五 、立面造型构思1形态设计:官寨的外观风格应该是庄重典雅、气派大方,充分体现羌藏建筑风格与特色,尽现厚重大气。所以本方案单体采用羌藏民俗,对称式平面及外观造型,与地形相呼应,形成完美的建筑单体及空间效果。由于建筑采用了主楼加左右附楼的形式,使得建筑体量雄壮饱满。 本方案的实施将成为三江乡一座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增添一道亮丽的城市景观。2色彩、材质的对比:建筑整体呈现暖色系色调。主要材料有:石材,建筑外观力求稳重大方 。六 、建筑防火设计 防火间距、消防车道等内容均符合防火规范,均设自

14、动灭火系统。 室内分散布置封闭楼梯间,疏散口数量及疏散宽度均满足规范要求。七、景观环境设计景观环境空间的塑造强调亲和性、文化性和参与性。力图创造一个舒适、高雅、质朴、亲切的展示环境。植被设计原则:绿化形式多样化,注重乔、灌、草的配置,并加强立体与屋面绿化,以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绿化树种以地方树种为主,不仅可以降低工程造价,而且见效快。提高用地范围绿化效果、价值和特色。八、无障碍设计各主要入口不设高差用坡道处理内外高差。公共部分室内高差均有方便的坡道连接。主要交通通道和设施均可以方便的设置扶手、块材和各类标识。4.2.2 结构设计一、概述:1. 全部尺寸均以毫米(mm)为单位,标高以米(m)为单

15、位。2. 本工程结构施工时应配合总图、建筑、水、暖、电、燃气等专业施工图纸及设备安装图纸施工。3. 建筑物室内地面标高0.000所对应的绝对标高值详建施,平面位置见总图。4.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5. 本工程建筑场地类别为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6. 本建筑按A级高度设计。7. 基本风压值: 0.50kN/M 2,地面粗糙度为B类 。8. 本工程结构计算软件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2008,11版)系列结构计算软件。9.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10. 本工

16、程屋面均按上人屋面考虑,未考虑屋面覆土。二、设计依据及采用现行设计规范.规程和标准1. 设计委托书,设计合同。2. 初设批准文件 3.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4. 规范、规程和标准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01 框架轻质填充墙构造图集 西南05G7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2008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95-2003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异形柱结构

17、技术规程 DBJ50-058-200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3G101-1、2、04G101-3、04G101-4注:03G101-1采用修正版。4.2.3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1、本专业采用下列设计规范设计: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2、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

18、总平面图。3、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地块周边的市政排水管道设计施工图。4、室外部分另详总图。二、系统概况1、给水系统市政给水管经常供水压力0.34MPa,,利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该工程最大日用水量49.68立方米/d,最大小时用水量4.57立方米/h,设计秒流量4.32L/S,应甲方要求,不作热水管道系统设计。2、消防系统(1)室内消火栓消防用水量为(2)各层设消火栓消防。(3)在室外设消防水泵接合器(SQS-100)一套。(4)在室外市政给水管上设室外消火栓(SS100-1.00)两台(位置待定)。3、排水系统(1)室内、室外均采用雨、污分流的系统。(2)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

19、道。4、空调冷凝水排水、阳台雨水排水及屋面雨水详建施。1、室内给水管采用PP-R给水管,公称压力为给水管,公称压力为1.00MPa,热熔连接;热水管公称压力为2.00MPa,热熔连接;室外采用PEPE给水管,公称压力为1.00MPa,热熔扣连接。2、消火栓消防管,采用热镀锌钢管。当管径DN100mm时,采用丝扣连接;当管径DN100mm时,采用沟槽卡箍式连接。3、污水管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排水管(UPVC),承插粘接,颜色为白色。4、屋面雨水管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排水管(UPVC),粘接。四、管道附件1、给水管上的阀门,当管径DN70mm时,采用JIIW-10T型铜截止阀;当管径DN70mm时,采

20、用Z44-10T型铜闸阀。2、消火栓消防管上的闸阀,采用Z44T-10型闸阀或D71X-1.0型蝶阀。3、排气阀采用ARSX-0020(DN20mm)型排气阀,安装见国标01SS105-36页。4、厕所的排水地漏采用ABS防反溢地漏,地漏盖为不锈钢或铜镀铬材质,带水封地漏及存水弯水封深度均不得小于50mm。5、压力表采用Y-150型,测压范围为01.6MPa。6、水表采用LXS型旋翼式水表。五、消防器材1、消火栓箱采用甲型单栓室内消火栓箱,内设SN65型消火栓一支(栓口压力0.30MPa),QZ19/19型直流水枪一只,DN65mm衬胶水带一根(长25m)。2、,室外消防给水管埋深-0.7米3

21、、,室外消火栓型号为SS100/65-1.00,距路边不大于1M,距建筑物大于5M。4、,室外消火栓用水由城市给水管网提供,其水压为0.35MPa, 室外为环状管网。5、,灭火器配置火灾危险类别为A类,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配置一定数量干粉灭火器,位置详平面图,设在各消火栓箱附近,挂于墙上,灭火器顶距地面1.5米。六、管道敷设1、给水管、消火栓消防管在穿楼面时均设钢套管。2、污水管和雨水管在穿楼面时设钢制套管;穿屋面设钢制防水套管,安装见国标96S406-13页,均为型安装。3、UPVC塑料排水管的立管每层设一个伸缩节。排水横支管上的合流配件至立管的直线段大于2.0m时,应设伸缩节。伸缩节之间的

22、最大距离不得大于4.0m。伸缩节安装均见国标96S406-14页。4、镀锌镍钢塑复合管和UPVC塑料给水管的直线段长度大于20m时,设双球可曲挠橡胶软接一个。5、污水管道上的三通或四通,均为45三通或四通、90斜三通或斜四通;出户管及立管底部转弯处采用两个45弯头相连。6、所有污水及雨水立管,当管径100mm时,在穿楼板处设阻火圈。7、靠墙、柱边的立管尽量靠边安装;也可根据装饰要求,对立管采用装饰材料外包隐蔽(检查口和有阀门处应留门,便于检修和开启),以不影响美观。8、污水立管和雨水立管上的检查口中心距离地面1.00m。9、各埋地、暗设的管道,在经试压合格后方可填土和抹砂浆隐蔽。10、所有预埋

23、、预留套管和管道及孔洞,应紧密配合土建施工进行,避免事后敲打。七、管道防腐及保温1、镀锌钢管在丝接处,刷环氧防腐漆二道防腐。2、焊接钢管外表经除锈后,刷红丹二道,再刷面漆二道。八、卫生洁具(卫生洁具采用节水型)1洗脸盆:台式盆:HD1#台式洗脸盆,尺寸为530460200mm, 。安装见国标99S304-42页。2. 大便器:蹲式大便器:1#蹲式大便器,尺寸为610260mm,延时自闭阀冲洗,安装见国标99S304-82页。3. 小便器:HD490挂式,自闭式冲洗阀冲洗,安装见国标99S304-90页。4建设单位可根据以上型号、规格选用卫生洁具。如有更改,请注意预留孔洞的变化。5. 选用卫生洁

24、具应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行业标准。6. 接卫生洁具的给水管均暗设。7. 平面图与大样图卫生洁具位置不符时,以大样图为准。九、其他1. 各种管道的试压要求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执行。各试验压力如下:生活(接自市政)给水管:0.60MPa, 消火栓消防管:1.20MPa2. 在各系统图中,所注标高为管中心标高;所注立管、水平管距离为管中心距离。3. 本设计图例见给水排水制图标准(BD/T50106-2001)。4本说明未提及者,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执行。4.2.4弱电设计一、设计依据和内容1、国家及四川省的有关规范、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供配电系统设计

25、规范(GB50054-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2、本工程各有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3、本设计包括楼内的电视、网络、电话系统系统。二、宽带网络系统1、本工程设宽带网络系统主服务器,与外部相联系的光纤直接连接到主服务器上。内部网络通过主服务器与外部网络相连。2、在各楼层弱电箱内根据需要设置网络集线器、路由器、网桥、网关等设备组成不同用途的局域网络系统。3、在各工

26、作区内设信息插座,与网络集线器间采用超五类对绞线相连接。4、在各楼层弱电箱下沿距地安装高度为1.6M。各工作区内设信息插座距地安装高度为0.3M,,弱电插座与强电插座间距需大于200。5、,计算机网络系统均为预留管线,设备等均由专业公司确定。三、电视1、电视电缆由有线电视室外管网引来。2、电视器件箱,电视分支器箱墙上暗设,底距地1.6米。3、电视出线盒墙上暗设,室内底距地0.3米。4、器件箱TVZ电源由照明配电箱引来。四、电话系统1、本工程电话系统引自市话电网。进线采用电话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建筑物。2、电话分线设备设在各楼层弱电箱内。接线盒下沿距地安装高度为0.3M。电话插座距地安装高度为0.

27、3M。3、线路均穿钢管暗敷。4、施工前请征求当地电信部门的意见,并按其要求执行。5、电话系统均为预留管线,设备等均由专业公司确定。五、其它1、工程施工时必须配合土建施工进度预留孔洞预埋管线2、线路敷设及设备安装应严格按照施工验收规范进行3、线路在满足头尾位置的前提下,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调整管线的走位和敷设方式。4、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照现行施工验收规范执行4.2.5强电设计一、本楼按三级负荷供电(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灯按二级负荷供电,自带蓄电池,应急时间大于30分钟,电源由室外电缆直埋地引来电压220/380伏照明使用电压220伏,电缆进户处穿钢管保护并造好防水,配电室设总计量,末端配电箱的照明供电

28、空调回路分开,其中供电回路装设漏电开关保护,漏电开关漏电,电流整定值为30mA。二、导线选择及敷设方式进线和楼层干线采用YJV-0.6/1KV电缆,其余导线采用BV-0.45/0.75KV采用型铜芯导线。走廊内线路沿吊顶敷设,垂直干线穿管暗敷设,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照明线路穿SC钢管沿墙、地坪或顶板暗敷,其余线路穿阻燃PVC塑料管沿墙、地坪或顶板暗敷。三、设备安装高度配电箱嵌墙暗装,底距地1.6米柜式空调供电距地1300,分体空调抽油烟机卫生间排气扇距地2.2米,供电距地0.3米,所有灯具开关距地1.3米卫生间开关插座均采用防溅型。四、220/380V配电系统1、本建筑为多层公共建筑。2、计费:楼幢总箱内设计量表。3、供电方式:本工程采用放射式供电方式;4照明配电:照明、插座均由不同的支路供电;所有插座回路均设漏电断路器保护。五、防雷与接地(一)建筑物防雷:1、本工程防雷等级为三类(N=0.0654次)。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应满足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的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2、接闪器:在屋顶采用10热镀锌圆钢作避雷带,沿女儿墙明装(部分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